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死体验吧 关注:8,163贴子:61,662

关于死亡恐惧的一个观点,欢迎讨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写这个有以下几个理由:
1、看过很多文字,中文的英文的,没有文字提到本文所述种种观点的。
2、当我有本文所述观点的时候,有2种感觉引起我的兴趣,困惑和一丝丝滑稽。
所以我想听听别人对本文所述观点的看法,就像nders谈论nde一样,人与人之间分享看法很平息内心的纷扰,促进心灵的提升,是很有意义的。
这里先说一下,死亡恐惧,如果说英文对应thanatophobia的话,那就比较广义了,因为那个意思的恐惧对象包括:死前的痛苦、死后的未知恐惧、相信地狱鬼魂并且对之报以恐惧等等,这里提到的“死亡恐惧”专指“存在感焦虑”,英文Existential Anxiety。
我的一个想法是如果对“恐惧死亡”的程度标以数值的话,那么理论上各个数值上都有一定数量的人,作为那个数值的例子。换句话说,就是从特别不恐惧死亡(比如某些喜欢死亡(但是不一定急着去死)的人)到特别恐惧死亡的人都存在(听上去是废话)。
下面是重点:对于一个人恐惧死亡的程度落在那个数值标尺的哪个位置,总的来说主要取决于一些生理因素,而不是心理因素,虽然后者也会有些影响。
换句话说,就是通常情况下,对死亡的恐惧程度跟一个人怎么想,思考的内容关系不大,深度恐惧死亡的人按照不怎么恐惧死亡的人的思路去想,还是深度恐惧死亡,不怎么恐惧死亡的人按照深度恐惧死亡的人的思路去想,还是不怎么恐惧死亡,而那些不是太恐惧死亡,也不是太不恐惧死亡的人呢,不管他们按照深度恐惧死亡的人的思路去想,还是按照不怎么恐惧死亡的人的思路去想,最后的结果,很可能还是:不是太恐惧死亡,也不是太不恐惧死亡。
下面我来浅要剖析一下Existential Anxiety(以下简称EA):深度的对死亡的存在感焦虑,包括以下2个要点:
1、对不存在的不能接受、恐惧。且称之为Existential Anxiety Factor 1,以下简称EAF1。
2、对“不存在”将会持续到永恒的不能接受、恐惧。以下简称EAF2。
更概括地说,就是2个词儿:不存在和永恒,连起来就是“持续到永恒的不存在”。
区别人们EA强弱的标准就是看他们想到那2个要点,并且充分理解它们内在含义,然后将它们结合起来的时候,是否恐惧,以及恐惧的强弱程度。
一个人想到EAF1,但是不怎么恐惧,并不能说明这个人EA程度不强,因为深度EA的人,只有将EAF1和EAF2结合起来的时候才会强烈恐惧,单独一个不一定。这就是为什么深度EA的人对“死亡比作睡眠”感觉不到安慰的原因,睡眠和死亡的共同点是EAF1,但是睡眠也在EAF2上和死亡相区别。有很多深度EA的人,并不讨厌和恐惧有限时间内的自我意识缺失,但是不能接受在其上面加载永恒这样一个终极绝对的概念。
我上面提到“滑稽”,下面是为什么这么说的一部分原因(不是全部):如果将人们分成2个组,一边是不怎么恐惧死亡的人之组,一边是深度EA者之组,他们经常会走自己的思路,然后跟另外一边的人急。这句话比较晦涩?下面详细解释:
很多深度EA者觉得非深度EA的人不能理解自己,甚至觉得他人的“ridicule”,我看到过一个人在向很多人诉说自己深度EA的苦恼以后,受到的对待是“一些不屑一顾,轻描淡写的半安慰半打发的话语”,他无奈地说:easy for them to say,这句可以理解为“他们说的倒轻松”,深度EA者经常认识到这其中存在的不同,是非深度EA的人在想到有关死亡的话题时,起初也会有些许小小的恐惧(还有人基本上一丝恐惧都不曾感觉到),但是很快,一些简单的安慰或者鼓励之类的想法,或者转移注意力等等的手段就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该怎样还是怎样,完全不受影响,但是深度EA者不知道那些人为什么能那样,为什么自己不能,或者说,为什么他们就那样了,而自己似乎就是不那样,这是深度EA者不能理解的,他们看见并能知晓现象但是困惑其中的原因,他们会感觉彻底跟那一帮人分道扬镳了,孤独了,而且有时还会急:你们那些什么安慰、鼓励、转移注意力还有天知道什么的方法(基本肯定将会是些粗制滥造的幼稚主意)都是没用的或者意义低微的。



1楼2012-03-17 03:23回复
    在另一方面,我还看到过一处关于nde是否表明灵魂存在、死亡以后意识续存的争论,其中一个坚定支持nde完全不提供任何灵魂存在、死亡以后意识续存的迹象的生物科学家说的一段话很有意思,大概意思如下:
    “某些人坚持nde表明灵魂存在、死亡以后意识续存的强力证据的人,只是因为深度EA而一厢情愿的自欺欺人罢了,然而EA是世界上最愚蠢可笑的事情之一,为之浪费时间就更有过之而无不及,简直愚蠢透顶,这其中的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当你活着,你就不是死的,当你死了,你就不会恐惧了,所以你无论何时都不需要焦虑,享受当前,做有意义的事,然后坦然接受一切,认识到一切自有安排,一切的安排内在是和谐的,自然的,不是需要人来操心的。”
    那语气就是:我真是跟你们这帮EAers急啊。
    看看,这就是我为什么说“滑稽”,就是这么回事,不管是EA还是非EA,怎么想,最后EA的还是EA,非EA的还是非EA,而且都认为对面一组人是因为在某些“想法”上面有误,要么是被蒙蔽了没有充分面对,无知者无畏,想法简单幼稚缺乏真正的哲学头脑什么什么的,要么是钻了死角,得了强迫症,paranoid,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不善于睿智明理地思考问题或者有走不出的心理阴影或者精神上的迷宫怪圈之类的什么什么的。我要说的根本意思就是:如果双方都认识到彼此相异的原因并不是“想法”上面的,而是某些还不清楚的生理层面上的,就会互相理解,不会跟对方急了。我下面再详细说明。
    首先那个生物科学家说的论证是有问题的(那个哈佛公开课,关于死亡恐惧的哲学课也有类似论证),就是“当你活着,你就不是死的,当你死了,你就不会恐惧了,所以你无论何时都不需要焦虑”,这句论证包括2条,其中第一条“当你活着,你就不是死的”这并不能推倒出EA者就不应该EA,因为EA者当然知道此时此刻自己不是死的,他们的EA针对的也不是此时此刻,而是未来那个inevitable,unavoidable,人绝对“活在当下”是不可能的,人可以不想1年以后的事情,但是人不可能不考虑1秒钟以后会发生什么,所以只是知道自己此时此刻不是死的,并不表示为下一秒焦虑是没有理由的;再说第二条“当你死了,你就不会恐惧了”,哦,是的,这句命题是对的,但是问题是这并不推导出EA者不应该EA,EA者死了当然就不EA,这一点他自己也知道,但是这不表示他还活着的时候也应该不EA,这之间没有严格的“...therefore...”关系。
    下面是重点:事实上,当一个人感到自己有将要EA的迹象的时候,会有2种不好的情绪开始萌发,一种是针对引起EA的客体的不良情绪(这种不良情绪就是EA),另外一种是针对EA这个感受本身的不良情绪(可以称之为对EA这种感觉的讨厌)。
    换句话说,当一个人想到未来会发生的死亡,死亡这个事物就成为了一种威胁,一种引发EA不良情绪的客体,EA是帮助人来规避死亡的,但是如同良药苦口却是用来治病一样,EA本身也让人不舒服,让人抵触、排斥,想要摆脱。对于大多数人,这之间有种数据上面的平衡。预见的(不管远还是近)死亡威胁的持续存在引起EA,EA使人抵触死亡,EA有副作用就是引起焦虑,人对焦虑感的极度不适又使得人来抵触EA。
    EA这种感觉有种特性,称之为自我保持性,也就是EA者经常明知道EA很难受,但是却感到“不应该摆脱逃避EA,因为它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它确实难受想摆脱,这是一种很奇怪很滑稽的矛盾。
    非EA者因为其生理上引起EA的机制不是很强烈,当他们感觉到对EA这种不舒服感觉的抵触时,很容易就成功抵触掉了,与此不同的是EA者生理上引起EA的机制很强烈,强烈EA感的自我保持性也就很强烈,所以尽管对于他们而言,EA同样是很不舒服的很讨厌的,让人抵触排斥想摆脱的,但是却强烈自我保持,摆脱不了,一直处于矛盾中。
    那个生物科学家,并不是因为那个论述(其实它根本不严密)而不EA,而是因为他生理上产生EA的机制本来就不那么强烈这个事实在先,所以就容易接受任何摆脱EA的话语啦,手段啦之类的。
    接下来又回到我的中心意思,EA强烈程度是基于一定生理特性基础的,而不是基于某些想法(不管你觉得那些到底为什么EA,应不应该EA的种种想法正确还是错误还是不下定论),尽管很多想法在一定范围之内确实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对于一个EA者,他觉得自己EA是很理所当然的,但是如果他赞同我的这个观点,就会意识到尽管他没法理解为什么有些人跟自己相比之下显得特别不EA,但是那种情形是可以设想的,对于自然界是一个完全存在的现象,EA和非EA都很正常,都不荒谬,倒是“EA者觉得非EA者白痴,让人急,或者非EA者觉得EA者白痴,让人急”这才荒谬;对于一个非EA者,他觉得自己不EA是很理所当然的,但是如果他赞同我的这个观点,就会意识到尽管他没法理解为什么有些人跟自己相比之下显得特别EA,但是那种情形是可以设想的,对于自然界是一个完全存在的现象,EA和非EA都很正常,都不荒谬,倒是“EA者觉得非EA者白痴,让人急,或者非EA者觉得EA者白痴,让人急”这才荒谬。
    本文除了表述观点,欢迎讨论以外没有争论个是非对错的目的,无非是类似于大家都说1+1=2的时候提出个1+1=3的想法,但是不说对错,更不证明对错,就是提出这个想法,另外,关于nde是否表明灵魂存在,死亡以后意识续存这个问题呢,现在也没人证明,也没人证伪,但是关于这一点说个切题的话,由于这个世界上存在热爱死、有点喜欢死、不怕死、不太怕死、特别怕死、怕死怕的不得了各种人,虽然你可能不太相信甚至完全不信其中一种或者几种人的存在可能(这又回到我为什么说“滑稽”上面了),所以肯定有人希望nde表明死亡以后意识续存,也有人希望nde表明死亡以后意识不续存,也有人无所谓,并且这些希望(或者什么都不希望,随便)不是产生于什么“想法”或者“思路”,而是先于什么什么“想法”、“思路”之类的某种生理机制导致的现象,完。


    2楼2012-03-17 03:23
    回复
      大清早我本要写论文,结果被你这篇文章劈了,还没看完,要开会,不过里面你竟然提到了强迫症,乖乖,我就有,而且我来此吧的至少一半原因是在为自己解脱


      3楼2012-03-17 08:54
      回复
        我再补充一点,刚想到的,呵呵,我前面说的关于EA的自我保持性的问题。
        当EA强烈程度大于人对EA本身的讨厌程度,换句话说就是当对死亡的恐惧程度大于EA引起的不舒服程度,EA的自我保持性就很强。
        我再换个方式说这个意思:当人EA不太强烈的时候,人对死亡的恐惧反倒没有对EA这种感觉的不舒服的讨厌来的大,人就更想摆脱EA而不是维持EA。当人EA强烈到一定程度(通常有个分界点)的时候,对死亡的恐惧大于对EA这种感觉的不舒服的讨厌,EA的强自我保持性就起作用。
        注意到有一定程度EA,但是EA还没强烈到那个程度的,经常会这样说: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对死亡的恐惧。
        深度EA的人会对这个观点予以反驳:不不不,你不明白,虽然对死亡的恐惧也很可怕,但是死亡本身更可怕,要不然我就不会恐惧了,比起消除死亡恐惧但是不消除死亡来说,我更希望消除死亡而不是消除死亡恐惧。
        回到本文议题,强调一下,造成以上区别的原因,主要是生理层面,并不是人们那样想,所以就那样怕,或者那样不怕;是人们先有恐惧程度的差别作为前提,然后才有种种不同的想法和立场,并且各自为派,坚定之。


        4楼2012-03-17 11:36
        回复
          你的文献查找可能只涉及到EA方面而没发现相关深入讨论,不过我认为在我认知的矛盾性讨论中有不少你这种讨论,而为了帮助那种深陷强迫性思想无法自拔的人出现很多自我疗伤的辩证矛盾说,比如有个日本的伙计就出了个森田疗法。我说一下我对你上面提到的自己的简单理解:
          1.EA或非EA都正常,如果其中之一不正常反而显得更不正常;
          2.生理是造成这种境况的主因,各人EA不同于各人生理机制有关
          我觉着你上面讨论的更侧重于一种矛盾关系,而不是涉及到灵魂与矛盾的描述,其实这个矛盾玩意说起来可能比较麻烦,矛盾不只是界定在对死亡的不安,只想你想就可以在任何方面的扩大,这种扩大包含着个人胆怯、向往美好以及自我要求严格等,情况发展到影响个人生活就是所谓的强迫思维。这与个人心智有关,我不讨论这玩意,从你这个讨论我只关心的是:
          1.是生理机制控制自我矛盾过度话的产生,还是灵魂本身存在的自我矛盾外在体现;
          2.灵魂的本性在多大程度上能控制肉体在基因上所凸显的本性,灵性的强弱是否界定在暴躁、软弱、怯懦、残忍、无知等肉体上改善其本性
          以上的两个是假设在人是有灵魂的情况下的,还有一点,我就是个自我矛盾者,这倒不是对什么EA不EA的矛盾,只是一些追求尽善而达心满的无聊闷骚者,以求解开心中枷锁,本来看到你前面提到的强迫症眼前一亮,结果还是没找到答案,那位大虾知道强迫思维在灵魂的解释,帮忙说下,小人感激涕零
          


          5楼2012-03-17 15:20
          回复
            谢谢楼主写的文章。。。最近突然有了EA的感觉,长时间陷入悲伤的心情中,看了楼主的文章,感觉好多了,谢谢~


            IP属地:上海6楼2012-03-17 23:50
            回复
              越是有死亡恐惧症的人越容易对濒死体验产生质疑,因为他们不找到绝对的证据就不会安心,恐惧症本来就是一种焦虑症,无法安心。
              这里的质疑派(注意是质疑派,不是否定派)很多都是有死亡恐惧症的人。


              7楼2012-03-18 01:05
              回复
                你这点说得很对,这种质疑是在没有足够证据和自己习惯性的暗示自己去追求答案造成的,恐惧、质疑以及性格上追求解答的执着共同铸就与推动这种恐惧。这种循环就像训练猩猩表演杂技后给予糖果奖励,每种动物都有其自我生存的惯性意识,只是在人身上就是提高了智商和性格相结合后在自我意识上的一种惯性表现,智商体现在对动物本性的深层认知与自我反馈,性格则是这些的推动器。
                小小木白,你的资历比较早,我不知道这吧里的人是不是因为矛盾、好奇、困惑或者其它而聚在一起,我来这里是为了解惑而来,但是这吧比较冷清,所以我还得问一下你对下面两个问题的自己的认识:
                1.是人类生理机制导致自我矛盾过度化的产生,还是灵魂本身存在的自我矛盾的外在体现;
                2.灵性的强弱又能体现在什么地方
                我对以上的理解是:
                1:灵魂与肉体相互结合而导致,共同促进或退化灵魂;
                2:比较符合现有的道德标准
                但我很矛盾灵魂存在的真正意义,我认为作为一个人类活着是不可能知道广义的存在意味着什么,我把那些奋斗、同情、责任、坚强、仁慈、自律、帮助和激情归类我现在存在的动机,因为想到这些我的内心都会颤动起来,而我那些人性的弱点也会凹陷下去。所以有时候我在浮躁的时候会多听我的内心究竟是被什么感动并激励着。我对这些动机的追求方式归纳为真正实践与自我思想反馈的不断结合,而我我认为最有利也是现在最需要的武器就是心态的淡然,不是淡泊,这样才能发挥人性和灵魂的最佳契合度,但是这种程度可能真的需要无数次的歇斯底里经历后的顿悟方能达到。
                这个吧太冷清了,不过还是写些我的拙见,我很感谢这个吧让我获得了不少新的认识,希望我的小感悟能帮助人,能帮一个人也行,但是我希望这个人是个好人,或至少是个能成为好人的人,别到时候作奸犯科了还说我是你帮凶,就像小屁孩耍流氓后还说是我指使的,幼儿园老师还要说我教导无方,当然,如果这老师很漂亮的话那我还是会原谅你的,谁叫我淡然呢


                8楼2012-03-18 14:27
                回复
                  keke,是啊
                  人心都是向善的,这就是灵魂的智慧。 我们在那边都被教育过来这里以后应该怎么做(向善,要有良心),但良心会被肉体和ego的各种需求欲望埋没。
                  但其实良心是不会泯灭的,只是一时被埋没了而已。 所有人都知道活着要对得起自己的良知。 良知就是我们的灵魂向导。
                  懂得抚心自问的人无疑是更高深一些的灵魂。
                  


                  9楼2012-03-19 01:40
                  回复
                    昨晚睡不着,想的是,就算人能不死,但未来10亿年后地球会毁灭,宇宙会没有,那还是最终什么都没有,那怎么办呢?但想不到这么远,先想如何能不死吧?能不能不死啊?我觉得是有点强迫症。真希望世界上有鬼神。期待楼主继续分享。在另外一个贴发过,也希望这里的楼主解惑。


                    10楼2012-03-23 14:39
                    回复
                      想想是正常的,你不是强迫症,你只是比较好奇和认真


                      11楼2012-03-23 16:10
                      回复

                        2、宇宙终极命运,问物理学家吧,要尖端的前沿的,专门理论物理的,宇宙学的(可能中国没有),我不懂物理学,我也讲不清楚而且没时间讲了。讲几个简要的:
                        (1)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指出生命依赖负熵流维持的有序复杂结构,一个系统越来越复杂有序以环境总熵更快增加为代价,总有一天宇宙总熵达到最大,不再有任何可用能量,不再有任何变化,处处均匀、静止。生命不可能存在了,持续到永远。除非宇宙是无限的,外面源源不断提供负熵流(天知道从哪边来的无穷无尽的负熵流),但是根据观测宇宙是有限的,只是没有边界而已,具体我也不懂要问爱因斯坦他老人家。
                        (2)有人提出引力能造成熵减,这是不对的,误导拜拜。有人提出大爆炸造成的大膨胀会不断提高宇宙的“最大熵值”从而让宇宙总熵永远达不到最大值,只能永远无限趋近于最大值,要是那样的话,宇宙的结构只能越变越简单,我们这么复杂的生命不可能存在了,“达不到最大值”表示宇宙的运动变化永远不会停止,但是那跟人类没任何关系(人类早消失了)对人类没有任何意义,呵呵。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预言,称为热寂说,是物理学最基本的定律,不能被推翻,逃不过去的,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儿,没有希望的。
                        (3)事情还没完,有人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死忠依赖于观测,我们只见过有序自发地走向无序没见过无序自发地走向有序,局部系统的无序变有序是以系统外部熵增为代价的,这个规律形成了时间之箭,从宇宙大爆炸最初的特低熵走向热寂说的高熵结局。但是这个绝不可推翻所依据的观测,在一定时间内才是正确的,物理学家波尔兹曼提出过热寂的系统仍然存在量子涨落,时不时的就把熵涨落低了,但是花费的时间长的不可想象,比我们宇宙的寿命长多了,把熵涨落低一点点比较容易发生,要想涨落得更低一点,可能性以指数下降,我们这个宇宙的最初大爆炸的熵之低,其可能性是极低的,但是为什么它就发生了呢?因为上帝不急,等了太长的时间总有一天熵就突然涨落到那么低,然后慢慢回到最高。也就是说,宇宙大多数时间都停留在热寂状态,偶尔那么“一瞬间”地把熵涨落到一个比较低的数值,这个相对于宇宙常态的“一瞬间”,就是我们宇宙的寿命那么长,我们宇宙就是无数那种偶尔的熵减的其中一个,而且还是熵减的比较厉害的一个。所以以后我们宇宙热寂了,并没有终结,再等个比宇宙寿命长的多的时间,熵又会涨落低的,虽然从概率上来说,不太可能会涨落到像我们现在这么低,但是等的时间够长,比我们的熵更低的涨落也会发生的,事实上,等的时间够长,任何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都会发生的哟>ω<(我上面打的这些都是我根据我看的理解的,说实在的,物理学不是我这种白痴应该去碰的东西,但是你想知道的答案说不定就在里面)。
                        即使热寂不是宇宙的完结,后面还会有神奇的事情发生哦,可是人类恐怕也穿越不了热寂状态到下一次涨落继续存在了。
                        (4)波尔兹曼还提出,比我们这个比较疯狂的熵减更可能发生的,是不那么疯狂的,只不过能够维持一个意识说句:我存在了!然后就熵增了,消失了的小的熵减,这个论断得出的结论是宇宙里面肯定有很多依赖小的熵减而存在的灵,称为波尔兹曼大脑,简称BB,跟我们不同,有人说很可能他们是白痴,因为他们熵比我们熵高,我们被称为常规观察者,Ordinary Observor,简称OO,量子力学有个观点是真相是依赖观测者的观测的,具体要看著名的“薛定谔的猫”了,也就是我们怎么观测,现实就是怎样的,意识和量子就像幽灵,BB观测的跟我们OO观测的不同,他们的观测创造他们的现实,我们的观测创造我们的现实,当他们BB的数量比我们OO的数量多,他们观测创造的现实的数量也就会比我们观测创造的现实的数量多,然后我们的物理定律全部会被改变,改变成他们观测的那样,我们就会全部完蛋(听上去有点疯狂是吧,说实话我是完全不懂,看傻了)。
                        (5)物理学家现在在纠结的超弦理论指出,基本粒子都是由弦构成的,时间空间都是由弦构成的,一定存在某个“时候”连时间空间都不存在,因为“那时候”连时间本身都不存在,也就没有“在那之前是什么”的说法,后来从无中生有产生了弦,然后产生了时间、空间、物质能量。跟前面联系起来,好像是无中生有了弦,然后有了时间,时间就向箭头一样走向熵最大,然后没完没了地时不时涨落到低熵,回到漫长的热寂状态,然后热寂得不耐烦了又涨落,再以后会怎样呢?人类可以跟着看看宇宙玩的这游戏吗?
                        打累了,我前面先说过了,我什么都不知道,只起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回答你问题的是物理学家,我也想问来着,哈哈,很可能物理学家也回答不了我的困惑,而且他们就算跟我说我也不懂。


                        13楼2012-03-24 06:42
                        回复
                          那个有关于“薛定谔的猫”之佯谬,是波函数塌缩问题,就是说那只猫死没死,需要观察者才能决定,如果没有观察者,猫死了没?我们人肯定会说:如果没有观察者,猫不是死了就是还活着,不可能有第三种答案。但是量子力学却告诉我们:如果没有观察者,波函数就不能塌缩,猫的生死问题也一直憋着,既不还活着,也不死去。
                          这个不是什么简单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之争,整天思维只能理解哲学、宗教那些简单的“日常生活用句”,对现实的理解是不会有进步的,关于这个问题我高中的时候还买了一本专门讲薛定谔的猫之佯谬的科普读物来看,没看懂,就没耐心看完,哈哈我是白痴。


                          14楼2012-03-24 15:35
                          回复
                            哪位高手如果也对上面那几个问题感兴趣,如果能解惑将不胜感激。
                            就是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时间箭头、热寂、在热寂状态中不可避免的量子涨落造成的熵减(等待足够长时间)、波尔兹曼大脑悖论、波函数塌缩、宇宙的弦等等上面提到的那些主题。
                            说实话我们要挣钱养家糊口本身就要学太多东西,尤其是搞某一行技术的,如果不是天才智商和大脑精力过剩,实在没有时间仔细去学和理解这些跟涨工资、买房买车、结婚生子没半毛钱关系的物理学理论,但是我肯定宇宙的奥秘和生命的终极命运会在未来物理学发展中被不断揭开。


                            15楼2012-03-24 15:42
                            回复
                              宇宙之弦关系到时间和空间,以及一切微观粒子最深层的本质,如果谈到宇宙终极命运,这些也是必不可少的。


                              16楼2012-03-24 15: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