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人类社会对人与人之间的是非毁誉,很难有绝对的标准。站在领导地位 的人,对于互相怨憎的诽谤,和互相爱护的称誉,都要小心明辨,不可偏听而受其 迷惑。如果先入为主,一落此偏差,“诽誉交争”,则人主惑矣。
过去有人批评我们中国人和华侨社会说:“两个中国人在一起,就有三派意见。 由此可见中国民族性不团结的最大缺点。”我说:“这也不一定,只要是人类,两 个人在一起,就会有三派意见。”譬如一对夫妻,有时就有几种不同的意见,只是 为情为爱的牵就,以致调和,或一方舍弃自我的意见。又例如一个大家庭里有许多 兄弟姊妹,有时意气用事,互相争吵,实在难以确定谁是谁非,只可引用一个原则。 凡是相争者,双方都早已有过错了。因此法家主张领导地位的人,对左派右派之间 的诽誉,只有依法专断,不受偏爱所惑,就算是秉公无私了。
韩非由家庭现象,扩而充之,推及一个国家,便说:“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国有常法,虽危不亡。若舍法从私意,则臣不饰其智能,则法禁不立矣。”这就是 代表法家思想的一个关键,不特别标榜圣贤政治。他们认为人毕竟都是平常人,一 律平等,应该以人治为根本才对。这种道理,正是与老子的“不尚贤,使民不争” 互为表里,相互衬托。由此可知,法家思想确实出于道家。
过去有人批评我们中国人和华侨社会说:“两个中国人在一起,就有三派意见。 由此可见中国民族性不团结的最大缺点。”我说:“这也不一定,只要是人类,两 个人在一起,就会有三派意见。”譬如一对夫妻,有时就有几种不同的意见,只是 为情为爱的牵就,以致调和,或一方舍弃自我的意见。又例如一个大家庭里有许多 兄弟姊妹,有时意气用事,互相争吵,实在难以确定谁是谁非,只可引用一个原则。 凡是相争者,双方都早已有过错了。因此法家主张领导地位的人,对左派右派之间 的诽誉,只有依法专断,不受偏爱所惑,就算是秉公无私了。
韩非由家庭现象,扩而充之,推及一个国家,便说:“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国有常法,虽危不亡。若舍法从私意,则臣不饰其智能,则法禁不立矣。”这就是 代表法家思想的一个关键,不特别标榜圣贤政治。他们认为人毕竟都是平常人,一 律平等,应该以人治为根本才对。这种道理,正是与老子的“不尚贤,使民不争” 互为表里,相互衬托。由此可知,法家思想确实出于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