思安思文吧 关注:130贴子:20,143

回复:【风中寄情】半簇流光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夜访吸血鬼》:比漫漫长夜更难耐的,是永生背后的孤独。


来自手机贴吧31楼2012-01-17 22:27
回复
    《神探夏洛克》——时空变换,情怀未改。


    34楼2012-04-03 17:55
    回复
      《Devdas》:绚丽至极,情深至死。谁空自徘徊,谁背弃誓言。一边放逐灵魂,一边却割舍不了旧日情怀,不知是梦是醒,却终究还是决心找回自己,也许是弥补,也许是救赎,也许,只是为了爱。


      35楼2012-07-02 22:12
      回复
        《大河恋》——也许已经厌倦了生命宛如河流的比喻,却依然割舍不下那样平静悠远如散文诗般的作品。两兄弟那样相似,却又那般不同。他们都喜欢钓鱼,哥哥恪守本分,弟弟却热情奔放。
        弟弟并不完美,可是人们都爱他,熟悉的人也不能真正了解他,却也不妨碍爱他。
        犹记得弟弟钓鱼的姿态,鱼线流畅耀眼的弧度,宛如上帝的杰作。
        那一刻和生命其他时分的结局一样,都终究无法停留,可是它会长长久久地活在见证者的记忆里,如同那个静谧午后的阳光,不够柔和清晰,却绚烂至今。


        37楼2012-07-25 10:09
        回复
          《南少林与北少林》——
          “想不到,你也是条好汉。”
          “好汉?你去问问那卖水果的,好汉值多少钱一斤。”
          张彻导演的片子里,终究少不了英雄自伤的桥段,偏偏还是打动了我,以至于一时间忘记思量,英雄身畔那些看他们搏杀,看他们谈笑,看他们嗟叹,却永远不被他们理睬的女子,心底该是怎样的悲苦。
          


          39楼2012-07-26 19:49
          回复
            《命运无常》
            ——集中营好比地狱。
            ——不,两者不同,地狱不存在,而集中营存在。
            和很多故事不同,书中的少年,一开篇并不天真乐观,在那样的年代,倚仗由懵懂化成的幻梦,未必能坚持下去。
            为了活下去,情愿接受所有的道理,这就是为生存付出的代价。
            不是生活,只是生存而已。
            集中营的岁月,真的可以全然忘记,当作噩梦一场么?
            少年决定不用任何无力的言辞来欺骗自己。
            他甚至愿意回忆起集中营中那片刻的,琐碎的幸福,愿意分享给他人,如果他们肯听,如果自己没有忘记。
            故事的尾声,少年可以选择远赴美国,可以去那些能够疗伤的,让自己抛却往事的地方,可他一点都没有犹豫——
            “我想回家。”
            那是用上千百次也无法厌倦的桥段,不,不是桥段,是心灵无需抉择便可以给出的答案。
            那里有很多人,并不是在等自己,却是往昔某些生活气息的见证,颠沛流离或者忧思惊惧后的慰藉。
            相识,或者仅是相逢,都没有关系。
            


            40楼2012-07-27 20:13
            回复
              《她比烟花寂寞》——天才似乎注定与偏执和孤独相伴,但即便是这样一个,似乎与生活中原型并不相似的凯瑟琳,也还能惹人心痛,至于一些戏外的纷扰,还是悄然落尽吧,她真正愿意表露的心事,恐怕还是暗藏于琴声之中。


              来自手机贴吧41楼2012-10-07 14:30
              回复
                <字母组合>那些很可催生遐想的往事,早已在现实世界里偏离轨道,只是局中人浑然不觉罢了。倾注再多感情与热望,幻想终究只是幻想,辜负的却是身边的有心人。


                来自手机贴吧42楼2012-11-10 16:18
                回复
                  《禁闭岛》——或许可以掷下“精神分析”这样冰冷的字眼,真相和幻觉的分界,在追问中却愈见模糊,主人公有着无力承受的残酷过往,但是面对多重可能的观者,却可能对任意一种解释,都无法深信。
                  为着一个故事付出如此代价,只有自己才知道值不值得。


                  44楼2012-11-19 21:09
                  回复
                    《夜莺与玫瑰》——若想知道何种童话竟有着残忍到滴血的意味,就不能错过王尔德。


                    来自手机贴吧45楼2012-11-28 18:03
                    回复
                      《时间的女儿》:“起向高楼撞晓钟”“不信人间耳尽聋”,但是人们仍旧默契地把偏离轨迹的故事讲下去,而将真相尘封。至于后世到底是洞悉了曲中意,还是错会了弦外音,故事仍可作故事,百般分辨不得,只能一笑了之。


                      47楼2013-08-14 17:51
                      回复
                        《人性的证明》——与电影的煽情结局相比,小说未必会令读者幽幽难忘那承载的往昔悲欢与今日不堪的草帽,却会被作者冷静的笔调戳中自己内心深处。那些迫不得已的,那些欲说还休的,虽然一瞬间令人觉得情有可原,却还是不可原谅,而以人性为赌注的侦探,在一番较量中,到底没能尝到丝毫胜者的喜悦。
                        太多的巧合令推理过程显得颇有些苍白,但对转型期众生心态与言行的描摹,使其不失为一部社会派推理佳作,只是有些故事,即使只出现在书中,亦不希望其重演。



                        49楼2013-08-23 14:57
                        回复
                          《死刑报告》--当初由此第一次接触“激情杀人”这一概念,由辛普森杀妻疑案调查进展串联起数个故事,但其实主线更像是各案的犯罪动机:因为爱情。以欲之火摧残爱之花?是,也不是。会看到一些故事中,情至死不渝,但毕竟不是全部,因为血染的童话,也是童话,而不是生活。


                          来自手机贴吧50楼2013-11-13 22:55
                          回复
                            《多情剑客无情剑》:刀锋剑刃或可写下武林一时佳话,却只有爱才能让人向死而生。


                            来自手机贴吧51楼2013-11-26 23:28
                            回复
                              《白色巨塔》没有彻底的迷失,也就没有彻底的孤独。


                              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15-09-25 00: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