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雪吧 关注:245贴子:36,540

回复:【哲学】代号6018对于著名‘火车难题’的解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等你考虑拉不拉,火车都出轨了闲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108楼2016-02-15 07:07
回复
    如果我是當事者,我的選擇可以也是拉,因為我也是認為陌生人前提下,10人生命的價值大於1人,雖然死去1人會讓我有愧疚感,但總比死去10人我的愧疚感會更深要好。另外我認為不作為相似不等於于不拉,一個正常人既然看到了,但因為不作為並且看著火車壓死10個人后,他的愧疚的心會更深,他不可能因為無作為當做什麼都沒發生,畢竟,上帝竟然給他了選擇機會,那麼他卻錯過這個機會,他會自責。
    PS:雖然我沒學個哲學,我也不懂哲學,但從你說的話語氣可以判斷你是個自大的人。相對於哲學我更喜歡心理學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9楼2016-03-05 09:06
    收起回复
      在那一车人与11个人都为陌生人的前提下,我选择拉。
      生命是一个人最宝贵的事物,或许在他个人眼里,有很多比生命更重要的事物,但在他家人眼里,活着,比什么都好。(国恨族仇什么的另说)
      也许,那一个人是未来的天才,也许他就是下一个爱迪生,另十个人都是废物,社会渣滓,但他们都是人,也许对社会的价值不同,但他们都有生存的权利。人生而平等,不能因为社会价值而否定他们的生存资格。也许救了他们以后,他们依旧会危害社会,但至少,在他们被伤害的时刻,我们应该伸出援手,说不定就会感化他们呢。
      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上帝。他们的命运应该自己决定。
      当然,我这些都是在10个人的立场上,那另外一个人同样具有生存的权利和命运的掌控权,但一个人终究是一个人,一个人的生命<十个人的生命
      当然,人都是有私心的,我也是建立在全部都是陌生人的前提下的,如果在某一方有我所珍爱的人的话,无论会害死多少人,我也只会护她周全。
      我没有学过哲学,上面的话恐怕也有很多地方矛盾,这些都只是我自己的想法。可能应了一句话:“人,就是矛盾的集合体。”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0楼2016-04-06 13:32
      回复
        就是砍左手和砍右手的问题。+一个生命权的问题。
        答案很简单:把强盗抓来绑在另一个轨道上,然后让那一个可怜人去决定是否变轨。


        111楼2016-11-19 12:35
        回复
          承认不作为是一种自私的做法,但我目前仍然选择不作为。


          IP属地:广东112楼2017-03-15 18:43
          回复
            厉害了


            113楼2017-03-19 02:21
            回复
              不拉是边沁的主张,即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将幸福看作是处于快乐之中的状态,由快乐论引出了幸福论。按边沁的注释,功利原则指的是:当我们对任何一种行为予以赞成或不赞成的时候,我们是看该行为是增多还是减少了当事者的幸福。总之,快乐(幸福)主义目的论是功利论的核心。功利主义以坚持人性论,坚持道德的出发点是从人的趋乐避苦的天性出发,提出快乐是人的最终目的,社会的每一个个体都有追求自身的幸福快乐的权利。简言之,即功利主义认为集体幸福是个人幸福的合成,判断行为的好与坏看该行为的后果是否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拉是穆勒的主张。穆勒认为快乐按照质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两种不同的快乐:肉体的或物质的快乐和精神的快乐,后者较前者远为高尚。“做一个不满足的人比做一个满足的猪好;做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做一个满足的傻子好。”因为即使是在同一层次(物质的或精神的)之间,快乐仍存在质的不同,且质量高的快乐远甚过数量大却质量低的快乐。
              至于,为什么质量高的快乐会胜于数量大而质量低的快乐?在穆勒看来:较之于动物,人是一种具有高度感受力的动物,具有高度感受能力的人,自然会去选择那些能充分发展他们较高感受力的快乐,而不会自足于人的自然属性中动物式的嗜欲。不管它数量多大,他也可能会因为人性的自尊而放弃这些低级享受。在这里,快乐、满足与幸福不像在边沁那里一样不加区分了。满足、快乐不一定是幸福,不满足、不快乐也不一定就不幸福。“享受能力低的人有最大的机会得到完全满足,而一个天赋高的人无疑将会觉得世界既然如此,他所企求的幸福永远有缺陷,但是,若这些缺陷是可以忍受的,他能练习忍受它。”
              边沁强调快乐的数量,否认快乐的质的差别,他的快乐论是一种纯粹的快乐论。这种观点可能会导致庸俗的快乐观。依边沁的看法分析,假如我们“一周只有几个小时的工作,有自动化的工厂,人们整日悠然自得,没病没灾,通过按电钮连续用电流刺激大脑的各个区域来产生愉快的方式打发时光。”这种“电极人”的生活状态也是快乐的。但这就是我们应为之追求的千年王国吗?较之边沁,穆勒的快乐观更为完备,也更合理。可以说,正是穆勒将边沁的“快乐”提高到“幸福”,从而有力反击了将功利主义指斥为“猪的哲学”的不实批评,从整体上提升了功利主义的伦理价值。较之于边沁,穆勒的利他主义思想要明确得多。
              但基于楼主得出的陌生人平等定律的客观性与理性主义,我也认同。不作为也是一种选择,但不是像你那个例子举的这么极端。
              综上所述,这题有许多不同的解法,取决于各自不同的价值理论,应该没有正解。楼主想多了


              来自手机贴吧114楼2017-06-29 12: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