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客剑心吧 关注:54,848贴子:1,195,142

深度解读电影版浪客剑心与原作不同之分析(长文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本文涉及电影第三部的内容,请大家注意,强烈推荐观看过第三部之后再阅读。
本文100%原创 谢谢各位捧场
此文建立在大家已经熟读过原作的基础上,对于原做剧情仅大致概括。


IP属地:日本1楼2014-12-12 16:49回复
    早就想写这篇文章了,当时电影上映后迫不及待去连刷N遍,仍然激动不已。不过因为当时大家都还没有看到作品,写出来也没人跟我讨论反而寂寞就作罢。
    现在京都大火篇已出,又刷了几遍再重温过漫画之后终于忍不住了。


    IP属地:日本2楼2014-12-12 16:49
    收起回复
      京都大火的总体评价是上佳的,等到传说最期篇出来后也许大家都会被原型全无的剧情给吓到,以致评价会两极分化一些。
      于是我想把自己多次观看,反复对比原作后的感受写下来,供大家一起参考讨论。
      首先要说的是,电影是二次创作,无法100%还原原作。


      IP属地:日本3楼2014-12-12 16:49
      回复
        1.剑心的自我救赎
        我认为电影的剑心之自我救赎走的是与原作完全不同的一条路。
        原作里面与宗次郎对决断剑,又差点再次斩了张后,虽然有些迷茫,但剑心的目标还是相对明确的。
        自知以当时的水平还无法打败志志雄,要找到新的武器和提升自己能力这个方法是清晰的。剑心是主动去找师父要求练级的。
        而电影的剑心则更为迷茫。
        与宗次郎及张的战斗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无力,虽然得到了新的逆刃刀,他知道自己无法打败志志雄,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同时志志雄又在那边不断挑衅,引诱他重新回到人斩的状态,电影里加了抓走薰到船上这段,就是志志雄想利用薰刺激剑心让他变回人斩。也许变回人斩就能与志志雄势均力敌,但那是剑心无法做到的。处于这么个迷茫纠结焦躁自责的状态,他得出的结论就是拼上自己的命。事实上京都大火的后半开始剑心就处于一个不要命状态,追着薰就跳海了也是。(我觉得这跟剑薰的感情没什么关系,或者说电影里剑薰根本没到那一步,假设抓的是弥彦,估计剑心也同样会跳海。
        在故事的发展中,当时剑心斋藤等人都以为京都大火就是志志雄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说剑心是抱着最终决战的心理去迎接京都大火的。漫画中,京都大火到来之前剑心就已经完成了获得真打和习得奥义,而电影中剑心压根没有拜托翁去打探师父下落,得到真打之后就直接去面对京都大火了,可见电影的剑心一开始根本就没想去依靠师父。他把一切都自己硬抗着,认为这一切都是自己所种下的因,就要靠自己一己之力去做个了结,那怕同归于尽。认为背负着太多的罪孽的自己这条命根本毫不值得珍惜。
        电影中剑心是被师父捡到,又听说薰可能已经死了,再次认识到自己的无力,才想要学习奥义的。
        原作里面学习奥义这一段中间还有一个和薰约定要一起回东京的情节,十分重要,可以说是剑薰关系的转折。
        正是从这里开始,薰才开始逐渐成了剑心的心灵支撑。而漫画里剑心也正是回想起这个约定,才领悟到奥义的。
        电影里彻底弱化了薰和剑心的关系,剑心的领悟主要都靠他自己的求生意志以及要和志志雄做一个了断的决心。
        原作里剑心救赎的关键是薰,而电影里就一直是他自己在痛苦的挣扎。


        IP属地:日本4楼2014-12-12 16:49
        收起回复
          2.志志雄的角色设定
          我感觉志志雄的角色也与原作有了相当的偏离。
          原作的感觉是更加冷静,有谋略,野心家,切实的在进行着夺取国家的计划,一个彻头彻尾的恶役。
          电影的志志雄则更为炽热,疯狂。虽说他也说自己的目的是推翻政府夺取国家,但我总感觉电影志志雄也是个被时代所抛弃的牺牲品,他无法接受这个不承认他的和平时代,只是想要在最后彻头彻尾轰轰烈烈的作乱一番,至于成功与否并不是他追求的。
          比如剑心与志志雄决斗的最后。
          漫画志志雄是先从容不迫的说“我接下来还要夺取这个国家呢,就不陪你继续玩了”,然后和剑心互发的大招,两人倒地由美阻挡,刺剑心,由美对志志雄说“我先到地狱去等您”,这时其实还是志志雄占上风,然后志志雄要发出最后致命一击时自燃而终。
          而电影则是,先是两人都战到快要撑不住了,然后由美阻挡,刺剑心,电影这里改为由志志雄对由美说“你先去地狱等着我”,语气就像是明白自己也将马上走向终结的感觉。然后和剑心互发大招,接下剑心的天翔龙闪之后,一边蹒跚着走回由美身边才说“我接下来还要夺取这个国家呢,就不陪你继续玩了”这番话。这时感觉志志雄已经没有战意了,自己也明白马上就要结束了一样,这些话也像是志志雄在最后的最后说给自己听的一样。
          电影的志志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纯恶的反派了。


          IP属地:日本5楼2014-12-12 16:50
          收起回复
            3.电影的基调及主题
            电影的基调比起原作更为沉重,漫画毕竟是少年jump上连载的打斗漫画,更偏重宣扬友情努力胜利。
            漫画中剑心从启程去京都,找赤空,找师父,打志志雄,全程一直都有小操,斋藤等伙伴的陪伴,漫画剑心的故事是一个曾经的侩子手,孤独的浪客,遇到伙伴得到救赎变得强大,与自己的过去做一了断的故事。
            而电影则是剑心始终孤身一人,独自与自己的过去抗争的故事。
            包括弱化薰的存在,诸多与原作的不同的细节都是在强调剑心这一角色孤独的命运,加强悲剧色彩。
            电影还有一个重要的主题的就是表现新旧时代交替的动荡年代,人的命运身不由己,总有人要背负罪孽,总有人要去牺牲,可这些都是为了后世的和平。没有什么彻头彻尾的坏人,大家都只是时代的牺牲品。
            例如第三部里原创的那段行刑戏,也是再又一遍强调剑心所背负的罪孽。作为一个幕末的人斩,这个悲剧的身份就决定他必须承受所有痛苦与罪责。
            自己的后继者志志雄就代表了过去的自己,最后剑心与志志雄的对决也是剑心和过去身为拔刀斋的自己所做的了断。
            电影的剑心真的是一个人背负了所有的一切,如此的孤独,配合佐藤健爆表的演技,着实更让人心痛不已。


            IP属地:日本6楼2014-12-12 16:50
            收起回复
              4.配角处理的遗憾
              不得不提导演和编剧对配角处理的不用心。
              说起来,原作里面除了剑心我最喜欢的就是苍紫了,然后是宗次郎。
              当时看完电影的第一感受就是,苍紫怎么给改成了这么个到处捣乱的丧心病狂啊(尤其第三部,杀了翁就不说了,还踢妹子腹部啊,简直是不可理喻
              宗次郎是神木DD萌萌哒,但成一个很普通肤浅的抽风类中boss,没看过原作的人肯定觉得他输了就发狂很简直莫名其妙。
              其实电影第一部的几个对手角色其实也是综合原作里面好几个角色改编出来的,但却不觉得有所偏颇,可以看出改编时花了心思。
              如果说第一部的角色设定是改良,那二三部的就是彻底改恶。
              除了剑心和志志雄(和由美),其他配角都变得脸谱化,各种行动都变得莫名其妙不可理解起来。
              原作是典型的少年漫画模式,十本刀出来一个打一个,全部打完打BOSS。当然不要求电影也这样拍,况且真这样拍了也肯定无聊。
              不过既然让原作中的角色出场了,就希望能够更为慎重的处理。
              方治作为一个彻底信奉志志雄的冷静缜密的军师,变成了个拿着大喇叭乱吼乱叫的疯癫之人。最后的谢幕也处理超级随便。
              安慈在原作里那么悲壮一个设定,电影里给加了搞笑桥段。
              一招毙命的宇水和其他打酱油的十本刀就更加不提了。
              总之就是剧组大概对配角们的爱还是不够吧,哎作为原作粉看到电影的感想,其实一方面为质量之高而非常感动,另一方面又无比的遗憾,既然都能把剑心处理的那么棒,那么配角方面也能够再用心一点点就好了。


              IP属地:日本7楼2014-12-12 16:50
              收起回复
                5.个人感想总结
                作为原作的二次创作,除了剑心这个中心人物精髓的保留,电影所表现的故事和表达的思想已经是导演的解读了。
                总的来说,我是相当喜欢导演的这种解读和演绎的。至于弱化了薰的存在和剑薰的关系,我甚至觉得改编的非常好。(说实话在那么一群演技派里面,五姑娘那个演技捉急,以至于我一看到熏出来就焦躁。就她那个薰能成得了剑心的支撑才有鬼咧。
                虽然有一些遗憾,但瑕不掩瑜,我真的是对这两部电影超级超级的满足。
                衷心感谢剧组如此认真的制作出浪客剑心的真人版。
                还不得不说的就是佐藤健的演技。
                大火篇里与张战斗的那一段简直演技爆表!
                拔刀前的挣扎,纠结,犹豫,焦躁,自责,拔刀后的刽子手状态,然后看到了薰后的惘然自失全部都表现出来了。
                简直是不能更棒。
                通过各种电视特番,采访,场刊等等了解了佐藤健在扮演剑心过程中所做的努力,真的是由衷的敬佩。
                只能说剑心由佐藤健来演真的是太好了!
                最期篇的最后一幕,剑心简直是美的不可方物。
                以前还写过一篇吐槽合集发在豆瓣了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122468/


                IP属地:日本8楼2014-12-12 16:52
                收起回复
                  6.其他
                  人诛篇在日本的反响和人气貌似都只一般。
                  佐藤健跟导演也表示,在动作方面已经把能做到的都尝试了,已经没有遗憾了,感觉续篇再拍打斗为主的人诛篇可能性不大 。
                  他俩倒是有说如果能再拍的话就想拍一拍拔刀斋的过去。
                  不过佐藤健明年四月又上新戏,现在剃了个寸头,如果要拍那最早估计也得明年4,5月之后了吧,到时他都27了吧…再怎么童颜要演16岁的少年也是太勉强了…
                  可是如果要换人演追忆篇那我绝对无法接受,真人剑心只能是佐藤健。
                  其实我别提多想看佐藤健演绎的少年拔刀斋了,可惜没有办法让他带着现在的演技回到10年前的面貌。
                  于是希望不如干脆别拍了得了,反正也已经有完成度那么高的OVA了。
                  脚本音乐场景都是完美,一旦有所改动肯定容易遭受非议。
                  况且巴的演员实在是无论选谁都会被骂吧,现在活跃的女优也想不到谁能演的了巴。
                  大家都在脑内对照着OVA自行脑补少年佐藤健的拔刀斋,以及自己能接受的演员演的巴就够了。。。
                  真人版的剑心就以此为结束,我觉得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IP属地:日本9楼2014-12-12 16:53
                  收起回复
                    以上。


                    IP属地:日本10楼2014-12-12 16:53
                    收起回复
                      再加一句
                      我超喜欢最期篇的片尾曲。
                      歌词写的简直就是是剑心对巴的心情。


                      IP属地:日本15楼2014-12-12 23:00
                      收起回复
                        这几天感觉自己又体会到了一些新的东西~
                        过几天还有一次机会能两部连刷,到时候刷完再整理一下思绪再发上来~~


                        IP属地:日本26楼2014-12-15 23:01
                        收起回复
                          那么绑架薰,也就可以理解了,志志雄眼里就是容不下剑心这个存在。想方设法要挑衅他变回刽子手状态,和自己决一了断。
                          接下来的停火,找伊藤博文吃饭,要求通缉剑心等等,也就同样能够理解了。对电影中的志志雄来说,在这时,比起夺国大计,先解决掉剑心这一存在才更重要。
                          有点类似“必须要解决掉剑心,做一了断,我才能够继续前进”的感觉了。
                          可以说在电影中,志志雄与剑心是两个命运相似的对立体,两个人都是对方的心结,这两个人必将做一个了断。
                          志志雄的行为的确与其目的“夺取国家”不符欠缺合理性,而电影其实正是通过这些不合理之处,表现着志志雄这一人物自身的矛盾和纠结,他也同样只是一个时代的牺牲品,一个处于迷茫与混乱之中的可悲的存在。


                          IP属地:日本45楼2015-01-12 14:58
                          回复
                            电影比起原作,还增加了许多对于政府的描绘。
                            先是派剑心去刺杀志志雄(这一点与原作相同)
                            被志志雄威胁了,就开始通缉剑心,其实是想利用剑心拖延时间,建筑炮台,制定对策
                            然后剑心表示只要接近,他就有胜算,又配合剑心演了行刑的一场戏
                            将剑心送上船后,又想将剑心与志志雄一同炸死
                            结果没炸成…剑心回来了,又故作姿态的敬礼一番
                            有人说政府这到底是想干嘛?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电影正是想通过这些情节来表现政府的厚颜无耻,政治的虚伪,处在时代变迁的动乱中的身不由己啊。
                            而且所谓政府,也是由一群人组成的,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思想,以及个人的思想也会与整体的利益有所不符。
                            比如伊藤博文最后的敬礼,这时他是以个人的立场在敬礼。作为政府的一员,也有各种身不由己的时候,为了政府的利益有时候就不能顾全其他,这些也都是政治家的无奈。
                            一切都是时代的无奈,没有谁是真正的恶。


                            IP属地:日本47楼2015-01-12 15:00
                            回复
                              关于配角处理的遗憾,就不再重复了。
                              (不是十本刀粉的我…是理解不了他们的怨念了…)
                              又写了这么一大堆,主要就是想表达,电影中对于剑心及志志雄塑造,虽然与原作有所不同,但其实是完整的。剑心与志志雄这两个人物的行为,都是有动机有理由,而不是莫名其妙的(其他角色就…)。
                              电影中各处细节的修改也并不是乱来的,原创的段落也算是合情合理,能够自圆其说的。
                              诚然,这些改编,对于原作粉来说自然是见仁见智,有人喜欢有人不接受。
                              (作为剑心粉的我表示十分接受!十分喜欢!)
                              但至少导演并没有歪曲原作的思想,电影的主题也是深刻而完整的。
                              而且剧组和演员在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诚意,都是无法否认的,并且让人感动的。
                              真人电影三部,如果从整体的完成度上来看,是否有剧情硬伤等方面来看,大约是1>2=3吧。
                              但按个人的喜好程度来排序的话,我绝对是3>2=1。
                              真人版的剑心就以此为结束,我觉得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最后再说一点,
                              喜欢浪客剑心也有十余年了,但更多时候,剑心是作为一种回忆,沉淀在心里。
                              而这三部的真人电影,又让我重新找回了当年初读时的感动和激动,仅这一点,我就想要对剧组说一万声感谢了。


                              IP属地:日本49楼2015-01-12 15:0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