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壹】
“先生。”
司马懿毕恭毕敬地行了礼。
“今日叫你来,没什么大事,不必拘谨。”水镜先生捋了捋胡子,慢条斯理道,“近些日子你倒沉静。”
“老师教我来听您的讲学,后生收益良多,备觉自己学识浅陋,不敢多言。”
“呵,此话谦虚到过头了,你既与亮儿交谈甚欢,便知你非等闲之辈。”水镜先生抖了抖衣袖,缓缓道,“孔明近来可好?”
“老师身体康健,只是我离去前的几日似乎心里有些不痛快,怕是……因为您。”
“因为我?”水镜先生轻轻笑了笑,不易察觉。
“先生走得太急了些,应该多留几天,我们才好尽宾主之礼。”司马懿注意到门外避着的影子,神情捉摸不透。
“原是不想麻烦你们的,如此,来日请你老师过来便是。”
“晚辈必将传达。”
司马懿行了一揖,干咳了几声,眼神瞟向门外。
“杵在那做甚,进来。”水镜先生也注意到门口站着的人,抖动着胡子道,“怎么这时候来了?”
“师父。”
诸葛亮一晃身子,站到了司马懿旁边,笑道:“都这个时辰了,您该午休了。”
“……也罢也罢。”水镜先生敲了一下诸葛亮的额头,“你这孩子,别以为我看不出来你想做什么。”
“是了是了,师父好生休息,吾辈就先退下了。”诸葛亮向司马懿使了个眼色,司马懿也苦笑道:“晚辈告退。”
出了门,诸葛亮压低声音道:“不谢谢我么!”
“谢你什么。”司马懿面有愠色,冷了声,“我与先生有正事要谈的。”
诸葛亮一甩长袖,故作生气。
“我倒怕你觉得无趣,亲自来‘救’你,没想到你却乐在其中,今日是我唐突了。”
“那如何赔罪呢。”
诸葛亮偷偷瞧了司马懿一眼,那人脸色并无多大变化,他本以为司马懿是在开玩笑,现在看来怕是真的生气了。
“这……”诸葛亮仔细想了一想,发现全然没有头绪,“你想怎样?”
“不如为我奏一曲,如何?”
“好啊仲达,真是好一处戏,”诸葛亮看见了司马懿嘴角那一抹可疑的弧度,冷笑,嚷嚷开,“你这人……”
“如何?”
司马懿地看着诸葛亮,索性冲他坦然一笑。
“呵。”诸葛亮平静下来,也如此笑道,“你若真想我演奏一曲,直说就是了。”
“择日不如撞日,那就今儿罢。”
“又不是什么稀罕事,你若真想听,我日日吹给你都行。”诸葛亮若有所思。
“但若这儿也沾上了血气,就是稀罕事了。”司马懿面不改色,诸葛亮瞪了司马懿一眼,相顾无言。
“……”别开目光,诸葛亮低声道,“你不是很清楚么,迟早的事。”
“抱歉。”司马懿无奈地说,诸葛亮一瞬间觉得他有什么事瞒着他,“好不容易见你今日兴致高了些,又说了扫兴的话。”
听到这话,半晌,诸葛亮愣了愣神,拉住司马懿的衣袖,盯着这张棱角分明的脸,发现仍是分外陌生,诸葛亮想说些什么,却又发现无话可说,只得扭过头:“走罢。”
我们此时于这兵荒乱世中赚得片刻苟延残喘,当真是幸运。
他应比我更清楚,所以更明了。
所以更压抑。
好,也不好。
回到屋子里,还是诸葛亮先开了口。
“仲达,听箫耶?听琴耶?”
司马懿抖了抖衣袖,一瞬间看不出心思:“自然是箫。箫中有意。”
“我去取来。”
“你说,我们现在这样,能过多久?”
“你留住多久,便有多久。”诸葛亮看似漫不经心地接道,取出竹箫,抱之而来。
“我……”未等司马懿回答,箫声骤起,飘飘然似仙境之乐,诸葛亮微微低头,眼神渺远,却干净明亮。
司马懿抿起嘴,静静地看着诸葛亮的侧脸。
乐音袅袅,如清风拂面,少了府中乐师演奏的凄然,倒多了几分坦荡,像天连着地,地接着水,水映着天一般自然,容不得半点杂念。
司马懿仿佛看见了他想要的一切。
还有——那个应是站到最后和他一起指点天下的人。
一瞬间一切都明了起来。
司马懿嘴角微微上扬,不动声色。
曲终,意犹未尽。
诸葛亮轻轻扫了司马懿一眼。
“此曲绝妙。”司马懿拍手叫好,忽地大笑,“人间哪得几回闻,如今无论日后如何,今算是值了。”
“谬赞。”诸葛亮轻描淡写地说,“照你这意思,你是赚了?”
“是。来此一趟,赚了。”
“先生。”
司马懿毕恭毕敬地行了礼。
“今日叫你来,没什么大事,不必拘谨。”水镜先生捋了捋胡子,慢条斯理道,“近些日子你倒沉静。”
“老师教我来听您的讲学,后生收益良多,备觉自己学识浅陋,不敢多言。”
“呵,此话谦虚到过头了,你既与亮儿交谈甚欢,便知你非等闲之辈。”水镜先生抖了抖衣袖,缓缓道,“孔明近来可好?”
“老师身体康健,只是我离去前的几日似乎心里有些不痛快,怕是……因为您。”
“因为我?”水镜先生轻轻笑了笑,不易察觉。
“先生走得太急了些,应该多留几天,我们才好尽宾主之礼。”司马懿注意到门外避着的影子,神情捉摸不透。
“原是不想麻烦你们的,如此,来日请你老师过来便是。”
“晚辈必将传达。”
司马懿行了一揖,干咳了几声,眼神瞟向门外。
“杵在那做甚,进来。”水镜先生也注意到门口站着的人,抖动着胡子道,“怎么这时候来了?”
“师父。”
诸葛亮一晃身子,站到了司马懿旁边,笑道:“都这个时辰了,您该午休了。”
“……也罢也罢。”水镜先生敲了一下诸葛亮的额头,“你这孩子,别以为我看不出来你想做什么。”
“是了是了,师父好生休息,吾辈就先退下了。”诸葛亮向司马懿使了个眼色,司马懿也苦笑道:“晚辈告退。”
出了门,诸葛亮压低声音道:“不谢谢我么!”
“谢你什么。”司马懿面有愠色,冷了声,“我与先生有正事要谈的。”
诸葛亮一甩长袖,故作生气。
“我倒怕你觉得无趣,亲自来‘救’你,没想到你却乐在其中,今日是我唐突了。”
“那如何赔罪呢。”
诸葛亮偷偷瞧了司马懿一眼,那人脸色并无多大变化,他本以为司马懿是在开玩笑,现在看来怕是真的生气了。
“这……”诸葛亮仔细想了一想,发现全然没有头绪,“你想怎样?”
“不如为我奏一曲,如何?”
“好啊仲达,真是好一处戏,”诸葛亮看见了司马懿嘴角那一抹可疑的弧度,冷笑,嚷嚷开,“你这人……”
“如何?”
司马懿地看着诸葛亮,索性冲他坦然一笑。
“呵。”诸葛亮平静下来,也如此笑道,“你若真想我演奏一曲,直说就是了。”
“择日不如撞日,那就今儿罢。”
“又不是什么稀罕事,你若真想听,我日日吹给你都行。”诸葛亮若有所思。
“但若这儿也沾上了血气,就是稀罕事了。”司马懿面不改色,诸葛亮瞪了司马懿一眼,相顾无言。
“……”别开目光,诸葛亮低声道,“你不是很清楚么,迟早的事。”
“抱歉。”司马懿无奈地说,诸葛亮一瞬间觉得他有什么事瞒着他,“好不容易见你今日兴致高了些,又说了扫兴的话。”
听到这话,半晌,诸葛亮愣了愣神,拉住司马懿的衣袖,盯着这张棱角分明的脸,发现仍是分外陌生,诸葛亮想说些什么,却又发现无话可说,只得扭过头:“走罢。”
我们此时于这兵荒乱世中赚得片刻苟延残喘,当真是幸运。
他应比我更清楚,所以更明了。
所以更压抑。
好,也不好。
回到屋子里,还是诸葛亮先开了口。
“仲达,听箫耶?听琴耶?”
司马懿抖了抖衣袖,一瞬间看不出心思:“自然是箫。箫中有意。”
“我去取来。”
“你说,我们现在这样,能过多久?”
“你留住多久,便有多久。”诸葛亮看似漫不经心地接道,取出竹箫,抱之而来。
“我……”未等司马懿回答,箫声骤起,飘飘然似仙境之乐,诸葛亮微微低头,眼神渺远,却干净明亮。
司马懿抿起嘴,静静地看着诸葛亮的侧脸。
乐音袅袅,如清风拂面,少了府中乐师演奏的凄然,倒多了几分坦荡,像天连着地,地接着水,水映着天一般自然,容不得半点杂念。
司马懿仿佛看见了他想要的一切。
还有——那个应是站到最后和他一起指点天下的人。
一瞬间一切都明了起来。
司马懿嘴角微微上扬,不动声色。
曲终,意犹未尽。
诸葛亮轻轻扫了司马懿一眼。
“此曲绝妙。”司马懿拍手叫好,忽地大笑,“人间哪得几回闻,如今无论日后如何,今算是值了。”
“谬赞。”诸葛亮轻描淡写地说,“照你这意思,你是赚了?”
“是。来此一趟,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