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安吧 关注:2,964贴子:69,060

二凤凰后小片段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苑桃花
斯人佳佳
本人二凤凰后死忠粉
特来献丑,短小片段,不连接
文笔不佳,博君一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6-26 22:34回复
    不知道系统为什么删帖,重发一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6-27 12:3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观音婢,朕和你说过多少次,女子忌讳极寒,你今日倒径直坐在了雪中,如何受得住?此等寒气逼人,服侍的婢子不当心,你自己竟也不关心,如此薄衫,落得恶疾怎么好。昨日太医刚刚诊出喜脉,你……”
        长孙氏微微俯身,手中端着一杯热茶,缓缓奉上,倒也堵住了眼前九五之尊的嘴。她从别处寻得一个白玉瓷瓶,舀了些水,将刚刚得来的腊梅搁进。着眼瞧去,卧榻上一株红梅娇艳欲滴,随口轻道:
        “这梅是你采的?”
        李世民听到,抿了口茶,翻身坐起,“是丽质。”
        长孙氏轻轻点头,将那枝一同插进,摆弄许久,笑颜轻开。皓齿明眸,肌香体素,淡雅的身姿映着窗边的檀木格纹路。她将那瓷瓶搁在塌边,起身盈盈向李世民走去,“今日早了些,奏折不多?”
        “没什么,想来你这儿待一会儿。”
        长孙氏看着他的眼睛,柔柔细语道:
        “陛下有什么事要告诉妾。”
        果然,什么也瞒不过她的眼睛。李世民知她有孕在身,又自小体弱,自然不敢全盘托出。眉目紧蹙,着意扯远话题,转而轻柔一笑:
        “我准备给丽质封邑,她还小,自然不懂,总该问问你这个当娘的喜欢哪块地方。”
        “妾不敢,无端落下干政罪名,岂非妾之过?”
        李世民无奈,各退一步:“那我便做主了。我看长乐郡不错,丽质还小,朕给她食邑3000户,以后再加。”
        李世民笑意吟吟,长孙氏却起身提群,跪在冰凉的玉阶之上,两只芊芊素手平铺,辰辰的蓝玉镶于耳饰之上,扣头抬额。是了,她早就听闻朝堂之事,长孙安业谋反,更是长安皆知,她这个嫡亲妹妹,母仪之主,又岂能瞒得住。
        李世民急了,今日万不能再有凉意。他快步上前,修长的双手撑住她的皓腕,气急似得命令道:
        “观音婢,你给朕起来!”
        “你早就知道了是不是?”
        “长孙安业罪无可恕,明日午时处斩。”
        一连串的质问与坚决压得眼前娇弱的女子喘不过气,她拼命想尽自己的努力保住长孙家族。
        “陛下念妾,妾心甚喜。然安业于妾刻薄,若陛下从重处罚,妾深恐世人讽妾倚仗陛下恩宠苛待于安业,落得妖后之名。妾恳请陛下念妾多年侍奉,从轻发落。”
        她声泪俱下,晶莹的泪珠附挂于凤眼之中。李世民自十六岁将她迎娶进门,便看不得她落一滴泪,此时更是心痛难耐,小心扶起她。
        “朕可以免他死罪——”
        “为了你……”
        长孙氏抽泣间展了笑颜,顺着李世民的手起身。
        外面初雪新梅,内心如凉烛一般悸动。李世民的心总算放心,他摁住她的肩膀,仿佛下了很大决心,
        “观音婢,永远不要用自己威胁我,若是多了,朕这个皇帝便公私不分了。”
        他轻抚着她的小肚,轻吻她的额头,“肯定是个大胖小子。”
        长孙氏微微笑道:“小公主才好呢。”
      贞观二年,年仅八岁的李丽质诏封长乐公主,食邑3000户,朝野叹之。
        贞观二年六月,长孙皇后产子,帝大悦,取名为治,小字稚奴。
        贞观三年,长孙皇后产女,帝诏封城阳公主。
        千古贤后,绽放于盛世的一株牡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6-27 12:40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6-27 12:41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6-27 12:42
          回复
            李世民今日被陛下召进宫,回来便怒气冲冲,丰神俊逸的面容之上多了一份不平。一身黑色朝服,还没来得及换便紧握拳头拍案桌上,震得还尚为年幼的李丽质嚎啕大哭。
              长孙氏眉心轻皱,额上的花钿透过阳光盈盈发亮。她抱起只有三岁的女儿,埋怨似得说道:
              “丽质哭了。”
              “今日那些后宫长舌妇着实烦人。尹阿鼠那小老儿拖着克明下马,致使克明单指断折,他却恶人先告状,我今日又平白在父皇那里吃了不快。”
              “哦,”长孙氏摇着怀中软糯的女儿,“敢情是受委屈了。”
              李世民闷声不吭,掌心紧握,氤氲出一层轻盈的薄汗。此时春末,外面的热浪搅得人难受得很。李世民更是心中焦躁不安,进而旁的又有小女娃的呜咽啼哭声,实在烦扰。
              长孙氏轻轻走过,将李丽质放在他的怀里。李世民突地一惊,任凭战场杀伐决断,可终究这哄儿育子之事,还是手足无措。以至于旁边的婢子瞧见,捂嘴轻笑。许是李世民身上有一股淡淡的清香,竟然让哭闹的小县主安静起来。渐渐睡去,长长的睫毛轻摆,仿佛一个软糯的小团子一般沉沉迷迷。
              他小心抽出手,微微弯曲修长的手指,将李丽质送到奶娘手中,轻轻唤道:
              “观音婢?”
              他向内阁走去,长孙氏正手中捧着一卷书简看得入迷,全然不知有人踏入。手腕上的琉璃玉串怕是宫中最受宠的德妃和婕妤也不得,秦王亲上战场,从洛阳寻来的宝贝。辗转天成,玉露清清,配上她雅致的面容,竟衬得如此娇娇。
              他悄悄走过,双臂环住她如柳般的柔腰,贴在她透着丝丝凉意的面颊之上,来回地抹蹭。长孙氏却是似乎不曾感觉一般,继续安然地瞧着那卷已然将近看完的书本。
              软玉温香在怀,李世民眼睑轻抖,不快地问道:
              “是何书卷如此引人,你竟抛下我在这儿阅它。”
              长孙氏微微扭头,稍稍羞红的脸颊似初春楚楚动人的桃花,暗香轻飘,宛宛如画。她狡黠般轻道:
              “二哥这不是抱着,还要妾如何侍候?”
              李世民竟无言以对。平日里在朝堂之上直谏敢言的秦王此时却像孩童一般说不出一句有理的话。他轻轻地吻着她的脸颊,从而越发过分,以至于密密麻麻的吻铺天盖地而来,却又轻柔似水。远方琉璃金瓦透着阳光直射眼眸,清明的心底似是打了一层水漂涟漪般悸动不安。长孙氏微微侧身,完全无心在背后人怀中读着那些“王之道,民之本……”羞红了的面颊如府中正盛的桃花吐蕊,,他的吻却愈演愈烈,竟不能停滞。
              渐渐,他骨节分明的手抚上她华软的脸庞,另一支臂膀环腰却是越发紧紧,箍着她动弹不得,只得任由他摆布。她低眉微微道:
              “殿下……”
              “殿下,王妃……”门外的婢子之语打破了这犹如画卷般的宁静,那婢子在听不到声音时,继续颤颤巍巍地说道:“四殿下哭了,哄不好了,怕是要请娘娘……”
              她突然不敢说了……
              长孙氏听到此话小心地避开他炽热的眼神,抓了抓他的衣角,带有恳求般的意味问道:
              “殿下,青雀——”
              不想话没说完,变被李世民堵住了嘴。她娇喘着似乎喘不上气一般,被他死死地扣在怀中。也是了,众人眼中文武双全的战神秦王殿下和贤德的王妃长孙氏,不过也只有二十出头的岁数,正是少年夫妻,感情正烈。李世民得出空松开了她,转而眼眸凌厉,以极其威严的话语怒道:
              “王府养你们这些人是作甚的,奶娘也不在吗!小孩子的哭闹莫非总要王妃管?若是本王不在,王妃只怕是要累倒!”
              门外的婢女吓得腿脚哆嗦,颤抖着回了一句话:“殿下恕罪,奴——奴婢明白。”
              长孙氏听到脚步声渐行渐远,嗔怒地挣脱他的怀抱,李世民正有软玉温香在怀,突地转瞬即逝,心中空落,忙急着道:“诶……”
              转而又似乎想起来什么,带有歉意地温柔解释:
              “青雀这么大了,你不该这样惯着他,我李家男儿都该坚强无畏,怎能整日哭哭啼啼,寻思娘亲呢?”
              “你不曾怀胎十月,自然不懂为娘者看不得孩儿哭闹。”长孙氏余怒未消,又不得对朝堂不顺的丈夫过分埋怨,只微微说了一句,李世民便急了。
              “观音婢,从来只有你的孩儿,可曾哄过我?”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7-06-29 22:11
            回复
               这话听起来却是让长孙氏哭笑不得。她走到今年新送来的香木椅旁,轻轻坐下,舀了一杯清水汲茶,馥郁芳香,紫色璎珞摇曳,今日丽质随意从台上替她挑了一支清缨玉钗,她为了逗孩儿玩乐,竟也戴上,姿色未减,出奇动人。她似乎是感觉身畔少了些声音,微微转头,去看李世民抱着刚刚她放下的书简细细阅读,单臂抱头倚窗,格外俊朗清雅,剑眉星目间尽显王者之气。如今他和李建成之间争斗愈发激烈,为的不过是一纸诏书,皇太子册文。
                “观音婢,”他喃喃细语道,“你陪我躺一会儿吧。”
                长孙氏不理他,只叹了口气转身:“你近几年是越发胡闹,这大白日,躺什么?”
                “我好累,就一会儿?”
                长孙氏被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语击败,她心疼他为了整个秦王府的安危整日提心吊胆,将脑袋挂在裤腰带上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却换不来简简单单的“太子”二字,他还要回这秦王府做回慈父,做回当家的。
                她最终还是妥协了。
                走过李世民身前,玉手替他解开束腰的金带,撩拨开黑色的朝服,露出丝绸制的白色软衣,随尔自己摘下头上不多的几个玉饰,迷离可人的眼中尽是小女儿家的柔情密语,一点点触碰着李世民的心房。紫玉钗,凤头步摇轻摆,零零散散摆在适才倚靠的檀木香桌之上。李世民将她散下的三千青丝轻放在背端,替她解着繁杂难摆的衣饰,窝在她的白颈间,丝丝细语入耳,“我替你更衣,我们互相抵了。”
                二人躺在床榻之上,李世民的衣物微厚,长孙氏的连衣却被他以更衣之名解得只剩下一层淡淡的薄纱。此时已快入夏,李世民单臂搂着爱妻,像是抱到了什么宝物般不肯撒手。
                “别这样一直靠着,二哥难道不觉得热?”
                “不觉得。”他又轻语:“观音婢,我真想现在就登上皇位,让你穿上皇后衣制。”
                长孙氏微微笑道:“这话不能乱说。”
                “我没有,你相信我,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一定立你为皇后,承乾为太子,青雀丽质为天下最尊贵的亲王公主……”
                “嘘,”长孙氏玉手轻轻覆上他的嘴唇,“今日烦得很。”
                李世民一直搂着她,外面日光正耀,屋内却是少年夫妻,依偎相伴。
                长孙氏次日入了宫,她去拜见皇帝渊。
                李渊是极其喜欢这个儿媳的,一来仁孝,二来生的漂亮,看到也赏心悦目。
                “秦王妃,今日怎了?”
                “父皇,臣媳斗胆,殿下今日思绪蹁跹,妾思忖若陛下可令殿下与太子共商国事,陛下也可分忧。”
                李渊心下虽有顾虑,却也不忍心驳了这体贴孝顺的儿媳的新意,微微点头,“准了。”
                “儿媳待殿下谢父皇恩典。”
                史载,长孙氏从德,时常入宫,调节关系。是秦王李世民他日登基的不可缺少的贤佐。


              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7-06-29 22:12
              回复
                据说大家都觉得很甜,那下章虐一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17-07-01 18:4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贞观十年……
                    皇后长孙氏卧病……
                    李世民下了早朝,疾步赶往立政殿,今日,有人来报,多月卧病的娘娘,不好了……
                    立政殿之中暗香轻浮,病榻之上的美人已然脸色苍白,呼吸无力。玉枕蚕被,帘上朱玲摇曳轻摆,一切都是最初的样子,飘带远处似乎缠着斜阳,檀木桌上,氤氲着雾气的香茶排列。宫中所有的太医跪于硬地之上,身体颤抖。整齐地让出一条御道,磕头行礼,不敢抬头。
                    李世民顾不得管这些人,径直走到床榻边。他心爱的妻子奄奄一息,他心急如焚,腰间的玉佩也在泠泠作响,声声烦心。几个孩儿跪于地上,旁边奶娘抱着的只有两岁的小公主,仿佛明白母亲即将不久于人世,哇哇啼哭。李世民握着长孙氏的手,眼眶通红,他带着几近祈求般的语气对着她道:
                    “观音婢,陪我说会儿话,你看外面青梅果都结了,二哥替你去摘两个,你不是最爱吃了吗?醒来看看我,好吗?”
                    长孙氏缓缓地睁开眼睛……她好累,梦中,她不止一次地看见自己的十三豆蔻,一声声亲切的呼唤传来,她却像有了气力,勉强地睁开垂下的眼睑。映入眼帘的是她爱了一辈子的男人,是她忧了一辈子的丈夫,她强撑着病体微微张开唇瓣,玉手搭在李世民的龙袍之上,气若游丝,依依道来:
                    “妾……妾有三愿。”
                    李世民紧紧地抱着她,颔下抵着她的额头,一滴一滴湿泪撒于蚕布边,他另一只手握拳,紧出青印,却不敌眼前的女子那苍白的面容痛彻心扉。长孙氏微微起身,靠在李世民的怀中,她终于又找到了这个怀抱,终于,她还是满足了最后一个心愿,让她见他最后一面……
                    “一愿郎君如意,勤政爱民,忠于社稷,贴于肱骨。”
                    “二愿……”她的气息愈发微弱,说话竟也断断续续,可她依然强撑着,吐除了第二句话:
                    “二愿吾子安乐,若错,望陛下饶其之命,兕子二十一尚幼,妾……妾悲无从得见女儿出嫁,照顾好他们……”
                    她握着李世民的衣角,眼中秋色连波,却带着无尽的苦楚与眷恋,岁月对于他们太不公平,她多么想看着孩儿长大,看着他手下的盛世王朝越发繁荣,到那时,与他一同站于丹凤楼阁,俯瞰藩国,帝后同心,终究,还是等不到了……
                    “三愿来生君莫忘……”她笑了,终于笑了,缓缓吐出最后一句话,“妾当待君赠罗帕。”
                    小鹿似的清丽的眼眸盖住,她的离开如同她平时一般淡然。玉阶之上还残留着那年明月映照过的痕迹,竹筏之上仍是那年依旧的光景。已然物是人非,事事皆休,这位伟大的帝王终于泪似决堤般涌出,他最终还是崩溃了,还是无法面对她的死亡。他灼热的泪水一滴滴落在怀中的人的冰凉的玉肌之上,他大声喊着:
                    “观音婢,朕命令你给朕醒过来,听到了吗!”
                    殿下是数十人的呜咽抽泣之音,李治冲上前去,抱着长孙氏,大声喊着“母后”,天下父母之心,那么疼他爱她的母后,没了……
                    远望,伤逝……玉帘后,李世民隐约望见一个年轻的女子素手抚琴,落花于足下覆地。她身着齐胸襦裙箜篌箫管,曼妙起舞。月华之下捧书读贤,落雪轻点眉间朱砂。他仿佛又看到了十九岁的观音婢,站在长安城头,身着命妇之装迎他……
                    他将九子稚奴和十九女晋阳公主接到身边亲自抚养,还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纪,却只能同他一般缅怀着那个母仪的女子。宫里宫外震惊,陛下旨意:“皇后长孙氏,谥曰文德,入葬昭陵。”
                    “观音婢,我好想你……”宫中的老人都言,这句话,陛下整日里念叨着,有几次,他竟然向前缓缓走去,好像娘娘真的过来了一般。
                    “阿耶,大臣们也是为了你好,你怎么能惩罚他们呢?”晋阳公主坐在李世民的腿上,笑魇如花地看着他。李世民愣了神,她回来了?
                    “二哥,诸位大臣之言全然为你,你怎能不分黑白加以处罚呢?”她柳叶细眉,窈窕朱砂,给他烹了一杯香茶递到眼前。李世民眼眶红肿,抓着晋阳公主的小手,泪水不觉满襟。
                    “阿耶,你怎么了?”
                    他笑着看她,“阿耶没事儿,兕子说的对,是阿耶不对。”
                    贞观十一年,才人徐慧武氏进宫……
                    据说,徐慧深得恩宠,武氏却不尽人意。
                    所有人都猜不透陛下的心思,为何两位才人都是娇艳欲滴,偏偏爱徐才人紧。
                    韦贵妃看着徐慧轻笑:“有几分文德皇后的影子。”
                    徐慧自己也说:“妾怎敢与文德皇后媲美,只是陛下睡梦中,常常唤妾观音婢,观音婢又是谁呢……”
                    贞观二十三年,陛下弥留之际,叫人去采了一枝冬梅,他眼神呆滞地望着手中的红梅,竟恍惚间笑了:
                    “观音婢,我要去找你了,对不起,让你等了这么多年,你该怨我了吧……来,我给你说说。我啊,对不起你,承乾谋反,被我发配到了黔州,青雀……终究是我对不住你,几个孩儿,没给你照顾好。就连丽质和兕子也……你见到他们了吧,别担心,我马上就去了,你得给我烹上好茶,你知道我的口味,挑的很。我呀,把城阳嫁给了杜如晦的儿子,你放心不下的小二十一,我给她封了衡山公主,嫁给你娘舅家里,你该放心了。稚奴长大了,我相信,他会是一个好皇帝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17-07-02 12:11
                  回复
                    他似乎有说不完的话,看着那株红梅声声倾诉,旁的宫人以为是年老的陛下神智不清,他笑着,笑得那么灿烂,很久没有看到陛下笑了。玉佩清腰,香囊念佳人,终于,他缓缓闭上了眼睛。眼前迷雾间,一个窈窕的倩影浮现,伸出玉手,笑得灿若朝霞,“二哥,来。”
                    陛下去时,嘴角含笑……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山河草莽,灼灼无伤,那年佳人,见彼安康……
                    帘过幽雨深,玉阶台上谁人沦
                    忘断故人愁,立政殿里泪满湿
                    又一年花开何人归
                    不知别后几人回
                    一生安稳,天下长安
                    谁愁彼安贵
                    一愿四海内升平,吾君安康
                    二愿天下间太平,吾子喜乐
                    三愿来生君莫忘,妾当待归赠罗帕
                    长安忆故人,故人何所归
                    留史白书上,诀别泪两行
                    月半等凤鸾,云开见青衫
                    纵使相忘,长乐还无天
                    忆夕豆蔻时,娘舅檐下与君知
                    小字观音婢,李家公子讳世民
                    想那年晋阳起兵时
                    情深不负终归来
                    一世情缘,衡山故郡
                    何念城阳日
                    四愿女则传万代,贤德比附
                    五愿承乾定日坤,鎏金鼎盛
                    六愿国泰民当得治,上苑桃花总斯人
                    长安忆故人,故人何所归
                    留史白书上,诀别泪两行
                    月半等凤鸾,云开见青衫
                    纵使相忘,长乐还无天
                    半生戎马争,细雪覆眉间
                    朱砂留笔墨,别矣勿挂牵
                    仍记璎珞曳,玉珓连哀觉
                    浮生短浅,送君终须别
                    又一年长安夜,仍记豆蔻年


                    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17-07-02 12:12
                    收起回复
                      过两天我要更一章超甜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17-07-13 19:54
                      收起回复
                          已是午后,秦王刚刚征讨王世充回朝,难得闲暇。
                          轻纱软帐之内,流苏泠泠作响,府内的白瓷瓶之中插着几株桃花,映着暖阳流泻,岁月静好。
                          长孙氏睡颜轻柔,正如盛开的桃花般,玉肤之上一抹彩霞。淡粉的襦裙薄纱覆体,她芊芊玉手抱着旁边男子的臂膀,转过身安静如初。李世民如镌刻般的容颜俊朗清雅,丰神俊逸,高挺的鼻梁显着桀骜的气概,睫毛轻覆,在这一刻少了平日的威严,多的是一分符合他年纪的少年柔情,白锦缎制睡袍更衬他英气十分,修长的手指与旁边娇玉般的美人十指紧扣,不忍放手。
                          帐中美珓珍珠轻摇,玉枕横卧,锦被如霞。温润的阳光撒进珠帘,映于美人的额头之上,格格点点地抚着她安稳的眉眼,琉璃瓦砖微微拥着她轻柔的梦境。李世民缓缓睁开双眼,俊俏的剑眉星目还带着丝许朦胧。他微微起身,灼热的眼睛之中流光溢彩,盯着旁边娇俏可人的女子不忍回让,修长白皙的手指轻抚着她被香汗黏湿在脖颈上的青丝,满足一笑。随手握起旁边书卷,靠于床榻细细品读。
                          “殿下……”呢喃细语间,身侧的女子微微睁眼。小手乏倦地揉揉丽眸,轻轻唤着靠着的男子。李世民回头,正对上她还带着困意的眼眸,不禁放下书卷,轻搂着她的雪肤,缓缓地对着她的樱唇吻下。那个吻轻柔辗转,长孙氏还未清醒,却又被他如此动作搅扰欲贪睡。怎奈李世民微微轻笑道:
                          “走,起来我带你去街上转转。”
                          长孙氏轻轻点头,随口一应。撑起娇躯想要走下床榻去寻衣裙。李世民怕她睡的不安稳便一直在外面护着,如今却是挡住了她的路。她清口一呼:
                          “殿下,让我下去。”
                          “我替你拿,今日要穿男装,我叫人给你做了一件。”
                          他回身翻下床榻,从林立的檀木架上拿下一身极为小巧的男装搁在榻上。他小心地解着长孙氏的薄衫,一层一层地替她着衣,除去繁琐的披帛霓裳,眼前的娇娥俨然英姿飒爽,却在眉眼间仍看得出百分的温婉贤淑。李世民给她整理着束腰是锦带,打趣似得说道:
                          “还是个女孩子,怎么打扮都不行。”
                          “若给二哥换上灼华点瓣的轻裹襦裙,妾定不会笑话二哥终究是个男人。”长孙氏秀眉轻挑,美目微张,神色悠然,浑身的体香轻雅淡然,呼入鼻间,沁人心脾。三千青丝散落于朦胧肩上,竟是如此调皮可人。
                          李世民勾了勾她的鼻尖,从旁边拿了一身黑色紧身常服,扣着身侧的衣衫,缓缓而道:
                          “观音婢,你这可是恃宠生娇。”
                          他牵着她的手坐到梳妆台前,吩咐婢子打理好王妃。待一切完毕后,他领着她出了府。
                          长安城外的集市异常热闹,虽是下午,却仍是人潮滚动,车水马龙。早春微凉的风吹拂着耳边仍然残留的秀发,玉致的下颔洁白无瑕,旁边的男子俊眉淡然,英气逼人,让旁人只得见好两个俊俏的儿郎。只是,旁边这个比起来,真真是文弱小巧,仿佛是个玲珑剔透的可人。
                          如果……他们不牵着手的话……
                          行人纷纷驻足看着他们。两个男子光天化日之下亲密无间,牵手共走,可谓是龙阳之好,断袖之癖?长孙氏自觉似乎已成焦点,被握着自己的大手所出之汗浸湿了的玉指微微曲动,低声细语道:“二哥,这就是你让我穿男装想要的效果?”
                          “算是意外之喜。”
                          他走到一处地方,围了一圈人。只听里面的人大声呼喊:“来啊,一个铜板五支箭,投壶多者,本店物件随意挑选。”
                          长孙氏轻轻蹙眉,踮起脚尖向里面张望,伏在李世民耳畔轻语:
                          “那么远,倒是生意人的诡计。”
                          “想不想玩儿?”
                          还未等她回答,李世民便走到那人身旁,给了他一个金元宝。那人定是没有见过如此之財,赶紧恭维讨好,“公子请便,请便……”
                          长孙氏接过箭矢,面若桃花,秀眉轻蹙,似乎还带有紧张之意。她犹如薄纱般的玉肩轻盈,约素似的腰肢摆好驾驶,芊芊的容颜认真至极,轻轻向远一投,却未能正中。
                          李世民见她面有沮丧,又给了她一支,结果,仍然是相差甚远。投壶的箭矢越来越少,可壶中仍然是一支未有。那人的声音悠远传来:
                          “二位公子,十箭方可拿刚刚这位小公子看上的珍珠玉钗,如今,二位只剩十支了。”神情多有得意之色,想着亏了这位略显娇弱的公子箭术不佳,自己白白赚了一个金元宝。真是富家子弟,没什么真本事,随意挥霍倒是有的。
                          长孙氏娇容之上多有难过,李世民替她整整额间的细发,小心问道:“真的很想要吗?”
                          “丽质刚百日,每日里喜欢捣鼓簪子,犹爱珍珠,可宫中的珍珠大抵都给德妃了……”
                          李世民轻轻点头,紧握手中的箭矢,压抑的空气似乎布满,英目之间尽是威严凌厉。
                          他一支一支投过去,中了……
                          又中了……
                          还是中……
                          李世民的面容上,桀骜的眼眸紧盯那人,坚定道:“给我。”
                          虽说不甘,却只能奉上……
                          那簪子真是漂亮,比得上宫中的能人巧匠,不曾有金玉点饰,却被圆润的珍珠装点,白皙璀璨,映着眼前女子桃花容颜更显姣色。李世民轻轻唤道:
                          “观音婢……”
                          “啊?”
                          “我堂堂秦王府,真的落魄到连一颗珍珠都要不起了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68楼2017-07-17 21:51
                        回复
                          “二哥,”长孙氏突然神色坚定,“后宫之中对你多有怨词,太子及齐王与其却暗通款曲。有时枕边风远比你上马征战出生入死要有用得多。你为人刚毅,不屑于与后宫妇人暗谋奉承,我懂。张、尹二妃深得盛宠,她们的力量不容小觑。既然德妃喜欢珍珠,秦王府自当奉上。妾本不喜这些东西,丽质尚幼,孩童之物另寻便是,何必为了这些得罪她们。殿下放心,妾永不会让殿下有后顾之忧。”
                            原本柔弱的眼神中自带坚定,灼灼其华,一双翦水秋瞳柔柔地望着李世民,十指紧扣的双手多了一份力道,重达千斤。这些年,他出入征战,竟是靠自己的王妃这样柔弱的身躯撑起了他在父皇那里的好感。而一向骄傲自负,全然没有想到其中利弊,纵使他功高,可随之而来的却是无限猜忌。他不禁抱住了她,温热的气息吐在长孙氏白滑的脖颈之间。他凌厉非常的话语却柔软诉道:
                            “今生不负……”
                            今生不负……
                            长安垂柳着地,吐芽露绿,舞动着柔软的嫩枝,凛冽了凉风的习习。阳光熹微,璧人相对。素手轻挑艳艳十里的桃花,撒了一地的繁华,只诉着那一句:今生不负……
                            来生不忘……


                          来自Android客户端69楼2017-07-17 21:51
                          收起回复
                            初二狗,面临初三,学业繁重,不会经常更,有兴趣的看看就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74楼2017-07-18 12:43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想写长篇,你们不会笑话我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76楼2017-07-21 13: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