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吧 关注:99,342贴子:643,784
  • 156回复贴,共1

烧脑解密曹操过吕伯奢家杀人事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烧脑解密曹老板过吕伯奢家杀人事件。
陈寿《三国志·武帝纪》并无记载,裴松之注有三种版本:
魏书曰: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世语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IP属地:广东1楼2015-05-23 21:18回复
    一、首先,各位先了解一下上面的《魏书》《世语》《孙盛杂记》。
    1、魏书
    唐代刘知几的《史通·古今正史》中有如下记述:
    黄初、太和中,始命尚书卫觊、缪袭草创纪传,累载不成。又命侍中韦诞、应璩、秘书监王沈、大将军从事中郎阮籍、司徒右长史孙该、司隶校尉傅玄等,复共撰定。其后王沈独就其业,勒成《魏书》四十四卷。其书多为时讳,殊非实录。
    曹魏宫撰史书为王沈主撰之《魏书》。《晋书》卷39《王沈传》言王沈于魏正元年间(254年至259年)“与荀觊、阮籍共撰《魏书》,多为时讳,未若陈寿之实录也”。
    2、世语(魏晋世语)
    百度百科:
    《魏晋世语》,该书记魏晋间名人轶事,可补正史之缺,有一定史料价值。全书已佚。作者郭颁。
    3、孙盛杂记
    这个比较复杂,引用一位学者的考证结论.孙盛是东晋史学家,作三国、阳秋两书,其中三国一书即指《三国志异同》是孙盛专门研究《三国志》所著的一本书籍,“裴注所引孙盛《评》、《杂语》、《杂记》、《孙盛曰(云)》、(魏、蜀)《世谱》,无疑是构成孙盛《三国志异同》(或《三国异同》)五种篇体结构的篇目名称。”
    【东晋孙盛的《三国志》研究著述考 - 《三国志》接受史研究 - 西华师范大学--区域文化研究中心。网址如下:
    http://wrccs.cwnu.edu.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58&id=833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各史料记载时间如下:
    魏书——三国志——世语(非官方野史)——孙盛杂记(研究三国志的专业著作)


    IP属地:广东2楼2015-05-23 21:19
    回复
      综上所述,经楼主烧脑推断,曹操过吕伯奢家确有杀人,但是:
      1、陈寿不记载原因无法得知,但不记在以严谨著称的《三国志》,足以说明此事在陈寿时代已经难辨是非了;
      2、王沈与荀顗、阮籍则认为曹操过吕伯奢家杀人一案曹操确实应当负责任,但官史因当权者讳,所以欲盖弥彰地记录在魏书,进行掩饰同时又卖一些破绽,让后人得以发现真相。


      IP属地:广东4楼2015-05-23 21:19
      回复
        孙盛杂记有点像小说虚构笔法。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就在曹操身边。所以不可信。
        但也未必是在黑。
        关键在于“既而凄怆”的凄怆二字。


        6楼2015-05-23 23:03
        收起回复
          其实陈寿写的三国志是以曹魏为主写的,他怎么可能把曹操的丑闻写出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5-23 23:25
          收起回复
            不否认《魏书》在此事上做回顾。不过这推理中出现的基础性错误也太多了吧。
            比如“骑”音“计”的时候,指的是一人一马,未必指是骑兵。曹操带几个亲信骑马逃走很奇怪吗?
            “手刃”意思是亲手用兵器杀,可不是步战武器的意思。
            东汉末的“宾客”可不是客人的意思,而且豪强手下依附民的一种称谓。这点唐长孺、高敏等著名史学家都有考证及相关著作。
            中原地区马有多值钱好像不用再多强调了吧。
            《三国志》的记载行文看,哪里看出曹操是一个人潜逃的?
            这种推理太没有信服力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5-23 23:53
            收起回复
              曹操在逃亡途中(参与)杀了吕伯奢家人,这是铁板钉钉的事。
              就好比,陶谦的部将参与杀了曹操的爹一家一样,不论吴书怎么替陶谦开脱,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分歧在于,各种史书对事件细节和杀人动机有不同说法。荒诞的动机说,我们当然不信。
              魏书说吕伯奢之子是谋财,一个与曹氏家族为“故交”的家族,必然不是山贼家族吧?所以“谋财说”彰显荒诞。
              如同吴书说陶谦是派张闿去护送曹嵩一样,明明年头陶谦和曹操已经打了一场恶战,陶谦又怎么会舔着脸去讨好曹嵩?
              对于史书上的荒诞,我想说的是:我允许你骗我,但我不允许你这么拙劣的谎言骗我。
              为什么会有这么拙劣的谎言堂而皇之写在史书之上?千年来,说谎的本事没长进,这很正常。
              王市长积劳成疾,享受休假式治疗。你敢不服?


              IP属地:江西10楼2015-05-24 08:04
              收起回复
                我想说离事发时间越远却描写的越详细,不觉得奇怪吗?曹操一个人潜逃把人都杀了,那又是谁知道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5-14 18: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