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吧 关注:812,493贴子:6,155,985

回复:『千江有水千江月』读一本小说依然能牵动自己的心绪,是不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走路】
  她三舅这才不言,却听大信与她三妗说是:"银安刚才好象有人找他,大概不会很快回来,这个(贞观来外公家请三舅写的春联)我来拿好了--"
  他说着,望一下贞观,又道是:"刚才,我还听见贞观说要包红包!"
  她三舅、三妗听着,都笑了起来;贞观只笑不语,拿了春联,跟在他身后就走。
  二人走至大街,大信忽问她:
  "你知道你自己走路好看吗?"
  贞观低头道:
  "说什么呀,听不懂!"
  "你还有听不懂的啊?还不是怕多给一个红包!"
  "你真要吗?我不敢确定红包有无,我只知道家里的红纸一大堆!"
  大信说不过她,只好直陈:
  "古书上说:贵人走路,不疾不徐……你走路真的很好看!就是行云流水嘛!"
  贞观笑道:
  "你再怎么说,红纸也只是红纸。"
【贴联】
  到家时,她母亲正在红桌前,清理她父亲神位上的炉灰,见着大信笑道:
  "你来了就好,方才我还到门口探呢,阿仲去先生那里,还未回来,我是等他回家,准备叫他过去请你来吃年夜饭。"
  大信看一眼贞观,笑说道:
  "哪里要他请,不请自来,不是更好?"
  说着,她母亲找出大小碟子,来装粒粽,又叫贞观道:
  "这里有浆糊,你趁现在闲,先将春联贴起来!"
  春联是除了大门口外,其他后窗、米瓮、水缸、炉灶、衣橱,都要另贴的小春联;小春联不外乎春字和吉祥话,是由她母亲向市街店里去买。
  首先贴的大门,就是她三舅写的那副。贞观搬了椅子,由大信站上去,她在下面摊浆糊,再一款款,逐次递予他。
  她母亲的人心细;前些年,她认为贞观姊弟还小,这贴门联的事,每年都是她亲自搬椅子上去的,因为怕别人贴不平,或者贴歪……是到这两年,她知得贞观行事,也才放心交她。血脉相续,贞观深知:自己亦是这样的细心人!她从不曾见过大信贴纸,然而她还是完全托付。实在也只是她对他的人放心。
  门窗都妥,剩的家私这些。贞观找一张"黄金万益"的,贴在柜橱,找几张"春"字的贴水缸、灶旁,最后剩一张印着百子图的"百子千孙",大信问她:
  "这张贴那里呢?"
  "后门。"
  大信见她这样百般有主张,说道:
  "其实不该贴后门!"
  "那你说呢!要贴哪里适当?"
  "这款字样,应该贴一张到全国家庭计划推广中心去!"
  贞观忍笑道:
  "谁说的?我看哪里都不要贴,要贴就先贴你的嘴!"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6楼2015-06-14 15:46
回复
    【年饭】
      正说着,银安和银定兄弟进来。那银安是个大块头,六尺四寸高,长得虎的背,熊的腰,走到哪里,人家都知道是三舅的儿子,因为是活脱一个影子:
      "啊哈,大信,你还坐着不走呀,你没看见贞观那个样子?"
      贞观听说,望一眼大信,便直着问银安道。
      "我什么样子了?"
      银安不说,将脸一沉,先扮个怪模样,这才笑道:
      "要赶人走的样子啊!银定,你说是不是,我们一进来就看见了!"
      银定不似父兄魁梧,眉目与她三妗,更是十分象了七分,然而还是生的一副好身量,好架势;他乜一只眼睛,笑道:
      "我不敢说,贞观会骂我!"
      贞观笑道:
      "我真有那样凶,你们也不敢这般冤枉我!真是阿嬷说的:巷仔内恶--只会欺负近的。"
      银安拍额道:
      "哇!落此罪名,怎生洗脱……银定,你怎么不去搬请救兵,快把银蟾叫来--"
      银定笑道;
      "叫别人也罢罗,叫她?她是贞观同党,来了也只会帮她!"
      说了半天,银安才道是:
      "大信,你知道贞观刚才为什么那样吗?她那眼睛极厉害,一看就知我们来与她抢人客--家里是要我们过来请你回去吃年夜饭;这下得罪了她,才把我们说成这样;我说她要赶人,是赶的我们,不是指你喔!"
      大信笑道:
      "在哪边吃,不都一样?我都与伯母说好了呢!怎么更改?"
      银安道:
      "三姑吗?没关系,我来与她说--"
      银安未说完,她母亲正好有事进来,笑着问道:
      "你要与阿姑说什么?不会是来拉人客吧?"
      "正是要来拉人客!"
      "那怎么好?!阿姑连他明早的饭都煮了。"
      "---"
      说到后来,兄弟二个亦只有负了使命回去;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7楼2015-06-14 15:48
    回复
      【童趣】
        三人一走,贞观和银蟾亦换过小桌这边来起炉灶,把位子让给银安他们;簿子才掀两回,银城已偕了大信过来:"哇,大信,贞观供了土地婆,正在旺呢,你没看到钱快堆到她鼻尖?我们还是看看就好!"
        贞观笑道:"是啊,你还是少来!我这里有一本韩信的字典呢!"
        正说着,银蝉也找来了,三人重新来掀,忽听银城问大信道:"你要听贞观小时候的故事吗?"
        "好啊!"
        "她小时候,家里小叔叔喂她吃饭;嗯,七粒鱼丸的事你已经知道,再换一个来说--"
        贞观已隐约看见簿页下面透着微红,正是一张拾圆券,她的手举在半空,还是不去掀,却骂银城道;"你的嘴不酸啊?我也替你酸!"
        银蟾却笑道:"怎样?怎样?要说就说呀!"
        银城笑道:"你慢高兴,连你也有份!"
        这一讲,众人倒反而爱听了;银城说道:
        "贞观五岁时,不知哪里看来人家大人背小孩,回来竟去抱了枕头,要二婶与她绑到身背后--"
        贞观起身要止,已是来不及,只见银城跳开脚去,一面笑,一面说:
        "--银蟾看见了,当然也要学;一时家里上下,走来走去,都是背着枕头权充婴儿的小妈妈--"
        银蟾早在前两句,就追着银城要捶;贞观却是慌忙中找不着鞋,只得原地叫道:
        "银蟾,快打他,快打他!"
        从头到尾,大信一直在旁看着,贞观等趿了鞋,要追银城时,回首才看清大信已笑得前俯后仰,眉目不分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8楼2015-06-14 15:51
      回复
        这正证明你没有麻木不仁


        来自iPhone客户端59楼2015-06-14 15:53
        收起回复
            大信为了贞观,已经动摇了考学出国。“十月底有场考试,想来是考不考也没什么关 系,出不出去,也不怎样,如果能找个心安理得的理由,我就不出去!”太喜欢这句话了。这个心安理得的理由是什么呢?
            两人身不在一处,虽说心在一起,我认为,还是有风险的。


          65楼2015-06-14 16:50
          回复
              事情当然是瞒着老祖母的;大信母亲丢下家中一切,冒着晕机难堪,独自飞一趟澎湖;贞观这边则天天上龙山寺烧香;龙山寺供的救苦救难观世音,贞观每每在神龛前跪下,心中祈求的,也唯有大信能得早日平安无事一念。他是艋岬境内的子弟,观音菩萨要庇佑啊--一
              怎知三天过去,当贞观数算着大信母亲几时回来时,她倒先接着他的一张纸片,象一把利刃,刺进了贞观的心:
            你这样做,我很遗憾!
              那纸片,她横拿不是,直拿不是,手只是嗖嗖的抖,眼泪刷的一下,落在上面……
              就这么八个字,没有称呼,没有具名……她没有看错吧?!
              她为他什么都想着了,却叫他这样恨她;他真以为她是多事鬼,多嘴婆吗?他真不知她的心吗?往后五十年,当贞观回想人生的这一切时,她如何能忍受,在大信出事之秋,自己竟只是坐视、旁观?
              外人与自己,是怎么分的?她真要只是坐着看吗?宁可他枉屈她,也不要她未对他尽心;以后想起,再来后悔。对与错是极明的,应该做的事都应该去做,人生只这么笔直一次,弄错了,再等下辈子补,还得那么久……被曲解只是痛苦,痛苦算来算去,也只是生命的小伤;该做未做,人生却是悔恨与不安,悔恨是连生命整个否认的,是一辈子想起,都要捶心肝--一
              大信是何等明白人,他岂有错想的……她这样知、惜他,而他回她的答案,却是销金毁玉的八个字--遗憾吗?
              贞观问着自己,那眼泪就似决堤……
              今天走到这个地步来,生命中的一切,都注定是要遗憾的了--
              她收拾好大信所有给她的信、物;那本她睡前都放在床头的印谱和毕业纪念,是他冒着风雨拿来的--风雨里见出他的意长,情真,而今天--
            大信:
              我已经没有资格保有它们了……

            才写第一句,贞观已是噎咽难言……她伏着桌案,半晌只是不能起。
              岂止此刻,此时;她是这一生,只要回头想着,就会疾首椎心,泪下涔涔:
              -
                ——这两本册子还给你,可惜信已毁,无法奉还;这一辈子,我都会因此对你愧疚
                                        贞观

              撕破的那些,其实她大部分粘回来,然而她还是这样呕他,甚至在印谱里写一句:
                风流云散日,
                记取黄自兴。

              黄是办公室的同事,因为名字较众人的好听;贞观竟用它气他!
              爱就是这样好气,好笑,她一阵风似的把物件寄出;以大信个性之强,以她知大信之深,这是如何的后果,她应该清楚,然而她竟是糊涂,她以为只是这么闹闹就会过去--
              信寄出半个月,大信无有回音,贞观知道他生气,自己还是天天上龙山寺;
              她这才了解,当年她大妗祈求天地、神明,护佑在战火中的大舅,能得平安返来,是怎样一副情肠;她是只要他的人无事即好,只要堂上二位老人,得以再见着儿子,却没有先为自身想过什么--
              大妗没读过书,她们那个时候的女子,都不能好好的读它几本书;然而她却这样的知道真爱,认清真爱……比起其他的人来,大妗是多么高啊!!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7楼2015-06-14 17:13
            回复
              情商太高


              来自Android客户端68楼2015-06-14 17:13
              收起回复
                11.尾声
                  大信服兵役结束,回了台北。贞观,大信,身在一个城市,却再也不见面。贞观大病,甚至有寻死,大信依然不来见贞观。后贞观亲自去大信家找他,不过在楼下看到窗中的大信,对着灯光枯坐,贞观在窗下站了几个小时,回去了。两个骄傲的人儿!各有各的倔。
                  大信还是出国了,自始至终没有跟贞观见过一面,通过一次话。
                  贞观伤痕累累的回乡,那里才是她最熟悉的,最热爱的地方。故乡这一剂良药,治好了她的情伤。反正书上是这样说的。我不喜欢。
                  但我愿意相信,大信会回来的,正如傩送之于翠翠。
                  我更愿意把这一场决裂看成是年轻人在闹小脾气。当年岁渐长,两人会平心静气思考人生吗?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9楼2015-06-14 17:28
                回复
                  【忆旧】
                    寅夜的夜空,闪着微星点点,大信的眼神真个如星,又清亮又纯良……从前他给她写信,说到他坐夜快车的经验这样:
                    ——睡不着时,就监视着昼夜的交更……算了,我没本事形容;反正太阳刚才露出个额头,大地便搬弄出千变万化的色彩、光辉,旅人目瞪口呆,只有感动的份——
                    他现在怎样了呢?
                    再两日七夕;英国没有农历记载,他知道过生日吗?去年三月天,贞观在西门町遇着个中学同窗,伊在大学时和廖青儿住过同一个宿舍;贞观故意问起廖的男朋友,那人就说;哦,就是化学系那个头发似牛角那个啊?
                    那人说这话时,两手的食指同时举到两额边竖着,做出牛角模样;贞观当下与她分手,立即转到延平北路去买只白牛角小梳子,寄给大信,又将那人言语,重复一遍。没几天,大信急来了一信,说是:——有那样难看吗?梳子收到了,我会天天梳的——
                    自己为什么就这样看重他呢?
                    贞观想了又想:
                    说看重大信,不如说是看重自己;他几乎是另一个自己,每次她讲什么,他接下去说的那句,常是她心中温热捧出来的无差异。她跟他说起小时候,在外曾祖家鱼坳耍水,被银城他们推下岸,等爬起时,裙裤上竟夹了一只大螃蟹;话未已,大信马上说:--哈哈,用自己去钓;这事她也与别人说过,可是人家也都只是一笑而已!
                    还有去故宫那一次,二人在车上轻哼歌,她唱"安平追想曲",唱到--海风无情笑我憨;大信当下脱口说出"望春风"里的--月娘笑阮憨大呆--
                    真的如果不是这些,她今天可以不必这样……
                    车内旅客,有打呼的,有不能睡的;后座一个少年,才转开录音机,车厢内整个哀怨起来;
                      月色当光照山顶,
                      天星粒粒明;
                      前世无做歹心悻,
                      郎君这绝情--
                    贞观转过头去,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来--
                    车到新营,大舅招了计程车,四人直奔故乡而来;天已逐次亮起,在黎明的微光里,清凉如斯的气息,叫贞观不由得要想起从前读书、备考,鸡鸣即起的那段光阴!……
                    多好啊,彼时她未深识大信,人生的苦痛和甜蜜,也都是大信后来教给的。在这之前,少女的心,也只是睫毛上的泪珠,微微轻颤而已。
                    晨光中,贞观终于回到故乡来。故乡有爱她的人,她爱的人;人们为什么要去流浪呢?异乡、外地所可能扎痛人心的创口,都必须在回得故里之后,才能医治,才能平复。
                    一辈子不必离乡的人,是多么福份;他们才是可以言喻幸福的人--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1楼2015-06-14 17:37
                  回复
                    【自悔】
                      才不足凭,貌不足取;知善故贤,好女唯有德--
                      贞观此时重想起,那泪水更是不能禁;这一哭,哭的是负咎与知心;大信这样待她是应该的,自己有何德、何行,得到他这样一个愔愔良人,秩秩君子--
                      她在他心绪最坏时,与他拌嘴、绝裂,是她愧对旧人,有负斯教;天下之道,贞观也--父亲给她取这样一个名字,而她从小到大,这一家一族,上上下下,所以身相教,以言相契的,就是要她成长为有德女子;枉她自小受教,所学女德、妇道何存?
                      她不仅愧对父母,愧对这家,更是愧对名教,愧对斯人--
                      泪就让它直漓漓;泪变成血水,阿嬷和父亲,才会知得她的大悔悟--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2楼2015-06-14 17:39
                    回复
                      【性格】
                        如今想来,她自己不就是春桑叶上的一尾痴蚕?……地不老,情难绝,……她今生只怕是好不起,不能好了!她不是不知道大信个性上的缺失:他常有一些事情下不了决定,而且自小顺遂,以致他不能很完全的担当他自己,偏偏又是个固执成性,少听人言--
                        其实只要再给他们一年,她和他的这场架就吵不起来;她认得他时,大信才从廖青儿的一场浩劫出来,他被伤得太厉害,以致他与她再怎么相印证,他总不敢立即肯定;自己是否又投入了爱的火窑里再烧炙,因为他才从那里焦黑着出来!
                        就在他尚未澄清,过滤好自己时,事端发生了,他那弱质的一面,使得他如是选择;事实上,他从未经历这样的事,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最正确--
                        然而,情爱是这样的没有理由;与大信相反的是,贞观自小定笃、谨慎,她深识大信得本性的光明,她认为她看的没错,而一切的行事常是这样的无有言悔;最主要的是贞观认定:这天地之间,真正能留存下来的,也只有精神一物;她当然是个尊崇自己性灵的人。……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4楼2015-06-14 17:45
                      回复
                        【破茧】
                          老妇想着什么,故意考她孙儿道:
                          "阿通,你读到四年级了,你知晓蚕为什么要吐丝、做茧?"
                          孩子笑道:
                          "知晓啊--蚕做茧,又不是想永远住在里面;它得先包在茧里,化做蛹,然后才是蛾儿,它是为了要化做蛾,飞出来--"
                          大信从前与她说过:十岁以前的人,才是真人--她团转了多久的身心,是在这孩童的两句话里安宁下来;怎样的痛苦,怎样的吐丝,怎样的自缚,而终究也只是生命蜕变的过程,它是藉此羽化为蛾,再去续传生命--
                          贞观于此,敬首告别道:
                          "阿婆,我得走了,我还得去坐车!"
                          "都快八点了,山路不好走:你不弃嫌,这儿随便住一晚,明早再走--"
                          "没关系,我赶一赶,可以坐到八点半发的尾班车,晚回去,家里不放心!"
                          "你说的也对;就叫阿通送你到山下!"
                          "不好啊,他还小--"
                          "你不知,他这山路,一天跑个十几趟,而且他带你走近路,走到仙草埔等车,只要十分钟--"
                          孩子静跟着她出门,一路下山,他都抱着那匣子;贞观望着他,想起自己--贪痴未已,爱嗔太过,以致今日受此倒悬之苦;若不是这十岁童男和他的蚕……
                          "阿通,我……真的很感激你--""
                          "没有啊!以后你还会来山里玩吗?quot;
                          "我会来!"
                          候车处的灯光隐隐,贞观又将回到人世间;她在距离山下百余公尺处,停步下来;
                          "阿通,车站到了,我自己下去,你也快些回家!"
                          "可是,阿嬷叫我送你坐上车!"
                          "还有廿分钟车才来,我慢慢下去正好;你早些到家,阿姨也才放心--"
                          "好,那我回去了--"
                          "你要走好;阿通,谢谢--"
                          孩子象兔子一样窜开,一下就不见了身影;贞观抬头又见着月亮:
                            千山同一月,
                            万户尽皆春;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她要快些回去,故乡的海水,故乡的夜色;她还是那个大家族里,见之人喜的阿贞观--
                          所有大信给过她的痛苦,贞观都在这离寺下山的月夜路上,将它还天,还地,还诸神佛。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5楼2015-06-14 17:48
                        收起回复
                            千山同一月,
                            万户尽皆春;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又读了一遍本书,依然感动。这书还得再读。最后,用《西厢记》名句结束帖子: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76楼2015-06-14 17: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