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吧 关注:213,477贴子:7,245,212

集邮三十年(慢慢写,慢慢更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次对邮票有印象,是在家里的梳妆台上(当时我读幼儿园),记得很清楚,是2张蓝色解放军战士呼叫的连体票(注:硬骨头六连的第二张),好漂亮,后来妈妈给老家写信用掉了。
后来上学了,不过家里的信件来往也没有留下什么邮票的印象,长城还是有些小印象,因为父亲工作的缘故,1984年我回上海老家借读了半年书,有次去外婆家,外婆给我展示了外公收藏的邮票,洋洋洒洒一大本,就记得奔马(回忆中,小型张也记得),实际上外公好多邮票的,就给我看了T票,其他没印象了(包括那张妖猴也没印象),好漂亮的邮票。
借读结束后,回家了,也没去多想邮票,接着上初中了,边上有人玩邮票了,我还是没多想,当时我喜欢玩画片,还在家里找了几张邮票去换画片(普18的3分林业),当时对方也不怎么懂,普票也没志号的,后来好的画片被人骗了,伤心了很久,不玩画片了。
画片不玩了,读书空闲时也无聊,80年代中期的初中,没那么多的课外课,我读书靠的是小聪明,属于不求上进的后面还有一大堆的,成绩还行,家里人也没管我读书,家里只生了我一个,读书也没让父母操过心,父亲还是高级知识分子(穷书生),这时候就想到了玩邮票,邮票和画片还是有点类似的。
开始集邮,找出了家里的些旧邮票,因为外公收集邮票,母亲懂些邮票收集的,用过的旧邮票有时留下了,找了半天,翻到了:普17北京建筑的8分、拙政园的70分、秦皇陵的4-1、普22影写的8分、还有些就没啥印象了,就这样1985秋天年开始了我的集邮之路。


IP属地:江西1楼2015-08-13 10:17回复
    85年夏天,父亲去日本参加了个学习班,回来后定期收到日本寄来的文献资料,包裹上面有好漂亮的日本邮票,基本就是植物动物的普票(当然是后来才知道),为此在小伙伴面前好一番炫耀,后来我大学时期玩切手也是受此影响。集邮总有交还吧,我就用这些重复的日本普票换了同学的邮票,一张是纪115抗日战争胜利的第四张信销上品,一张是纪121亚洲新运会的第二张信销上品。
    父亲因为工作缘故经常出差,1986年起我开始要求他去外地时给我买邮票,本地邮票门市部根本不知道有,普通邮局就那长城的。记得很清楚,父亲第一次给我带回的是贺龙和葛洲坝,第二次给我带了套朝鲜的新票(5张一套),风景类的。
    这时我写信找外公要邮票,外公第一次回信叫我要好好读书,不要去浪费时间去集邮,一瓢凉水,不指望了。
    又过了段时间,父亲给我买了本集邮册,开始装上我那些小邮票,不多,基本就是上面提到的邮票,这时候父亲在信件上又帮我收集了些信销票,民居8分登场了,普18的2分、普22的20分、梅花的80分信销、航天的70分信销,白鹤的10分和70分、,高值是因为单位包裹。


    IP属地:江西2楼2015-08-13 10:18
    收起回复
      外公的家书又来了,这次是挂号,重重的,父亲没在单位拆,回家一拆,好多邮票呀,我集邮生涯中的第一个高潮,这批邮票数量真多,当时我没图谱,也不懂太多,有些个别没保管好,掉了些,或者被我损坏了,还是来见识下这批票的风采(回忆中):
      1) 老纪特:纪117支持越南全套盖销、纪118三五信销2-1、纪116二运信销11-1、2、3、4 , 纪121新兴运动会 4-1,纪109大遵义信销全套(可惜第二张头像后来被偷了,我只好当年在1987年花2元重新买了张信销,可惜了我那张车工)
      2) 文:这批文票会让不少人流口水
      文2:信销全套,不过2张双人是有残的。
      文5:不同的7张(威虎山是新,其余信销上品),缺红色娘子军和海港。
      文6:接见信销
      文9:信销
      文18:骑马,这张票我不知道属于文票,放到普票册,后来被盗整本册子丢失,后面会讲到。
      3) 编号:
      威虎山:信销5枚不同(缺最后张会师)
      严惩:信销
      巴黎:10分的新票(可惜左下有点墨水印)
      建党:有宝塔山2张信(可惜有张被因为背后的粘纸处理时搞破了)、一大信、农运所信
      球二:前三张信销
      JT:
      J6三运会的前6张新(不过有黄霉)
      大致就这些了,个别可能还有遗漏的可能。


      IP属地:江西3楼2015-08-13 10:20
      收起回复
        大学时代很快就来了,我在杭州读大学,在杭州地图上看到了岳王路邮票市场,特意专程去了一次,可是在岳王路上没找到,过了一个月再去,总算找到了,上次去的是北段,实际在南段,好多人,真热闹,不过我个学生,只是看看,没啥钱,只是买了套石林和信盖混的一运(合计20),过了一个月再去,这个岳王路邮票市场关门了,就是北京月坛邮票市场关门的延续(后来才知道)。
        有邮票就会有市场,大二时得知杭州邮票市场改在青少年文化宫了,邮商很多,周末人多,可是价格都不便宜,还欺生,有些票后来才回过味。我95年毕业后,杭州邮票市场又换了地方,96年去跑到了长明寺巷,后来去了几次杭州也没去邮票市场,不清楚在哪了,在吧里看别人说是什么百货大楼,其实这也是全国邮票市场近些年变化的缩影吧。


        IP属地:江西10楼2015-08-13 10:40
        收起回复
          那时是2000年,从那时的赵涌自由论坛拍卖(自己找卖家交易),还是有坑人的,不比现在的赵涌中介拍卖规范,我吃过亏,钱不多就是(买套新宣统,三分给了张票裂,对方多给了张新2分,可是3分是总筋,吃个亏)、至今3分的好票还是没补,要补等机会吧。那时最好的卖家就是赵涌自己,那个赵涌自己的ID,老人都认可的,从买了些民票的低端信销票,同时从自由竞争开始熟悉民票的价格。


          IP属地:江西44楼2016-07-09 08:51
          回复
            在赵涌混了半年后,有机会去了北京,领教了马甸民区清邮商的风采,那时邮票还是低迷的,那个邮商民清票区确实丰富,去年11月,隔了12年,我再次去那邮商那看,民清票好的收起来了,非要你确实有意向才拿出来,普通常见的也品种少了,东西不好收到了(原话)


            IP属地:江西45楼2016-07-09 08:52
            回复
              2000年在马甸邮商那买票,民区清票确实价格不高,不过仔细想想还是有些贵(好多票这些年没怎么涨),不过在那买票,我的眼力水平那时属于刚开始,图谱还是刚从邮商那买的,总算对赵涌那混来的知识补课了,有些票对水印和非水印分的不清,还有暗记有些记不清,另外就是张数一多,就昏。那次我记的买了500多,盘龙(楷宋)10分以内低分,都是6元一张,有张7分的要了30,15元买套烈士港烈无水印,回来细看,半分那张是京烈,其他没问题,20元买套改作7分全套、港版航空混的一套15元、八一五、建党、五一等几套东北区票都是15元、满洲小票一大堆(纪),三一毛像30元、淮海、南京20元、反正低端票买了一堆。


              IP属地:江西46楼2016-07-09 08:53
              回复
                整体来讲,民票确实没怎么动,区票最近几年才动了下,玩民票基本就是自己喜欢,玩玩版式、玩玩邮趣,基本不指望升值,民票可惜收集途径太少,本地邮商有这么几张国币金元之类的常见票,在我面前装高深,笑笑不语,可惜玩到后面就是坑,尤其是加盖=假盖,慢慢玩


                IP属地:江西47楼2016-07-09 08:57
                回复
                  2000年网络刚出来购票,整体而言,确实方便多了,一般我都是先款后票,就是有1笔40元的票没回来,其他都回来,尤其是过百的票都回来了,又一次我在赵涌论坛上拍了12张清盘龙信销票(含50分、30分、20分,没重复),卖家直言我捡了小漏,还是给我发了。当然也有垃圾,上面我讲到了那个宣统3分的人后来又卖了次区票散票,基本就是1-2元一张,我买了些,可是还有残缺票出现,我这次在赵涌那评价客观讲了,后来这个人在赵涌论坛就消声灭迹了,信誉很重要的


                  IP属地:江西49楼2016-07-09 09:03
                  回复
                    易趣出来了,在易趣开始买票了,早期易趣说真的,自由竞价,还有有漏可检,但同样出现了信用问题,我拍到了套改作5角,40元,当时市场价60元,最后就肉包子了(卖家说没货了,等了10多年了),为此慢慢我就离开了易趣,淘宝的崛起实际就是吸取了易趣的教训。我在易趣买的最满意的一单:中华一版信销上品、中华二版信销上品、区票(屯溪加盖的二种单张加盖的)。


                    IP属地:江西50楼2016-07-09 09:04
                    回复
                      民票加盖,关键票加盖=假盖
                      说真的,赵涌、华宇等拍卖都不能全信的,还是要靠自己,要多看书,多背书,一个记不清,就会被淹。
                      我2014年,在某拍卖那拍了一本邮册拍卖,主要是民沦陷区的票,华中的暂售票标出了常规和组外品,实际到手,组外都是浮云,尤其气人的是,里面特别标出了华南(粤2)的有张改版和原版的不同版式,还标出贵重,实际是一样普通的,图小了些,放不大看不清,我当时带手续费花了1820,里面的票为:华中暂售94枚全(组外低端2张)、粤普一22枚全(无组外)、粤普二低分值的那些、蒙中山烈士没发行票(全套缺3或4张,记不清了),不过加上刷色和重,这组有40张,另外还有华中纪(1、2、3全)、特(飞机炸弹)、改值算起来四个全套,华北纪念票还有不少套,再加上50张左右的六区票,七七八八加上,市价过2千,最后还是认了,后来细细看,暂售的中华大东那几张组外还是能分出的,主要是对方标出了,没太花时间,还有一点,不算组外,也在承受认可价格内,就偷懒被淹。


                      IP属地:江西51楼2016-07-09 09:07
                      回复
                        2000年-2003年间,我集邮了一段时间,开始涉及民区票,不过都是低端票,相对来说,新中国票没有怎么多动,补充了一些老纪特盖销(当地有个邮商卖自己收集的),当年什么价格,现在2016什么价格,没怎么变,花了20元买了2张文5的红色娘子军和音乐沙家浜信销,凑齐了我的文5(这个还是升值)。
                        在网上,找了浦东邮社买了些普票,买了长城普28、普29,当时邮票打折,常规的只要65,我要了下面带关名,变成85一套,其他还有一些,后来说好给再送我普8甲信销(最后变成常规的),长城确实不错


                        IP属地:江西55楼2016-07-09 09:18
                        回复
                          大学篇忘了写了,大致如下:
                          大学时代没怎么多玩新中国票,玩了2年切手,当时关系还好,切手的印刷确实不错


                          IP属地:江西56楼2016-07-09 09:20
                          回复


                            IP属地:江西64楼2016-07-09 10:30
                            回复
                              今天看见别人的集邮三十年,想起了自己的这个坑。
                              其实集邮集到后面就是集钱,缺的都是贵的,现在集邮很少去现场了,每次出逛邮票市场,才有些集邮的感觉,今年上半年,儿子围棋考段,偷空去了次南昌邮票市场,时间真快,3个小时转眼就没了,匆匆赶回去,卡点,在市场里喜欢的普票倒是买了一些,钱花的不多,但乐趣浓浓


                              IP属地:江西71楼2016-12-06 16: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