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个有以下几个理由:
1、看过很多文字,中文的英文的,没有文字提到本文所述种种观点的。
2、当我有本文所述观点的时候,有2种感觉引起我的兴趣,困惑和一丝丝滑稽。
所以我想听听别人对本文所述观点的看法,就像nders谈论nde一样,人与人之间分享看法很平息内心的纷扰,促进心灵的提升,是很有意义的。
这里先说一下,死亡恐惧,如果说英文对应thanatophobia的话,那就比较广义了,因为那个意思的恐惧对象包括:死前的痛苦、死后的未知恐惧、相信地狱鬼魂并且对之报以恐惧等等,这里提到的“死亡恐惧”专指“存在感焦虑”,英文Existential Anxiety。
我的一个想法是如果对“恐惧死亡”的程度标以数值的话,那么理论上各个数值上都有一定数量的人,作为那个数值的例子。换句话说,就是从特别不恐惧死亡(比如某些喜欢死亡(但是不一定急着去死)的人)到特别恐惧死亡的人都存在(听上去是废话)。
下面是重点:对于一个人恐惧死亡的程度落在那个数值标尺的哪个位置,总的来说主要取决于一些生理因素,而不是心理因素,虽然后者也会有些影响。
换句话说,就是通常情况下,对死亡的恐惧程度跟一个人怎么想,思考的内容关系不大,深度恐惧死亡的人按照不怎么恐惧死亡的人的思路去想,还是深度恐惧死亡,不怎么恐惧死亡的人按照深度恐惧死亡的人的思路去想,还是不怎么恐惧死亡,而那些不是太恐惧死亡,也不是太不恐惧死亡的人呢,不管他们按照深度恐惧死亡的人的思路去想,还是按照不怎么恐惧死亡的人的思路去想,最后的结果,很可能还是:不是太恐惧死亡,也不是太不恐惧死亡。
下面我来浅要剖析一下Existential Anxiety(以下简称EA):深度的对死亡的存在感焦虑,包括以下2个要点:
1、对不存在的不能接受、恐惧。且称之为Existential Anxiety Factor 1,以下简称EAF1。
2、对“不存在”将会持续到永恒的不能接受、恐惧。以下简称EAF2。
更概括地说,就是2个词儿:不存在和永恒,连起来就是“持续到永恒的不存在”。
区别人们EA强弱的标准就是看他们想到那2个要点,并且充分理解它们内在含义,然后将它们结合起来的时候,是否恐惧,以及恐惧的强弱程度。
一个人想到EAF1,但是不怎么恐惧,并不能说明这个人EA程度不强,因为深度EA的人,只有将EAF1和EAF2结合起来的时候才会强烈恐惧,单独一个不一定。这就是为什么深度EA的人对“死亡比作睡眠”感觉不到安慰的原因,睡眠和死亡的共同点是EAF1,但是睡眠也在EAF2上和死亡相区别。有很多深度EA的人,并不讨厌和恐惧有限时间内的自我意识缺失,但是不能接受在其上面加载永恒这样一个终极绝对的概念。
我上面提到“滑稽”,下面是为什么这么说的一部分原因(不是全部):如果将人们分成2个组,一边是不怎么恐惧死亡的人之组,一边是深度EA者之组,他们经常会走自己的思路,然后跟另外一边的人急。这句话比较晦涩?下面详细解释:
很多深度EA者觉得非深度EA的人不能理解自己,甚至觉得他人的“ridicule”,我看到过一个人在向很多人诉说自己深度EA的苦恼以后,受到的对待是“一些不屑一顾,轻描淡写的半安慰半打发的话语”,他无奈地说:easy for them to say,这句可以理解为“他们说的倒轻松”,深度EA者经常认识到这其中存在的不同,是非深度EA的人在想到有关死亡的话题时,起初也会有些许小小的恐惧(还有人基本上一丝恐惧都不曾感觉到),但是很快,一些简单的安慰或者鼓励之类的想法,或者转移注意力等等的手段就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该怎样还是怎样,完全不受影响,但是深度EA者不知道那些人为什么能那样,为什么自己不能,或者说,为什么他们就那样了,而自己似乎就是不那样,这是深度EA者不能理解的,他们看见并能知晓现象但是困惑其中的原因,他们会感觉彻底跟那一帮人分道扬镳了,孤独了,而且有时还会急:你们那些什么安慰、鼓励、转移注意力还有天知道什么的方法(基本肯定将会是些粗制滥造的幼稚主意)都是没用的或者意义低微的。
1、看过很多文字,中文的英文的,没有文字提到本文所述种种观点的。
2、当我有本文所述观点的时候,有2种感觉引起我的兴趣,困惑和一丝丝滑稽。
所以我想听听别人对本文所述观点的看法,就像nders谈论nde一样,人与人之间分享看法很平息内心的纷扰,促进心灵的提升,是很有意义的。
这里先说一下,死亡恐惧,如果说英文对应thanatophobia的话,那就比较广义了,因为那个意思的恐惧对象包括:死前的痛苦、死后的未知恐惧、相信地狱鬼魂并且对之报以恐惧等等,这里提到的“死亡恐惧”专指“存在感焦虑”,英文Existential Anxiety。
我的一个想法是如果对“恐惧死亡”的程度标以数值的话,那么理论上各个数值上都有一定数量的人,作为那个数值的例子。换句话说,就是从特别不恐惧死亡(比如某些喜欢死亡(但是不一定急着去死)的人)到特别恐惧死亡的人都存在(听上去是废话)。
下面是重点:对于一个人恐惧死亡的程度落在那个数值标尺的哪个位置,总的来说主要取决于一些生理因素,而不是心理因素,虽然后者也会有些影响。
换句话说,就是通常情况下,对死亡的恐惧程度跟一个人怎么想,思考的内容关系不大,深度恐惧死亡的人按照不怎么恐惧死亡的人的思路去想,还是深度恐惧死亡,不怎么恐惧死亡的人按照深度恐惧死亡的人的思路去想,还是不怎么恐惧死亡,而那些不是太恐惧死亡,也不是太不恐惧死亡的人呢,不管他们按照深度恐惧死亡的人的思路去想,还是按照不怎么恐惧死亡的人的思路去想,最后的结果,很可能还是:不是太恐惧死亡,也不是太不恐惧死亡。
下面我来浅要剖析一下Existential Anxiety(以下简称EA):深度的对死亡的存在感焦虑,包括以下2个要点:
1、对不存在的不能接受、恐惧。且称之为Existential Anxiety Factor 1,以下简称EAF1。
2、对“不存在”将会持续到永恒的不能接受、恐惧。以下简称EAF2。
更概括地说,就是2个词儿:不存在和永恒,连起来就是“持续到永恒的不存在”。
区别人们EA强弱的标准就是看他们想到那2个要点,并且充分理解它们内在含义,然后将它们结合起来的时候,是否恐惧,以及恐惧的强弱程度。
一个人想到EAF1,但是不怎么恐惧,并不能说明这个人EA程度不强,因为深度EA的人,只有将EAF1和EAF2结合起来的时候才会强烈恐惧,单独一个不一定。这就是为什么深度EA的人对“死亡比作睡眠”感觉不到安慰的原因,睡眠和死亡的共同点是EAF1,但是睡眠也在EAF2上和死亡相区别。有很多深度EA的人,并不讨厌和恐惧有限时间内的自我意识缺失,但是不能接受在其上面加载永恒这样一个终极绝对的概念。
我上面提到“滑稽”,下面是为什么这么说的一部分原因(不是全部):如果将人们分成2个组,一边是不怎么恐惧死亡的人之组,一边是深度EA者之组,他们经常会走自己的思路,然后跟另外一边的人急。这句话比较晦涩?下面详细解释:
很多深度EA者觉得非深度EA的人不能理解自己,甚至觉得他人的“ridicule”,我看到过一个人在向很多人诉说自己深度EA的苦恼以后,受到的对待是“一些不屑一顾,轻描淡写的半安慰半打发的话语”,他无奈地说:easy for them to say,这句可以理解为“他们说的倒轻松”,深度EA者经常认识到这其中存在的不同,是非深度EA的人在想到有关死亡的话题时,起初也会有些许小小的恐惧(还有人基本上一丝恐惧都不曾感觉到),但是很快,一些简单的安慰或者鼓励之类的想法,或者转移注意力等等的手段就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该怎样还是怎样,完全不受影响,但是深度EA者不知道那些人为什么能那样,为什么自己不能,或者说,为什么他们就那样了,而自己似乎就是不那样,这是深度EA者不能理解的,他们看见并能知晓现象但是困惑其中的原因,他们会感觉彻底跟那一帮人分道扬镳了,孤独了,而且有时还会急:你们那些什么安慰、鼓励、转移注意力还有天知道什么的方法(基本肯定将会是些粗制滥造的幼稚主意)都是没用的或者意义低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