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文体化工厂吧 关注:5贴子:661


1楼2015-06-06 17:27回复
    前言
    (<TNEEND>存在的意义)
    THE END,每次都会在文后这样写着。而这次列为标题,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懒得起名……
    这是让我想了很久,重写了多回的作品。一年了,我每次提笔却感到未到时机,写好又一次一次的放弃原稿。这一年了,除了穿上外套以外,还有很多事情在发生,我越发觉得时空的难以触摸和人生之痛。至少我还是在外套下做着自身的完善这么一件不会被任何主义者批评的事情。
    它本身即意味着放弃说服,因为如果我们的正方向不同,就没有任何交流的需要。既然我废了这么多功夫才搞出来,那就编个理由好了:我真的不想写作业。
    不解之辞(一)
    1.不解之辞:《THE END》附于章节后的词汇表。
    2.时空的难以触摸:用来表示一种对时空或者说内心的虚无感,主要表现是感到类似发烧,不能脚踏实地感觉到自己确确实实活在现在这个时刻。
    3.自身的完善:为了获得吐槽这个不完美世界的资格而进行的驱使自身完善的修炼。
    4.任何主义者:比喻智商较高善开脑洞的人类群体。
    5.正方向:生物体观点的依托点。(正方向的主语只能是生物,不能是宇宙。)


    2楼2015-06-06 17:27
    回复
      第一章:正方向


      3楼2015-06-06 17:28
      回复
        一块肉
        一块肉,你是一块肉。
        这意味着你的存在渺小,你所喜爱的渺小,你的种族渺小,你的道德也渺小。这些渺小,是如此的荒诞不经,因为意识的存在,我们当然希望我们是什么神圣之物。
        我们没有权利再次选择是否降生,而在天生对死亡的畏惧下,我们活着了。而价值的创造时间,与人的漫长一生比起来,显得过于短暂,人不得不想方设法消磨完他的时间。
        无价值自然是一种痛,但是无聊之痛胜之百倍。为了避免无聊,我们才从事各种活动,能使我们欢乐的的和能使我们悲叹的。
        追逐价值和真理之痛虽然低于无聊之痛,人们却不愿意选择前者,而因为避免无聊更加急迫而追逐价值和真理则似乎毫无必要。道德应当让人们认为自己很重要,自己做的事很有价值,自己不应该如此死去。唯有这样,世界才是所谓稳固的。我们现世的道德正是如此。
        可是道德,只是自发形成的共有正方向,并不值得什么尊敬,如果有人想要去探寻那个不存在的真世界,就不得不违背道德。


        5楼2015-06-06 17:28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6-07 21:54
          回复
            平台决定市场,技术改变命运!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6-07 21:55
            收起回复
              10分钟后,26浏览13赞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6-07 22:07
              回复
                @reirei3 看文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6-07 22:08
                收起回复
                  现在世界有70亿人,从人类有思想和文明这种概念以来,人口大概不少于140亿。如果硬要说,按不同时间段来分,每个人还能分为不同的时期,那大概是500亿左右吧,500亿,听上去很大的数字,实际上就是十一个十,杰顿的火球温度都比这高,做突变实验或粒子加速撞击的次数。物理书上,宇宙的直径是多大?貌似只有四十多个零,小学生无脑YY的技能威力都比这个大,然而按照光速不变,以光速往死里飞都飞不到宇宙的边缘,宇宙就像一个高位截瘫的膨胀尸体——三体
                  试图想那么多,却仅仅被连百位数都没上的零给吓傻了,虽说只是零,可每增加一个零,究竟该付出多少?付出什么?果然还是不够快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6-07 23:03
                  收起回复
                    小学生看完三体就喜欢到处吹,到处装逼,我也不多说什么了。
                    三体补完了,确实很好,但也有不认同的地方。“不谈”三体了,光速才不是最快的!还可以更快!还可以到达更远!就像热血动漫主角一样,就像网游一样,永远都不知道还有谁要打,还要打多久,但绝对不能被眼前的BOSS打败!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6-07 23:09
                    收起回复
                      世上绝大多数的人,并不渴求未被证实的真理。在大多数情况下,真理这东西就像你说的那样,伴随着剧烈的痛苦。而几乎所有的人都不渴求伴随着痛苦的真理。人们需要那种美丽而愉快的故事,多少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存在有重大的意义。——村上春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7-07 15:29
                      回复
                        本大侠终于客克服了手机发文的技术难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5-07-07 15:29
                        回复
                          附篇:让我们活着吧
                          好了,让我们看看这个世界吧:世界没有正方向,人们作为丝毫不神圣的一块肉活着,人生没有如同小说一样有趣有意义有价值,他们永远都坚信自己的方向是绝对正确的,只有极少数人才会把矛头指向自己进行自身的完善,众多的方向就这么着无目的地完成这一绝世的抽象派作品。
                          曾经见过有人发帖问,那么多僧侣哲人都言看破世界,为什么不见自杀?
                          像是余华的《活着》一样,在泥沼中摸爬滚打,在鲜血中苦苦寻觅,他们沙哑地问天问地问世界,然而最终丝毫不想去到另一个世界中。是的,我们的生命太过脆弱,一点偏差就可以彻底葬送我们的过去现在未来。出生,是我们行走的原点,最终成为本能,我们必然会对其进行美化。
                          假设你的死与全美国人的死中你只能选择一个,你如何选择?如果是我,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我死了,等价于对于我来说全世界都死了,区区全部美国人的死算得了什么?
                          凡是事物都有惰性,这是因为失去的事物不会再次来过,而灵魂只在人悲伤之时掠过,不会再欢乐时降临。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应该去认识那个不存在的真世界,而是永远地顺应着作为一块肉的选择,然而事实上这是除去死亡的唯一路径,只是有时候我们忘记了我们走的是哪条路。
                          让我们活着吧,顺应着那个孩童的本能,竭尽全力地,活下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7-07 15:30
                          收起回复
                            混乱对秩序的渴求
                            我们自身的存在,这是一个无法推却的事实。依据着它,我们不幸地无论如何挪动屁股都只有把它作为正方向。
                            一个人的复述不会不带感情,一张照片不会不带模糊,一张画不会没有观察点。如果没有后者,前者便无法成立。世界没有正方向,而人类则急切地需要正方向来支撑存在,于是群体性(同时也意味着局域性的)的正方向“信仰”诞生了。
                            信仰,让什么高尚,让什么低贱。让我们的生活得以延续。把你,钉死在躯壳里。生活只能是一种信仰,所有人都不得不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因为你已经出生了,存在了。有了它,你会感受到神圣,充足,斗志昂扬。没有了,就会像没有气的气球。
                            高考、体育场、法律制度、宗教、自然科学等就是出于此所建造的,可以说,它们是某一群体所共同的正方向,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这些信仰所迷惑,以为那是真世界的正方向。我们要在信仰中生存,还要不被它所迷惑,怎一个难字了得。
                            人们被存在的需要所驱赶着创造信仰,每个人的正方向因而扭曲,竭尽全力地创造假象的正方向,然而本应在存在的世界里的相同的他们会选择相同的信仰,这样信仰便真的成为了世界的正方向,可是在不存在世界里不同的他们选择了不同的信仰,因为信仰的政治性却互相为敌。这样说来,祂真是个好的设计师,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这物理对称性式的美感,可惜这个对称性的可怕话题应该留到下一节。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7-07 15:32
                            回复
                              个体对整体的渴求,真与美,终结篇:到达信仰的终极,等看完再发,第二章也写好了两节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7-07 15: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