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病吧 关注:1,574贴子:6,116

回复:水产疾病在线咨询扣扣群166732348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黄颡鱼是我国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底层经济鱼类,池塘中混养黄颡鱼可以摄食池中小杂鱼虾、鱼类残饵、有机碎屑、浮游动物等。在不影响主养品种产量的基础上, 每亩增收黄颡鱼200~250kg, 可增加效益几千元。是近年徐州市主推的主要养殖模式,2015年徐州市泉山区有150户示范户池塘混养黄颡鱼。现将池塘混养黄颡鱼秋季几种常见疾病的症状及防治介绍如下:
  1、出血性水肿病
  病因与症状:由细菌感染引起,病鱼体表泛黄,粘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呈圆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头部充血,背鳍肿大,鳍充血、溃烂。腹腔淤积大量血水或黄色冻胶状物,胃肠内无食,肝脏土黄色,脾脏坏死,肾脏上有霉黑点。
  疾病防治:养殖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水质情况,保持良好的环境条件,溶解氧含量保持在5mg/L以上;疾病发生后,每天进行水体消毒1次,连续3天。在投喂时,每天应到饵料中添加1%食盐。
  2、肠炎病
  病因与症状:由点状产气单孢杆菌感染引起。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则肛门有黄色粘液流出。剖开鱼腹,肠发炎呈浅红色,血脓充塞肠管。病鱼离群独游,活动迟缓,食欲减退。
疾病防治:池塘要彻底清塘消毒;不投喂霉变腐败的饲料,活饵应用2~3%食盐溶液消毒,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1%食盐或0.1%鲜大蒜汁进行投喂;全池泼洒每立方0.5g二溴海因。
  3、车轮虫病
  病因与症状:由车轮虫寄生引起。病鱼焦躁不安,严重感染时病鱼沿塘边狂游,呈“跑马”现象;镜检可见大量车轮虫寄生于鱼体的鳃丝和皮肤粘液上。
  疾病防治:全池泼洒每立方0.7g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或用苦楝树叶30kg/亩煎煮后用汤汁全池泼洒。
4、小瓜虫病
  病因与症状:由多子小瓜虫寄生引起。在病鱼的体表肉眼可见小白点,严重时体表似覆盖了一层白色薄膜;镜检鳃丝和皮肤粘液,可见大量小瓜虫。
  疾病防制:用每立方福尔马林50~60g浸洗鱼体10~15分钟,同时,发病鱼池亦用福尔马林消毒;全池泼洒每立方2g亚甲基蓝,连续数次,每天1次。
  5、营养性疾病
  病因与症状: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过多或过少,饲料成分变性或能量不足,均会引起黄颡鱼的营养性疾病。常见症状有脂肪肝病、维生素缺乏症等。病鱼肝脏肿大,肝脏颜色粉白或发黄,胆囊肿大,胆汁发黑。
预防措施:改进饲料配方,提高饲料质量,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无机盐的用量。


275楼2015-10-20 15:16
回复
    面积30亩,放苗规格100尾/斤,一共放苗2600斤,平均放亩密度8667尾/亩。2015年3月16号放苗,截止2015年6月30日,一共投喂饲料14吨,大的有2两多,计划拉网卖鱼,养殖全程使用泱盛保健方案,3个多月没有发生一次爆发性细菌性疾病引起的大规模死亡。
    全程保健方案如下:
    内服保健方案:放苗投料开始,一包饲料拌1包肽酶激安加一包板黄散,一天一餐,一个疗程使用5天。一个月使用2次。目前为止,一共使用7个疗程。
    外用改底:每隔3-5天,定期撒红片一号,一包用3亩。
    外用消毒预防:根据天气情况,每间隔5-7天左右,用盛典消毒,一瓶用4亩。
    遇到零星死亡,一天达到30条以上的时候,内服拌比龙精点+肽酶激安,一套用2000斤鱼,外用盛典,一瓶3亩,达到控制和治疗的效果。
    一个养殖周期下来,相比其他同期放苗的养殖户,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明显提高,死亡量大量减少。


    279楼2015-10-20 15:1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9月是黄颡鱼最后一个“黄金生长月”。但是,进入 9月也迈入养殖中后期。该阶段,昼夜温差变大,池塘水质老化,底质恶化,池塘容易泛底。往往出现倒藻、氨氮亚盐飙升、出血病、烂皮病等养殖问题,严重影响投喂和鱼体消化吸收。投喂上不去、发病给养殖带来严重的损失。


      281楼2015-10-20 15:18
      回复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饲料原料特别是蛋白质饲料原料短缺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的瓶颈。鱼粉蛋白质含量提高且氨基酸平衡,是水产动物饲料中营养最丰富的蛋白质原料,近年来鱼粉产量相对稳定,但需求量和价格都持续升高,使得养殖成本增加。
        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也是近年来水产动物营养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玉米蛋白粉是玉米淀粉加工中的副产物,粗蛋白含量是51.3%,相对其高蛋白质含量,缺点是精氨酸含量低 1.48%。水产动物饲料中玉米蛋白粉含量高于15% 时影响生长速度,其主要原因是氨基酸不平衡,特别是精氨酸含量低,添加晶体氨基酸与其他氨基酸发生拮抗作用。
        NCG(N-氨甲酰谷氨酸)是NAG(N-乙酰谷氨酸)类似物,可以像NAG一样参与机体尿素循环,高效激活精氨酸合成途径关键酶氨甲酰磷酸合成酶CPS。用NAG代替精氨酸添加到饲料中,能够通过内源合成的方式显著提高精氨酸水平。另外,NCG还具有价格低廉,吸收率高,对环境不造成污染,与赖氨酸等吸收不产生拮抗,消化吸收率高的特点。
        试验设计将初始规格为(3.64±0.04)g鲟鱼幼崽饲养于室外水泥池中,正式试验前,鲟鱼幼崽用基础饲料饲喂7d使其适应试验环境;然后将饲养7d后的鲟鱼幼崽均匀分成三组,然后在水温 21.0~22.0℃、溶氧>6.0mg/L的条件下分别采用不同 NCG 添加组饲料进行 56d 饲养,每天人工投喂四次,饱食投喂。
        人工配合饲料的基础配方如下表:

        注:1、抗氧化剂为 2,6-二叔丁基对甲酚;2、实验分组依据NCG添加量不同分别为对照组1.48份的纤维素和实验一组的 0.05 份 NCG+01.43 份的纤维素以及实验二组的0.1份的NCG和 1.38份的纤维素组合。
        试验结果表1 不同NCG浓度试验组生长分析

        表1为采用不同NCG添加梯度的饲料进行鲟鱼饲养的参数对比,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饲料显著提高了蛋白质效率,提高了鲟鱼生长速度,降低了饲料系数。0.05%组与对照组相比,鲟鱼平均末重、增重和蛋白质效率分别提高 12.20%、13.73%、9.58%,饲料系数降低 10%;0.1%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末重、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分别提高 18.93%、 21.5%、 19.58%,饲料系数降低 19.28%。
        结论
        本发明的一种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鲟鱼高玉米蛋白粉饲料,通过在高玉米蛋白粉(30%)饲料中添加 N-氨甲酰谷氨酸,提高了玉米蛋白粉蛋白质的利用率,提高了生长速度,降低了饲料系数,解决了鲟鱼饲料配方中高玉米蛋白粉含量对生长限制的难题。


        285楼2015-10-24 17:58
        回复
          第六位为大家解密饲料的配方师来咯,上一期是北方地方的主养鱼——鲤鱼,这一期轮到大口鲶啦。您知道大口鲶饲料是怎么选择吗?又是如何投喂管理的呢?这期可是一位美女配方师为大家讲述哦,有请通威股份水产研究所的尹恒老师为大家主讲。
          尹恒:水产养殖专业,硕士学历,1999年进入通威, 主要从事淡水鱼类营养与饲料研发及技术应用工作,主要对原料、添加剂在鱼类上的作用进行评估,筛选出多个产品在水产饲料上进行应用,并对植酸酶在水产料上的应用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作为主要研发人员参与的多个项目获得公司科技成果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两篇。水产研究所核心营养师之一,现主要负责重庆片水产料饲料配方与营养技术支持。

          高级营养师 尹恒
          大口鲶,南方大口鲶,又名鲶巴朗,属鲶形目,鲶科,鲶属,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水域。2012年全国产量为39.2435万吨,其中养殖量较大的区域有四川(7万吨以上)、江西、湖北、广东等地。
          1、大口鲶的饲料选择
          大口鲶生长迅速,属于凶猛肉食性鱼类,在野生状态下一般以鱼、虾、水生昆虫和底栖动物为食,可捕食相当于自身体长1/3长的鱼类。人工养殖条件下,主要以冰鲜杂鱼为饵料,近年来,在体长为6~8cm或8~10cm时,通过人工驯化转食已能顺利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的形态有软颗粒饲料和浮性膨化料两种,软颗粒饲料含水量达40%,适口性较好,但需要现用现配,不易储存,因此目前市面上养殖大口鲶商品鱼主要以浮性膨化饲料为主。

          通威股份目前有大口鲶浮性配合饲料14*系列(产品编号见图1),使用本系列的浮性配合饲料,当年水花可至养至上市规格(1kg/尾以上)。当鱼价较高时,全程使用141,鱼种阶段的饲料系数为0.7~0.8,成鱼阶段饲料系数在1.0左右。鱼价较低时,养殖后期可以使用142或143,成本更经济。

          图1 通威大口鲶浮性配合饲料编号
          2、大口鲶投喂及管理要点
          (1)池塘养殖大品鲶主要以精养为主,放养密度为800~1200尾/亩,同时搭配少量大规格鲢、鳙。由于大口鲶具有自相残杀的特性,因此在放养时苗种规格务必要整齐。
          (2)投喂次数与投饲率:在大口鲶全长5~10cm时,日投饵率为鱼体重的8~10%,日投3~4次;全长为10~13cm时,日投饵率为鱼体重的4~6%,日投2~3次;全长>23cm时,投饵率可降为鱼体重的1~3%,日投1~3次。
          (3)饲料粒径选择:见下图2。

          图2 大口鲶饲料粒径选择
          (4)由于大口鲶畏光,因此投饲时间最好设置在清晨和傍晚,如果需在中午加喂,应在投饲点上方搭建遮阳棚。
          (5)大口鲶性喜水质清新,耐低氧能力较差,当水体溶氧较低,水质较差时大口鲶摄食量会明显下降或拒食,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保证水体溶氧充足(5mg/L以上),水质较好。
          (6)虽然大口鲶生存温度可低至℃,但当温度降至15℃以下时,大口鲶的摄食量会严重下降,并在整个越冬期间几乎不摄食,因此要作好饲养规划,尽量在水温下降前养成商品规格上市。


          287楼2015-10-24 17:59
          回复
            一、作好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苗种培育池
            培育池为水泥池,长方形。小池面积20平方米,池深1米;大池面积1亩,池深15米。
            2、水质培育
            (1)小池
            将水花鱼苗养成全长2厘米规格的苗种。鱼苗放养前把水泥池四壁及底部擦洗干净,注入30厘米左右水,并用福尔马林使池水达10毫克/升浓度消毒池水。过3天毒性消失后,将轮虫种引入池中,每天泼洒一次豆浆,连续3天,此时轮虫大量繁殖,即可放养水花鱼苗。
            (2)大池
            将全长2厘米养成10厘米规格的鱼种。放苗前,池中注入50厘米左右水,并用生石灰使池水达20毫克/升浓度清塘消毒,同时施用500千克粪肥培育饵料生物。7~8天后毒性消失,饵料生物也繁殖起来,即可放苗。
            二、鱼苗放养
            下午4~5时,选择游动活跃,逆水能力强,无病害的鱼苗放入池中。放养时,注意装苗容器水温与池水水温的差别,若两者温差超过2℃,应将装苗容器放入池水表面,用池水徐徐加入容器内,使鱼苗慢慢适应池水水温,当容器水温与池水水温基本一致时,再将鱼苗缓缓倒入池中,防止鱼苗因水温突变不适而造成死亡。


            290楼2015-10-24 18:00
            回复
              根据革胡子鲶苗种生长特点,分两个阶段进行培育。
              1、第一阶段培育
              在小池中松散设置8个经洗净消毒的水葫芦垛,用细竹等浮性材料围住水葫芦,供鱼苗栖息、食场和清新池水水质等。每平方米放养3000尾水花鱼苗。鱼苗除摄食池中轮虫外,每天还应投喂水蚤1次、混合饵料4次上午、下午各2次。混合饵料用量:前3天平均每天投喂6个熟蛋黄和200克鱼粉;第四至第七天平均每天投喂6个熟蛋黄、500克鱼粉和300克麦粉。投饵方式采用混合料兑水泼洒法,沿池边和水葫芦垛处多泼些,其它水域少泼些。培育期间,要保持池水微流,进水口和出水口都要用纱窗布围住,防止鱼苗逃跑和敌害生物进入。每天适量增高水位,到第七天,池水深度应达到1米左右。鱼苗培育到第七天下午,在小池中反复拉网几次,此时鱼苗出池平均规格可达2厘米,经筛选后把个体特别大的少数鱼苗留在原池中继续培育,其它鱼苗转入大池中进行第二阶段培育。
              2、第二阶段培育
              根据革胡子鲶的生活习性,在大池内四周边缘设置若干个草堆用石头压住沉入水中,供苗种栖息、食场和育肥池水作用。每亩放养规格为2厘米的鱼苗10万尾。投喂混合饵料鱼粉50%、麦粉40%、面粉10%。每天投喂3次早、中、傍晚各一次,日投饵量控制在鱼体重的12%左右。每次投饵时,先用少量水加入混合料中,用手不停地搅拌,使粉状的饵料变成细微颗粒状,然后将饵料投入池中,重点投在池内边缘和草堆上。培育期间,每隔3天注水一次,每次增加水位10厘米左右,到起捕时,池水深度达1.2米左右;每隔6天全池拉网一次,将个体特别大的苗种挑选出来。为保持池水有丰富的天然饵料,中途可施追肥腐熟粪肥一次,施肥量为100~150千克/亩。经过以上两个阶段25天的强化培育,革胡子鲶水花鱼苗可以长成平均全长10厘米规格的鱼种,成活率达80%~90%。


              291楼2015-10-24 18:00
              回复
                大口鯰俗称河鲶,属鲶形目、鲶科鱼类。大口鲶营养丰富,肉质鲜美,无肌间刺;生长速度快,苗种易得,疾病少,耐缺氧能力强,养殖技术简单,饲料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基于以上原因,该品种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喜爱。2014年7月四川崇州一养殖场养殖的大口鯰发生大规模死亡,笔者对其进行相关诊断,并进行治疗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1、发病鱼的临床症状
                  经调查池塘水温22℃~25℃,疾病爆发的鱼种大小为50~100g,发病初期每天死亡10多尾,疾病高发期每天死亡2,000尾,送诊前短短1周已死亡50%,该病发病后的死亡率高达90%,即使不死亡的因体表溃疡严重也无商品价值。
                  患病鱼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离群独游,漂浮在水域上层,靠池塘边慢游;反应迟钝,受惊吓后缓慢沉入下层。病鱼腹部、背部、尾部均有不同程度溃烂,甚至穿孔,肠道暴露,严重者尾部断裂(见图1、图2、图3)。

                图1 腹部溃烂
                  2、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发现少量的车轮虫,采用脑心浸液(BHI)琼脂培养基在病鱼的肝、脾、肾及溃疡处均分离到4株菌。该4株菌在营养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均呈圆形,白色较不透明,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观察到,分离4菌株均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菌体两端钝圆,多数单个排列,少数成对排列,无荚膜,无芽孢,从形态上基本可确定为同一株菌。
                  该菌16SrDNA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后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结果分离菌株与维氏气单胞菌的同源性最高,序列相似性达99.5%。因此,结合分离菌株形态将其鉴定为维氏气单胞菌。将分离到的细菌接种健康大口鯰,在48h内实验组出现死亡,且体表出现红肿、脓包,甚至溃烂,剖解见内脏充血、出血,并从人工接种感染的大口鯰肝分离到1株细菌,经16SrDNA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菌株同样为维氏气单胞菌。综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原学检测结果和回归感染试验,初步认为维氏气单胞菌为该病的病原。

                图2 尾部断裂
                  3、药敏试验与治疗
                  利用纸片扩散法,对该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美福仙、氟苯尼考、环丙沙星和强力霉素敏感;对红霉素、头孢Ⅳ和壮观霉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丁胺卡那和卡拉霉素不敏感。
                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对发病池塘的鱼使用氟苯尼考与Vc进行拌料投喂,用量分别为20mg/kg体重,连续投喂7d;同时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药物使用后5d,病情得到很好控制,病鱼恢复吃食。

                图3 腹部溃烂
                  4、小结
                  4.1 维氏气单胞菌为气单胞菌属的一种,亦被称为维罗纳气单胞菌、凡隆气单胞菌和维隆气单胞菌。
                  其存在于水体和淤泥等环境中, 能够感染斑点叉尾、锦鲤、西伯利亚鲟、鲱形白鲑、华鲮 、框镜鲤等多种鱼类,笔者发现该病同样可以感染大口鯰,造成严重的体表溃疡。维氏气单胞菌目前已成为水产养殖的重要病原菌,危害的品种也越来越多。
                  4.2 防止鱼体受损失,可有效防病。
                  鱼类的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两层。其含有一种特殊的腺体,能分泌出大量的粘液,使皮肤富有粘滑性,同时也能在鱼体表面形成有效的物理保护屏障,保护鱼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鱼类一旦皮肤受到损伤则容易感染细菌而产生死亡。皮肤溃烂是鱼类较常见的皮肤病,一般是由于寄生虫寄生或鱼体受到机械性损伤继发细菌、真菌等感染引起皮肤组织的炎症,病灶处继而坏死,组织脱落形成缺损。防止鱼体受伤和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配比营养水平、增强机体抵抗力也是防治该病的必要措施。
                  4.3 目前来看可造成大口鯰溃疡病的病原非单一病原。
                  大口鯰溃疡病2005年研究病原为豚鼠气单胞菌。通过该病的诊断发现造成溃疡病的病原又新增了维氏气单胞菌。
                  4.4 该病发病传染极快。
                  发病后通过药物治疗挽回的经济损失有限,该病应已前期预防为主,可通过前期投喂免疫增强剂提高鱼体免疫力,同时加大相关疫苗的研发。


                292楼2015-10-24 18:0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加州鲈鱼是湖州地区主要水产养殖品种之一,由于行情一直较好,多年来广受养殖户欢迎。传统加州鲈鱼养殖需要使用冰鲜鱼,不仅养殖环境恶劣,而且费时费力,养殖规模很到限制。虽然近几年部分厂家已经开发加州鲈鱼饲料,但很多养殖户反映鲈鱼饲料塘口出鱼相比冰鲜晚,很难抢占市场先机。难道吃加州鲈鱼饲料真的比吃冰鲜鱼卖鱼晚吗?10月7日国庆期间湖州新市镇使用天邦鲈鱼料养户褚顺初塘口热闹非凡,其10亩鲈鱼塘口25000尾鲈鱼苗,头批就能统货出鱼14000斤,炮头达到1.2斤,出鱼效果难以置信。褚老板原本打算预约中秋卖鱼,9月25日打样7两以上高达80%,由于其今年初养鲈鱼,新市镇也不是湖州主要鲈鱼养殖区域,鱼贩不熟一直预约到10月7日才轮到其卖鱼,新市镇塘口鲈鱼价格也比菱湖低。虽然卖鱼价格不是很理想,但他对天邦鲈鱼饲料的出鱼效果非常满意!褚老板对于天邦加州鲈鱼料赞不绝口,评价天邦加州鲈鱼料优势明显。优势一:全熟化饲料,投喂方便。相比冰鲜鱼不仅环境好了,而且更加省时省力,褚老板虽第一年养鲈鱼通过天邦鲈鱼料轻松管理三口鲈鱼塘。优势二:长势快,鱼均匀。很多养殖户反应今年鲈鱼长势相比往年长势慢,10月7日卖鱼,总计养殖130天7两以上高达70%以上,炮头达到1.2斤,长势效果比周围使用冰鲜鱼的养殖户还要好。优势三:体型好,鱼健康。很多吃冰鲜鱼鲈鱼体型短,肚子大,而使用天邦饲料的鲈鱼体型好,肉结实鱼压称,深受鱼贩喜爱。使用天邦鲈鱼料鲈鱼用药少,好管理,不易发病。


                  297楼2015-10-24 18:03
                  回复
                    2015年7月中旬随着台风“灿鸿”的离开,江浙地区迅速出梅进入高温天气,至7月底最高温度普遍高于35℃,中午12~15点加州鲈鱼塘口表面水温超过35℃。加州鲈鱼属中下层鱼类,生存水温在1~36.1℃,10℃以上开始摄食,加州鲈幼鱼达到最快生长速度的适宜温度26-28℃,当温度低于15℃或超过32℃生长就将停止。连续的高温对于鲈鱼养殖影响非常大,吃食情况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减少,甚至生长受到抑制,且容易爆发疾病。宁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对使用天邦全熟化饲料及冰鲜鱼的塘口进行定期对比打样,全程监控加州鲈鱼的吃料及生长状况,7-8月份阶段数据如下。



                    天邦全熟化鲈鱼料塘口与冰鲜鱼塘口打样分析:
                    1.此次打样上海区域褚宝根 ,卢荣记,陈阿武、金春泉等塘口多批放苗,打样规格相差比较大,相对于单批养殖户准确率会受到影响,湖州区域沈永华(天邦)、褚顺初(天邦)、费根方(冰鲜)、王美林(冰鲜)等都是单批放苗,规格差异比较小,打样数据可以比较准确的反映7-8月鲈鱼的生长情况。
                    2.通过7-8月的两次打样使用天邦全熟化鲈鱼料鲈鱼规格相比冰鲜鱼规格更加均匀。数据分析对比使用天邦全熟化鲈鱼料与冰鲜鱼生长情况,在使用天邦全熟化鲈鱼饲料7-8月日平均增重3-4g,褚顺初相比上次打样日增重4.4g/日,沈永华增重3.04g/日,而普通使用冰鲜鱼跟踪塘口费根方与王美林平均增重只有2-3g,如果单以跟踪塘口对比显示使用天邦全熟化鲈鱼饲料塘口的增重效果比跟踪的冰鲜鱼塘口生长还要好。
                    3.7月中下旬出梅后高温天气对鲈鱼吃食影响比较大,无论冰鲜鱼还是饲料鲈鱼吃料都不理想,受高温及水质影响大部分塘口吃食减少达到20-30%,所以高温期间限制鲈鱼生长的主要为吃食量的减少。
                    4.通过计算检测肥满度,使用天邦饲料鲈鱼条形修长,有利于鲈鱼后期生长,而使用冰鲜鱼跟踪塘口部分鲈鱼鱼肚子大,体型没有使用天邦全熟化鲈鱼饲料好。
                    现阶段影响鲈鱼生长主要水质问题及处理
                    1.水温高:15年7月下旬出梅以后进行连续高温、阳光强,表面水温普遍在35摄氏度以上。鲈鱼吃食减少,部分塘口发病情况比较严重。建议养户改变投喂时间,上午提早至5点左右,晚上推后至6点,早上喂食前需提早开增氧机保持充足溶氧。提高水位可以也可以效提高鱼吃料,如上海陈阿武塘口塘口水深2m以上,鱼吃料最好,每万苗吃料达到57斤。另外建议养殖户使用遮阳网,投喂天邦全熟化鲈鱼沉性料等都能改善鲈鱼吃食。
                    2.蓝藻爆发:今年鲈鱼塘口蓝藻爆发比较严重,严重影响鱼塘水质,蓝藻出现前期建议养殖户多开增氧机,提早使用腐植酸及活菌物质抑制防止蓝藻爆发。蓝藻爆发塘口建议下风口局部处理,不建议全塘杀蓝藻,全塘杀蓝藻很容易造成倒藻从而造成重大损失,蓝藻爆发塘口平时因适当加水、解毒缓解蓝藻毒性和维护水的活力,稳定水质防止倒藻。
                    3.“鸡花”大量繁殖:鲈鱼塘口有机质丰富,极易产生枝角类,湖州养户俗称“鸡花”, “鸡花”也是鲈鱼塘口最易出现的水质问题,“鸡花”过多会造成氨氮迅速上升,严重影响鲈鱼塘口水质,因此一定要及时处理“鸡花“。但使用杀虫药一定不要过量并且注意及时增氧。


                    298楼2015-10-24 18:03
                    回复
                      长期以来,加州鲈鱼的养殖都是以投喂冰鲜为主,饲料投喂比例很小,然而冰鲜鱼的质量不稳定,难保存,投喂后对水质污染厉害,容易带来病菌。在2005年左右传出可以全程饲料养殖的消息后,该品种成为了各大饲料厂家的必争市场。
                      我司对该品种高度重视,成立了一直专门的专家队伍,从配方到养殖技术再到市场跟踪这3个层面,配备专业的人才进行攻克,经过配方的升级,养殖技术的总结和跟踪,在加州鲈鱼板块取得了突破,海大加州鲈鱼料也得到了养殖户的认同,这也是养户选择海大的原因所在----真正的为客户创造价值。
                      1、海大加州鲈鱼料阶段性效果
                      (1)海大加州鲈鱼料阶段性效果表达
                      2015年海龙加州鲈鱼料阶段性效果表达

                      (2)海大加州鲈鱼肝脏情况

                      (图1)

                      (图2)
                      从以上图1和图2可以看出,使用海大加州鲈的鱼肝脏情况良好,颜色红润有光泽
                      2、海大技术保投喂
                      (1)内服方案保肝护胆

                      使用方法:1瓶3103+1包3505,拌料2包(80斤)
                      在加州鲈养殖的过程中,肝脏的健康程度对鱼的生长和投喂有直接的影响,经过广大客户的验证和反馈,海大3103+3505搭配使用能够有效的减轻加州鲈鱼肝胆负荷问题。


                      300楼2015-10-24 18:04
                      回复
                        在常温养殖条件下1亩水面产水蛭干品60千克左右,饲养周期一年半以上。这里所说的水面是指实际养殖水体面积,并不是占地面积。一般农田开挖水蛭池,只有60%〜70%是养殖水面,30%〜40%是产卵平台。也就是说,1公顷地只有0.6〜0.7公顷是水面。
                        现详细介绍亩投放种苗的经济效益投人产出情况。
                        (1)亩投放种苗30千克,每千克按60元计,苗种投人1800元。
                        (2) 30千克种苗约1200条*每条年繁殖成活10条,共有12000条。
                        (3)按饲养周期一年半算(产茧孵化期和休眠期不计)每条重20克X12000条=240千克。
                        (4) 240千克鲜品可晒60千克干品。
                        (5)目前市场价每千克干品130元*60千克=7800元。
                        (6)毛收人7800元。减除种款1800元、水田使用费150元和土方人工费200元、圈围材料费150元,实际较高的纯收人为5500元。此为一年半收人,非年收人,折合年收人3600多元。当然,到第三、第四年因不需购种投人,效益大些;如果养殖者自捕宽体金线蛭养殖,亩收入高者可达6000元。
                        (7)水蛭与鱼类立体混养。若水田开挖,可混养鲢、缠鱼苗,规格3〜5厘米,亩投6000尾左右,增鱼种150〜200千克;若池塘养殖,可混养鲢、鳙鱼种,规格每千克6尾左右,亩投鱼种80~100千克,增成鱼300千克以上(切忌与鲤、青鱼等肉食性鱼类混养);由于水蛭与鱼苗或鱼种混养,饲养周期一年半(常温养殖),亩较好效益为8000〜10000元。


                        303楼2015-10-24 18:05
                        回复
                          水蛭,俗称蚂蟥,因其外形和嗜吸人畜血液的特点,令很多人谈其色变,毛骨悚然。但在平湖市新埭镇农民张杰眼里,它是地地道道的“软黄金”,平均养殖一亩水蛭能挣3万多元。来听报道:
                            在位于浙江嘉兴平湖市新埭镇鱼圻塘村的双惠水蛭养殖基地,记者看到,一只只不起眼的养殖池里,一群黑乎乎、软绵绵的水蛭悠闲地生活着,有的贴在池壁上,有的在水中不停游动,如果把它捞起来,它们立刻会缩成一团。基地主人张杰告诉记者,水蛭有上百个品种,他养殖的是宽体金线蛭,是不吸血的,喜欢吃螺蛳,也是水蛭中药用价值较高的品种。由于养殖的人少,市场需求大,目前,加工成干以后每公斤水蛭干能卖到600元左右。[音响:跟它有感情了,现在养的人少,毕竟有的人怕,有的感觉投入(风险)大,我感觉这个经济效益可以, 今年可以将第一次投入可以收回。]
                            据了解,今年42岁的张杰是去年10月经朋友介绍试水水蛭养殖的。目前,他已投入资金70多万元,建有45只共约20多亩的网箱养殖池。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张杰基本掌握了水蛭养殖规律,并采取自己孵化、繁育和养殖的方法,减少养殖成本。
                            水蛭四五月育苗,九十月成熟。眼下正是一年中水蛭养殖最为忙碌的时期。这几天,天气连续高温,张杰一直在养殖基地关注水温的变化,做好水质调控。[因为今年天气温度特别高,我想到了给它用点黑网遮阳,并24小时实行换水。]
                            张杰告诉记者,目前,他投下的水蛭苗已长成320条一公斤,等到160条一公斤时就可收获出售。预计可成功收获25万尾大水蛭,平均养殖一亩水蛭能挣3万多元,去年投下的成本今年基本上可以收回。(谢付良)




                          306楼2015-10-24 18:06
                          回复
                            选择面南背北、避风向阳处,要求排灌方便,阳光充足。池塘宽3米,深1-1.2来,长度可根据场地大小而定。池底用水泥灌浆,以不漏水为原则,池对角设进、排水口,池底要北高南低,以利于排灌。池塘周围用富含腐植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以便于水蛭(蚂蝗)产卵。池塘中间建高于水面O.2米的平台一个,保持湿润,池底放些石块和树枝供水蛭(蚂蝗)栖息。
                              2.水质
                              水源是水蛭(蚂蝗)生存为主要条件,因此环境和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蛭(蚂蝗)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因人工养殖的水蛭(蚂蝗)密度较大,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经常换水井防止化肥、农药的污染.尤其是7—8月的高温季节,更要保证进出水口畅通,水质清新和要有一定的容氧量。
                              3.种蛭的选择
                              种蛭要求个体肥大,以每条12克以上为好.要求活动力较强,体表光滑,颜色鲜艳无伤痕,放养密度为每亩20—25公斤(2000—2500条)。
                              4.孵化
                              水蛭(蚂蝗)一般在11℃以上可以繁殖产卵,经16—25日孵出幼蛭。产卵期池塘附近要保持安静.以免惊动产卵油水蛭(蚂蝗),造成空卵茧。孵化期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兔踩破卵茧。孵出的幼蛭3天后可自行采食河蚌、螺蛳的血液,因此要投放充足的饲料,一般为每千条水蛭(蚂蝗)投放20公斤螺蛳、河蚌,每星期投喂一次禽畜的血块,供其自由采食。但要注意随时清理血渣及其他剩余食物,以保持水质的清洁。
                              5. 越冬
                              水蛭(蚂蝗)的耐寒能力较强,一般不易被冻死。自然条件下,气温低于10℃时就会停止摄食,钻入泥中越冬。人工养殖可在池塘四周遮盖稻草等物保暖,协助水蛭(蚂蝗)自然越冬。这种方法省时省力,适合大面积商品水蛭(蚂蝗)养殖。也可以将育种水蛭(蚂蝗)集中在塑料薄膜棚内越冬,半月投喂一次饲料,这种方法可使水蛭(蚂蝗)正常生长和活动,待温度稍有回升,即可交配产卵。
                              6. 天敌与疾病的防治技术
                              水蛭(蚂蝗)的天敌主要有田鼠、蛙类、黄鼠狼、蛇等,可采用徽电网防治及工具诱捕。一般情况下,水蛭(蚂蝗)的生命力较强,基本无疾病,只要水源不被化肥、农药及盐碱性溶液污染,保持进出水口通畅,食物新鲜,及时清除饲料残留物,经常换水就能养好水蛭(蚂蝗),反之则可能会发生皮肤病和肠道病。
                              7.捕捞与加工
                              早春放养的种蛭到4—5月份可产幼蛭,9—10月份可成长为商品蛭加工出售。用稻草等秸秆作物扎成小捆,以畜禽血浸泡后放入池中,水蛭(蚂蝗)闻到后,会聚集在草捆上,将其捞出,可用石灰掩埋,20分钟后,待其死亡取出晒干或用草木灰拌匀晒干。干品要求干净整齐无杂质,以整条水蛭(蚂蝗)自然扁平、背部稍隆起,质脆易折,断面呈胶质状并有光泽为最好。正常情况下每亩可收成品800~1000公斤(干品为500-600公斤)。目前药材市场价格为每公斤120—180元。


                            309楼2015-10-24 18:0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有条件的可用日光温室,打破水蛭的冬眠习性,可周年生长繁殖,增加经济效益。
                                在没有采取措施的冬季,要做好冬眠前的处理工作,越冬之前多增加一些营养丰富的饵料,要以能量饵料为主,以增加体内的脂肪,为水蛭进入冬眠后有充足的能量做准备。一般情况下,水蛭在水温10 ℃ 以下开始停食,陆续钻入土中。可在池的四周把土挖松,当温度在5 ℃ 以下时即进人冬眠状态。在早春投放的种水蛙,繁殖的幼蛙此时一般都已长大,将水排干,把第二年要做种蛭的留下,集中投入育种池中越冬。


                              310楼2015-10-24 18: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