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老板,你的柜台抽屉里,所有的钱都被卷光了吗?还是还留下些零票。”
“的确还留着零票,网先生怎么知道的?”
“他是大侦探嘛。人家国际大盗还不是他对手,何况一个小毛贼。”刚才那个有意愚弄我的警员,现在又开始嘲讽了。我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说:“事实上看似奇怪复杂的案件反倒是容易侦破,而看似平常的案件其实是最难处理的。”
“那么说,大侦探你是没办法啰?”
“我有这么说吗?”我微笑着反问他,“虽然我不肯定,但是根据对案件表面现象的分析,还是有一些成果的。”
“那不如给我们来个疑犯画像啊。”
“我可以试试。”我说,然后又转头稳了胥老板一个问题,“你这店里,有哪几个比较熟悉的人经常来买红梅香烟?”
“这个……买这烟的人很多啊。”
“我明白,我的意思是经常来买的,很熟悉的,并且说过话的。”
“哦,让我想想。”胥老板想了一下,回答我,“有两个人,一个姓史,是后面工地上的建筑工,经常来我这买烟买酒;还有一个姓庄,三十多岁,是个水管工,和他老婆一起住在后面的工程队宿舍里。”
“那个姓史的建筑工是砌砖的?”
“嗯。”
“你肯定?”我追问一句。
“我肯定。”
“他也住在三区的工程队宿舍里吧?”胥老板又点了点头。
“那么好吧,带这两位**同志进去找找他,我想这时候说不定他正在‘饭后一支烟’呢。”半个小时以后,不出我的所料,两位警员铐着着一个中等身材的建筑民工走了出来,后面跟着的胥老板乐得像麻花似的扭着整张脸。一看见我就忙不暇地跑了过来。
“厉害厉害,你真是太厉害了。”
“哦,真的是他啊。”我出了口气,心想虽然在逻辑上我推出了这么一个小偷,但在实质上我并没有证据。不过现在既然两位警员在我的推理下人赃俱获,我也算是放下心来了。
“网大侦探啊,真是厉害,你到底是怎样知道那个人是小偷的。”围观而上的邻居们,把我和泉挤在中央,像是采访一样问着问题。
“这个这个……”我扭头看看泉,无耐得耸了耸肩。她看见我这窘样,莞尔一笑,替我说道:“其实是就是根据那两条被窃的香烟。”
“是的。”我点点头,接过她的话,继续解释说:“刚才从**说的三起盗窃案后,我就初步得出一个结论——这三件案子是同一罪犯所为。因为从时间和空间上来说,嫌疑人是从一区十四幢开始一起一起地向这个方向而来。那么我马上想到的是,要么嫌疑犯是住在这一条线上的人,要么嫌疑犯在这一条线上做好了逃离的准备,已经准备了逃跑的工具。
“然后我再根据前两户住宅的楼层和入侵地点得出了一个新线索。前两起案件的住户,分别一个位于三层一个位于四层,再加上底层的车库,那么就相当于原来的四五层楼,一般来说,没有长期从事高处工作的人是不敢爬那么高的。但是这个窃贼却可以从容地爬了两家,那么我可以认为他是一个长期从事室外高处工作的人。那么是什么样的人呢,我想了一下,建筑工程队的工人、抢修电线的电工;搞室外装修的,比如:按防盗窗的人;还有安装空调外机的,而这些人正是可能出现在这尚未完全修缮完毕的小区之中的人。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嫌疑犯是那一种人呢?
“如果是工程队的工人,或者安装防盗窗的人,这些人很可能就是住在工程队宿舍里面的人,也就是说他们是我们身边的人。如果是抢修电线的或者安装空调的,则是我刚才所说的第二类人,他们在这条线上准备了逃离的工具,譬如抢修电线的汽车。但是如果是第二类人的话,他们出来做事就不会是一个人。也就是说如果是他们盗窃的话,就是团伙作案。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胥老板的店里被偷了些什么,一些大票不带零钱,两条烟。我们试着分析一下,如果是两个人来盗窃的话,那么不可能只偷窃两条烟,而且还是红梅烟——因为我们知道红梅烟不属于高档烟。假如一个团伙窃贼真的有意地进入‘天天’盗窃,并且还在附近准备了逃离的车,那么他们应该尽可能把值钱的烟都偷走,而不会是只偷了两条。可事实上,现在罪犯只偷了两条烟,这说明什么?说明窃贼不是我所说的第二种类型的人,而是的一种类型的人,所以在这里我已经相当肯定地知道窃贼应该就是躲在这条直线上的工地宿舍的人。
“的确还留着零票,网先生怎么知道的?”
“他是大侦探嘛。人家国际大盗还不是他对手,何况一个小毛贼。”刚才那个有意愚弄我的警员,现在又开始嘲讽了。我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说:“事实上看似奇怪复杂的案件反倒是容易侦破,而看似平常的案件其实是最难处理的。”
“那么说,大侦探你是没办法啰?”
“我有这么说吗?”我微笑着反问他,“虽然我不肯定,但是根据对案件表面现象的分析,还是有一些成果的。”
“那不如给我们来个疑犯画像啊。”
“我可以试试。”我说,然后又转头稳了胥老板一个问题,“你这店里,有哪几个比较熟悉的人经常来买红梅香烟?”
“这个……买这烟的人很多啊。”
“我明白,我的意思是经常来买的,很熟悉的,并且说过话的。”
“哦,让我想想。”胥老板想了一下,回答我,“有两个人,一个姓史,是后面工地上的建筑工,经常来我这买烟买酒;还有一个姓庄,三十多岁,是个水管工,和他老婆一起住在后面的工程队宿舍里。”
“那个姓史的建筑工是砌砖的?”
“嗯。”
“你肯定?”我追问一句。
“我肯定。”
“他也住在三区的工程队宿舍里吧?”胥老板又点了点头。
“那么好吧,带这两位**同志进去找找他,我想这时候说不定他正在‘饭后一支烟’呢。”半个小时以后,不出我的所料,两位警员铐着着一个中等身材的建筑民工走了出来,后面跟着的胥老板乐得像麻花似的扭着整张脸。一看见我就忙不暇地跑了过来。
“厉害厉害,你真是太厉害了。”
“哦,真的是他啊。”我出了口气,心想虽然在逻辑上我推出了这么一个小偷,但在实质上我并没有证据。不过现在既然两位警员在我的推理下人赃俱获,我也算是放下心来了。
“网大侦探啊,真是厉害,你到底是怎样知道那个人是小偷的。”围观而上的邻居们,把我和泉挤在中央,像是采访一样问着问题。
“这个这个……”我扭头看看泉,无耐得耸了耸肩。她看见我这窘样,莞尔一笑,替我说道:“其实是就是根据那两条被窃的香烟。”
“是的。”我点点头,接过她的话,继续解释说:“刚才从**说的三起盗窃案后,我就初步得出一个结论——这三件案子是同一罪犯所为。因为从时间和空间上来说,嫌疑人是从一区十四幢开始一起一起地向这个方向而来。那么我马上想到的是,要么嫌疑犯是住在这一条线上的人,要么嫌疑犯在这一条线上做好了逃离的准备,已经准备了逃跑的工具。
“然后我再根据前两户住宅的楼层和入侵地点得出了一个新线索。前两起案件的住户,分别一个位于三层一个位于四层,再加上底层的车库,那么就相当于原来的四五层楼,一般来说,没有长期从事高处工作的人是不敢爬那么高的。但是这个窃贼却可以从容地爬了两家,那么我可以认为他是一个长期从事室外高处工作的人。那么是什么样的人呢,我想了一下,建筑工程队的工人、抢修电线的电工;搞室外装修的,比如:按防盗窗的人;还有安装空调外机的,而这些人正是可能出现在这尚未完全修缮完毕的小区之中的人。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嫌疑犯是那一种人呢?
“如果是工程队的工人,或者安装防盗窗的人,这些人很可能就是住在工程队宿舍里面的人,也就是说他们是我们身边的人。如果是抢修电线的或者安装空调的,则是我刚才所说的第二类人,他们在这条线上准备了逃离的工具,譬如抢修电线的汽车。但是如果是第二类人的话,他们出来做事就不会是一个人。也就是说如果是他们盗窃的话,就是团伙作案。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胥老板的店里被偷了些什么,一些大票不带零钱,两条烟。我们试着分析一下,如果是两个人来盗窃的话,那么不可能只偷窃两条烟,而且还是红梅烟——因为我们知道红梅烟不属于高档烟。假如一个团伙窃贼真的有意地进入‘天天’盗窃,并且还在附近准备了逃离的车,那么他们应该尽可能把值钱的烟都偷走,而不会是只偷了两条。可事实上,现在罪犯只偷了两条烟,这说明什么?说明窃贼不是我所说的第二种类型的人,而是的一种类型的人,所以在这里我已经相当肯定地知道窃贼应该就是躲在这条直线上的工地宿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