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
熟悉的一声响。动作比意识更快反应,下意识地摸向口袋掏出手机,滑屏解锁,果然是“您收到一条微信消息”。点开再看,好友“贺老师”头像上已经冒出了一个红色的圆形“1”。
“怎么样?我们的新家。”
他传过来一张照片,但是这里早已远离候机大厅,wifi信号微弱,加载得很慢。我突然有些烦躁。等图片慢慢变清晰,才发现是之前我们一起去宜家选的那张原木双人大床,已经搬到了学院路的新房子——不同的是床上平平整整地铺了张素白床单,留下足够空白,让日影散漫地漏下来;床单的一角以黄色针线绣了两只正在亲吻的小鸭子,活泼可爱,生趣盎然。
“挺好的呀。我在飞机上,到了再聊。”
微信聊天界面上,左右两边两只手的情侣头像遥相对应,拼起来恰好是一个爱心。陡然心生烦乱,恰好又听到即将起飞的提醒,趁机善意地敷衍过去。
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每年的十二月总是短促而忙乱。接近学期尾声,各种事情都堆了起来;应他的要求,我搬到教师公寓里暂住,虽然已经理所当然地享受起他的照顾与帮助,但在如山的作业面前仍然显得手忙脚乱。等到各种事情基本尘埃落定,已经到了十二月的下旬。
接到江喻电话的时候,我和他正站在宜家的体验馆里,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家具眼花缭乱。江喻是我初中时期的闺蜜,毕业后因为家庭缘故去了美国读高中,后来被剑桥大学历史系录取,又飞去了老欧洲;我和她见面次数虽寥寥无几,却难得地一直保持着联系。江喻邀请我去她佛罗里达的家一同度圣诞,还说乔如也会从芝加哥赶来——乔如和江喻一样,也是我初中时代的闺蜜,高中又机缘巧合地与我同班;她是传统的学霸,从北大毕业后,几年前毅然决然赴美国深造,据说现在正是江喻哥哥江哲的女朋友。
一别经年,我们终于即将再次见面。我满怀期待地告诉江喻会准时赴约后,才想起这边的安排:我们明年一开春就结婚,所以前几天已经答应了圣诞节和他一起搬家,把结婚的各类事项都确定下来。我向他说明了情况,他表示也能理解,只是目光像一声风中的叹息。
他一向是通情达理的人,温柔如潮水。我心生愧疚,不好再说什么。
我的座位靠窗,是他订的票,正好能观赏飞机在蓝天白云上空飞行的景象。旁边坐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此刻正捧着平板上的赛车游戏,哭哭啼啼地拒绝关机。电子音和孩子的叫声吵得我愈加心烦,什么兴致都顿失;直到后座的妈妈说了句什么,又过了一刻钟,男孩才不情愿地将平板收好,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飞机终于起飞。
我向座位里缩了缩,对着机窗发呆。窗外,北京的道路和城镇都逐渐凝成脚下的线与点,而自己正如云中的鸟,拔地而起,无有归途。
熟悉的一声响。动作比意识更快反应,下意识地摸向口袋掏出手机,滑屏解锁,果然是“您收到一条微信消息”。点开再看,好友“贺老师”头像上已经冒出了一个红色的圆形“1”。
“怎么样?我们的新家。”
他传过来一张照片,但是这里早已远离候机大厅,wifi信号微弱,加载得很慢。我突然有些烦躁。等图片慢慢变清晰,才发现是之前我们一起去宜家选的那张原木双人大床,已经搬到了学院路的新房子——不同的是床上平平整整地铺了张素白床单,留下足够空白,让日影散漫地漏下来;床单的一角以黄色针线绣了两只正在亲吻的小鸭子,活泼可爱,生趣盎然。
“挺好的呀。我在飞机上,到了再聊。”
微信聊天界面上,左右两边两只手的情侣头像遥相对应,拼起来恰好是一个爱心。陡然心生烦乱,恰好又听到即将起飞的提醒,趁机善意地敷衍过去。
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每年的十二月总是短促而忙乱。接近学期尾声,各种事情都堆了起来;应他的要求,我搬到教师公寓里暂住,虽然已经理所当然地享受起他的照顾与帮助,但在如山的作业面前仍然显得手忙脚乱。等到各种事情基本尘埃落定,已经到了十二月的下旬。
接到江喻电话的时候,我和他正站在宜家的体验馆里,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家具眼花缭乱。江喻是我初中时期的闺蜜,毕业后因为家庭缘故去了美国读高中,后来被剑桥大学历史系录取,又飞去了老欧洲;我和她见面次数虽寥寥无几,却难得地一直保持着联系。江喻邀请我去她佛罗里达的家一同度圣诞,还说乔如也会从芝加哥赶来——乔如和江喻一样,也是我初中时代的闺蜜,高中又机缘巧合地与我同班;她是传统的学霸,从北大毕业后,几年前毅然决然赴美国深造,据说现在正是江喻哥哥江哲的女朋友。
一别经年,我们终于即将再次见面。我满怀期待地告诉江喻会准时赴约后,才想起这边的安排:我们明年一开春就结婚,所以前几天已经答应了圣诞节和他一起搬家,把结婚的各类事项都确定下来。我向他说明了情况,他表示也能理解,只是目光像一声风中的叹息。
他一向是通情达理的人,温柔如潮水。我心生愧疚,不好再说什么。
我的座位靠窗,是他订的票,正好能观赏飞机在蓝天白云上空飞行的景象。旁边坐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此刻正捧着平板上的赛车游戏,哭哭啼啼地拒绝关机。电子音和孩子的叫声吵得我愈加心烦,什么兴致都顿失;直到后座的妈妈说了句什么,又过了一刻钟,男孩才不情愿地将平板收好,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飞机终于起飞。
我向座位里缩了缩,对着机窗发呆。窗外,北京的道路和城镇都逐渐凝成脚下的线与点,而自己正如云中的鸟,拔地而起,无有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