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landing吧 关注:715贴子:4,444

第一次申论作业是:2015年浙江省A卷的申论大作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资料5”中的“归零”说法,耐人寻味。请你结合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50分)
(1、主旨明确,内容充实。 2、结构完整,论述深刻。 3、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4、字数在1000-1200字。)


1楼2015-12-20 22:40回复
    12月24号之前把作业交到此处。


    2楼2015-12-20 22:48
    回复
      津140006-夕言



      IP属地:天津9楼2015-12-21 19:13
      回复
        粤A140098-珊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5-12-22 12:03
        回复
          鲁J150083-婉玉
          “归零”,从心态开始
          一边是长势喜人的棉花无人摘,一边是大学毕业的学生就业难;一边是“高薪诚聘、虚席以待”却无人可用,一边是“下岗就业、四肢健全”却无处可去。可以说,一边是用工方“急火难灭”,一边是就业方“冰霜难解”。我们不禁要问;究竟缘何“冰火两重天”?
          大学生长久以来生活在象牙塔,自视甚高,从出生开始就不懂得什么叫做一无所有,以至于毕业看不清社会现实,要破解这一困境,还需从心态上主动“归零”。
          “归零”,需放下身段。再名贵的钟表到了子夜都需从零开始,一秒不错,一分不差。一个人过去成功的理由,可能是今天失败的原因。史玉柱的脑黄金,把他和他的团队推到了新的高度,也带来了新的危机。成功的喜悦蒙蔽了他们的眼睛,不能认清自己,使得巨人一下从悬崖上坠落。好在负债的压力并没有击垮他,东山再起的关键就是老板放下架子。一切归零,才有成功的可能。从心态上归零,才是一切成功的起点。
          “归零”,要抓住机会。西楚霸王戎马一生,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给了我项羽和刘邦逐鹿中原的机会。但是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羽优柔寡断错失良机,使得刘邦逃脱,最终四面楚歌自刎乌江。若是能接受现实,一切从头再来也就罢了,偏偏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亲手将刘邦送上皇位。可见,从心态上归零,才有成功的机会。
          “归零”,得接受挑战。我们生活在大数据的时代,模仿层出不穷。从《中国好声音》到《中国好歌曲》,从《非诚勿扰》到《非常完美》,从《爸爸去哪儿》到《爸爸回来了》,综艺节目重复率之高令人惊叹。曾几何时,87版《西游记》风靡全球,被各国竞相翻拍,为何早先各种资源远逊于今的情况能有如此经典,现在却只能山寨?电视节目从国内抄到国外,从选秀到真人秀,观众从头换台换到尾,换汤不换药,早已审美疲劳。综艺可有接受挑战,从头来过的力量?从心态上一切归零,才能接受成功之路的挑战。
          “归零”,需破旧立新。创新是民生之本,和谐之计,发展之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需要有创新的思维。从古人以荷叶为杯,到现在的温控水杯;从古人烽火狼烟,到现在的微信微博,我们的创造力足以经受时代的碾压。但是,思维容易被局限,问一个古人,他可能可以想象出飞机大炮,但绝不会想到人类基因组计划。所以,从心态上一切归零,从思维上打破桎梏,才有成功的动力。
          长城非一日之功,数言亦仅为引玉。“灭火”、“破冰”看似艰难,其实不然,只要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敢为天下先的魄力,从心态开始,一切归零,消融这“冰雪两重天”。


          IP属地:吉林16楼2015-12-22 13:18
          回复


            18楼2015-12-22 13:48
            收起回复
              浙G140042-哈哈哈


              20楼2015-12-22 16:25
              回复
                川R150017-小青蛙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5-12-22 17:10
                回复
                  黑A150002-耗子
                  踏着时代强鼓点,唱出归零的好声音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创新问题在这一关键的历史转折期凸显,我们要通过最丰富的“神经末梢”感知时代洪流最深处的“脉动”,但是一窝蜂的假创新真抄袭却阻碍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故此,“归零”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要通过归零挺起创新的坚固脊梁,扬起从零做起的风向标乃关键之所在。
                  归零意味着从新开始,摒弃固化思维。对于个人而言,是需要勇气的,因为我们个人长期的习惯、思想、行为方式都将不具有借鉴意义,跳出外界种种局限,使自己通过新的方式重新整合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俗话说:“不破不立”,只有真正跳出固化思维模式,才可能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不被陈旧思想所束缚,才可能创造出新思路,才能把自己塑造的更好。对于企业来讲也是一样,归零意味着放弃旧固有的一些利益,重新经历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阵痛。比如说什么现在所熟知的滴滴打车、支付宝。他们就是运用了归零的思维方式,并没有仅仅定位在出租车和金融业上,而是把自身行业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跳出了传统行业的固化发展模式,发现了用户需求的“蓝海”。反观传统行业呢?我们不难从新闻报道中找到,行业不景气、大面积裁员、盈利下降等消息,我们也不难看出企业不舍得放弃固有利益,坐以待毙的心态。归零固然好,是否所有事物都应该跟风归零呢?归零意味着能看清楚自身定位,能够在归零后更加厚积薄发的发展好。而不是人云亦云,赶潮流,追时尚。我们也看到许许多多的企业在跟风中打着创新的招牌,恶意的抄袭别人的技术,山寨别人的产品。这就不是归零,而是见风使舵,投机取巧。就像前几年深圳的好多小数码代工企业一样,市场流行某品牌手机,一窝蜂去模仿、抄袭这个品牌手机的外观,模仿人家的界面,可结果呢?这样的企业被市场经济所淘汰,没有一家可以长久。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运用好归零呢?我认为可以这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不管是对于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找准自身定位,不盲从,不是为了时尚而归零。敢于试错,对于试错的结果敢于承担,对结果更加宽容,不是表里不一的归零。第二,需要建立健全保护创新的法律法规,加大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让违法者付出惨痛代价,增加违法成本,让全社会对创新充满尊敬对法律充满敬畏。第三,对于企业来说,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对于抄袭模仿者敢于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身权益,让归零而后的创新得到应有的尊重。敢于挑战固有模式,勇于创新突破。
                  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就是不断归零的过程,也唯有不断归零让我们的自己,企业和国家不断创新塑造更好的自己,创立更好的企业,国家更加繁荣昌盛。让我们借着时代大潮的鼓点,不断归零,不断创新......


                  24楼2015-12-22 17:19
                  回复
                    吉B150050淡然
                    走出固有思维,走出创新之路
                    火种的保存让世界变暖了,蒸汽机的出现让世界变小了,计算机的出现让人们可以偷懒了,网络的出现让信息透明了,我们所处了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我们的每一次创新都可能使世界向前发展。
                    多彩人生,需要人们走出固有思维,从十年寒窗到百万就业大军,从就业人群到啃老族,中国式教育给了我们希望的同时也折下了我们的翅膀,我们只有走出固有思维的桎梏,打破从众心理的藩篱,才能避免复制别人的昨天,重复一成不变的人生,没有人规定我国毕业了就要作白领,要拿铁饭碗,蓝领同样薪资不菲,一技之长比铁饭碗更有保障,只要敢于挑战固有思维,走出僵化老路,我们的未来将是不一样的丰富多彩。
                    独占鳌头,需要企业走出固有模式。众所周知,珠三角是世界的代工工厂,倚仗丰富的人力资源,代工企业迅速崛起,然而,核心技术的缺失,印度、越南等国更为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让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很难维持旺盛的生命力,企业的长久生存意味着必须打破固有模式,拥有企业核心技术,网罗优质人才,变制造为创造,才能为企业自身发展赢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繁荣发展,需要国家进行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物贸第一大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然而,人均GDP仍然停留在发展中国家水平,医疗、教育等资源依旧不足,户籍制度让优质青年对北上广望而却步,雾霾的出现,给以资源环境为依托的发展之路画上了休止符,这一时期,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转变,体制、机制需要改革,制度创新迫在眉睫,改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走出固有思维,走出创新之路,需要方方面面的力量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个人、企业、国家容不得任何一方力量的短版,居民走出固有思维,追求理想打拼事业,体会多彩人生,创造美好生活,为自己拼搏的同时也为周围的人带来了福祉,企业转变生产模式,不仅拓宽了自身生存空间,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优质就业岗位。国家应对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作出调整,改革现有户籍制度,加大对医疗、教育事业的投入,催生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
                    创新,是一个民主的灵魂,唯有走出固有思维,走出创新之路,才能使居民生活质量更有保障,企业拥有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5楼2015-12-22 17:41
                    回复




                      27楼2015-12-22 17:48
                      回复
                        川A150312-天狼85
                        犯错,你敢吗?
                        犯错,常常作为一个贬义词出现在大众概念之中。即使有人从哲学的视角去评价他的正面价值,也只是一小部分罢了,要说能认识到犯错的正面意义又能够在实际中知行合一的人就更加少之又少了。当然,我所说的犯错不是违法乱纪、故意做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犯错。歌德曾说:“错误同真理的关系,就像睡梦同清醒的关系一样。一个人从错误中醒来,就会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因此,正视错误、敢于犯错对个人发展甚至社会的意义重大。
                        世人皆知犯错的感觉一定是糟糕透了,但这并不是犯错时候的感觉。如考试的做一道选择题,你愉快地认定了正确选项,当答案公布的时候结果却出人意料。所以犯错时的感觉是极好的,就像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情一样,而结果是让人感到糟糕的。也就是说,当你在犯错的时候你不知道你是在犯错,只有产生了相应的结果你才会知情。正是这样一个过程人们在作出决定的时候就在预估风险试图趋利避害。
                        比如,很多人印象中的领导讲话都是一定要拿一张讲话稿,整个讲话过程就如同讲话稿朗诵。像这种大都因为讲话的人害怕讲出来的话语言不准确,辞藻不华丽,更怕讲错话,在公众眼下失了些什么,以至于宁愿“作报告”。也有很多人在工作中想提出一些新的想法和方案,但考虑到如果出了问题了失败了大家都会把责任归于其身,领导也会觉得其想法不可用而不再重视,本来好心却落不到好果,所以宁愿“安分守己”,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然而,成功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有可能遭到挫折或失败,但风险往往又意味着机遇和未来。麦当劳连锁店的创始人克罗克认为:“成就必须是在战胜了失败的可能、失败的风险后才能获得的东西。没有风险,就没有取得成就的骄傲”。所以,很多优秀的企业热情地鼓励尝试和冒险,积极支持员工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行动,同时又能宽容地对待失败,甚至鼓励犯错误,以保护员工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托马斯·彼得斯《成功之路》中总结出的美国最成功公司“革新性文化”的八种品质中,“鼓励革新,容忍失败”就是其中之一。时代华纳公司的已故总裁史蒂夫·罗斯曾说过:“在这个公司,你不犯错误就会被解雇”。这些都表现出美国公司对待创新失败的宽容态度,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创新理念。
                        犯错、失败、是人一生中必然的经历,更是成功之途不可或缺的风景。只有自我勇敢正视犯错,勇于犯错,才能从中获得成长养分。另一方面也要对犯错多一点包容。这样才能从错误中’醒来“才能有新的成绩。


                        32楼2015-12-22 20:04
                        回复
                          吉B150016你是人间四月天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5-12-22 20:56
                          回复
                            陕H150009-sunny


                            来自手机贴吧42楼2015-12-22 23: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