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亮吧 关注:1,303贴子:3,386

回复:【昔夙原创】《蹉跎》(BE/虐)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准备每个月十七号更新!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7-03-14 12:55
回复
    【肆】
    “……”
    司马懿后退,变了脸色,诸葛亮迫使他用目光于自己对视,末了,诸葛亮目光黯淡下来,轻轻摇了摇头,眉眼间仍未释然。
    也罢也罢。
    哪有这么凑巧的事。
    司马懿猛地对上诸葛亮的眼眸,诸葛亮看到了他眼里有和他一样的火焰。
    “是。”
    见司马懿终于神色转为镇定,坦然地直视着自己,诸葛亮在心里轻轻地笑了,一并扬起眼梢的笑意。
    “嗯?”
    “我是说过。”
    “我也说过。仲达兄不必过于在意。”
    诸葛亮这才绽开笑颜,温暖如春——司马懿却还是像刚才那样的感觉,这人是冬日里转瞬即逝的飞雪。他甚至不敢接近这个人,他怕他会弥散在空中,再也无法触及。
    “仲达兄,今日我们可就是朋友了?”诸葛亮看司马懿眉头一直没有舒展,难道加冠之人就非得这样谨慎?师父也想让亮儿修身成这样的人吗?
    诸葛亮一瞬时舌头打了结,平日里妙语连珠的他竟在此时吐不出一个字,只能愣愣地盯着面前的人,一动不动。
    司马懿见诸葛亮突然如此小心翼翼地,不再思索什么,一把拉过他,肩挨着肩,冲诸葛亮咧开嘴,驱散了眉心的阴翳:“自然是的。”顿了顿,看着诸葛亮清明的眼神,司马懿有些慌了神。
    “阿亮,这样称呼可以吗?你也可以直接喊我的字的,我不介意。”
    “可以啊,仲达。”
    诸葛亮在心里默默地念了一遍这个名字,司马仲达。
    一个可以互通心意的人。对吗?
    “阿亮,你方才怎么知道我对……”
    “感觉而已,你气度非凡,周身非常人之气。仲达,日后相见,你必定是前途无量之辈。”
    “承你吉言。”司马懿牵起诸葛亮的手,发觉他的手甚是冰凉,也是,一件长袍如何能驱寒回暖,“阿亮,我带你到我父亲府上,你换身衣服,别染了风寒。”
    “无碍,我只是来你们书院取这个的,”诸葛亮指了指铜铃,挣脱了司马懿的手,别开眼神,无奈地笑了笑,“我师父还在等我呢,不得不告辞了,美意我心领了。”末了,停下来认真地想了想,笑意仍挂在诸葛亮脸上,他解下袍子交与司马懿,向他行了一揖。
    “多谢。今亮无以为报,来日定还你一个人情。”
    “你师父是……那位水镜先生?吾师的……”
    “是。袁氏既已被你否决,依你看,这天下,将被如何蚕食?”
    司马懿挑眉,诸葛亮用来形容现在局势的词,是蚕食。
    还是谨慎为好啊……
    “抱歉,恕我学识疏漏,不知如何回答你这个问题。若日后能心思通明,必与你再就此促膝长谈,不知阿亮你的住所在——?”
    眼底闪过一丝不解,诸葛亮仍是友善地笑着,笑意却明显淡薄了下来,语气里悄然拉开距离:“待仲达兄心思通明时,你我自会相见。”
    “……”
    “仲达兄,不必多送,到此就请回吧。”
    诚心诚意地向司马懿拜别,诸葛亮背过身,告诉自己不要回头。即使对这个人再有兴趣,也不能回头。因为,这个人——在现在——终究是不值深交。
    或许吧。诸葛亮自嘲地疾步向前走去。他心里清楚,刚才被牵起手时,实在是——太温暖了。
    到底哪个才是你?
    诸葛亮想不通,这个问题成了他一生中困扰着他的第一个问题。
    看着那个单薄的身影渐渐渐渐消失在视线中,隐匿在人群里,司马懿油然而生一种愧疚之感。说是“英雄所见略同”,他却不能坦然地向一个第一次见面的人敞开心扉。因为……因为——
    太多太多。
    他后悔了。
    走在回府的路上,他才发现这种愧疚之感渐渐演变成一种庸人自扰的情绪。
    他明明那么想找到一个可以与之侃天说地,无所不谈的朋友。只可惜他对这个人一无所知。而且,他看到了这个人背后的危险——有人想害他,他是被推落水的。
    可,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想加害他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17-03-17 13:4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这天晚上,司马懿做了一个梦,梦到他走到了那座桥上,然后纵身一跃,自己跳到了冰凉的河水中。他拼命地划水,头却一直扎在浊然的液体中,怎么也浮不上水面。窒息的感觉,像有人死死扼住自己的咽喉,拉住自己往下拽。这倒让他产生了他自己就是一条鱼的错觉,因为他的周围浑浑噩噩、全都是已经麻木了他感觉的水。就这样苦苦挣扎了半天,他突然感觉到自己似乎可以适应水下的呼吸了,就像在陆上一样容易。“是因为我已经溺死了吗?”司马懿心想,背脊顿生悚然之感。“不——我很清楚,我仍活着。”司马懿猛然觉察到自己一瞬间的畅然,就像一条真正的鱼儿一样自在,因为在这水里,他已然可以轻松自由地沉浮。眼前的浑浊也渐渐如雾霭般一点点弥散,水域变得无比湛蓝,透明的蓝。在这一片瑰丽的仙境中,司马懿有些真正的茫然,如果说一开始他得意于自己身体的灵巧适应了这里,那么现在他就是被自己的心绪所困扰。怅然所失。他好像忘记了什么,他似乎想不起来了——
      就算想起来了,也没办法改变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7-03-17 13:42
      回复
        就在这一霎时,他看到了一个同样受困于此的人,非常熟悉的身影,一袭白衣,像是被云雾簇拥着的仙人,正当他想游过去询问时,司马懿却发现自己动弹不得。
        他撕扯着嗓子,竭尽所能地吼着,仿佛要呕出灵魂,那人却几近毫无反应。
        司马懿挣扎着,拼命地挣扎着——就当他可以稍微移动一点点距离时——那个人影却消失了,就像他从未存在过一样。
        ……
        司马懿醒了,他摸了摸自己的脸庞,发现竟然全是泪水。
        怪事。
        他知道那个“白衣仙人”应是谁,他非常清楚,对此,他非常清楚。
        既然他是水镜先生的弟子,等私下再去问老师吧。
        诸葛亮——
        你究竟是何方神圣。


        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7-03-17 13:43
        回复
          要期中考了。。。好虚。。。


          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17-04-09 11:20
          回复
            【伍】
            “师父,我们这是要去——”
            “回南阳。”
            看到水镜先生伫立在一辆破舆前,神色宁静,诸葛亮心生不解。师父他从未如此仓皇过,为何今日竟这般着急回去?连找一架好板车的时间都没了?
            “亮儿,为师倦了。你随我云游这么些日,对于那个问题,应该已经有答案了吧?为师能做到的,也只有这样了,以后的路,你还是只能自己走的。”
            见诸葛亮久久伫立,水镜先生不动声色地在心里长叹,背过手,一瞬间只听得到风把树叶吹得飒飒作响,飘摇欲坠。
            到了秋天,叶子该落的还是要落的。
            不应眷恋树枝,不能眷恋树枝。
            诸葛亮都明白的。
            他拜师于水镜先生,就是要学习经韬大略的,他要死死攥住现在最好的筹码——
            乱世。
            “亮儿,你看,大雁都在向南方飞去呢。”
            “……”
            可南方,仍是有战火啊……
            “今日你落水之事,可知道是谁做的?”
            水镜先生用余光注意到诸葛亮眼神一暗,轻叹,盯着辽夐的天空。
            “既然你已经看透,回去之后打算如何应对?”
            “师父一身浩然正气,怎么会再留他?既然师父已经做出决定,亮自不必再逼迫他。”
            “只怕他会一直记恨你。你们初来拜师时,为师教的只是一个‘仁’字,现在这最基础的东西都丢了,他也不配再为我的学生。亮儿,为师希望你能一直记得这个字。”
            “谨遵师旨。”
            “为师命数将至,必将全力助你,这也是我最后一桩心事。这次回去,不知我还有多少时日……”
            “师父身体安康,必定有彭祖高寿!”诸葛亮打断了水镜先生的话,坚定地说,恭敬地做了揖礼,“还请师父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
            水镜先生干笑,眼里满是慈爱。
            这一生,我已经活够了,活那么久作甚?
            再沉浸到“不可得”的漩涡中吗?
            倒不如就此归去——
            对谁都好。
            孔明啊孔明,这些年我受的煎熬,你可知道?
            “亮儿,等你到了我这个岁数,就不会这么想了。”水镜先生抿紧嘴,直摇头,和他说作甚么,他不过才到束发之年罢了,正是不谙世事的年纪啊。还是要给他的留“以后”一点余地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7-04-30 16:48
            收起回复
              于是水镜先生话锋一转:“亮儿,待行加冠之礼,可想好取什么字否?”
              “……未曾。”
              加冠——向时是多么遥远。如今一说,猛然间拉近了距离,想来司马懿既加冠,为事颇为慎重,也该是成家的年纪了。
              不知是怎样的一位姑娘有这样的好运呢。
              好运。诸葛亮想到这,怔在那,眼神直瞪瞪的,仲达兄有济世之才,如果有的话,那位姑娘自然是好运的。
              诸葛亮又看见了一大团槐花在自己眼前忽隐忽现,凝成一簇白色的光影,就像方才在学堂门口见到的那棵,他看见那光影紧急地缩聚,然后散开,花儿就在空中飞舞,像是纷飞的白雪——
              “为什么它们像争着跳下来呢?
              陷入泥泞,它们不觉得污秽吗?”
              “亮儿,你是在问花,还是在问处世之道?”水镜先生不慌不乱地整理好被风吹乱的衣袖,抬眼乜斜诸葛亮,又收敛了目光,面无表情,“这本就是一个浊世,花既如此,人又何堪。你以后要去的地方,有多少人是清清白白进去又清清白白出来?我问你,你能保证到那时全身而退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17-04-30 16:48
              回复
                “即便这样,我也不愿意将意气‘相忘于江湖’,亮自会甘之如殆。”诸葛亮不假思索地说出来这番话,坚定的语调。
                  看到水镜先生的脸沉下来,诸葛亮才意识到,自己的语气刚才是不是有些太张扬了?但,师父平常是不会这样易怒的,今天师父确实很奇怪。于是诸葛亮向水镜先生作礼道歉道:“弟子才疏识浅,说话让师父见笑了。”
                  “你说的很对——你应当这样想的。”水镜先生的神色仍是那样肃穆,停顿了许久,接着轻声喃喃道,“意气风发,是为少年。”
                  “师父——你……”
                  “孔明。我为你取好字了。就叫孔明。澄明通亮。如何?”水镜先生没有等诸葛亮说完,紧接着方才的话,却是无厘头的跨度。
                  “谢师父赐字,只是这‘孔明’,不知亮是否担当得起。”诸葛亮垂下目光。
                  “你当然可以的。你可是我最得意的弟子啊——”自然担得起,孔明,我永远把你当作我的弟子。
                  “师父的厚爱,徒儿毕生难忘……”诸葛亮见水镜先生双目放空,知道是他又进入一种隔离世事的状态,他的眼里蓦然出现了司马懿的神色——眉间似乎有化不开的阴霾。
                  意气风发,是为少年。
                  脑子里忽而回旋起水镜先生方才的话语,诸葛亮晃了神——那么你的意气,最终也会被磨灭吗?
                  此去经年,不知道再见之时,我是否弃了这一份少年意气,成为这天空下又一具行走的躯壳——
                  愿永不失本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17-04-30 16:49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陆】
                  站在书院门口,司马懿长吁了一口气,整顿了衣装,想起了父亲在行加冠礼时对他说的话:“既加冠,不应莽撞。”现在向老师打听这个人,会不会有些不妥呢?毕竟只是见过一面……先生没有亲自介绍我们认识,应该是有他的道理的。听说那水镜先生可谓是一位鸿儒,也不知道本尊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老师那日不让我也见见,不应该的呀。
                  “司马公子,您怎么来了?学院今日不讲学的。”小厮注意到门口一动不动站着个人,心里想着最近碰着的痴人还真不少,都是那样傻呆呆地站着,都不知道那一个个金贵的脑袋瓜里究竟在想什么。
                  “我来找先生。”司马懿回过神,煦风般微笑,“麻烦您通报一声。”
                  “好咧——公子真是客气,我一直听胡先生夸赞您呢,说什么,您以后一定是顶好顶好的人物……”
                  “别恭维我了,我实在担待不起,”司马懿顿了顿,收敛了笑意,正色道,“若是先生不方便,就算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胡先生怎么会不方便呢,您可是他最得意的学生,对了,司马公子,这些天先生休息得很差,精神也不是很好,怕是操劳过度了吧?”小厮拍了拍身上的灰土,漫不经心地说,“想必又出了什么事了罢。”
                  “……”司马懿一时语塞。
                  天下如此动荡,已是人尽皆知,而我今后又将何去何从呢?
                  等他晃过神来的时候,小厮已经走了,他回头看到那一树洁白的花朵,不禁怔了怔——他分明看到了诸葛亮的微笑,温煦而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微笑。
                  槐花啊……日后不知道是否能不能讨到这花的喜气呢。
                  他脑海里又晃过了一个人影,一个他非常熟悉的人影,可这次他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方才的人究竟是谁。他只知道自己刚才看到那个人的时候,有一瞬间的窒息感。
                  那个人对他说——
                  不应……
                  “公子?”小厮走到司马懿面前,提高了音量,“公子——先生请您进去——”
                  “去哪?”
                  “先生请您到他南书阁去。”
                  “哦。”司马懿才反应过来,收敛了游思,眼神掠过了残落的槐花,“我就去。”
                  “先生还说,日后您若是有要事,可以直接去找他,不必再通报了。”小厮远远地听着别处在叫他,急忙告退,“公子快去吧,先生要等急了。”
                  “好。”司马懿迈开脚步,垂下眼眸。老师如此厚爱,不知道我又是否担待得起,这番还是要好好记着,日后不应再麻烦老师了。
                  书院的回廊不知道是用什么木头做的,司马懿感觉一走到这里,他似乎是把头伸到了风里,风里夹杂的是书卷幽深的声音。南书阁是胡昭平素修身养性的地方,一般是不会在这里见客的,这里也决不应该是弥漫着铜臭鄙陋的接客室。司马懿其实也没真正进这南书阁看过,说到底他还是有些好奇的。
                  师兄弟们口耳相传,先生有古籍一十三本藏于书阁内,平日里不予见人。
                  “老师——?”靠近门扉的手兀然停在空中,司马懿思虑再三还是觉得先禀告比较正式,于是清了清嗓子,“学生司马仲达有事求见。”
                  “进。”悠长沙哑的一声,司马懿觉得这声音离自己是特别不真实,应是从远方传来,不经意间被捕捉到的话语。
                  “……”司马懿长吸了一口气,迈进南书阁的那一瞬间,寒气扑面而来,仿佛把头埋进了冬天的冻风里。
                  “你到这边来。”
                  环顾四周,司马懿确定了声音的来源,向胡昭走去:“老师,我——”
                  “懿儿,我先问你几个问题。”
                  胡昭抬起头,在昏暗的光线下,司马懿感觉他一夜之间突然变成了一个老人。
                  “其一,何为师者。”
                  司马懿神色变得肃穆起来,向胡昭做了一揖:“传正道,明事理,释其惑——先生即是吾辈的贤师。”
                  胡昭的表情让人捉摸不透。
                  “其二,何为大不逆。”
                  沉思片刻,司马懿抬起头,放慢了声音:“如今天下动荡,学生以为,为谋者不忠,为国者不效,弑亲投敌,为虎作伥,是为大不逆。”
                  “还有呢?”
                  还有?司马懿一瞬间的茫然:“恕弟子学识疏漏,弟子不知还有什么。”
                  胡昭轻轻笑了笑,笑得古怪。
                  “那依你之见,世间不容之事,又作如何解释?”
                  “世间不容,只要内心坦荡,未尝不可。”司马懿不假思索地作出回答,坚定地直视着胡昭的眼睛,压抑住心中的不安。
                  “懿儿,为师知道了。多谢。”
                  “老师,世间不容,并不代表绝对的对错,您曾教导我们,事在人为。每个人自有不同的认知,孰是孰非本就不是有确定的依据划分的……”
                  “有谁有这样的勇气?”
                  “嗯?”
                  “你说的非常在理——但是,做世间不容之事,又有多少人能在你这样的觉悟上加几分勇气?”
                  “我觉得……”
                  “希望你日后能记住为师今日的这番话,到那时,你可能就明白这勇气实非常人所有。”胡昭摆了摆手,打断了司马懿的话,“懿儿,你还年轻。”
                  识趣地闭上嘴,司马懿垂下头。
                  世间不容——世间做何解,不容又做何解?老师这番话,究竟有什么意味?
                  想到这,司马懿不自觉地皱起眉头。
                  我们都还年轻。


                  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17-05-21 10:46
                  回复
                    月考我来攒人品。。。


                    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17-05-21 16:32
                    回复
                      端午安康


                      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17-05-30 07:20
                      回复
                        【柒】
                        听了胡昭这番话,司马懿实在猜不透老师想表达的意思,索性不再多想,熬过了死寂的沉默后,司马懿缓缓开口:“老师,学生本次前来,是想向您打听一个人,一个,可能将来非常厉害的人。”
                        “……懿儿想要知道的,可是诸葛小生?”
                        “是。”
                        看到胡昭轻轻地笑了笑,司马懿紧接着话头飞快地讲道:“老师,您觉得阿亮如何?我与他交谈时感觉这个人眼境甚是清明,我甚至有些瞬间感觉……似乎不及他……”
                        “不。仲达,只有战场上才有胜败可言,且胜负乃兵家常事,没有‘不及’一说。你拜我为师,我已觉你日后必定会有所作为,必定不会被埋没。”胡昭起身,嘴角露出一种柔和的笑容,“你决不会像我现在明哲保身,你会去争一争的,不是吗?”
                        “是的。男儿应当有征战沙场的血性与抱负。”司马懿感觉有些不应当这样回答的时候,这些字句已经从他嘴巴里溜出去了,他刚想再补充些什么,却看见胡昭仍保持着笑容,缓缓开了口。
                        “懿儿,你要记住,男儿血性不过是在处境尚安时一些人找的寄托罢了,真正具有这样品格的又有多少?为师要教给你的很简单,蛰伏。”
                        司马懿静静地听着,这是胡昭从未对他讲过的话,从未提及。
                        “既然是蛰伏,则必有奋起一日。懿儿,忍耐也是一门学问啊。”胡昭走向旁边的书箧,拣选着什么,“这几册书你先回去看看,不必还回来了。”
                        看着胡昭仔细地包好书简,司马懿说不出来的滋味。先生,您若是知道了我对这邦土也别有一份打算,您……司马懿轻叹,究竟怎么样才能接触到真正的乱世呢?
                        “吾曾师从水镜先生,你带着这封信去南阳见他,那孩子我见过,确实谈吐不凡,你也应该去听听别人的讲学。”
                        “先生?”
                        “你难道不想亲自去试试那孩子吗?”
                        “……”司马懿望着胡昭,他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懿儿,你会自己找到答案的。”
                        “多谢先生指引。学生定不负此行。”
                        “快去吧。”
                        趁现在还没有展现出乱世真正的模样,该追寻的,该踏上征程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就是天道。
                        他和他的命运,终究不是平行线。
                        我们早就应该猜到,不是吗,德操。
                        ————————————————
                        “亮儿,一会儿你且回屋去,不要插手这件事。”
                        “师父——”
                        “回去。”水镜先生转过身,面容严肃,对侍立在旁的门生说,“把元直找来。”
                        诸葛亮没有即刻离去,而是站在一旁,静静地站着。
                        他想起来从前他和徐庶是那么要好,那时是怎么也想不到会有这样一天的。
                        我一直跟着师父,还是太招摇了,也难怪他心有不满。这样想着,本来打算不插手这件事,诸葛亮还是留了下来。
                        此次远行之前,诸葛亮已经感觉到他和他之间是针尖对麦芒,不过他倒真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人心险恶,这番也总算领略到了。
                        水镜先生见诸葛亮还没走,知道他这个看似听话乖巧实则精灵古怪的徒儿应该是有自己的想法了,无奈地摇了摇头。
                        “你且避一下罢。”
                        见时间差不多了,水镜先生连叹着气,叮嘱道。
                        “谢师父。”
                        诸葛亮走到书帘后,室内仍是那样安静,死寂般的安静。
                        远远地,诸葛亮就看见了那个他不能再熟悉的身影,他把身子往里屋又缩了缩,怪不自在的。
                        他看见徐庶一袭青衣,笔直地走了进来,目不斜视,诸葛亮看不出来他现在在想什么。
                        “师父。”
                        徐庶缓缓行礼,一丝不苟。
                        “抬头。”
                        水镜先生冷着脸,语气生硬。
                        “不知师父叫徒儿过来是为——?”
                        徐庶脸上终于晃过一道黑影,但神色还是方才进门是那样温和有礼。
                        “诸葛落水的事可是你做的?”
                        “什么?!”这一刹时徐庶猛然变了脸色,盯着水镜先生的眼睛仿佛要迸出火舌,“亮弟落水了?!”
                        “你只需回答‘是’,或‘不是’。”
                        水镜先生仍持着坚定的语气,一种气氛上的压迫。连诸葛亮自己都被微微震慑,他从未见老师发这么大的脾气。
                        但徐庶渐渐平静下来,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般,却在袖里握紧了拳头。
                        “不是。”
                        “为师再问一遍,是不是你做的。”
                        “不是。”语气更加冷静。
                        “好,既然这样,你走吧。”水镜先生背过身,他感觉开始渐渐力不从心了,无论是对身边的人,还是对这个他最熟悉不过的世道。
                        “我权当没有教过你,这件事到此为止。”
                        “师父——”
                        和过去划清界限么。徐庶在心里冷笑,面无表情,他要的不是一个解释,他要的是一个承诺。
                        “我会护好他,他会走上他该走的路。”
                        诸葛亮好像听到了一声轻得不能再轻的谢谢。
                        他突然感觉什么都知道了。
                        这件事根本不是他做的,但暗处的人料定会赖到徐庶头上。为了早日揪出那个想置自己于死地的人,徐庶是非走不可。
                        师父明白,徐庶明白,现在自己也明白。
                        只是现在,诸葛亮宁愿装傻。


                        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17-06-20 11:30
                        回复
                          放暑假了耶,没人了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17-07-15 22:53
                          回复
                            【捌】
                            “你就是他的弟子?”
                            司马懿行了揖礼,毕恭毕敬地回答道:“是的。”
                            “知道了。我这里不比孔明的书院,你且将就着住下吧。看你周身疲惫,亮儿——”
                            听到这一声,司马懿打了一个激灵,眼神闪烁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你过来领司马公子去休息。”
                            “师父?”
                            “就住你那间罢。”
                            “……是。”
                            避开司马懿的目光,诸葛亮冷着脸,疾步离开厅堂,司马懿有些不知所措。
                            如此慌乱,这是为何?
                            “阿亮?”
                            “……”诸葛亮突然停了下来,定定站住,猛然回头,冷冰冰地说,“你来这干什么?”
                            司马懿也停下脚步,盯着诸葛亮的眼睛,看得出来诸葛亮在生气。
                            “我来求解于先生,对这世事的见解。”看到诸葛亮脸色渐渐缓和下来,司马懿走近一步,“自那日一别,阿亮难不成遇到了比生死更为严重之事吗?”
                            “你不该这时候来的。”
                            “此话怎讲?”
                            诸葛亮转过身,咬着牙一字一句地说:“师父最近不高兴,有些不该说的话别说,不该问的别问。”
                            “我怎么知道不该说什么,又不该问什么呢?”
                            司马懿轻轻地笑了,诸葛亮没有察觉。
                            “那就什么也别说,什么也别问。”
                            “那我来是做什么的?”
                            “……”诸葛亮回头,看着司马懿,良久,扬声道,“我原先竟没有发现你这人如此话多。”
                            “呵,”司马懿保持着嘴角的弧度,接过话,“知道了,那我问你好了。”
                            沉默了片刻,诸葛亮若有所思地说:“也不是不可以……算了,这件事先放一放,这次是我不对,毕竟有朋自远方来,我不应该这样对你发火,日后有机会再告诉你原因罢——如果你想知道的话。”
                            “那是自然。”
                            司马懿看见那人脸上露出了狐狸般的笑容。
                            都是聪明人啊……
                            “好了,这几天你只能和我挤着住了,不介意?”
                            “还好。”
                            “这是不满意的语气吧!”
                            “没有没有,阿亮最懂我了,我当然不介意。”
                            司马懿笑着。
                            “所以还是不满意的吧!”诸葛亮翻了个白眼,却是微微地乐着,神情较方才尚为舒缓,“我才不懂你呢,我看不透你的。”
                            “哪有,我倒觉得只有你能看透我的。”
                            司马懿正色道。
                            “那倒也是,不过,也说不准……”诸葛亮坐了下来,倒了两盏淡茶,眼神不时扫过司马懿的眼睛,似乎想抓住什么,却又作罢,“喝否?”
                            “阿亮亲自帮我准备的,我自然是要喝的。”
                            接过茶盏,司马懿趁着诸葛亮品茶的空当又仔仔细细打量着这个人。
                            眉眼分明,棱角分明,却周身给人以温和之感,举手投足之间更是以前从未见过的淡然洒脱。精明却又超俗,就像是仙人一般啊……
                            司马懿耳根发烫,这样的人又还未曾加冠,要是以后真正长开了,不知道又是何等风采!
                            “怎么了?”
                            “没甚,这茶很香。”
                            “最普通不过的了,我还偷懒省了那些繁琐的洗茶,竟有人夸它好,仲达兄又不是没品过好茶的人。”
                            “主要是泡茶的人手艺好啊!”
                            司马懿眯起眼,非常享受地说。
                            “是这样吗?”
                            “是的。”
                            “呵,”诸葛亮一笑了之,“没想到仲达兄油嘴滑舌的功夫也是佼佼如此,亮竟不知该如何辨其真假了。”
                            “我说的都是实话。”
                            看着一脸认真的司马懿,诸葛亮仍是那样一副不质疑也不相信的表情,一时说不出话。
                            “一见如故,对吗?”
                            “嗯?”
                            诸葛亮有些没反应过来。
                            “或许我们可以成为知己的。”
                            “应该是的。”诸葛亮笑了笑,他看见司马懿站了起来,看着他,“我想,知己不易——但你绝对够格。”
                            “是吗?”
                            “所以说,你其实没必要在我面前过于拘谨的,我都明白,这就是这样一个世道啊……”
                            司马懿的脸沉下来,良久,继而酣畅地笑。
                            “是了,没必要。”


                            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17-07-17 21:2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胡昭,字孔明


                              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17-07-17 21:2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