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吧 关注:1,804,656贴子:32,445,750
  • 7回复贴,共1

【技术】对摩企的建议:发展电控CVT发动机,跨骑变速箱自动化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贴两个车型的图:


这是本田的两个车,我认为代表了21世纪摩托车技术的发展方向:自动化
第一个是FORZA踏板,电控CVT变速箱,与离心式CVT的比较下面再说
第二个是NC750S,双离合手自一体变速箱
大家先欣赏一下


IP属地:黑龙江1楼2015-11-06 00:31回复
    说起CVT,也就是无级变速传动,摩托骑士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踏板车。是的,我说的就是踏板车采用的皮带式CVT变速箱。我们对踏板车的印象是,一拧就跑,但是马力不大,油耗很高。然而看看汽车行业,CVT被认为是舒适、高效、经济省油的代名词,凭借着连贯的动力特性,百公里加速等项目上也有着不错的表现。
    为什么都是CVT技术,却有这么截然相反的表现呢?
    因为踏板车采用的CVT变速箱是机械式调整变速比,而汽车采用电控CVT,通过程序控制变速比。

    常见的CVT原理都差不多,两组锥形带盘夹住V形的传动带(钢带或者皮带),通过调节主动盘和从动盘的加紧力度和夹缝距离,来调整传动带在两个盘上的等效运动半径,实现传动比的连续变化。
    CVT优良的动力表现来自于针对不同的车速、负载、油门开度等条件,都可以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变速比,使发动机工作在一个最高效的转速上。这里可以看出,理想的变速比是多个控制变量的函数。对于计算机来讲,只要预设了这样的函数,不管这个函数的曲线有多复杂,都能通过预置的存储信息和精密的计算找到这个最优解,然后通过执行机构精确地控制。
    而踏板车的CVT变速箱采用机械式的控制方法,首先是主动轮上的离心块,随着发动机转速产生离心力,变换成推动主动盘夹紧的力。然后是主动盘和从动盘上的预载弹簧,也是提供了夹紧力。从动轮上有转矩凸轮,将轮胎一侧的转矩转化为从动盘的位移,调整夹缝宽度。这一系列的机械结构共同作用,才使得踏板摩托能够跑起来,并且有了适应不同速度和负载的能力。这种变速箱的各种调整和改进也是针对这些结构的形状、弹簧力度等机械属性进行。
    然而这种机械式的调整,最终形成的变速比调整函数只能被机械结构限制在几种简单的形式上,很难获得最优的控制结果,于是造成了踏板摩托发动机的各种缺点。


    IP属地:黑龙江10楼2015-11-06 00:58
    回复
      汽车上电控CVT的执行机构主要采用了液压控制,控制计算机通过两个液压泵调整主动盘和从动盘的夹紧力度,从而改变变速比。这是因为汽车发动机功率和扭矩较大,要求锥形盘的夹紧力度很大,同时汽车发动机内部有完善的液压系统,扩展到CVT上比较容易。
      而对于摩托发动机,功率和扭矩很小,不需要很大的夹紧力度,可以考虑采用步进电机或伺服步进电机通过机械结构控制夹紧力。主体结构仍然采用现有的皮带式CVT,可以减少研发成本。皮带的传动能力对于摩托车是够用的,其本身的传动效率也可以达到较高水平。

      图片引用自:[1] 胡强 新型无级变速器的设计与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2010


      IP属地:黑龙江14楼2015-11-06 01:12
      回复
        欢迎大家讨论。我还要赶明天一早的作业,先写到这了。


        IP属地:黑龙江15楼2015-11-06 01:14
        回复
          参考链接:
          38号车评中心:无极变速CVT的优缺点和应用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3ODIzODEwOA==.html
          本田FORZA踏板,电控CVT
          http://www.honda.co.jp/FORZA/
          本田NC750S,双离合手自一体变速箱
          http://www.honda.co.jp/NC750S/
          http://www.honda-dreamwing.com.cn/product/nc750s/


          IP属地:黑龙江22楼2015-11-06 01:29
          回复
            发展自动变速箱还有一个长期的积极作用。通过简化操作,方便骑手在城市复杂路况中频繁变化速度,就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摩托不守交规,在车流中乱窜的现象。我在堵车的那一个小时里面不止一次地想我干嘛要费死劲控制这离合档位,干脆一路二档,从车缝中跑出去或者开上人行道算了,不用受这苦,但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如果骑手能轻松地跟着车流走走停停,文明行驶,也许广大市民对摩托车的印象就能改观,从而避免禁摩政策的进一步发展。
            很多人认为禁摩是违法的,其实不然,交通法赋予了交警限制车流和车型的权力,而在我生活的哈尔滨有更严格的禁限摩政策,不办牌照驾照。我一路追根溯源,是黑龙江省人大要求进行摩托车总量控制,授权交警实行这些政策。这就反映了本地区一般市民对摩托车普遍的负面印象。
            如果能促进摩托骑手文明行车,改善大众印象,不仅可以化解禁摩矛盾,甚至可以吸引更多人参与到降低了门槛的摩托车运动中来。


            IP属地:黑龙江38楼2015-11-06 23:31
            回复
              不知吧里有没摩企的工作人员来讨论一下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5-11-08 15:25
              回复
                老帖重新顶起,还有人看吗


                IP属地:黑龙江51楼2016-02-04 14: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