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moc吧 关注:3,045贴子:12,685
  • 13回复贴,共1

【MOC】速度与激情 盲目钓师 试验型可拓展工具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视频来自:百度贴吧


1楼2017-05-31 00:45回复
    车不错。跟你的头像一样的震撼力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5-31 07:57
    回复
      MOC思路
      科技非主坑论堆肉堆功能堆不过各位壕大佬……论外观凭我的艺术细胞简直自寻死路……在看过先行的大佬后……毅然拆了做好底盘的4X4……还是做点奇异的东西玩吧……
      那么最后决定的原型是这个:



      彩虹六号的侦查小车,作为原型的跳跃功能思索了一下难以实现,那么作为替代考虑在实现行走之余,以合体的形式拓展功能……


      3楼2017-05-31 11:07
      回复
        那么完成体就是这个……




        (这么看真像灰机杯……有小玩意比赛那就做积木灰机杯吧,预先注册下课题)
        用料:铲车一套及零星科技补缺(齿条之类)
        PF:L电机用作驱动、M电机用作转向、遥控一套、科技电池盒
        为了方便后续的功能拓展,采用差速器方案,合体后也可作为后桥,转向利用差速器的特性以增阻的方式达成。基于全车高宽限制在38R轮胎之内,大概就是8X8的空间,长度也不能过分拓张,只能紧致拼凑了……


        4楼2017-05-31 11:09
        回复
          构思采用不同的拓展包实现不同功能,一般情况下增加电机会比较容易处理,那么受比赛电机数量限制,核心就是分动器的设置了。用于比赛展示的想要做的是各类拆弹车的功能,目标在全遥控行走同时实现额外功能,这里展示的简易的抓爪拓展包。








          (原案是4档遥控分动器操作机械臂、配合2档压触式分动器切换行走或机械臂操作,不过最终在分动输出整合操纵机械臂上过于复杂未能克服遂放弃,最后两天冲忙做了现在的简易抓爪用于展示)
          用料:铲车剩余零件及零星补缺(十字轴、方框)
          分动器:基于sariel四速步进变速箱机构,修改为分动器,分别为行走、转向、抓爪仰角、抓爪收放……
          合体…………


          连接需要拆除本体转向及部分齿轮、轴套,随后对准十字轴套入,并按下固定卡扣。


          5楼2017-05-31 11:13
          回复
            最后,本次MOC主要以一套铲车和911、木马、摩天轮拆取的零件补缺完成,得益于遥控分动器以实现全遥控行走及额外2功能。当然由于本体以紧致为主旨采用L电机驱动,而分动器的体积、输出端转到应用端增加大量的动力损耗,使得也仅止于实现功能,性能并不出众(龟爬,无奈工薪狗精力有限,还都白耗在单动机械臂上…没有充裕的时间去优化……),外观也不敢再加外壳……就放弃治疗了。那么作为首次科技MOC、诸多经验不足还请多指教,感谢。
            附ID照


            6楼2017-05-31 11:14
            回复
              @银彗星 大赛作品参赛帖


              7楼2017-05-31 11:16
              收起回复
                补上遥控图片…………转来转去正反经常调转……遥控也没做改装了……便没留图片……原来是刚需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5-31 18:22
                回复
                  纯作娱乐的后记:
                  一些零星问题和可改进点……算是考后反省……其实从选题上看对比赛来说是下签,毕竟以标准零件来看,要标新立异还是得牺牲很多性能和外观的,不过MOC嘛最重要的还是自娱自乐……
                  1、除了140一个的硬轮子,已经用到最大的轮胎了……扣除PF件和离合的硬尺寸也是没空间可以用来做外壳美观了……要是用2电机分别驱动2个轮子的方案倒是能做得再紧致些,性能也会更好,不过要做可拓展就麻烦了。要是有国产140轮子可以做看门狗2的遥控车……空间也宽裕了……
                  2、对于2轮车没有陀机简直是死穴……动力利用率低,全跟惯性作斗争了……起步需点触电机来触发惯性之后才能一直驱动(参考神海里面的荡绳子)……不那么做会因为力矩会向车身较重的下方变成车身自转……而刹车基本是没有(没有做触地方案),只能靠自重减慢惯性,然后跟启动一样反向点触电机来抵消前进惯性,不然只会车身自转。在不做触地的情况下用转向增阻,自旋180°替代刹车效果还算可以(视频瞎玩里面应该有录到)……不过动力利用率看来是非陀机不可了……
                  3、受空间所限,增阻转向机构未能万全的加固……每次转向完需要记得回正,不然在缺少M马达推力的情况下,受轮胎摩擦力影响在剧烈运动下容易造成错位……所以一定要按住转向马达和及时回正……
                  4、分动器理论上是很好,但实际应用上还是很考人……做功能开关或者AB功能切换是很轻松,但到了ABCD、甚至ABCDEF,所有动力输出都在换挡环周围一圈的问题就越发严重了,除了做多个相互独立的花瓶功能外,要想做有实际意义的功能时(比如我尝试了4档机械臂)为了让输出端传动到预定位置仅靠硬连接那真是各种绕……还有线路之间的相互影响,中继点的加固设置……各种问题累积下来超让人头痛……要是有高人指点下就好了,而且可惜手头上没有气动连接的肉,不然应该能解决不少问题……总之,虽然分动器和变速箱看上去很相似,但输出端数量,和不同档位的齿轮能否联动这2个差异是压倒性的质变。我算是切身理解全球MOC界也没什么人做多档位分动器了,因为加电机比做分动器实惠多了。(为此把太多本来就缺的时间和精力白耗在里面了……最后2天怒拆,虽说原本的四驱底盘完成度比现在这个好多了,但上面带4个风车的话太气人,现在的输出端方向和位置全改了,也无法回收利用原结构,真伤肝…………)
                  5、除上述提及的操作要点外,本体严格来说不分前后……根据行进态势遥控的前后也是有倒转的情况,加上步进换挡器虽然支持档位较多但只能正序或反序入档,不像伺服换挡可以随意入档,很多时候只能靠记忆和目测验证……也算是增大了遥控操作上手难度……
                  6、最后还是要说科技很吃零件精度的,特别是一些很紧凑的设计,用了首批911的3L换挡环和2L换挡环,还是有轴套歪轴、零件公差问题加剧了换挡器的动力损耗,压根还调整不过来。
                  作为科技新手,似乎一开始定的目标太高,虽然最终只能做出次级的简易成品,由原定2电机全遥控6功能降格为4功能,不过还是该庆幸没有跟同学撞车撞款……个人还是挺喜欢标新立异的……那么看在码字份上,恳请各位科技大佬不吝赐教,感激不尽……因为下一步想要做个灰机杯呢………………


                  9楼2017-05-31 18:45
                  回复
                    比起你的作品。。一言不合就吸毒让人可怕


                    IP属地:广东10楼2017-05-31 20:27
                    收起回复
                      地下室还存红酒,还参加个毛比赛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5-31 20:3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