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孤雁吧 关注:61贴子:1,670
  • 1回复贴,共1

柳永外传(原创)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宋词的真正开山之人,不是大名鼎鼎的晏殊和欧阳修(晏欧未脱五代词藩篱),而是生卒有些模糊(约990——约1050),当时受尽冷落和奚落的柳永。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也是第一个创作‘慢词’(作曲兼作词)的人。自从有了柳永的作品,宋词才脱离了五代词的笼罩,呈现了自己的面貌,柳词是宋词划时代的一个标志。
柳永一生,政治上很不得意,只做过一个很小的屯田员外郎,时间也很短。他交往最多的,是教坊歌女,与她们的眷恋和别离,是他词的主题: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咽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八声甘州》)

……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到此因念绣阁闲抛,浪萍难住。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夜半乐》)

柳永把词变成了市民文学和市民读物,他的词受到广泛的热爱,当时有一个西夏官员就说过“凡有井水之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
侍郎刘季高在相国魑似寺当众骂柳词,有一老者拿来纸笔,请他写一首给大家看看,弄得刘季高“默然无以应”,可见群众是热爱柳词的。
有个叫王观的大理寺丞(司法部副部长),自编词集曰《冠柳集》,是说他比柳永还高呢。
苏轼说“人皆言柳词俗,然如‘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唐人佳处,不过如此”。

柳永有一首《望海潮》,描写了杭州的繁华
东南形胜,江湖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重湖叠曦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香。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
当时的文人范镇说“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镇在翰苑十余载,不能出一语咏歌,乃于柳词见之”

然而柳永却受到宋仁宗的冷落,说“且去填词”
柳永去见晏殊,晏殊说“贤俊作曲子吗?”,柳永说“听说您也作曲子”, 晏殊说“殊虽作曲子,不曾道针线闲拈伴伊坐”,他只好退了出来。
“针线闲拈伴伊坐”,是柳永《定风波》中的一句: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坍,终日厌厌倦梳裹。恨薄情一去,音信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鸾笺象管(纸笔),拘束教吟课(学文化)。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少年光阴虚过。

这是一很白描的好词,“恨薄情一去,音信无个,悔当初不把雕鞍锁”,细腻地刻画了心理过程。这一特点,被元曲和后世戏曲所承续和发展
流落潦倒而死的柳永,是妓女们出钱埋葬的,每年春天,她们还要举行“吊柳七”的祭礼。
关汉卿《钱大尹智宠谢天香》,宋元话本《柳耆卿诗酒江楼记》讲的就是柳永的故事

 
   
  



1楼2005-07-26 17:40回复
    嘿嘿


    3楼2005-07-29 12: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