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陌君我发誓再也不手贱半夜爪机上贴吧看更新和回覆了TAT
我昨晚上看到你的更新有种“有无数字的吐槽像一群狂奔的草泥马一样在大脑沟回里声势浩大地呼啸而过,一路畅通无阻地奔过呼吸道,但是在我不得不咬紧以防吐槽脱口而出的牙关前被挡住了,於是整个晚上像无数跳跳糖一样争先恐后地劈里啪啦地敲打著我的门牙”之类的感觉TAT
子陌君我可是超级大话痨,没人说话都能自言自语自问自答的那种(笑)所以子陌君你如果你发现我又废话了一定要狠狠地鞭挞我(喂!)!
*因为后面废话太多所以先评价段子本身(喂)看完子陌君描写土方教导主任(SSL官方设定无误)读自己作品以后,我立刻脑补出了土方桑的脸三木叔的声音那痞痞地志得意满地自鸣得意地在读这首俳句的场景立时笑喷。不过,有一个问题啊,就是,国文教师土方为什麽要和保健教师山南一起备课呢?
*吐槽从这里开始(喂!)首先子陌君啊,我承认你读这首俳句中文译文的朗诵方式深情款款完美无缺(无误),但是问题是,这个俳句的日文原文和你想像的读法和顺序都差老鼻子了(啥!)
这首俳句原文:水の北/山の南や/春の月,断法如标注,即575格式。
平假名如:水(みず)の北(きた)/山(やま)の南(みなみ)や/春(はる)の月(つき)
罗马音读如:mi zu no ki ta / ya ma no mi na mi ya / ha ru no tu ki
译文:春深月朗然,皎皎然临水之北,悬于山之南
子陌君懂得?就是无论是顺序还是生动程度,其实原文还比不上译文。尤其是俳句和歌之类的日本传统的诗词格式,想译成类似于中国人熟悉的诗词样式,翻译必须脑补非常多的东西。而译文正是严格按照原句的音节数来凑汉字的(笑)所以说这就是为什麽读外国作品的时候译者是非常重要的。
事实上,因为众所周知的,日文的假名是在平安时代(中国唐朝)根据汉字部首创制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汉字。但问题是日语的语法顺序和汉语有非常大的差异,日语是主宾谓,汉语是主谓宾,日语中汉字往往读两个及以上的音节,再加上一些时态和语气词,往往汉语诗句我们读五个音节或者七个音节的,日语翻译之后能读上十几个二十个音节。这就造成了从日文译汉语的时候必须说大量废话或者脑补成份(笑)来补足音节。上面这首就是,因为原句5/7/5一共17个音节,如果完全按照意义来对照翻译,我估计也就是一个五言对句即共计10个字,为了补足那7个音节的空位,你懂得,就靠译者来脑补了(笑)
我给日文歌填中文歌词的时候就深有感触,不脑补根本不行,尤其薄樱鬼的歌,动不动就来个“诚(まこと makoto)”,“桜(さくら sakura)”,“私(わたしwatasi)”,“心(こころ kokoro)”之类一个汉字占了三个音的,还有那种绝对 罪大恶极 罪不可恕 死罪或可免 活罪也难逃 的一个汉字居然要读五个假名的“志(こころざしkokorozasi)”(笑)
姑举一例,子陌君如果没有兴趣直接跳过,拿别人的作品举例不好,我就举一段自己的练手作品吧
这是我给薄樱鬼碧血录ED《茜空に愿ふ》中文填词的节选,
原帖地址
http://tieba.baidu.com/p/2422448560远(とお)く 远(とお)く 流(なが)るる 云(くも)
to o ku to o ku na ga ru ru ku mo
遥远苍空的流云
#在远方,在远方,轻云缓缓流淌。
たとえ今(いま)が儚(はかな)くとも
ta to e i ma ga ha ka na ku to mo
纵使如今虚幻渺茫
#如今已消失在寻不到的方向。
傍(そば)に居(い)たい
so ba ni i ta i
伴君左右
#在你身边守望,
この心(こころ)を 染(そ)めゆく阳(ひ)は
ko no ko ko ro wo so me yu ku hi wa
只因染红这颗心灵的夕阳
#我用心灵珍藏,染红你的夕阳,
永久(とこしへ)だから
to ko shi e da ka ra
永恒而不变
#永远在我们前方。
绊(きずな)だけ信(しん)じて
ki zu na da ke shi n ji de
深信这羁绊
#我相信一切一如既往。
前有井号的句子是我的填词,原则就是不管你怎麼废话,都好好按照原词假名的数量把汉字给我凑齐了(笑)
*泥轰人对於汉字的理解可以大致类比成天朝我们见到一个词或短语,因为发音是两个及以上,比如“月”是つき(tuki)相当於我们说“月亮”,“空”是そら(sora)相当於“天空”,“夜”是よる(yoru)相当於“夜晚”或“晚上“。
日语母语的人首先反映出的都是假名即读音,不像我们天朝因为习惯了一个汉字就发一个音,有的汉字因为语速还可能只有半个音,比如“豆腐”[dou fu],你可以读快试试看,发音会变成[dou f],再快点还可能发成[dou v]。而且有的方言吞音更严重,我曾经看完一篇讲方言的文章以后笑得拍桌挠墙,因为它说帝都人会把西红柿(番茄)[xi hong shi] 读成“凶事”[xiong shi],我因为是帝都长大的,猛一看到还觉得哪有那麼夸张,结果过会跟母上大人一说话我自动就把音吞掉了(笑)
因此泥轰人有很多是不能认有大量汉字的文章的,甚至包括很多专业人士,就比如薄樱鬼冲田总司役森久保祥太郎桑,据说拿到台本第一件事就是把汉字全标上假名,就算是(泥轰人看来)简单常用的汉字他都一个不落的全标上(笑)。
*默默地再来给子陌君的动漫补完计划添油加醋(喂!)推荐《超译百人一首·和歌之恋》,讲的就是平安时代的宫廷恋情和和歌,喜欢古典诗词的你不要错过(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