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一个CR84CPU右一个CR84CPU,闻者无不信服。后来他们又开始弄洗衣机的冰箱的彩电的机床的,一点点升级。在国内低端市场,把日本和帝都中美电子研究所的产品杀得屁滚尿流,国外响誉东南亚。
1984年年底的时候,开年终大会,包括病休的一个人都不缺。
所长笑咪咪地说:“去年年底我们所里发了彩电和冰箱,让上面的领导批评了,不准再发大器件实物。说是让别的研究所不好看。今年我们所里还不错,所里研究,今年我们集资建宿舍!就在西湖边上,现在钢筋水泥也不缺了。那地儿离这儿远了点,再配上通勤车。让一线设计人员先挑楼层!集资钱我们也学他们,所里先垫着,以后每个月扣点。不过有幢楼是给上级机关的,要不批不下来。我们也不能忘了帝都中美电子研究所的帮助,所里给他送去一幅镶金边的锦旗!再送点海货-------别让人说我们小气。1985年还要指着他们帮我们往生产线集成电路上发展,看分析报告说,生产线将会是热门啊。什么?我们抢了人家的生意,人家还会帮我们吗?!你别瞎嚷嚷,人家在乎那点?那么大家想想,还给他们送点什么土地产好呢?”
跟风是中国人的特长。国内诸多电子研究所眼红了。就苏州那点人马,谁不知道谁啊。1984年国内集成电路市场一片硝烟,有分析指出1985年将更是一团混战。
于是就有走私的。道上有话:要想富,走私电路!总之,电子表、手机、集成电路是走私三大件。
你看看,最近心情不好,说着说着就跑题。不说废话了。回到主题。 WEST-CAD系列软件的应用,还有购买别国的或自己研发的专用芯片设计软件,都为集成电路设计人员添上了起飞的翅膀。至于一些硬件设施,当然也不可少,高端的计算机配制,宠大的局域网,在国内属于一流的硬盘列阵。还有一些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不提也罢。
不知郭所长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他好象害怕形成死水一样的人才基地,总是动不动调人去了美国,不久又有人去了香港,半年一载的又带着任务回来。表面看去松散,美国有,帝都有,香港有,就连他们各自内部都不时有人进进出出。但实际上,高目标性高任务性让他们实质上结合得比什么时候都紧密。
比如这次研发CR85的CPU设计,郭所长要求把4KB的SROM整合进去,按 0.5微米带宽的实际效果来作为设计前提。虽然要求很怪异,但没有人质疑。
立项、任务分配、模块分配、子模块分配、小综合、大综合、检测,真是一气呵成,每个环节的基本目标和自己小组的任务,人人清楚。
在具体设计的流水线上,从电路功能设计、设计输入、功能仿真、综合、综合后仿真、实现布局与布线、时序仿真与验证、板级仿真与验证、芯片编程与调试这九大步骤,每一步都顺畅而坚实。
三个远隔千里万里的地方,在无数传真、电话的架构下形成一个整体!整整四个半月,数十万人次参与的CR85CPU的设计开发,全部化做十几个百兆以上的硬盘,出现在郭所长的实验大楼里。
郭所长非常高兴。现在他才敢说,他有了一个世界上最好的CPU设计团队!但是还有更重要的,制造。该他出头了。郭所长回顾着CR85CPU设计的过程,那点点滴滴的细节都让他自豪。自信心又一点点回到了身上。是的,开始质疑我吧,至少大方向上我现在还是对的。瞧,这可是我亲手打造成的设计团队。
他又充满信心地向着DW联合实验室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