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吧 关注:11,228贴子:396,089
  • 6回复贴,共1

【原创】因为相信,所以崇敬。那些以为韩信而写下的话。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果把他当做一种信仰——


1楼2015-07-09 21:58回复
    最近看了吧里的一些贴子,内心有点不平静。
    但后来想想,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对韩信的看法。
    也许看到的史料不一样,所以观点不一样。
    在我心里,他是个值得尊敬的人。
    可能相信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情,信仰也一样。
    说他反叛也好,说他缺少政治谋略也罢,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既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
    不妨相信自己心里的韩信。


    2楼2015-07-09 22:06
    回复
      有一些问题谈谈我自己的看法。当然我有些倾向韩信,仅代表个人意见。
      【钟离昧之死。】
      大多数的说法应该是钟离昧自杀,韩信领着他的人头去见刘邦。
      可是关键是有“信见昧计事”,这也就是说钟离昧不自杀韩信也不会杀他。
      退一步说,即使是韩信杀了钟离昧,交情和性命相比的时候,难道义气就比生命重要?
      如果钟离昧不自杀,或者韩信不杀他,钟离昧就不死?我觉得刘邦早晚要杀他。
      如果韩信不重情义,为什么要收留钟离昧,为什么不当机立断直接把钟离昧交给刘邦?回到淮阴以后,若是他心狠手辣,为什么不一刀杀了当年让他受胯下之辱的人?
      钟离昧说韩信是个不忠厚的人,可是面对刘邦的怀疑,被杀的危险,忠厚如何衡量是否应该重视?假设当时韩信死活不愿意杀钟离昧,最后导致杀身之祸,会不会又变成了韩信优柔寡断?
      大局甚乱,何谈义气?


      3楼2015-07-09 22:24
      回复
        【韩信的“不降身价”】
        最开始的淮阴少年,拥有一身才情,却怀才不遇,不要说是当大官,就连普通的老百姓都看不起他。
        后来他当了执戟郎中,可是这样的小官职并不能体现他的才华,而且项羽也不愿提拔他。
        再后来到了刘邦旗下,做了个连敖,夏侯婴举荐他,升为了治粟都尉。(虽然治粟都尉是管理军粮的,但是韩信管理的才能却极其出色。)
        说了这么多,似乎都是再说他之前如何“有才却无人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从离开项羽那里到刘邦旗下也好,还是“萧何月下追韩信”也罢,也许有人会说他不安于现状好高骛远,或者是逃避现状,但我觉得不是,这是一种“不降身价”的姿态。
        他始终相信自己的才华,始终坚信自己能够开辟一片天下,他从未安于一点小官小利,他的目标很明确——他要真真正正地体现自己的才华。
        就是这个看起来有点“过高”的目标,才使得他让萧何意识到他的重要,才为他自己赢得了实现价值的机会。
        他不接受大材小用,他对官职宁缺毋滥,但是如果少了这么一份自信,少了这种“不降身价”的孤高,又怎么会有他最终当上大将军时的辉煌。


        4楼2015-07-10 19:18
        收起回复
          【孤独为冠冕洗礼】
          记得最开始了解韩信这个人是因为一本书。当时只是对汉朝的历史有些兴趣,于是去图书馆借了一本关于汉高祖刘邦的书。书名不太记得了,但是看完到一半,韩信这个人的形象就愈加鲜明,也许是因为作者有些倾向的原因,一本写刘邦的书,韩信在书里的地位却丝毫不输刘邦。
          大概就是因为那本书,我开始一点点地去了解他,最开始的时候,我只是被他的军事才能吸引,无法想象一个人竟然可以百战百胜。那时候我还不太在意他被贬之后的事情,可是后来,我逐渐觉得,洽洽是他那段经历,才让我更加崇敬他。
          为什么?我不能确切地形容,也许是一种“孤独”?
          他从一个平凡的少年,几次受挫后变成了地位极高的大将军,可是好景不长,一步步被贬,最后又重回淮阴。
          他的人生虽然短暂,可是却起起落落。
          他做了太多,可是却没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想想看,最开始做大将军时,有多少人能信服他?所谓的朋友能有几人?张良吗?萧何吗?其他人呢,或是不服,或是表面服从,他有多少知心的朋友?这样的孤独是冰冷的。
          回到淮阴,之前连顿饭都不肯给的人们现在却倚势附利,一个个阿谀谄媚。韩信依然孤独,他能有什么真心的朋友啊。他不能对那些人怎么样,可是这样的变化难道不让人心痛吗?好不容易有个朋友来了,却是钟离昧,韩信已经足够义气,才会在风口浪尖上留下他,反过来想想钟离昧呢?他这样来找韩信,就义气吗?
          再想想韩信当时的处境,跟谁见面都是“有谋反之心”,谁都不见又变成了“暗中有动作”,他做什么都不对。
          那些所谓的朋友呢?萧何算是知己吗?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对他那样信任,推心置腹,可是最后竟然被自己最信任的人骗入钟室。在韩信不得意被怀疑的时候,萧何张良谁都是保自己的命,无力帮他。
          那一个个空闲下来的日子里,韩信是否会回顾他过去的人生,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他几乎创造了汉室的根基,而他连一个挚友都没有。
          对于整个国家,这段历史,他值得。
          可是对于他自己,不值。
          那天听到一首歌:小曲儿的《盛世无争》,里面有几句话听了觉得特别触动:
          他也曾年少轻狂,形骸放浪。
          却不敌世事催人,时光易老。
          本只想现世安稳,岁月也静好。
          却落得江山万里,红尘寂寥。
          舍得辜负富贵荣华,谁在乎千军万马。
          ……
          上天是公平的,也是残忍的,他给了韩信天下无双的才能,却也给了他漫长孤独的岁月。最该被嘉奖的人,得到的却最少。他一个人,承受了那么多。
          可能就是这样的孤独,让人沉淀,让人冷静,让韩信拥有了无人可及的才情。
          他夺目的冠冕,让他孤身一人;
          他的孤独,同时也在为他的冠冕洗礼。
          为将为候,成败孤寂;
          崇敬依然。


          23楼2015-08-08 15:22
          回复
            【荐书】
            【1】之前说看了一本写到韩信的书,后来特地去图书馆找到了它,书名是【《大风之汉祖刘邦》于泽俊 著】
            这本书虽然是以刘邦为主体,但是韩信的内容真的挺多,并且书中对韩信的死写得非常修饰。只是有一点就是书里写到韩王信的时候,那几段的开头说是韩王信,后面的段落就简称韩信,可能有点混。不过基本没什么关系。
            总的来说,于泽俊对于韩信无疑是欣赏的,他书中的韩信是真的以战神的形象存在着,整本书还是比较尊重史实的,有兴趣可以看下。
            【2】这个也许看过的人会多点,是【《天意》钱莉芳 著】,我也是看了吧里的一些人看过才去看的。这是一本玄幻类的小说,把历史与科幻相结合,以韩信为主角展开,将韩信的兴衰荣辱归结于一个阴谋一个关乎人类命运的计划。
            不过这个书其实是把韩信有点神化了,所以看完以后虽然很感谢作者塑造了一个完美无缺的韩信,但是感觉其实也不必那样神化。当然,书还是挺好看的。


            35楼2015-09-19 13:04
            收起回复
              很久很久不来了,看到突然有很多回复才跑过来看看,把之前一个帖子的文搬过来充个数先。以后有空会继续写下去,现在高三有些忙

              恰时淮阴年少,
              你走遍炊烟袅袅,
              唯受漂母一饭之邀。
              意气年华,
              屈一时之身,
              得半世功成。
              烟云内外,马蹄追急。
              少时你抚卷兵书,
              羽翼毅然,愿挥旗宏图。
              但惜患乱四起,你执手折戟,
              妇人之仁不知你才倾万里。
              风瑟溪涨,月下追寻,
              萧声一语,逆君之行。
              鸿远之志,
              停驻你深锁眉宇;
              拜将之坛,
              是为你铸建的神迹。
              深明兵法,君言无儿戏;
              你深知兵贵神速,
              明修褒斜栈道,
              暗渡陈仓古迹。
              满城烟云,
              唯你军令满袖,
              风云入眸。
              长行万里,
              存风雨砌。
              将军之衔,服于众心;
              百万军马,受君之令。
              一蹄一战,胜无败绩。
              长风抚衣襟,
              你没有过人剑法,
              却拥得盖世才华。
              绝不是有志之士都敢于背水一战,
              千万生死仅在你闭目霎那。
              铁羽战马,
              蹄下踏刹时风华;
              白甲利剑,
              待你斩乱世尘沙。
              眉目如水,
              尽览世间征伐。
              你从不在乎封王之尊,
              当年军令在手,
              你只为一代汉室繁华;
              功高盖祖,
              你的才情远胜君王。
              兵权既失,
              残年弱势于你之手,
              志气不丧!
              风花雨逝,
              淮阴才是征战后的家乡。
              旗羽幡然,凭何淹没。
              千百庸民,倚势附利。
              复归故里,却满身孤寂。
              危临沛公之疑,义守钟离之交。
              乱军再起,患言四溢。
              你唯尊本心,以将相之才临无稽之疑。
              毒妇数语,知己之请。
              轰然钟室,哗然孤鸣。
              云衣白甲,血染疆旗。
              恰时淮阴古畔,印记阑珊。
              一代王朝连年,一代将星陨灭。
              悲叹汉室之荣,斑驳深重。
              石壁古木,门栏枯树,
              遥指入君目。
              千古血脉云涌,
              满世风霜,
              生死存亡。
              ——谨以此文敬韩信


              66楼2017-01-07 21:0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