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吧 关注:73,700贴子:3,701,933

粉明必修课:没有清朝,明朝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见有人说假设满清不入关,我大明就跟英国一起走上资本主义的康庄大道,言下之意自然是满清害了中国几百年。我这里不想说清朝如何,就说个理:那苍蝇还不叮无缝的蛋呢,大家起码课上也学过,外因得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就侃侃这个内因。也希望粉明童鞋们先不忙批评清朝,做一下自我批评先。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按理说我应该坚持正统观点,明朝已经产生什么什么萌芽,马上就要当走资派了,不过我对此不报什么乐观态度。士农工商,自古如此,大唐盛世应该不错吧?可元稹就有一首《估客行》,跳着脚的咒骂“尔又生两子,钱刀何岁平”,充分反映了地主阶层对商业利润的痛恨。我们对比一下,唐代有活跃的海外贸易,明代也有活跃的海外贸易,唐代有商贾阶层,明代也有商贾阶层,那凭什么认为明代就比唐代更像资本主义呢?我们还可以看的更早,比如古希腊,人家在孔子还没活着的时候,就把全希腊的土地都种满了葡萄树橄榄树,用葡萄和橄榄的深加工产品去换取别的城邦或外国的粮食,满地中海跑单帮,还有专门的放款人,全民经商的架势远超我们现在,整个儿一个活脱脱的资本主义胚子啊!



1楼2011-09-18 07:25回复
    然而,古代的走资派们毕竟都完蛋了,照粉明者的逻辑,可恶的斯巴达消灭了雅典的小萌芽,可恶的罗马消灭了迦太基的小萌芽,可恶的日耳曼人消灭了罗马的小萌芽,可恶的胡人消灭了大唐的小萌芽.........接下来,可恶的满清消灭了明朝的小萌芽。好像这萌芽也被灭的太容易了一点。


    2楼2011-09-18 07:32
    收起回复
      又扯远了,话归正题。世界是复杂的,原因是多种的,主要矛盾固然要抓,次要矛盾也不能忽略,我们中国人最擅长综合了.......
      说到综合,第一个就说中国人思维方式。
      中国擅长综合思维,西方擅长分析思维,这个大家都知道。一般而言,综合思维对价值判断比较有好处,分析思维对事实判断比较有好处,也就是说,为人处世要综合,科学研究要分析。遗憾的是,中国人分析思维明显不足,没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意识。大家知道,科学起源于哲学,哲学有个专门的名字叫形而上学,就是为哲学而哲学,在此基础上有了大学,有了不祷告而搞研究的“神学家”。
      古代中国却没有这个为哲学而哲学的意识,我们很现实,是为社会而哲学,为万民请命,开万世太平,目的性很强。因此,我们的哲学中产生不了科学。外国的科学,是知识分子自上而下的搞起来,中国的科学,是劳动群众自下而上在劳动实践中摸索,而且由于没有科学方法可言,只能称为技术。
      我们知道,资本主义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只有在一定生产力条件下,才会产生一定水平的社会分工,导致商品生产的出现,这个生产力主要指的是科技水平。明朝末年的科技水平,中国无疑远远落后于西方。1644年,培根正在写他的科学理论指导书《新工具》,笛卡尔正在搞他的数学坐标系,波意尔搞出了空气泵,而且靠的是计算不是经验。胡克测定了各种弹簧的K值,而且开始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切片。莱布尼茨和牛顿刚刚出生,但你不会指望他俩天才到看完《九章算术》就能发明微积分吧!
      至于人才储备那根本无从谈起,太学院里读的都是孔孟,全是指点江山的伟人,牛津剑桥里读的都是数学和不大成熟的物理学著作,满是夜观天象的半吊子神学家。


      5楼2011-09-18 07:59
      收起回复
        第二个,说政治经济。
        粉明童鞋会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反驳我,明末已经有了手工工场啊,有了工场,很快科技就会发展起来,然后大明就无敌于世了呀!
        对此,黄仁宇说,不成!他归咎于政治体制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说除去工场,还得有文化,有法律,建立一套上层关系才好,当然他的结论是明朝的体制建立不了这种上层关系。
        如果假定给明朝100年,让他们进行体制改革,建立适合商品经济发展的体制行不行呢?
        我不得不说,这属于政治课没学好。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雇佣劳动是生产关系,法律制度是上层建筑。马克思说的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而且,上层建筑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了的,绝不可能自然地先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必须特别指出,雇佣劳动跟科技发展水平没有必然联系,说搞资本主义一定能导致科技进步,就跟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样荒谬。只能说,某个制度更容易调动人们积极性的科技创新积极性,或某个制度能集中起来足够的人力物力进行科技创新。
        单从科技创新这个角度说,科技创新的主体是特殊的人---有科学追求的科学家。科学家你可以用钱去诱惑他创新,但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科学家也不可能去安心搞创造,这就必须动用一定的资金保障其生活。发达资本主义的资金是国家和私人共出,社会主义社会的都是国家出。
        原始资本主义谁出钱呢?一般是国王和贵族赞助某个事业,且都仅仅是为名声而已。起码在国王和贵族脑中,是有不为牟利而发展科学这个意识的。
        


        6楼2011-09-18 08:27
        收起回复
          嘻嘻,感谢程欣的补充,说的太对了。出口过多导致国内货币过剩,就会引发通货膨胀。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这是可以控制的,因此明清都只容许官方出口少量商品,控制参与人数,还常常以所谓纳贡还礼为名义,这其实都是为防止私人从事这项活动。
          皇帝聪明还不止如此,他知道就算不放开禁海令,就算国家干的太多,参与的人太多,也会导致私人贸易的出现,等既成事实出现,再想不流血就触动出口商人利益,实在就难上加难,所以干脆禁的严一点。
          


          14楼2011-09-18 09:35
          收起回复
            只能说,马克思时代的工人,吃的不好不是工人运动主要原因,劳动时间过长是关键。
            他们的生活水准也确实不高的,但这里面最大因素是.....欧洲人是喜欢吃肉的,一搞工业化,耕地都种了庄稼,牧场少了,19世纪人又多了,结果就是工人只能吃面包,导致工人过的很不舒服。一个旁证是,绞刑架下的报告里,说纳粹德国居然一礼拜才给犯人吃一次肉汤,非常残酷.....
            但是,工人的地位无疑比当代中国高的太多。而且当时也能分为工人贵族和普通技工,工人贵族类似高级白领,普通技工是现在的一般白领(现在工人赚的也不少啊)。恩格斯《论住房问题》中提到,广大普通工人买不起房,非常苦恼。而现在呢,普通白领也一样处境,至于工人,根本想都甭想。


            16楼2011-09-18 09:52
            回复
              这么热闹,真高兴........
              那天出去了,所以后边草草啦。地精的论点都是汲取各家代表观点,拼凑起来的,经济学上我是不懂的,根据高中课本和一些历史学家的观点杂陈起来,比不了程欣的专业。
              经济学虽然好,但是经济学毕竟不是历史学,经济学的主体是人。只要是人,就要被自然环境影响,不能完全靠它解释历史,俺是有个宏伟构想地,就是地理及自然环境决定社会进化形态,社会进化形态决定经济文化。俺还有个观点,是江南富庶地区太小了,中国太大了,中国又必然是统一的国家,汉文化政权不可能分裂,这就决定了它的资本主义难以成功。
              这里面最需要论证的是汉文化政权不可能分裂,这是汉字结构化体系决定的,汉字区分了汉族与非汉文明民族,面对非汉文明民族,统一汉族是出于自然选择的本能。
              至于汉字为什么结构化,就是人种问题了,是汉族特出的结构化思维决定的。


              38楼2011-09-20 09:37
              收起回复
                中国情况就完全不一样。城里的纺织场主不过就是专门从事纺织业罢了,这种手艺农民都会,不替代不了的问题。只要某一类人、某一种工艺是可以轻易替换的,在中国体制下他们面对皇权就是软弱无力的。


                59楼2011-09-23 16:00
                回复
                  1600年的西方,社会已经成为了一架机器,缺少了一部分就会运转不灵。
                  明朝呢,还是一堆砖块而已,打碎一堆,再烧制一堆就是了,反正烧制工艺很简单,动物都会。。。。。。


                  60楼2011-09-23 16:03
                  回复
                    我认为,明代覆亡的直接原因,有崇祯年间地方士绅势力坐大这条。
                    既然没有市民,那皇帝的对手主要便是不合作的地方士绅宗族势力。
                    正常情况下,士绅宗族势力是分散的互相竞争的关系,无法联合起来抵抗皇权,即便造反也可以被国家军事力量轻易各个击破。
                    应该说,地方势力坐大是必然历史趋势,因为官僚体系下权力会倾向于世袭罔替,久而久之地方便积弊难除了。不过难除不等于不可以除,在明朝皇帝权力无限的舆论下,任何臣子在皇权面前都是菜鸟一只。
                    但是,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却不懂得如何利用这个权力,被东林党人的阿谀奉承骗的不轻,以致没能像现任一样采取暴力手段削平大小地主,在江南地区强征税负钱粮,缓解国家经济压力,这才导致明朝内乱而亡。
                    


                    61楼2011-09-23 16:12
                    回复
                      在这点上,万历天启全是大聪明人,只有崇祯才是糊涂蛋。
                      他不晓得中国皇帝与大臣,不是大强盗和小强盗的关系,而是人与狗的关系。皇权从不来自绅权,只有打狗棒,也就是军队支持,绅矜都是一群案板上的肉罢了,想用钱的时候杀几只,不用的时候就养肥待宰。
                      搞东厂锦衣卫,也不过就是握紧打狗棒的手段,迫害东林党,不过就是趁机宰几只爱叫唤的宠物犬,还能捞点狗肉汤喝喝。


                      62楼2011-09-23 16:19
                      收起回复
                        还有个情况,程欣注意没有,就是明朝末年在江南地区已经征不上税了。
                        明清的科举制度有一条规定,就是生员及其家人不服徭役,举子就可以不交税负,结果就是税负转嫁到普通农户头上,农户税负过重。导致有很多自耕农便主动投效到地主门下,宁可给地主交租也不交税。
                        于是,没有钱粮的国家想出了又一个馊主意:捐贡生。成为贡生就可以不交税,这纯属竭泽而渔的措施,搞到一笔钱后再也没有第二笔了。
                        没钱怎么办?好办,派宦官去抢呗。会抢的皇帝就吃香,不会抢的就遭殃!


                        65楼2011-09-23 16:44
                        收起回复
                          万历还干了件好事,是派海瑞去清查富户吞并土地的行为。
                          这倒不是为民伸冤,而是利用民众贪便宜的心理,使得江南税负可以重新征收起来。本来土地给了大地主,现在国家给了你一个机会,只要提出申请,就免费拿回土地,以后照章纳税就是了,这是多好的双赢措施啊!


                          66楼2011-09-23 16:47
                          回复
                            除了公开打击,皇帝还有阴招,利用豪门之间的矛盾使之互相撕咬。所谓"民抄董宦"便是个智慧杰作,我就不信流氓地痞在没有京城后台的情况下,真敢去大人家里打砸抢。这个后台仅仅是徐阶吗?恐怕未必。


                            67楼2011-09-23 16:54
                            回复
                              总之一句话,明朝皇帝都不傻,崇祯除外。
                              建文虽然可怜,做人却够狠,叔叔伯伯一个都不放过,手段比得上我大清雍正爷
                              英宗武宗,虽然才智稍逊,未成大器,但深知亲抓兵权的道理,还会靠打仗聚拢人心。
                              嘉靖万历天启为人谨慎内敛,却是不折不扣的扮猪吃虎狠角色,治理手段越发升级变态,从太祖爷自己干自己担骂名,变成“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东林党人最大的本事就是和平演变,文化攻心,崇祯这个唯一的傻缺便上了当,贤王你当没问题,还相当个贤君?傻缺吧!国家之乡愿贼也!


                              69楼2011-09-23 17: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