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吧 关注:106,333贴子:2,277,435
  • 6回复贴,共1

161001【东吧有爱】我们为什么喜欢汤川学?(原创/分析/感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一楼masha镇楼,献给度娘~
2,本文献给所有爱东野圭吾和汤川学的人们以及阅读后收获、感悟的自己。
3,以下仅是个人意见,如有纰漏错误之处请大家指正!欢迎各位交流讨论!
4,本文已发表于东野圭吾微信公众号。修改了部分想放到贴吧上和大家分享ww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10-01 22:51回复
    我们为什么喜欢汤川学?
    ——人物浅析+阅读观剧有感
    文/长安菌
    以下,是一个东野圭吾和汤川学的“脑残粉”的致意。


    2楼2016-10-01 22:52
    回复
      如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中添加汤川与石神相邀爬雪山的一段,从汤川解开谜题后内心震颤、仍不愿承认的反复试探,到石神虽表面故作镇定、实际五味陈杂的苦涩,强烈的对比漫溢银幕。在那间火炉燃烧着的木屋里,汤川说:“因为你是朋友。”于是他虽心知肚明却设法留有余地;石神说:“我没有朋友。”但是他仍然战胜暂时的迟疑在暴雪中伸出援手。
      石神自首后,躺在监狱冰冷的地面上仰望着污迹斑斑的天花板,满意地凝视着亲手勾勒的四色图案和这场为爱献身的迷局。这个数学天才孤独却广袤的世界,也只有此时此刻另一个镜头中同样凝视的汤川才会真正懂得。随着福山雅治原创的主题曲《最爱》的BGM响起,镜头回到了那张长椅旁两人邂逅校园时光,叫人无不为两位绝世天才的惺惺相惜而动容垂泪。这便是影视的魅力,利用声、光、影的配合和切换,能够在短时间内全方位触动观众的最敏感的神经。
      可能是由于影视化的影响,汤川学的形象在书中似乎变得更加“美型”,东野圭吾也转向以福山为原型,描写地更“清秀英俊”。汤川学戴上了金丝边的眼镜,依旧是高挑但结实得没有丝毫赘肉的紧致身材,穿上了阿玛尼套装和皮鞋;连书中因影视剧而设定的女刑警内海薰也用ipod听起了福山雅治的专辑。敏锐的读者也注意到相比起东野早期的作品,后来的创作中更善于运用分镜头的手法,得说是来源于影视化的潜移默化。
      原著和影视剧的关系,应是相辅相成。因此,我不喜欢将书中的汤川学与剧中混为一谈,也不愿将他们完全割裂开来。正如“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可它们终究不是同一件东西。”
      福山雅治和汤川学也是如此,不能完全划上等号来看待,更没有“谁成就了谁”一谈。福山雅治是一个才华横溢、阅历丰富的人,“汤川学”不过是他单薄的一面,使他锦上添花而已;汤川学的独特魅力在书中的体现已经不需多言,即使没有福山使他“实体化”,他的人物形象也相当饱满。
      但是话说回来,无论《神探伽利略》系列翻拍多少次,我们还是最爱那个福山雅治所演绎的汤川学!


      4楼2016-10-01 22:53
      回复
        悟人:我们和汤川学
        我们喜欢汤川学,这个从书中一路走来的人物,无声无息,却能真正走入我们心坎里。
        他成长,我们亦顿悟;他质疑,我们亦彷徨;他努力,我们亦坚持;他失落,我们亦悲伤。
        不单是东野圭吾,每个人心里都住着“汤川学”的影子。也许只是部分碎片,小到难以发觉。但不可置否,他不是冷冰冰、不可触碰的人物,正因此我们才会得到共鸣。
        当然,一切都有相应的代价。于是,我们患上了一种无药可救的后遗症:
        习惯了沉静下心体验阅读妙趣,在纸页中反复寻觅斟酌,用他冷峻的视角更加深刻地剖析东野小说中绝妙的诡计和恍惚的人心;
        习惯了在午后沉闷枯燥的物理课上打起精神,被“万事皆有因”鼓舞着去探求一些不屑一顾的现象,在皱眉思考不时比起中二的手势;
        习惯了一边纠结着吐槽着质疑着,一边却经不住对下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望眼欲穿;
        习惯了对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唾沫横风地安利,当有人嗤之以鼻地嘲笑“虚拟人物而已”,总会轻蔑地翻个小白眼,说一声“你懂什么?”


        11楼2016-10-01 22:57
        回复
          他说:“作为一名科学家,如果没有经过实验的论证,我从来都不喜欢稀里糊涂地发表自己的言论。科学家这类人,是经常要受打击的。”所以我们向往着那般倔强固执的坚持,享受着他所说那般“思考的美好”,肯负上一生的时间来证明命题使之成为固若金汤的真理。
          他说:“这世上不存在没有价值的实验。先动手试一试,这种姿态才是最为关键的。就算再简单明了的情况,也需要验证,只有在实际现象中才能产生新发现。”所以我们明白“作出超乎常理的假设”并不是荒唐可笑,即使彻底失败也只不过是排除了一种错误的可能。
          他有“研究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不被任何事物所影响、不被任何色彩所染的纯白之心”,他能“无论之前付出过多少辛劳,构筑起来的东西只要心中稍有疑惑,就立刻推倒重来”,他“从单磁极到磁界齿轮的飞跃”背后是一颗“不被之前功绩所束缚的纯粹的心。”所以我们舍得将草稿纸上功亏一篑的解法擦除,将昨日璀璨的荣耀淡然放下,将一段难以割舍的感情抛开,有这种傲然的勇气直面人生。
          他说:“这个世上没有无用的齿轮,也只有齿轮本身能决定自己的用途。”所以我们才会倾听自己的呼吸,感受自己的心跳。攥紧拳头,迈开步伐,在这个太过宽广的天地间,敢于留下自己卑微的印记。
          如果把这些总结为“精神”未免太牵强空虚,有种哗众取宠之感。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点滴,感染了我们。
          …… ……
          于是,我们就这样“中毒”了。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发自内心地喜欢汤川学。


          12楼2016-10-01 22:57
          回复
            写在后面:
            1,这里长安菌,励志坚持写漫评、书评、剧评,欢迎勾搭。
            2,看完伽利略系列后的灵感一现,感谢这段时间的查阅、整理,粗糙拙劣的文字不足以表达心中的收获与感动。以上仅代表个人意见,不针对任何方面。如有纰漏和错误,请多多指正!欢迎交流讨论!
            3,参考《分成两半的神探》这篇资讯,部分观点有所借鉴浏览到的网友感想,语录节选摘自原著,侵删。


            14楼2016-10-01 22:58
            回复
              感谢吧主精贴❤️感谢各位支持!


              来自iPhone客户端24楼2016-10-03 11: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