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中医学堂吧 关注:249贴子:1,086

“我是小药农系列”汇总定时更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本吧会定期发布中药图片,与大家共同学习中药。答案下期公布,欢迎大家踊跃参加。二楼上图。


1楼2016-01-29 21:59回复



    2楼2016-01-29 22:00
    回复
      第1期答案:紫苏。
      紫苏,唇形科植物紫苏。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具特异芳香。茎直立,高30~100厘米,紫色或绿紫色,圆角四棱形,上部多分枝,具有紫色关节的长柔毛。叶片皱,卵形或圆卵形,对生,边缘有锯齿,两面疏生柔毛,叶之背面皆紫者佳。茎、叶与子皆入药。花期6~7月。果期7~8月。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无毒。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
      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紫苏子: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紫苏梗:理气宽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相关名方:
      1参苏饮
      参苏饮内陈皮草,枳壳前胡半夏从。
      葛根木香桔梗茯,气虚感寒最宜用。
      参前若去芎柴入,饮号芎苏治不瘥。
      2香苏饮
      香苏饮内陈皮草,外感风寒气滞宜,
      寒热头痛胸脘闷,解表又能疏气机。
      3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朮朴俱。
      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
      4苏子降气汤
      苏子降气橘半归,前胡桂朴草姜随。
      或加沉香去肉桂,化痰平喘此方推。
      5四七汤
      四七汤理七情气,半夏厚朴茯苓苏。
      姜枣煎之舒郁结,痰涎呕痛尽能舒。
      又有局方四七汤,参桂夏草妙更殊。
      6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痰火方,芥苏莱菔共煎尝,
      大便实热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7紫苏饮
      紫苏饮用芎归芍,人参陈皮大腹草,
      胎气不和气上胸,心腹腰痛名子悬。
      8正气天香散
      绀珠正气天香散,香附干姜苏叶陈。
      乌药舒郁兼除痛,气行血活经自调。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各位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共同提高。


      3楼2016-01-29 22:02
      收起回复
        “我是小药农系列”第2期中药:




        4楼2016-01-29 22:04
        回复
          第3期答案:柴胡。
          @蛋蛋和蛋蛋西 智冠三界,快人快语,第一个解答了小药农的谜题,恭喜他!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恭喜@心痛到极致丶 在猜药名活动中,才思敏捷,第二个解出谜底!
          小药农非常欣赏 蛋蛋和蛋蛋西 、心痛到极致丶 在猜药名中的表现,再接再厉!
          柴胡:
          【别名】茈胡(《神农本草经》)、地熏、山菜、茹草(《吴普本草》),柴草(《品汇精要》)。
          【原形态】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以根条粗长、皮细、支根少者为佳。
          北柴胡:又名竹叶柴胡(《植物名实图考》),铁苗柴胡、蚂蚱腿、山根菜、黑柴胡、山柴胡。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丛生,上部多分枝,并略作"之"字形弯曲。叶互生;广线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0.6~1.3厘米,先端渐尖,最终呈短芒状,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有平行脉7~9条。复伞形花序腋生兼顶生;伞梗4~10;雌蕊1,子房下位,光滑无毛,花柱2,极短。花期8~9月。果期9~10月。根头膨大,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又名硬柴胡,断面显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又名狭叶柴胡、红柴胡、细叶柴胡。多年生草本,茎单1或数枝,上部多分枝,光滑无毛。叶互生;根生叶及茎下部叶有长柄;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6毫米,先端渐尖,叶脉5~7条,近乎平行。复伞形花序;伞梗3~15;雄蕊5;子房下位,光滑无毛。花期7~9月。果期8~10月。根较细,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又名软柴胡,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性状鉴别】均以条粗长、须根少者为佳。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禁忌】凡虚人气升呕吐,及阴虚火热炎上,法同所忌。
          【注意】大叶柴胡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方中学药】
          古方用柴胡者甚多,不胜枚举,现取经典名方数首列出,以供各位小伙伴体会柴胡的用法。
          1小柴胡汤(仲景)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2四逆散(仲景)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
          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3大柴胡汤(仲景)
          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
          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无双。
          柴胡芒硝义亦尔,仍有桂枝大黄汤。
          4逍遥散(《局方》)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芩朮草加薄姜。
          更有丹栀消遥散,调经解郁清热着。
          黑消遥散有生地,血虚痛经功效卓。
          5升阳散火汤(东垣)
          升阳散火葛升柴,羌独防风芍药参。
          生炙二草加姜枣,阳经火郁发之佳。
          6升阳益胃汤(东垣)
          升阳益胃参朮耆,黄连半夏草陈皮,
          苓泻防风羌独活,柴胡白芍姜枣随。
          7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东垣)
          补脾泻火升阳汤,耆朮甘草人参膏,
          升柴羌活芩连炒,饮食劳倦脾胃伤。
          8白朮除湿汤(东垣)
          白朮除湿用四君,柴泽母地地骨皮,
          暮热恶风四肢重,又治汗后发热宜。
          9柴葛解肌汤(节庵)
          柴葛解肌解三阳,柴胡葛根白芷羌,
          桔梗石膏芩赤芍,姜草枣煎服自康。
          10柴胡升麻汤(《局方》)
          柴胡升麻汤前芩,葛根荆芥桑白皮,
          赤芍石膏加姜鼓,少阳阳明合病时。
          11人参败毒散(《活人》)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
          生姜薄荷煎汤服,袪寒除湿功效宏。
          12复元羌活汤(复元活血汤)
          复元活血有柴胡,蒌根归草穿山甲,
          桃仁红花大黄配,跌打损伤正宜服。
          13清骨散
          清骨散用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辅。
          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一并除。
          (注:唐容川曰:产于陕西银州者曰银柴胡,味甘性微寒,凡热在骨髓者,非此不除,为清热凉血之品,优于发散而推陈致新,治虚劳者酌用之。)
          蒙山中医学堂会越办越好,让我们共同努力,振兴中医,发扬国学


          10楼2016-02-01 21:05
          收起回复
            “我是小药农系列”第4期中药:@蛋蛋和蛋蛋西@心痛到极致丶@滿小仙@QQ2107531082@蒙山中医学堂 、@天鈥2 、@aini1314chaoyu 、@流锋闯天涯 。








            大家快来猜一猜,这是什么药?3天后晚8点公布答案。


            11楼2016-02-01 21:36
            收起回复
              第4期答案:白头翁。(看第3张图片像不像个白头发的老翁)^_^
              @寒塘鹤影1234oy 智冠三界,快人快语,第一个解答了小药农的谜题,恭喜他!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恭喜@蛋蛋和蛋蛋西 在猜药名活动中,才思敏捷,第二个解出谜底!
              小药农非常欣赏寒塘鹤影1234oy 、蛋蛋和蛋蛋西 在猜药名中的表现,再接再厉!
              白头翁,毛茛科植物白头翁。
              【别名】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野丈人(《本经》)、胡王使者(《本经》),白头公(《本草经集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白色长柔毛。主根较肥大。叶根出,丛生,花期时较小,果期后增大;叶柄长,基部较宽或成鞘状;3出复叶,小叶再分裂,上面绿色,疏被白色柔毛,下面淡绿色,密被白色长柔毛。花先叶开放,单一,顶生;花茎根出;总苞由3小苞叶组成,苞叶通常3深裂,基部愈合抱茎;花被6,排列为内外2轮,紫色,瓣状,外被白色柔毛;雄蕊多数,长约为花被的1/2,花药基着,黄色;雌蕊多数,花柱丝状,密被白色长毛。瘦果多数,密集成头状,花柱宿存,长羽毛状。花期3~5月。果期5~6月。
              【入药部位】根。(茎叶、花亦可入药)
              【性状】根: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具不规则纵皱纹或纵沟,皮部易脱落,露出黄色的木部,有的有网状裂纹或裂隙,近根头处常有朽状凹洞。根头部稍膨大,有白色绒毛。质硬而脆。气微,味微苦涩。以条粗长、整齐、外表灰黄色、根头部有白色毛茸者为佳。
              【性味归经】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阴痒带下,阿米巴痢。
              【本草辑录】
              《神农本草经》一名野丈人,一名胡王使者。味苦,温,有毒。治温疟,狂易,寒热,症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治金疮。生山谷及田野。
              《别录》治鼻衄。
              《甄权》赤痢腹痛,齿痛,百节骨痛,项下瘿瘤。
              《弘景》止毒痢。
              《容川》白头翁,茎直上如柴胡,所以能治下痢后重者,升散郁结也。其无风动摇,有风不动,色白有毛,凡毛皆得风气,采于秋月,得金木交合之气,故能熄风,从肺金以达风木之气,使木不侮土,故功在升举后重,而止痢疾,又其味苦,是治风热之妙药,仲景治产后中风,及痢疾后重者,走取其熄风火,达肝阳也。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及暖腰膝,明目,消赘。子:功用同上。
              【方中学药】
              白头翁在经典名方中出现不多,但《伤寒杂病论》中出现的两首方子确是久经考验,疗效确切。
              1白头翁汤(仲景)
              白头翁汤治热痢,秦皮连柏苦寒方。
              2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仲景)
              条文: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愿蒙山中医学堂越办越好,让我们共同努力,振兴中医,发扬国学。


              18楼2016-02-04 20:15
              收起回复
                “我是小药农系列”第5期中药:@寒塘鹤影1234oy@蛋蛋和蛋蛋西@心痛到极致丶 、@滿小仙、@QQ2107531082 、@蒙山中医学堂@天鈥2 、@aini1314chaoyu 、@流锋闯天涯 、@月影5891 。










                欢迎各位小伙伴积极参与,共同学习提高。本期答案年后公布,祝各位小伙伴春节快乐!猴年吉祥


                19楼2016-02-04 20:41
                收起回复


                  21楼2016-02-04 21:41
                  回复
                    这两天小吧感冒了,不好意思,更新晚了。
                    第5期答案:当归。
                    @寒塘鹤影1234oy 智冠三界,快人快语,第一个解答了小药农的谜题,恭喜他!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恭喜@蛋蛋和蛋蛋西 在猜药名活动中,才思敏捷,第二个解出谜底!
                    小药农非常欣赏寒塘鹤影1234oy 、蛋蛋和蛋蛋西在猜药名中的表现,再接再厉!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
                    【产地】主产于甘肃岷县、武都、漳县、成县、文县等地;湖北、云南、四川等省也产。主为栽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别名】干归(《本经》)、薜、山蕲、白蕲(《尔雅》),文无(崔豹《古今注》)、马尾当归、秦哪、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带紫色,有显明的纵直槽纹,光滑无毛。叶羽状分裂,叶柄基部叶鞘膨大;叶片卵形;小叶3对,近顶端的一对无柄,分裂,裂片边缘有缺刻。复伞形花序;雄蕊5,子房下位。双悬果椭圆形,成熟后易从合生面分开。花期6~7月。果期7~8月。
                    【入药部位】根。
                    【性状】干燥的根,可分为3部:根头部称“归头”,主根称“归身”,支根及支根梢部称“归尾”。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以主根大、身长、支根少、断面黄白色、气味浓厚者为佳。主根短小、支根多、气味较弱及断面变红棕色者质次。本品带油性,易霉败、虫蛀,必须贮存干燥处。逢霉雨季节,须用硫黄熏过或适当的烘透。
                    柴性大、干枯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不可供药用。
                    【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禁忌】性滑润,泄泻者慎用,脾胃薄弱者忌,用时须它药来佐。
                    【本草辑录】
                    《本经》:“味甘,温,无毒。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饮之。一名干归。”
                    《别录》:“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痉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藏,生肌肉。”
                    《药性论》:“止呕逆、虚劳寒热,破宿血,主女子崩中,下肠胃冷,补诸不足,止痢腹痛。单煮饮汁,治温疟,主女人沥血腰痛,疗齿疼痛不可忍。患人虚冷加而用之。”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一切血,补一切劳,破恶血,养新血及主癥癖。”
                    《珍珠囊》:“头破血,身行血,尾止血。”
                    王好古:“主痿痹嗜卧,足下热而痛。冲脉为病,气逆里急;带脉为病,腹痛,腰溶溶如坐水中。”
                    《本草蒙筌》:“逐跌打血凝,并热痢括疼滞住肠胃内。”
                    《纲目》:“治头痛,心腹诸痛,润肠胃筋骨皮肤。治痈疽,排脓止痛,和血补血。”
                    《本草再新》:“治浑身肿胀,血脉不和,阴分不足,安生胎,堕死胎。”
                    容川:“当归辛、苦,得地火之味,其气微温,得木之性,至多油,此因得地之湿,故能助心生血,以行于肝,其功专生血。归首之性升,故主生血,尾之性降,故主行血,性温润,可以去寒结。风能胜湿,风伤血则筋燥,当归能润燥。其味辛温,火也,其汁油润,水也,一物而具二者,是水交于火所化之物也,恰与血之生化相同,故主补血。”
                    灵胎:“补血养血,润肺润肠。”
                    【方中学药】
                    1四物汤
                    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
                    八珍合入四君子,气血双疗功独崇。
                    再加黄耆与肉桂,十全大补补方雄。
                    十全除却耆地草,加粟煎之名胃风。
                    2当归补血汤(东垣)
                    当归补血有奇功,归少耆多力最雄,
                    更有耆防同白朮,别名止汗玉屏风。
                    3当归四逆汤(仲景)
                    当归四逆桂芍枣,细辛甘草与通草,
                    血虚肝寒四肢厥,煎服此方乐陶陶。
                    4当归生姜羊肉汤(仲景)
                    当归生姜羊肉汤,产中腹痛褥劳匡。
                    加入参耆亦可用,气能生血效同彰。
                    5当归散(《金匮》)
                    当归散益妇人妊,朮芍芎归及子芩。
                    安胎养血宜常服,胎前产后功效深。
                    6当归拈痛汤(东垣)
                    当归拈痛羌防升,猪泽茵陈芩葛朋。
                    二朮苦参知母草,疮疡湿热服皆通。
                    7当归六黄汤
                    火炎汗出六黄汤,归柏芩连二地黄。
                    倍用黄耆为固表,滋阴清热敛汗强。
                    8逍遥散(见“柴胡”部)
                    愿蒙山中医学堂会越办越好,让我们共同努力,振兴中医,发扬国学。


                    28楼2016-02-15 22:43
                    回复
                      “我是小药农系列”第6期中药:@寒塘鹤影1234oy@蛋蛋和蛋蛋西@心痛到极致丶 、@滿小仙、@QQ2107531082 、@蒙山中医学堂@天鈥2 、@aini1314chaoyu 、@流锋闯天涯 、@月影5891 、 @流锋闯天涯 、@月影5891 、@民间药草香 。










                      30楼2016-02-15 23:09
                      收起回复
                        “我是小药农系列”第6期答案:独活。
                        @蛋蛋和蛋蛋西 【初学乍练】智冠三界,快人快语,第一个解答了小药农的谜题,恭喜他!
                        天道酬勤,厚积薄发,恭喜@月影5891 在猜药名活动中,才思敏捷,第二个解出谜底!
                        小药农非常欣赏蛋蛋和蛋蛋西【初学乍练】、月影5891在猜药名中的表现,再接再厉!
                        独活,伞形科植物独活。
                        【来源】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
                        【别名】香独活、肉独活、川独活、资丘独活。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带紫色,有纵沟纹。根生叶和茎下部叶的叶柄细长,基部成宽广的鞘,边缘膜质。叶片卵圆形,羽状复叶,小叶片3裂,最终裂片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有不整齐重锯齿,两面均被短柔毛,茎上部的叶简化成膨大的叶鞘。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总苞片缺乏;花白色;萼齿短三角形;子房下位。花期7~9月,果期9~10月。分布湖北、四川及江西等地。
                        【入药部位】根。
                        【性状】本品根略呈圆柱形,下部分枝。根头部膨大,圆锥状,多横皱纹,顶端有茎、叶的残基或凹陷,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有隆起的横长皮孔及稍突起的细根痕。质较硬,受潮则变软,断面皮部灰白色,有多数散在的棕色油室,木部灰黄色至黄棕色,形成层环棕色。有特异香气,味苦辛、微麻舌。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注意与当归的区别!)。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本草辑录】
                        《本经》:味苦平,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贲豚,痫痓,女子疝瘕,久服轻身耐老。此药有风花不动,无风独摇。
                        《别录》:疗诸贼风,百节痛风,无问久新。
                        《甄权》:治诸中风湿冷,奔喘气逆,皮肤苦痒,手足挛痛,劳损风毒齿痛。
                        《药性论》:治中诸风湿冷,奔喘逆气,皮肌苦痒,手足挛痛,劳损,主风毒齿痛。
                        好古:去肾间风邪,搜肝风,泻肝气,治项强,腰脊痛。
                        容川:色黑,故兼入少阴经,以达太阳,能散背脊之风寒,同天麻与白头翁皆有风不动,无风而动。但味太辛,气太温,能散风寒,其力胜于天麻,兼能燥湿,但不如天麻之刚柔得中也。
                        【方中学药】
                        1独活寄生汤(《千金》)
                        独活寄生艽防辛,归芎地芍桂苓均,
                        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屈能伸,
                        若去寄生加耆续,汤名三痹古方珍。
                        2羌活胜湿汤(《局方》)
                        羌活胜湿草独芎,蔓荆槀本加防风。
                        湿气在表头腰重,发汗升阳有异功。
                        3大秦艽汤(《机要》)
                        大秦艽汤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黄,
                        石膏归芍苓朮草,养血袪风通治方。
                        4独活汤(丹溪)
                        独活汤中羌独防,芎归辛桂参夏菖,
                        茯神远志白薇草,瘛瘲昏愦力能匡。
                        5升阳散火汤(东垣)
                        升阳散火葛升柴,羌独防风芍药参。
                        生炙二草加姜枣,阳经火郁发之佳。
                        6升阳益胃汤(东垣)
                        升阳益胃参朮耆,黄连半夏草陈皮,
                        苓泻防风羌独活,柴胡白芍姜枣随。
                        附:当归与独活鉴别:

                        愿蒙山中医学堂会越办越好,让我们共同努力,振兴中医,发扬国学。


                        42楼2016-02-18 20:50
                        回复
                          “我是小药农系列”第7期中药:@寒塘鹤影1234oy@蛋蛋和蛋蛋西@心痛到极致丶 、@滿小仙、@QQ2107531082 、@蒙山中医学堂@天鈥2 、@aini1314chaoyu 、@流锋闯天涯、@月影5891 、 @流锋闯天涯、@月影5891 、@民间药草香、@cicicocoJR、@悦测阅心。









                          各位小伙伴快来猜猜吧,欢迎提出宝贵意见,欢迎更多的中医同道加入蒙山中医学堂!


                          43楼2016-02-18 20:54
                          收起回复
                            “我是小药农系列”第9期中药:@寒塘鹤影1234oy@蛋蛋和蛋蛋西@心痛到极致丶 、@滿小仙、@QQ2107531082 、@蒙山中医学堂@天鈥2 、@aini1314chaoyu 、@流锋闯天涯、@月影5891 、 @流锋闯天涯、@月影5891 、@民间药草香、@cicicocoJR、@悦测阅心 、 @小人小人iooo 。








                            65楼2016-02-26 22:17
                            收起回复
                              “我是小药农系列”第11期中药:@寒塘鹤影1234oy@蛋蛋和蛋蛋西@心痛到极致丶@滿小仙@QQ2107531082 、@蒙山中医学堂 、@天鈥2 、@aini1314chaoyu 、@流锋闯天涯 、@月影5891 、 @流锋闯天涯 、@月影5891 、@cicicocoJR 、@悦测阅心 、 @小人小人iooo 、@知悉o 、@云山有径 、@大萌千 、@五虎下西川 、@天枰wake 、@lncmmz 、@day狂流 、@边漫步边看看 、@很懒的爬爬洪。






                              各位小伙伴,答全才给分哦!


                              88楼2016-03-10 22:1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