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江永,在朱载堉的律学上认为十二平均律,就用黄钟之管九寸,截取一半,就是4.5寸。当作12律。也就是用4.5除12=0.375,每一根竹管之间减0.375, 此从历法上说明了十二节气的评价,但是和音乐没有任何关系,他在乐律上是不能真正实现的。
朱载堉的律学,开2的12次方根,得到1.0994,用这个来进行计算。为什么要这样来计算呢? 我实在想不明白。
《律吕正论》:史记曰:黄钟,子,一分。(去声。同一份,一段。)
置一尺为实,以一为法,除之,仍得一尺,故黄钟长十寸。
新法置十寸在位,五寸乘之,得五十寸为实,五寸二分九厘七毫为法,除之得大吕。
大吕横黍律长九寸四分三厘九毫。
《史记》曰:大吕未,2187分,1024. 置一尺在位,以分子1024乘之为实,以分母2187为法除之,得大吕半律,倍之得正律九寸三分六厘四毫,此新法,少七厘五毫。
太簇横黍律长八寸九分0厘九毫。
夹钟横黍律长八寸四分0厘九毫。
姑洗横黍律长七寸九分三厘七毫。
中吕横黍律长七寸四分九毫一毫
蕤宾横黍律长七寸0分七毫一毫。
林钟横黍律长六寸六分七厘四毫。
夷则横黍律长六寸二分九厘九毫。
南吕横黍律长五寸九分四厘六毫。
无射横黍律长五寸六分一厘二毫。
应钟横黍律长五寸二分九厘七毫。
朱载堉的律学,开2的12次方根,得到1.0994,用这个来进行计算。为什么要这样来计算呢? 我实在想不明白。
《律吕正论》:史记曰:黄钟,子,一分。(去声。同一份,一段。)
置一尺为实,以一为法,除之,仍得一尺,故黄钟长十寸。
新法置十寸在位,五寸乘之,得五十寸为实,五寸二分九厘七毫为法,除之得大吕。
大吕横黍律长九寸四分三厘九毫。
《史记》曰:大吕未,2187分,1024. 置一尺在位,以分子1024乘之为实,以分母2187为法除之,得大吕半律,倍之得正律九寸三分六厘四毫,此新法,少七厘五毫。
太簇横黍律长八寸九分0厘九毫。
夹钟横黍律长八寸四分0厘九毫。
姑洗横黍律长七寸九分三厘七毫。
中吕横黍律长七寸四分九毫一毫
蕤宾横黍律长七寸0分七毫一毫。
林钟横黍律长六寸六分七厘四毫。
夷则横黍律长六寸二分九厘九毫。
南吕横黍律长五寸九分四厘六毫。
无射横黍律长五寸六分一厘二毫。
应钟横黍律长五寸二分九厘七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