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县境内平均海拔1058米,素有“太行屋脊”之称。总面积1751平方公里,辖7镇5乡378个行政村,总人口25.17万人。至2004年底,国内生产总值由1985年的12860万元增长为11.6732亿元;财政总收入由1985年的625万元增长为1.43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359元增长为2476元。1997年被列入全国“九五”期间300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行列;1998年跨入全国科技先进县行列,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两基”先进县,国务院曾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的光荣称号;1999年被国家财政部评为“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先进县;2001年国家计委、水利部授予“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全面建设陵川小康社会展望 一、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县的第一要务,建设一个殷实富裕的陵川。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要做强草食畜牧业。以养羊为龙头,养牛、养猪、养兔、养鸡及特种养殖同步发展,继续在全县组织实施万户农民养殖增收工程。要做大道地中药材产业。以党参、连翘、柴胡、金银花等品种的规范化种植为重点,建成全省畜牧大县和药材大县。要做活干(鲜)果经济林产业。到2007年,全县所有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要做精优质小杂粮产业。同时,继续抓好玉米新品种的推广,继续抓好蚕桑、反季节蔬菜等调产项目,把结构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要组建行业协会,形成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的行业服务网络,每个乡镇要组建2—3个名副其实、对产业发展有用、农民增收有利的专业合作社,逐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民增收。 要积极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的质量与效益。一切从企业实际出发,一厂一策,一厂多制。要加大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力度。煤炭产业要继续贯彻“关小改中建大”的方针,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冶铸产业的集中度,增强冶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化工产业要优化产品,加快化肥有限公司主导产品由碳铵向液氨的转变;要实施园区带动战略,建立礼义工业园区,不断提高企业的集中度,逐步形成新的产业群。到2007年,在全县培育三到五个年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年上缴税金500——1000万元以上的优势企业,全县生产性工业企业纳税的总额要占到全县财政总收入的60%以上,通过农业增收,工业增效,民营企业的大发展和财政的增收节支,今后五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10%,2007年达到1 5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平均递增13%,2007年达到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递增8.5%,2007年达到3 1 00元,建成殷实富裕的小康县 二、以提高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为内涵,建设一个开放信用的陵川。要创建设施完善的发展环境。要继续加大公路建设的力度,到2007年,新增二级以上油路56公里,县乡干线油路突破200公里,新增水泥路1000公里,实现干线公路高级化,区域公路网络化,乡村公路水泥化,旅游公路环保化的目标;加快电力设施建设,继续做好城镇变电站增容,基本满足全县生产生活用电需要;要发展通讯和信息产业,明年开通教育网旅游网、安全网和城市建设网,五年实现所有乡镇、所有企业以及1OO个村、3000个家庭上网,电视普及率达到98%以上。 三、继续抓好旅游产业开发,建设一个绿色秀美的陵川。五年内,要使勤泉、门河、黄围、秦家磨、陵辉线、西溪等景点景区都具备批量接待游客的基本条件。同时,要组建文化开发公司,把文化内涵变为文化产品,把分散效应变为规模效应,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