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gs吧 关注:936贴子:5,234
  • 8回复贴,共1
FSGS全写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是导致大量蛋白尿的一个常见病因,其中部分患者比较快地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FSGS是一种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作的肾病综合症,也是造成成年人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
该疾病也被称为焦肾小球硬化(focal glomerular sclerosis),或局灶性结节性肾小球硬化(focal nodular glomerulosclerosis)。
该疾病约占肾病综合症病例的六分之一,微小病变(Minimal Change Disease,简称MCD)是在导致儿童肾病综合症的最主要原因。而MCD与FSGS可能有类似的病发原因。


1楼2013-07-08 19:19回复
    FSGS临床分为5中亚型:
    1..经典型:硬化部位主要位于血管极周围的毛细血管袢.
    2.顶端型:硬化部位主要位于尿极.
    3.塌陷型:微皱毛细血管袢皱缩,塌陷呈节段或球性分布.
    4.细胞型:局灶性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同时有足细胞增大.
    5.非特殊型:无法归属上述亚型.硬化可发生于任何部位


    2楼2013-07-08 19:21
    收起回复
      然而fsgs也隶属于肾综的一种类型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指一组临床症状,包括大量的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
      临床特点: 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3.5g/d)、水肿、高脂血症,血浆蛋白低(≤30g/L)。病情严重者会有浆膜腔积液、无尿表现。


      3楼2013-07-08 19:34
      回复
        病理生理
        1.大量蛋白尿:当肾小球滤过膜的分子屏障和电荷屏障特别是电荷屏障受损时,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对以百蛋白为主)的通透性增加,致尿中蛋白含量增多,当超过远曲小管回吸收量时,形成大量蛋白尿。
        2.血浆蛋白变化:大量百蛋白从尿中丢失,促进百蛋白在肝的代偿性合成。当肝合成增加不足以克服丢失时,则出现低百蛋白血症,此外,因胃肠道粘膜水肿导致饮食减退、蛋白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丢失也是低百蛋白血症的原因。
        3.水肿:低百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从血管腔内进入组织间隙,是水肿的主要原因。
        4. 高脂血症:高胆固醇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中LDL、VLDL和脂蛋白(a)浓度增加,常与低百蛋白血症并存。其发生机制与肝合成脂蛋白增加和脂蛋白分解减弱有关


        4楼2013-07-08 19:35
        回复
          临床表现
          1. 水肿:不同程度的水肿,常为肾病综合征的首发症状,常隐袭发生,严重者常有浆膜腔积液。
          2. 尿少:常常小于400ml/天,甚至无尿。
          3. 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感染史。
          4. 常有疲倦,厌食,苍白,精神萎靡等症状。
          5. 血压多数正常,少数有高血压


          5楼2013-07-08 19:35
          回复
            治疗原则
            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中药治疗为辅。
            一般治疗
            有症状的患者应卧床休息;提倡正常量优质蛋白饮食(1g/kg/d),高热量(30~50 Kcal/Kg.d),水肿明显者应予低盐饮食;少食动物油和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
            对症治疗
            利尿消肿:以噻嗪类加保钾利尿剂并用效果好;效果不佳时,改用渗透性利尿剂(如低分子右旋糖酐),***,并用襻利尿剂(如速尿)。人体***的使用指征:①利尿不理想;②利尿后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③短期内肾功能进行性下降。利尿不宜太猛,易致血容量不足,形成血栓和电解质失衡。
            主要治疗—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
            1.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免疫反应、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影响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等综合作用发挥利尿、消除尿蛋白的疗效。使用原则:始量足(1mg/kg, 8~12周);减量慢 (10%,2~3周),维持长(10mg/d半年至一年)。方法:早晨一次顿服;副作用:感染、糖尿病、骨质疏松,消化道溃疡,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疾病(痤疮、紫纹、多毛)和神经精神异常(神志改变、情绪波动、行为异常、失眠)
            2.细胞毒药物:适应症:激素治疗无效;患者对激素依赖;反复发作或重症患者。
            ①环磷酰胺: 用量(2mg/kg/d, 总量6~8g);副作用:肝损害、出血性膀胱炎、骨髓抑制、脱发、胃肠反应、性腺抑制等。
            ②环孢菌素A:抑制T辅助细胞和细胞毒T细胞。用量(3~5mg/kg/d),维持其血浓度谷值为100~200ng/ml。服药2-3个月后缓慢减量,共服半年左右。副作用:肝、肾毒性,并可致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多毛及牙龈增生等。
            ③他克莫司:他克莫司属23元环大环酯,与淋巴细胞内FK506结合蛋白(FKBP)结合,抑制Ca2 依赖性丝酸/苏氨酸磷酸酶一神经钙蛋白的活性,阻断了T淋巴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NF-ATc)的活化及白介素类(ILs)细胞因子的合成。他克莫司可抑制T、B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剂量:0.08~0.1mg/(kg·d),维持血清浓度在5~10ng/ml。副作用:肌肉震颤,血糖增高,一过性血肌酐增高,肝功能损害。
            ④吗替麦考酚酯片:在体内代谢为霉酚酸,后者为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抑制鸟嘌呤单核苷酸的经典合成途径,故而选择性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及抗体形成。常用量为1.5~2.0g/d,分1~2次口服,共用3~6月,减量维持半年。副作用:不良反应相对小。但剂量大时,副反应会增加,如轻微胃肠道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及消化不良;.骨髓抑制,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感染,可引起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是巨细胞病毒感染,其次为HSV感染、带状疱疹及念珠菌感染。


            6楼2013-07-08 19:36
            回复
              日常需要做的
              保持居室空气新鲜,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损伤,预防感染,有感染及时诊治。进易消化、清淡饮食。注意身心劳逸结合,增强机体免疫力,注意锻炼身体。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


              7楼2013-07-08 19:37
              回复
                基本这都是百度来的
                但我觉得有些就是看看了解就行了
                没有网上讲的那么严重
                虽说属于难治型
                但什么病都看的是心态
                我觉得我一定能战胜它 我就一定可以


                8楼2013-07-08 19:39
                回复
                  基本这都是百度来的
                  但我觉得有些就是看看了解就行了
                  没有网上讲的那么严重
                  虽说属于难治型
                  但什么病都看的是心态
                  我觉得我一定能战胜它 我就一定可以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3-07-11 22: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