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吧 关注:99,346贴子:643,792
  • 2回复贴,共1

烧脑解密曹操过吕伯奢家杀人事件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烧脑解密曹老板过吕伯奢家杀人事件。
陈寿《三国志·武帝纪》并无记载,裴松之注有三种版本:
魏书曰: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世语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IP属地:广东1楼2015-05-23 21:18回复
    一、首先,各位先了解一下上面的《魏书》《世语》《孙盛杂记》。
    1、魏书
    唐代刘知几的《史通·古今正史》中有如下记述:
    黄初、太和中,始命尚书卫觊、缪袭草创纪传,累载不成。又命侍中韦诞、应璩、秘书监王沈、大将军从事中郎阮籍、司徒右长史孙该、司隶校尉傅玄等,复共撰定。其后王沈独就其业,勒成《魏书》四十四卷。其书多为时讳,殊非实录。
    曹魏宫撰史书为王沈主撰之《魏书》。《晋书》卷39《王沈传》言王沈于魏正元年间(254年至259年)“与荀觊、阮籍共撰《魏书》,多为时讳,未若陈寿之实录也”。
    2、世语(魏晋世语)
    百度百科:
    《魏晋世语》,该书记魏晋间名人轶事,可补正史之缺,有一定史料价值。全书已佚。作者郭颁。
    3、孙盛杂记
    这个比较复杂,引用一位学者的考证结论.孙盛是东晋史学家,作三国、阳秋两书,其中三国一书即指《三国志异同》是孙盛专门研究《三国志》所著的一本书籍,“裴注所引孙盛《评》、《杂语》、《杂记》、《孙盛曰(云)》、(魏、蜀)《世谱》,无疑是构成孙盛《三国志异同》(或《三国异同》)五种篇体结构的篇目名称。”
    【东晋孙盛的《三国志》研究著述考 - 《三国志》接受史研究 - 西华师范大学--区域文化研究中心。网址如下:
    http://wrccs.cwnu.edu.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58&id=833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各史料记载时间如下:
    魏书——三国志——世语(非官方野史)——孙盛杂记(研究三国志的专业著作)


    IP属地:广东2楼2015-05-23 21:19
    回复
      综上所述,经楼主烧脑推断,曹操过吕伯奢家确有杀人,但是:
      1、陈寿不记载原因无法得知,但不记在以严谨著称的《三国志》,足以说明此事在陈寿时代已经难辨是非了;
      2、王沈与荀顗、阮籍则认为曹操过吕伯奢家杀人一案曹操确实应当负责任,但官史因当权者讳,所以欲盖弥彰地记录在魏书,进行掩饰同时又卖一些破绽,让后人得以发现真相。


      IP属地:广东4楼2015-05-23 21: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