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年……
皇后长孙氏卧病……
李世民下了早朝,疾步赶往立政殿,今日,有人来报,多月卧病的娘娘,不好了……
立政殿之中暗香轻浮,病榻之上的美人已然脸色苍白,呼吸无力。玉枕蚕被,帘上朱玲摇曳轻摆,一切都是最初的样子,飘带远处似乎缠着斜阳,檀木桌上,氤氲着雾气的香茶排列。宫中所有的太医跪于硬地之上,身体颤抖。整齐地让出一条御道,磕头行礼,不敢抬头。
李世民顾不得管这些人,径直走到床榻边。他心爱的妻子奄奄一息,他心急如焚,腰间的玉佩也在泠泠作响,声声烦心。几个孩儿跪于地上,旁边奶娘抱着的只有两岁的小公主,仿佛明白母亲即将不久于人世,哇哇啼哭。李世民握着长孙氏的手,眼眶通红,他带着几近祈求般的语气对着她道:
“观音婢,陪我说会儿话,你看外面青梅果都结了,二哥替你去摘两个,你不是最爱吃了吗?醒来看看我,好吗?”
长孙氏缓缓地睁开眼睛……她好累,梦中,她不止一次地看见自己的十三豆蔻,一声声亲切的呼唤传来,她却像有了气力,勉强地睁开垂下的眼睑。映入眼帘的是她爱了一辈子的男人,是她忧了一辈子的丈夫,她强撑着病体微微张开唇瓣,玉手搭在李世民的龙袍之上,气若游丝,依依道来:
“妾……妾有三愿。”
李世民紧紧地抱着她,颔下抵着她的额头,一滴一滴湿泪撒于蚕布边,他另一只手握拳,紧出青印,却不敌眼前的女子那苍白的面容痛彻心扉。长孙氏微微起身,靠在李世民的怀中,她终于又找到了这个怀抱,终于,她还是满足了最后一个心愿,让她见他最后一面……
“一愿郎君如意,勤政爱民,忠于社稷,贴于肱骨。”
“二愿……”她的气息愈发微弱,说话竟也断断续续,可她依然强撑着,吐除了第二句话:
“二愿吾子安乐,若错,望陛下饶其之命,兕子二十一尚幼,妾……妾悲无从得见女儿出嫁,照顾好他们……”
她握着李世民的衣角,眼中秋色连波,却带着无尽的苦楚与眷恋,岁月对于他们太不公平,她多么想看着孩儿长大,看着他手下的盛世王朝越发繁荣,到那时,与他一同站于丹凤楼阁,俯瞰藩国,帝后同心,终究,还是等不到了……
“三愿来生君莫忘……”她笑了,终于笑了,缓缓吐出最后一句话,“妾当待君赠罗帕。”
小鹿似的清丽的眼眸盖住,她的离开如同她平时一般淡然。玉阶之上还残留着那年明月映照过的痕迹,竹筏之上仍是那年依旧的光景。已然物是人非,事事皆休,这位伟大的帝王终于泪似决堤般涌出,他最终还是崩溃了,还是无法面对她的死亡。他灼热的泪水一滴滴落在怀中的人的冰凉的玉肌之上,他大声喊着:
“观音婢,朕命令你给朕醒过来,听到了吗!”
殿下是数十人的呜咽抽泣之音,李治冲上前去,抱着长孙氏,大声喊着“母后”,天下父母之心,那么疼他爱她的母后,没了……
远望,伤逝……玉帘后,李世民隐约望见一个年轻的女子素手抚琴,落花于足下覆地。她身着齐胸襦裙箜篌箫管,曼妙起舞。月华之下捧书读贤,落雪轻点眉间朱砂。他仿佛又看到了十九岁的观音婢,站在长安城头,身着命妇之装迎他……
他将九子稚奴和十九女晋阳公主接到身边亲自抚养,还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纪,却只能同他一般缅怀着那个母仪的女子。宫里宫外震惊,陛下旨意:“皇后长孙氏,谥曰文德,入葬昭陵。”
“观音婢,我好想你……”宫中的老人都言,这句话,陛下整日里念叨着,有几次,他竟然向前缓缓走去,好像娘娘真的过来了一般。
“阿耶,大臣们也是为了你好,你怎么能惩罚他们呢?”晋阳公主坐在李世民的腿上,笑魇如花地看着他。李世民愣了神,她回来了?
“二哥,诸位大臣之言全然为你,你怎能不分黑白加以处罚呢?”她柳叶细眉,窈窕朱砂,给他烹了一杯香茶递到眼前。李世民眼眶红肿,抓着晋阳公主的小手,泪水不觉满襟。
“阿耶,你怎么了?”
他笑着看她,“阿耶没事儿,兕子说的对,是阿耶不对。”
贞观十一年,才人徐慧武氏进宫……
据说,徐慧深得恩宠,武氏却不尽人意。
所有人都猜不透陛下的心思,为何两位才人都是娇艳欲滴,偏偏爱徐才人紧。
韦贵妃看着徐慧轻笑:“有几分文德皇后的影子。”
徐慧自己也说:“妾怎敢与文德皇后媲美,只是陛下睡梦中,常常唤妾观音婢,观音婢又是谁呢……”
贞观二十三年,陛下弥留之际,叫人去采了一枝冬梅,他眼神呆滞地望着手中的红梅,竟恍惚间笑了:
“观音婢,我要去找你了,对不起,让你等了这么多年,你该怨我了吧……来,我给你说说。我啊,对不起你,承乾谋反,被我发配到了黔州,青雀……终究是我对不住你,几个孩儿,没给你照顾好。就连丽质和兕子也……你见到他们了吧,别担心,我马上就去了,你得给我烹上好茶,你知道我的口味,挑的很。我呀,把城阳嫁给了杜如晦的儿子,你放心不下的小二十一,我给她封了衡山公主,嫁给你娘舅家里,你该放心了。稚奴长大了,我相信,他会是一个好皇帝的……”
皇后长孙氏卧病……
李世民下了早朝,疾步赶往立政殿,今日,有人来报,多月卧病的娘娘,不好了……
立政殿之中暗香轻浮,病榻之上的美人已然脸色苍白,呼吸无力。玉枕蚕被,帘上朱玲摇曳轻摆,一切都是最初的样子,飘带远处似乎缠着斜阳,檀木桌上,氤氲着雾气的香茶排列。宫中所有的太医跪于硬地之上,身体颤抖。整齐地让出一条御道,磕头行礼,不敢抬头。
李世民顾不得管这些人,径直走到床榻边。他心爱的妻子奄奄一息,他心急如焚,腰间的玉佩也在泠泠作响,声声烦心。几个孩儿跪于地上,旁边奶娘抱着的只有两岁的小公主,仿佛明白母亲即将不久于人世,哇哇啼哭。李世民握着长孙氏的手,眼眶通红,他带着几近祈求般的语气对着她道:
“观音婢,陪我说会儿话,你看外面青梅果都结了,二哥替你去摘两个,你不是最爱吃了吗?醒来看看我,好吗?”
长孙氏缓缓地睁开眼睛……她好累,梦中,她不止一次地看见自己的十三豆蔻,一声声亲切的呼唤传来,她却像有了气力,勉强地睁开垂下的眼睑。映入眼帘的是她爱了一辈子的男人,是她忧了一辈子的丈夫,她强撑着病体微微张开唇瓣,玉手搭在李世民的龙袍之上,气若游丝,依依道来:
“妾……妾有三愿。”
李世民紧紧地抱着她,颔下抵着她的额头,一滴一滴湿泪撒于蚕布边,他另一只手握拳,紧出青印,却不敌眼前的女子那苍白的面容痛彻心扉。长孙氏微微起身,靠在李世民的怀中,她终于又找到了这个怀抱,终于,她还是满足了最后一个心愿,让她见他最后一面……
“一愿郎君如意,勤政爱民,忠于社稷,贴于肱骨。”
“二愿……”她的气息愈发微弱,说话竟也断断续续,可她依然强撑着,吐除了第二句话:
“二愿吾子安乐,若错,望陛下饶其之命,兕子二十一尚幼,妾……妾悲无从得见女儿出嫁,照顾好他们……”
她握着李世民的衣角,眼中秋色连波,却带着无尽的苦楚与眷恋,岁月对于他们太不公平,她多么想看着孩儿长大,看着他手下的盛世王朝越发繁荣,到那时,与他一同站于丹凤楼阁,俯瞰藩国,帝后同心,终究,还是等不到了……
“三愿来生君莫忘……”她笑了,终于笑了,缓缓吐出最后一句话,“妾当待君赠罗帕。”
小鹿似的清丽的眼眸盖住,她的离开如同她平时一般淡然。玉阶之上还残留着那年明月映照过的痕迹,竹筏之上仍是那年依旧的光景。已然物是人非,事事皆休,这位伟大的帝王终于泪似决堤般涌出,他最终还是崩溃了,还是无法面对她的死亡。他灼热的泪水一滴滴落在怀中的人的冰凉的玉肌之上,他大声喊着:
“观音婢,朕命令你给朕醒过来,听到了吗!”
殿下是数十人的呜咽抽泣之音,李治冲上前去,抱着长孙氏,大声喊着“母后”,天下父母之心,那么疼他爱她的母后,没了……
远望,伤逝……玉帘后,李世民隐约望见一个年轻的女子素手抚琴,落花于足下覆地。她身着齐胸襦裙箜篌箫管,曼妙起舞。月华之下捧书读贤,落雪轻点眉间朱砂。他仿佛又看到了十九岁的观音婢,站在长安城头,身着命妇之装迎他……
他将九子稚奴和十九女晋阳公主接到身边亲自抚养,还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纪,却只能同他一般缅怀着那个母仪的女子。宫里宫外震惊,陛下旨意:“皇后长孙氏,谥曰文德,入葬昭陵。”
“观音婢,我好想你……”宫中的老人都言,这句话,陛下整日里念叨着,有几次,他竟然向前缓缓走去,好像娘娘真的过来了一般。
“阿耶,大臣们也是为了你好,你怎么能惩罚他们呢?”晋阳公主坐在李世民的腿上,笑魇如花地看着他。李世民愣了神,她回来了?
“二哥,诸位大臣之言全然为你,你怎能不分黑白加以处罚呢?”她柳叶细眉,窈窕朱砂,给他烹了一杯香茶递到眼前。李世民眼眶红肿,抓着晋阳公主的小手,泪水不觉满襟。
“阿耶,你怎么了?”
他笑着看她,“阿耶没事儿,兕子说的对,是阿耶不对。”
贞观十一年,才人徐慧武氏进宫……
据说,徐慧深得恩宠,武氏却不尽人意。
所有人都猜不透陛下的心思,为何两位才人都是娇艳欲滴,偏偏爱徐才人紧。
韦贵妃看着徐慧轻笑:“有几分文德皇后的影子。”
徐慧自己也说:“妾怎敢与文德皇后媲美,只是陛下睡梦中,常常唤妾观音婢,观音婢又是谁呢……”
贞观二十三年,陛下弥留之际,叫人去采了一枝冬梅,他眼神呆滞地望着手中的红梅,竟恍惚间笑了:
“观音婢,我要去找你了,对不起,让你等了这么多年,你该怨我了吧……来,我给你说说。我啊,对不起你,承乾谋反,被我发配到了黔州,青雀……终究是我对不住你,几个孩儿,没给你照顾好。就连丽质和兕子也……你见到他们了吧,别担心,我马上就去了,你得给我烹上好茶,你知道我的口味,挑的很。我呀,把城阳嫁给了杜如晦的儿子,你放心不下的小二十一,我给她封了衡山公主,嫁给你娘舅家里,你该放心了。稚奴长大了,我相信,他会是一个好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