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米兰吧 关注:2,984,557贴子:89,144,643
  • 3回复贴,共1

转 白岩松:我所经历的北京,我所看到的伦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完很有感受


IP属地:北京1楼2012-08-03 00:41回复
    先说说几个名字吧,几个这几天处于风口浪尖的名字。叶诗文,于洋,王晓理。在网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在说这场风波之前,我想先谈谈四年前。四年前的北京开幕式,有外国同行善意问我,开幕式为什么没有关于毛主席和**的内容?我和身边的同事都笑了,但笑得并不轻松,在中国媒体人日益开放,包容的今天,试图用新闻的眼光去报道新闻时,外国媒体对红色中国的解读掺杂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理解误解反复纠缠,中国的身影愈发模糊。
    


    IP属地:北京2楼2012-08-03 00:4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四年前的开幕式,是张艺谋导演和团队呕心沥血的制作,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开幕式,其间的艺术手法令人瞠目结舌,表现主题恢宏磅礴,还原了中国五千年的浩瀚历史。但伦敦奥运会后,我们却听到来自同胞的不和谐声音,他们认为伦敦开幕式给中国上了一课,因为伦敦幽默,节约,懂得反思。我承认,伦敦开幕式是一场优秀的开幕式,但远谈不上伟大。因为从头到尾我们很难看出这场开幕式说的是奥运主题,开幕式就是一场命题作文,否则美国开幕式一定最好,因为美国可以把所有本国的影视剧,音乐堆砌在一起。观众只要欣赏艺术本身就可以了。西方是现代文明的滥觞,但绝不代表在艺术领域有定价权,不可能西方觉得幽默好,我们就去幽默,西方觉得反思好,我们就一定要在奥运上反思。中国的强大是内在的强大,中国艺术有理由对蓬皮杜,对后现代,对安东尼奥尼说不!
      


      IP属地:北京3楼2012-08-03 00:45
      回复
        好,四年过去了,我们从过去的四年学会了什么呢?我们的形象依然不够伟岸,西方媒体不理解我们的情形时有发生。我们的国民心态依然存在不足,我们会条件反射去质疑自己的国家的一些东西,我们的思维定式告诉我们,只要是豪车出交通事故就是富无善,只要官员略有出格就是官无廉。体育则言必谈举国体制,而丝毫不想弄清究竟什么是举国体制,中国为什么要举国体制,西方又是怎么去做的。我们的民众神经脆弱而敏感。
        


        IP属地:北京4楼2012-08-03 00: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