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成本是单电相机的最大优势
单电相机具有取代单反相机的潜力不是因为它比单反相机更好,而是因为它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这不是一个基于产品质量的推论,而是基于商业竞争的推论。简单来说,相机制造厂商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推动单电相机逐步取代单反相机的过程。
在关于佳能全像素双核CMOS AF系统的文章中(
http://photo.withqiuliang.com/gear_comment/20130705_dual_pixel_cmos_af_indepth.htm),我为你介绍过单反相机成像与自动对焦的基本原理。尽管光学取景器拥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或者至少说是特点——单反相机的相位侦测自动对焦模块也已经非常成熟,然而单反相机的制造工艺要比单电相机复杂许多。五棱镜和反光镜等光学元件的使用会增加制造成本,而且这些元件还需要非常高精度的装配以保证各光路的一致。如果装配精度不够高,就会导致跑焦、对焦点与实际拍摄物体不一致等问题。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借以形容单反相机的装配丝毫不过分。
单电相机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对于单电相机来说,光线直接投射到感光元件上,不需要反光镜,也就没有了单反相机中那些对装配精度非常高的光学部件。从装配精度来看,单电相机只要保证镜头卡口到感光元件的主光路对齐即可,这将大幅节约制造成本,并且降低质量控制的难度。
我们都知道,电子产品的价格会越来越低,而光学和机械部件的成本则相对固定。随着单反相机价格的逐步走低,厂商要尽可能提高边际利润就不得不压缩制造成本,而取消单反设计无疑是一个具有极大吸引力的步骤。想象一下,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你更愿意生产一台拥有数千个部件、装配复杂的产品,还是一台拥有数百个部件、装配简单的产品?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即使有的厂商不愿意废除单反结构,可是当别人生产性能相近、具有显著价格优势以及能够产生更大利润的产品之后,这些厂商也就不得不去跟随这种趋势,最终推动单反相机向单电相机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