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ckmore吧 关注:3,777贴子:99,442
  • 7回复贴,共1

【AR神剧】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缅怀在忻口战役中殉国的郝梦龄军座,中国第一个军长


IP属地:北京1楼2016-07-31 19:53回复
    二楼先说一句。。。本剧场主要是还原电影《太行山上》中郝梦龄军座带领将士们反击日寇最后壮烈牺牲的片段,所以如果细心的吧友们发现与史实或者军服等有什么不符合的地方,这并非是螳螂不知道,而是有意还原另外,真心推荐大家看看这个片段,真心燃(我为什么这么多废话。。。因为图片都传不上来


    IP属地:北京2楼2016-07-31 19:58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IP属地:北京5楼2016-07-31 20:22
      收起回复
        好了。。完结撒花。。。似乎如此欢脱的表情与肃穆庄严的气氛不符啊。。。。。然而是不是应该结束一下贴吧单机版了。。。。@Russia20005 @帕帕诺伊达男爵 @蜂鸣机器人 贵宾席做好,顺便帮我@一下人好了(话说这次很反常的大家都很礼貌的没茶楼啊。。。难道是因为梧州地震吗我桂林这里都只是有震感耶,所以还是想说。。。平时喜欢茶楼的。。你们今天都死哪去了)


        IP属地:北京10楼2016-07-31 20:52
        收起回复
          这里正好科普一下,本剧中的各各细节
          1.郝梦龄军座的牺牲(42分56秒出场,46分38秒牺牲)
          郝梦龄将军作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忻口战役中央兵团总指挥,在忻口战役中与敌板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于忻口中央阵地——南怀化展开拉锯战。由于晋绥军在忻口战役中搬出了所有家当,投入了全部的200多们火炮,誓死拱卫太原的最后一道大门,而板垣征四郎也带来了相当数量的炮兵以及机械化部队,双方在重武器上就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一时间炮火连天。日军陆军航空队猖狂,卫立煌除了带着中央军14集团军入晋,还带来了陈栖霞司令和4个飞行中队。地上炮兵疯狂对射,空中战机激烈狗斗,一时打的是难解难分,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
          郝梦龄作为一个军长,竟然从忻口战役打响的第一天就亲临一线,顶着枪林弹雨巡视各团。一线阵地上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有日军的炮弹落地,郝梦龄参战的一个师手下的4个团中不乏有军官几乎全部换过,全团伤亡破千的存在。战斗激烈到有时可能一个团3个营长死了4个,连替补的都阵亡了!
          当时反击南怀化日军阵地付出的伤亡很大,即使夜间反攻也是如此。见状,郝梦龄决定去一线鼓舞士气,其师长刘家麒也随其前往,他们正准备前往其独五旅鼓舞将士们反攻。独五旅的原旅长郑廷珍和代旅长李继程都相继阵亡,独五旅伤亡巨大。而到该旅有一段20多米的山路,被占据高地的日军4挺机枪封锁。昨天322团一个营的4名传令兵都在那里牺牲了,加上友军牺牲的,前后已经有20多人。晚上通过还好,白天走这条路危险实在太大,现在天已经蒙蒙亮了,正好是负责指点路线的营长翟鸿章推荐郝梦龄,要去的话要绕远路。可郝梦龄哪顾得上那么多?他们通过时,郝梦龄由于太急于去一线,不想被日寇发现。歪把子虽然有种种缺点,但精度还算好,一阵扫射过去,刘家麒赶紧去救,结果自己也又中了几枪。等众人抢下二人退回指挥所时,两人均已殉国郝梦龄军座阵亡后,被追赠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


          IP属地:北京17楼2016-07-31 22:00
          收起回复
            3.日寇“惯用”的迫击炮
            上面说过【日寇由于补给问题,鄙视那些浪费一堆弹药才能击倒敌人的武器】,这不单指冲锋枪,也指迫击炮。只不过由于一战后各国都认识到迫击炮的潜力,日寇也研制了迫击炮,可惜还是由于种种原因被国军的迫击炮处处压制,一线步兵也被迫击炮打得苦不堪言。
            然而神剧中,日寇的迫击炮出现的频率可谓不低,甚至远远超过了日军最普遍的掷弹筒和大队里的92式步兵炮。诚然神剧中多数都是敌后战场,而日军也主要把迫击炮装备给追击八路军的治安师团,然而很多时候正面上日寇也用迫击炮,而且用的比国军还多
            那么日寇到底装备了哪几种迫击炮呢?(这里只列举随步兵前进的,所以重型迫击炮就不列了,那玩意实在太重,神剧里都不出现)
            【94式90mm迫击炮】口径挺大,威力一般,奇重无比,一线难以携带(150KG+,国军的20式82mm迫击炮是69KG)就这个重量也不比日寇的92式小钢炮好多少了,然而小钢炮能平射,能曲射,能大仰角射击,有炮盾,便于隐蔽,能炸碉堡,能掏机枪,不比这94式好多了?
            【大正11年式70mm迫击炮】口径小,威力也小,射程短,一般装备给二线部队。。。。再不然无非也就用来放毒气弹
            【97式81mm迫击炮】这种迫击炮才是真正可以和国军的20式82mm迫击炮一决胜负的武器,然而虽然他俩各方面都很相近。。。可是。。。。国军缴获了日军的弹药可以勉强一用,然而日军缴获了国军的的弹药只能当废铁来处理!塞不进去! 而且另一点就很尴尬了,抗日战争中,国军共生产了7611门20式迫击炮,而日军所有迫击炮也只生产了7800门,而且97式只有2000+。。。。。。所以诚然日军在山地战上也使用97式,但绝对不可能比国军多,多也只可能是极少数的局部
            那么日寇真正用的最多的带有一些迫击炮性质的是什么呢,自然也就还是抗日剧中不常见的——92式70mm步兵炮了只可惜小钢炮如果作为迫击炮来用,第一射程不占优势,与20式相近;第二射速不占优势,毕竟是后装的线膛炮,不是前装的滑膛炮;第三是数量不占优势,国军用中央军1个团对付日军1个大队的话,日军有2门小钢炮,国军有12门20式(营属机炮连/迫炮排2门,团属迫炮连6门)


            IP属地:北京24楼2016-08-01 09:18
            回复
              完蛋。。。突然发现忘记贴司登式和M3的图了。。。
              再来一楼好了司登式和M3分别是美英两国在二战中研发出来的冲锋枪,司登式于1941年6月最早开始投产,而M3则于1942年12月装备部队,两枪都是“粗制滥造”产物中的极品其中司登式抄袭MP-38/40,只用9刀就能造一个前者在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的时候就有少量流入远征军手中(《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就有这一细节,所以川军团武器杂乱,钢盔也是乱的,有德国M35,有英国MK1,有法国的亚德里安钢盔(董刀-丧门星的),后来还有美国M1钢盔承认这个细节做得很好
              而M3和后来的一些司登式则是主要装备给驻印军,也少量装备给滇西远征军。不要说委座偏心,美援物资的调配权在中国战区的二把手——史迪威手里。史迪威一心想着缅甸复仇,又想让委座的国内战场出丑,千方百计克扣到国内的救命物资,把弹药一个劲塞给驻印军,搞得国军绝大部分装甲部队全部都在国外(国内只有第一次远征残存的和胡宗南手下的1个名义上的团)

              司登式一看就不觉得是什么好东西。。。

              M3也是抗日剧里的老朋友了,国军共军都批量装备。。。可惜这一幕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内战。。。


              IP属地:北京26楼2016-08-01 09:50
              收起回复
                回复 战神大和号 :


                IP属地:北京44楼2016-08-10 18: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