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桓王
父兵诛卓起长沙,直取江东作帝家。
小弟坐分三足鼎,大乔方称并头花。
只留公瑾烧铜雀,不听虞翻谏白蛇。
玉貌英雄千古少,笑他操备是蒹葭。
注:
吴桓王:
指三国东吴长沙桓王孙策。《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权称尊号,追谥策长沙桓王。
父兵:
父,指孙策之父孙坚。《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兴平元年,从袁术。术甚奇之,以坚部曲还策。
诛卓起长沙:
《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乃以坚为长沙太守。……诸州郡并兴义兵,欲以讨卓。坚亦举兵。
唐•吕温《题阳人城》:天下起兵诛董卓,长沙子弟最先来。
直取江东作帝家:
《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策乃说术,乞助(吴)景等平定江东。……是时袁绍方强,而策并江东,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抚之。
小弟坐分三足鼎:
小弟,指孙策之弟孙权。《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孙策)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此句言孙权终与曹刘鼎足者,倚孙策之基也。
大乔方称并头花: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此句言孙策美姿颜,大乔之国色方可相配。
公瑾: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
铜雀: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冬,作铜雀台。此句言周瑜赤壁火攻破曹也。
不听虞翻谏白蛇:
《三国志•吴书•虞翻传》:策好驰骋游猎,翻谏曰:“……白蛇自放,刘季害之,愿少留意。”此句言孙策轻脱,不听虞翻之谏,终死於刺客之手。
玉貌英雄:
《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笑他操备是蒹葭:
操备,指曹操、刘备。蒹葭,芦苇也,倚于玉树则一丑一美,不能相比。《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