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拉比利亚
这是“卡利姆多”号科学考察船进入大西洋的第十二天。
几天来,白澜吃尽了晕船的苦头,所幸今天早上还算风平浪静。今天是个好天气,天空万里无云。她靠在船头的栏杆上眺望大海,突然注意到
海天相接的地方有一道纤细的白线,笔直如刀,切开上下对映的波涛和苍穹。
“啊哈,我们就快到了。”华裔美籍海洋科学家瑞文·李走到白澜的身边,放下他手中的望远镜,朝着天边那条白线做了一个夸张得近乎滑稽
的“请看”手势:“女士,欢迎来到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世界上有七大洲:南、北亚美利加、亚细亚、欧罗巴、澳大利亚、阿非利加、南极洲
。而您眼前的就是世界上第八大洲:拉比利亚[1]!”
白澜被他逗得笑了起来:“第八大洲?我们要研究的这个垃圾漩涡真的有那么大么?”她问,“我是说,像非洲大陆一样大?”
李耸了耸肩:“您不常研究巨大的东西,是吧。”
“我的专长是啮齿类动物,到现在为止我的研究对象都不会超过一米长,虽然浦森的地铁里偶尔可以看到一人高的老鼠,穿西装打领带还夹着
公文包。”
李大笑起来:“好吧,白澜女士,您现在面对的是一块大约相当于四分之三美国领土大小的海域,在这块海域上漂浮着的就是我的研究对象。
世界上二十分之一的垃圾汇集于此,西装、领带……这里应有尽有,甚至也有公文包和老鼠。”
白澜扬起眉毛,四分之三美国领土大小——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大,然而也相当可观。她低头望着海面,一些垃圾正顺着海流汇入那片海域,
一只白色塑料碗在浪尖起伏,仿佛一只没有瞳仁的眼睛。
下午三点,“卡利姆多”号进入了垃圾漂浮相对集中的海域。数不清的垃圾从船边漂过。皮鞋、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看不出颜色的塑料布、
塑料杯、渔网和塑料荧光诱饵、纸箱、船壳上剥落的塑料装饰品、芭比娃娃、塑料鸭子和小狗……垃圾在海面上仿佛无穷无尽地铺开去,科考
船的船首从它们中间驶过,在垃圾中间留下一道裂痕。瑞文·李让他的研究生把测深器放下去,从不同的深度取出水样。
“水面上覆盖着大约一米厚的垃圾。”他说。
白澜扬起了眉毛。想象一下吧,在四分之三的美国领土上覆盖一米厚的塑料垃圾[2]……她打了个哆嗦,从那位年轻人手里接过水样。放眼望去
,没有尽头的垃圾纠结成一片灰白斑驳的“地面”,随着它们下面的波涛缓缓起伏。
突然间,一只老鼠进入了她的视线。那只灰色的小东西跳到一块比较大的泡沫塑料包装板上,惊恐地回头看了一眼科考船,又飞快地跳到另一
块塑料上,不料那是一个“陷阱”,它一下子踩空,扎到了水里。
“哎呀!”白澜脱口而出。
然而几秒钟后,老鼠又在不远处的另一块塑料板上现身了,只见它用力抖掉身上的水珠,然后满不在乎地跑开了。
“好吧……”盯着那只老鼠远去的方向,至少她现在确信:自己作为一名啮齿类动物行为学教授,在这里肯定有事可作。
“您在看什么?”一个年轻研究生好奇地探过头来。
“老鼠。”
“老鼠?真的?老鼠会游泳?”
“嗯。”
“可是这种地方,它们吃什么?”
白澜扬起了眉毛,望着那些漂浮在海面上的一次性餐具和翻白的死鱼,她确信自己还看到了半块被水泡得黏糊糊的面包。
“我不知道……也许它们吃我们扔下的垃圾,也许吃鱼,也许……吃塑料。”
“噢。”年轻人露出牙齿,“真酷。”
科考船行进的速度越来越慢,大块的垃圾纠结在一起,船员们不得不用长竿将它们从舵或者船边推开去。到第二天早上,放下去的取样器已经
无法接触到水面,而垃圾也变得越来越坚实。
“我甚至可以在这些该死的垃圾上下锚!”船长抱怨着摊开手,向科学家们:这艘船无法继续前进了。
由瑞文·李带头,大家放下一只小救生艇想继续探路,谁知这艘救生艇落在垃圾上的时候,居然发出“砰”的一声巨响,垃圾板结成的庞大固
体块浮沉了两下,却并没有裂开。
“噢,妈的……”船长咬牙切齿地看着小艇开裂的船底,指着一名船员:“大卫,你,下去看一下!”
那名年轻船员穿好救生衣,攀着绳梯滑下船舷,他落在坚实的地面上,小心地松开手里的绳子……
他用力踩了一下。
又跳了两跳。
“船长!”他抬起头来把手拢成喇叭,“这些见鬼的垃圾上面完全可以走人了,就跟他娘的北冰洋浮冰一样!”
白澜看着眼前这一幕,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真有趣。”她对瑞文·李说,“你怎么不先告诉我一下?”
瑞文·李耸了耸肩:“只有亲眼见到才能感受。当我向人们提起北大西洋垃圾旋涡的时候,他们都以为只不过是一些垃圾碎块,像泡沫一样漂
浮在海面上。以前——大约二十年前的确是这样。然而可降解塑料出现之后,每年有几十万吨可降解塑料垃圾和其他垃圾一起,顺着海流从陆
地来到这里,它们分解成具有黏着性的物质,并和那些无法分解的塑料彼此粘附在一起,形成这种巨大的垃圾板块。现在,整个垃圾旋涡已经
形成了几百个这样的板块,它们彼此碰撞或者黏着,就像一个个漂浮在海面上的浮岛。而且由于北大西洋无风带的环流效应,它们在这片海域
只进不出,结果就越来越多。”
科学家们开了个短会,自动分成三个小队,一个小队留守“卡利姆多”号,监测天气并和其他小队保持联系。另外两个小队穿上救生衣,分头
步行深入这片巨大的海上垃圾场。
“把你的手杖横着拿。”白澜对身边一名女研究生说,“在这里的行动一定要小心,你脚下的垃圾可能和浮冰一样脆弱。如果你掉进洞里被海
流卷走的话,是没有机会浮到垃圾板块上面透气的。”
“那我就当它们是浮冰好了。”女研究生皱起了鼻子,“不过浮冰可不会这么臭。”
“臭是正常的。”白澜笑了笑,走在队伍中间。海风带来垃圾的恶臭气味,这是分解的塑料餐具、腐烂的鱼、被抛弃在海上的食物和废弃物的
气味,如果把整个人类文明看作一只巨大的动物,那么这片海域就是它十年排泄物的集合。
我们吃掉树林、山峰、煤炭、石油,然后排泄出我们脚下的这些垃圾。就好像古老传说里那条巨大的恶魔鲸鱼,它吞下一座丰饶的小岛,然后
排泄出一片不毛之地。
李带着这支小队朝东北方绕了一个大圈。当他们回到船上的时候,发现第二小队的队员正在激烈地争吵:
“我早就说应该带上一条橡皮艇!我们错过了它,也许明天这个板块就飘走了!”
“从我个人的角度,我一点都不介意你游过去淹死在垃圾里,但是,我是队长,保证你们的安全这他妈的是我的职责!明天你尽可以带上你的
橡皮艇去找你的香格里拉,但是今天我命令你休息!”
“请问,发生了什么事?”瑞文·李彬彬有礼地问。
这是“卡利姆多”号科学考察船进入大西洋的第十二天。
几天来,白澜吃尽了晕船的苦头,所幸今天早上还算风平浪静。今天是个好天气,天空万里无云。她靠在船头的栏杆上眺望大海,突然注意到
海天相接的地方有一道纤细的白线,笔直如刀,切开上下对映的波涛和苍穹。
“啊哈,我们就快到了。”华裔美籍海洋科学家瑞文·李走到白澜的身边,放下他手中的望远镜,朝着天边那条白线做了一个夸张得近乎滑稽
的“请看”手势:“女士,欢迎来到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世界上有七大洲:南、北亚美利加、亚细亚、欧罗巴、澳大利亚、阿非利加、南极洲
。而您眼前的就是世界上第八大洲:拉比利亚[1]!”
白澜被他逗得笑了起来:“第八大洲?我们要研究的这个垃圾漩涡真的有那么大么?”她问,“我是说,像非洲大陆一样大?”
李耸了耸肩:“您不常研究巨大的东西,是吧。”
“我的专长是啮齿类动物,到现在为止我的研究对象都不会超过一米长,虽然浦森的地铁里偶尔可以看到一人高的老鼠,穿西装打领带还夹着
公文包。”
李大笑起来:“好吧,白澜女士,您现在面对的是一块大约相当于四分之三美国领土大小的海域,在这块海域上漂浮着的就是我的研究对象。
世界上二十分之一的垃圾汇集于此,西装、领带……这里应有尽有,甚至也有公文包和老鼠。”
白澜扬起眉毛,四分之三美国领土大小——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大,然而也相当可观。她低头望着海面,一些垃圾正顺着海流汇入那片海域,
一只白色塑料碗在浪尖起伏,仿佛一只没有瞳仁的眼睛。
下午三点,“卡利姆多”号进入了垃圾漂浮相对集中的海域。数不清的垃圾从船边漂过。皮鞋、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看不出颜色的塑料布、
塑料杯、渔网和塑料荧光诱饵、纸箱、船壳上剥落的塑料装饰品、芭比娃娃、塑料鸭子和小狗……垃圾在海面上仿佛无穷无尽地铺开去,科考
船的船首从它们中间驶过,在垃圾中间留下一道裂痕。瑞文·李让他的研究生把测深器放下去,从不同的深度取出水样。
“水面上覆盖着大约一米厚的垃圾。”他说。
白澜扬起了眉毛。想象一下吧,在四分之三的美国领土上覆盖一米厚的塑料垃圾[2]……她打了个哆嗦,从那位年轻人手里接过水样。放眼望去
,没有尽头的垃圾纠结成一片灰白斑驳的“地面”,随着它们下面的波涛缓缓起伏。
突然间,一只老鼠进入了她的视线。那只灰色的小东西跳到一块比较大的泡沫塑料包装板上,惊恐地回头看了一眼科考船,又飞快地跳到另一
块塑料上,不料那是一个“陷阱”,它一下子踩空,扎到了水里。
“哎呀!”白澜脱口而出。
然而几秒钟后,老鼠又在不远处的另一块塑料板上现身了,只见它用力抖掉身上的水珠,然后满不在乎地跑开了。
“好吧……”盯着那只老鼠远去的方向,至少她现在确信:自己作为一名啮齿类动物行为学教授,在这里肯定有事可作。
“您在看什么?”一个年轻研究生好奇地探过头来。
“老鼠。”
“老鼠?真的?老鼠会游泳?”
“嗯。”
“可是这种地方,它们吃什么?”
白澜扬起了眉毛,望着那些漂浮在海面上的一次性餐具和翻白的死鱼,她确信自己还看到了半块被水泡得黏糊糊的面包。
“我不知道……也许它们吃我们扔下的垃圾,也许吃鱼,也许……吃塑料。”
“噢。”年轻人露出牙齿,“真酷。”
科考船行进的速度越来越慢,大块的垃圾纠结在一起,船员们不得不用长竿将它们从舵或者船边推开去。到第二天早上,放下去的取样器已经
无法接触到水面,而垃圾也变得越来越坚实。
“我甚至可以在这些该死的垃圾上下锚!”船长抱怨着摊开手,向科学家们:这艘船无法继续前进了。
由瑞文·李带头,大家放下一只小救生艇想继续探路,谁知这艘救生艇落在垃圾上的时候,居然发出“砰”的一声巨响,垃圾板结成的庞大固
体块浮沉了两下,却并没有裂开。
“噢,妈的……”船长咬牙切齿地看着小艇开裂的船底,指着一名船员:“大卫,你,下去看一下!”
那名年轻船员穿好救生衣,攀着绳梯滑下船舷,他落在坚实的地面上,小心地松开手里的绳子……
他用力踩了一下。
又跳了两跳。
“船长!”他抬起头来把手拢成喇叭,“这些见鬼的垃圾上面完全可以走人了,就跟他娘的北冰洋浮冰一样!”
白澜看着眼前这一幕,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真有趣。”她对瑞文·李说,“你怎么不先告诉我一下?”
瑞文·李耸了耸肩:“只有亲眼见到才能感受。当我向人们提起北大西洋垃圾旋涡的时候,他们都以为只不过是一些垃圾碎块,像泡沫一样漂
浮在海面上。以前——大约二十年前的确是这样。然而可降解塑料出现之后,每年有几十万吨可降解塑料垃圾和其他垃圾一起,顺着海流从陆
地来到这里,它们分解成具有黏着性的物质,并和那些无法分解的塑料彼此粘附在一起,形成这种巨大的垃圾板块。现在,整个垃圾旋涡已经
形成了几百个这样的板块,它们彼此碰撞或者黏着,就像一个个漂浮在海面上的浮岛。而且由于北大西洋无风带的环流效应,它们在这片海域
只进不出,结果就越来越多。”
科学家们开了个短会,自动分成三个小队,一个小队留守“卡利姆多”号,监测天气并和其他小队保持联系。另外两个小队穿上救生衣,分头
步行深入这片巨大的海上垃圾场。
“把你的手杖横着拿。”白澜对身边一名女研究生说,“在这里的行动一定要小心,你脚下的垃圾可能和浮冰一样脆弱。如果你掉进洞里被海
流卷走的话,是没有机会浮到垃圾板块上面透气的。”
“那我就当它们是浮冰好了。”女研究生皱起了鼻子,“不过浮冰可不会这么臭。”
“臭是正常的。”白澜笑了笑,走在队伍中间。海风带来垃圾的恶臭气味,这是分解的塑料餐具、腐烂的鱼、被抛弃在海上的食物和废弃物的
气味,如果把整个人类文明看作一只巨大的动物,那么这片海域就是它十年排泄物的集合。
我们吃掉树林、山峰、煤炭、石油,然后排泄出我们脚下的这些垃圾。就好像古老传说里那条巨大的恶魔鲸鱼,它吞下一座丰饶的小岛,然后
排泄出一片不毛之地。
李带着这支小队朝东北方绕了一个大圈。当他们回到船上的时候,发现第二小队的队员正在激烈地争吵:
“我早就说应该带上一条橡皮艇!我们错过了它,也许明天这个板块就飘走了!”
“从我个人的角度,我一点都不介意你游过去淹死在垃圾里,但是,我是队长,保证你们的安全这他妈的是我的职责!明天你尽可以带上你的
橡皮艇去找你的香格里拉,但是今天我命令你休息!”
“请问,发生了什么事?”瑞文·李彬彬有礼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