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拳吧 关注:3,847贴子:62,765
  • 3回复贴,共1

薄家聪先生意拳(大成拳)教学大纲——推手篇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通过站桩、试力、走步、发力、单操手等所有基本功练习,取得了从事技击的一定本钱。功夫是点点滴滴凑起来的。基本功就是各种原材料,到了实用阶段就是到了出成品的总装车间。成品的好坏与原材料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
六.推手的教学
(一)教学目的
推手是意拳(大成拳)进行实战训练的一种形式,是试力和走步也就是活步试力的具体化。推手可以弥补散手之不足,亦为散手训练的辅助练习。推手也可以说是双人试力。在实战中,只要双方一交手,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肢体上的接触和纠缠,于是就提出了在双方肢体接触下如何进行攻防的问题。推手就是控制住对方再施以打击(“打人你着什么急?”芗老语),推手就是在基于实战条件下的双人对抗练习。


1楼2014-09-09 17:09回复
    (二)教学要求
    推手要求在与对方肢体的接触和纠缠时,善于体察对方的虚实、强弱和力量的方向,并善于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控制对方并施以有效的打击。推手“发人”,更具备中华武术的特色。推手既是技击练习的一种形式,就不应该是你来我往虚为招架的双人舞蹈,而应该是真实的对抗性练习。一旦找到对方的空隙就要进行有效的攻击。“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虽然推手不能代替散手,但在很大范围内,可以作为进行技击切磋交流的一种有益手段。


    2楼2014-09-09 17:1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三)技术要点教学内容与顺序
      推手的原则、原理:守中用中(控制与反控制)、全身之法以为法(全身之法相合谓之和,非形势相对之谓和)、辩证原则(松紧矛盾、动静互根、推拉互用、遒放统一、顺力逆行、斜正互参、刚柔相济、进退吞吐、单双轻重……)、形不破体(保持肩架)、意不有像(有意莫带形,带形必不赢)、力不出尖(不失所控)、节点面线法则(前臂之重要作用,点前紧,点后松、“听力”和“指力”之概念、斜面螺旋之利用、起是钻,落是翻,起手如钢锉,回手似钩杆、腰似车轮腿似钻、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力学原则(杠杆力之运用、斜面之借鉴、螺旋与轮轴)。
      推手教学首先练习身体特别是皮肤的反应(上压下随、下挑上跟、前推后引、胸部接手等)。弄懂“赢人全在手腕之变化”(耍手腕,凸面应敌)。


      3楼2014-09-09 17:12
      回复
        脱手与“指力”的概念。“点”上需指向对方中线(“点”系与对方两臂之交叉点,两手交换“指”),手臂上的“点”指不了,可以用身体的任何部位去“指”(头、手、肩、肘、膝、胯)。用身体的不停移动和调整,保持自己的中线不受侵犯。引进落空、顺力逆行、伺机而动,机不可失、遇刚则柔,而刚紧随其后、见“空”不进见“横”进(“空”是陷阱,“横”是对方不得力处)、粘连黏随、螺旋进退、追风赶月、谷应山摇。


        5楼2014-09-09 17: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