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吧 关注:839,064贴子:4,396,441

关于一些名曲的演奏技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在一些名曲很多人都在盲目的演奏,楼主钢琴处于专业水平,对演奏技巧以及钢琴理论有些研究,希望可以为大家的演奏起到帮助。

李斯特镇楼


IP属地:英国1楼2016-11-30 10:26回复
    NO.1李斯特《钟》
    这是一首相当有名的曲子《La campanella》,又名#g小调练习曲,泉水,是一首基于帕格尼尼的无伴奏随想曲而做的大练习曲。现在多为炫技所用。
    很多人盲目的练习这样的练习曲,达不到效果,因为炫技,必须有技可炫。所以请先练习一些必要的基本功。


    IP属地:英国2楼2016-11-30 10:32
    收起回复
      从第四十二小节开始,出现13指,35指八度的技巧,这个其实很容易克服,加强练习,就好。


      IP属地:英国4楼2016-11-30 10:44
      收起回复
        哦对,刚才忘了提到,第一部分要突出一种光怪陆离的感觉可以用柔音踏板和二分之一的延音踏板,效果不错


        IP属地:英国5楼2016-11-30 10:46
        回复
          下午再继续,好累


          IP属地:英国6楼2016-11-30 10:46
          回复
            第二,轮指技巧,此技巧出现于51小节——67小节,(特别的累,楼主练的时候都快疯了)
            51——60小节关键在于4321,21,指的轮指,而且极其高速,对手指肌肉以及独立度有着极大的考验,同事5指的音更加大了演奏难度,在这里克服技巧难题,需要在快速中求清晰,否则演奏出来就会有不清晰的感觉,颗粒感下降,严重影响效果。此外踏板不可以下的太重,需要掌握好灵巧的感觉。


            IP属地:英国11楼2016-12-01 10:02
            回复
              从63小节开始,就更爽了(坏笑)快速的4321轮指,极度炫技的一段,对手指肌肉和耐力要求更高,64,66小节的休止符前的音要有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延音踏板使用要掌握好,才有效果,这一段颗粒感是要极强的,粘黏感是绝对不可以有的。


              IP属地:英国12楼2016-12-01 10:07
              回复
                刚才忘了说了,68小节开始的32,321颤音技巧也一样关键,同样要求清晰,这一大段每个声部都要很明了, 否者演奏就失败了。


                IP属地:英国13楼2016-12-01 10:10
                回复
                  至于75小节到81小节的半音阶,就是基本功了,多加练习,李斯特的曲子里半音阶很多,要突出“苍穹般的''辉煌感,以及左手的柱式和弦,就很好了82,83小节的轮换手指的半音阶,考验手指耐力,加强练习,否则手会僵硬。83小节最后这些音,很炫技,要提高手速,给人造成视觉暂留效应,也就是所谓的‘残影’。


                  IP属地:英国14楼2016-12-01 10:16
                  回复
                    在98—130小节中,让自己的手有一种弹簧的感觉,快速的重复八度和大跳调音,要求手腕,和肩部同时发力,触键以后迅速弹开。清晰而有力 。我认为全曲最难的部分,是103小节开始疯狂的大跳,还要求有力而清晰。这里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否者演奏时会不流畅。同样也可以使用扇形开手练习。同样还是那句话;颗粒感是要极强的,粘黏感是绝对不可以有的。要投入自己的感情,自然演奏就流畅。


                    IP属地:英国15楼2016-12-01 10:26
                    回复
                      134,135小节,八度半音阶,加强基本练习,不是很大的技术难度。较容易突破但注意很多人容易漏掉演奏记号导致感觉不对味,所以必须看准谱面。如果这里没有处理好,最后那一段华彩没效果。


                      IP属地:英国16楼2016-12-01 10:30
                      回复
                        最后这一段很爽,感情强烈,so掌握好左手的八度和右手音的力度,要有辉煌感,这一段还是相对简单的,但得把音弹准,还得有气势,就要勤于练习了!


                        IP属地:英国17楼2016-12-01 10:34
                        回复
                          关于这个曲子,速度很关键。李斯特在他的大师钢琴课(忘了哪次)上评价这个曲子是“快速”如果速度不够就成了慢钟,没有高的价值了。关于速度先可以慢速再用节拍器提速,相信我这是个好方法。总有一些曲子要把普通演奏家和大师区分开来,就如同这一曲《钟》演奏出来的效果注定是不同的。希望大家努力练习,都可以成为大师。有什么错误可以私信我,指出来我一定改正。本帖持续更新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IP属地:英国19楼2016-12-01 10:40
                          回复
                            NO.2
                            应很多吧友的邀请,我决定写一下肖邦的《冬风练习曲》的解析。
                            首先这是肖邦篇幅最宏大的练习曲之一,作品号25-11,又名《枯叶》,此曲表达的主题应为肖邦的爱国感情,所以演奏的感情基调要强烈一些,曲子的主要动机都在开头的引子上以a小调展现了出来,接着又以和弦的形式重复一遍,这里要突出很弱的感觉。全曲的技术难点在于快速中求清晰,以及右手的耐力,和快速的跑动,以及高低声部的协调控制。个人认为是肖邦练习曲里很有难度的一曲,练下来是极其炫技的。


                            IP属地:英国24楼2016-12-01 20:31
                            收起回复
                              首先前奏部分,一定要弱,第一方便音乐的表现力,第二就是为暴风的来临做伏笔,是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最后一个音要幽回绵长,可以试试稍微用一下踏板,柔音和延音,如果有选择性延音就更好了,当然要尊重原谱,用的别太过分,自己把握。
                              接下来第五小节,就是爆发,我对比了一下,李大师和阿劳演奏的最大不同就是爆发力的不同,同样都是激情四射,但李云迪更注重于一种循序渐进的感觉,阿劳就相对直接一些,对于这样密集的音群,处理一定要极其的精准,这一段是基于半音阶下行的音群,所以还是一样颗粒感呀,快速的跑动要勤于练习,低声部要把主题表现出来,相对很多人演奏《冬风》时只注重右手但遗漏了低声部,这是不可取的,要在虚无缥缈的感觉中找到拨云见日的感觉,这是演奏的魅力所在。


                              IP属地:英国27楼2016-12-01 21: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