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清吧 关注:39,508贴子:1,753,217

回复:清朝真的那么「独一无二」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回复 @伤心土耳其 (六十四楼):
你发这个书摘,想要表达什么。你自我掌嘴呢!!明朝官方编纂了《永乐大典》之后,却将其锁在深宫,让学者们无法阅读。然后,你提到的那些书,在民间失传了。尽管《永乐大典》当中有这些书,可明朝仍然要把《永乐大典》锁在深宫,仍然拒绝让知识份子阅读。这恰恰体现出了明朝编修《永乐大典》期间,封闭文化的一面!!
以下截图,摘自《清代辑佚研究》(喻春龙著,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6月版):


IP属地:河南68楼2014-09-14 21:03
回复
    回复 @伤心土耳其 (六十四楼):
    承接 68 楼。然后,明朝灭亡了。清朝官方编修《四库全书》的时候,把你明朝编修《永乐大典》期间、被明朝官方锁在深宫,拒绝让知识份子阅读的那些书,又重新推广到了民间!!这到底是谁在推广文化,谁在禁锢文化啊!!嗯?!
    - - - - - - - - - - - -
    乾隆年间,正值清代的鼎盛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乾隆帝仿效历代统治者的做法,大力提倡“稽古右文”,组织学者校勘十三经、二十一史,开馆纂修各种书籍,并先后两次下令征访图书。乾隆三十七年(1772)第三次征书谕旨下达之后,时任安徽学政的朱筠就此专上奏折,提出了访书编书的四条建议。其中特别提出,翰林院所藏的《永乐大典》一书中收有不少当时社会上已经失传的珍贵典籍,请求派专人进行辑录。由于朱筠的建议既迎合了统治者讲求文治的需要,又与乾隆帝的征书谕旨相吻合,因此,军机大臣议定,立即选派翰林院官员查核《永乐大典》,结果确如朱筠所言。于是,乾隆帝立即下令从《永乐大典》中辑校珍本秘籍,并决定在全国各地广泛征集图书,同时采购社会上流传的通行本,挑选清内廷收藏的图书,再把所有的书籍都汇集起来,统一编排,定名为《四库全书》。一项大规模的文化工程,由此而拉开了序幕。
    ------------ 《〈四库全书〉的编纂与中国传统文化》,载《清史镜鉴》第01期。


    IP属地:河南71楼2014-09-14 21:08
    回复
      回复 @伤心土耳其 (72楼):
      你少在这垂死挣扎了!!清朝官方仅仅是在明朝的《永乐大典》当中辑录出几本书吗??呵呵。首先,明朝锁在深宫、拒绝让知识份子阅读的那些书,却被清朝官方给推广到了民间,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这确实是清朝在文化方面的贡献之一。其次,在清朝建立之前就已经宣告失传的很多古书,居然又被清朝人重新找到,并且保存了下来。而这其中,也有清朝官方的一份贡献。这都是事实!!是你否认不了的!!如果你企图强行否认,那么,海量的文献资料,拍得你七荤八素的!!
      以下截图,摘自《清代辑佚研究》:



      IP属地:河南74楼2014-09-14 21:15
      回复
        回复 @伤心土耳其 (69楼,70楼):
        你在这扯淡,感觉有意思?历朝历代都有百姓造反。但是,这种「造反」又有多大的影响力呢?举个例子,清朝康熙中期的「反清义士」们,感受到的是孤独,孤立无援!!而不是一呼百应!!因为就连早年与他们一起反对清朝,一起出生入死的那些人,都归顺了清朝,甚至成为了清朝的官吏!!当时已经很少有人积极反抗清朝了!!
        以下截图,摘自《清初遗民社会》:


        IP属地:河南81楼2014-09-14 21:49
        收起回复
          回复 @伤心土耳其 (82楼,83楼):
          你又开始吹捧明朝的数学著作了?呵呵,清朝的数学成就远远超过明朝!!这是事实!!喏,下面提到的这些数学家,全都是清朝人!!明朝错过了中国古代数学最后的发展时机,导致中国古代数学再也无法兴盛。反倒是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的数学家们通过学习西方,取得了一些成就,挽回了一些损失。清朝在数学方面的贡献,在那明摆着!!
          以下截图,摘自《数学发展概要》:


          IP属地:河南84楼2014-09-14 22:01
          回复
            回复 @伤心土耳其 (82楼,83楼):
            承接 84 楼。徐光启 是明朝比较重要的学者了。可是,对于中国古代数学的精髓,徐光启 也一知半解!!对于宋朝和元朝的数学发展状况,徐光启 是全然不知的!!事实就是,明朝荒废了中国古代数学的精髓,然后清朝又重新恢复了中国古代数学的精髓部分。明朝的数学成就,既不如宋朝,又不如清朝!!如此而已。
            以下截图,摘自《中国数学的西化历程》:


            IP属地:河南85楼2014-09-14 22:04
            回复
              回复 @伤心土耳其 (82楼,83楼):
              承接 85 楼。如果因为明朝统治期间,涌现出了几部优秀的数学著作,你就认定明朝的数学成就很大。那么,清朝统治期间,也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数学著作呢!!呵呵呵。
              以下截图,摘自《中国全史(百卷本)》:






              IP属地:河南86楼2014-09-14 22:22
              回复
                回复 @伤心土耳其
                行了,时间不早了,我该休息了。明天我还要准备迎接「姚芊树」的到来呢。所以今晚说什么也不能熬夜了。接下来的几天也很难有时间上网。所以,就不跟你辩论了哈。如果你还想继续辩论,没事,你可以找 @Queenasoleil @东北1931918 @种花家疯兔 与你辩论。我相信他们不会让你失望了。呵呵。8886.。


                IP属地:河南89楼2014-09-14 22:30
                回复
                  回复 @伤心土耳其 : (88楼):
                  呵呵,清朝末年的新政,有局限性,但也有进步性!!参阅下列文献!!我最后发这一个贴子,然后我就去睡觉了。有什么要说的,几天之后再说!!
                  下文节选自 张鸣 《辛亥,摇晃的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清末的新政改革,的确做得不错。庚子后的乱局,很快就稳定下来,经济得到很大的恢复,外国投资增加,中国人自己办的工商业也呈现兴旺的景象。新政的各项事业,都在稳步前进。原来以为会引发强烈反弹的废科举改革,居然平稳度过,新学堂遍地开花,虽然问题成堆,但新式教育从此生根。军事改革、法律改革、官制改革、财政金融改革、地方自治乃至预备立宪,都在稳步推行。尽管有庚子赔款的巨大压力,但各级政 i 府的财政收入都在大幅度增加,到辛亥年,朝廷的岁入居然达到破纪录的两亿四千万有余,而各地财政,也大多有结余。爆发武昌起义的湖北,打开藩库的革 i 命党人,发现他们拿下的这个政 i 府,居然有4千万元左右的存银。事实上,正是有这些结余,各地的起义者才赖以招兵买马,扩张军队,维持了革 i 命的命脉。新政的推行,不像以往很多论者所说,事业一塌糊涂,引起了民众的强烈反抗。新政后期,整体上社会治安良好,大的股匪都招安了,小的匪盗得到控制。所谓民众对新政的反抗,只有少数地区比如山西有对兴办新教育不满的骚动,民间结社干草会所谓烧学堂,打先生的运动,但规模并不大。其他的所谓反抗,主要集中在反抗丈量土地和清查人口方面,但骚动都是小规模低烈度的。以往的研究,往往先验地认为凡是王朝覆灭,必定是政治紊乱,民不聊生,遍地烽火,其实,清末恰恰不是这样。政治虽然谈不上清明,但比起庚子之前,却要好得多,民众生活也谈不上安定,但比起庚子之前,也要好得多。


                  IP属地:河南90楼2014-09-14 22:40
                  回复
                    @[url]http://天堂国度c[/url]
                    自己来这里看


                    IP属地:江西92楼2014-09-17 14:46
                    收起回复
                      @伤心土耳其 你哪来的脸诋毁清朝的领土贡献?清朝领土贡献仅仅是比明朝大那么简单?你比社科院出版的浓缩版《清史》说的准确?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4楼2021-05-02 19:35
                      回复
                        @伤心土耳其 你不是很想证实农民起义吗?那就随了你的心愿!明朝洪武年间农民起义就已经120多次(或者190多次),反观清朝,农民起义一共196次,不服拿出史料碰一碰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5楼2021-05-02 20:25
                        回复
                          @见猪踢三脚 你说说阎崇年怎么美化清朝了?拿出历史依据来,要是阎崇年批判清朝你跪下给我磕头怎么样?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6楼2021-05-02 20:3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