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可能会有不少历史相关,虽然动员了我很有限的知识储备,也查核了部分资料,但是应该还会有偏差,有不对的请多多指教。
首先,河西走廊降雨少、蒸发量大,要用水基本靠祁连山融雪,地表的江河湖泉也是靠雪水渗透形成。

(兰新铁路张掖-西宁段的祁连山)
其次,整个河西的水资源也不是均一的,从东到西,地表植物逐渐减少,在武威、张掖还能看到树、农田,到酒泉、敦煌就是戈壁、沙漠,汉玉门关外的古罗布泊根本寸草不生,不是土就是砂。
再者,从时间维度看,河西的水资源在两千年里经历了逐渐减少的过程,有一个关于骆驼城的说法是,根据骆驼城中井深推测,当地的地下水位在最近一千年里面下降了三十米,考古报告没看到,不知道这个说法靠不靠谱。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河西走廊曾经水草丰茂,绿洲面积远比今天大得多,不然逐水草居的匈奴根本不会在这个地方发展出这么多人。
今天贯通河西走廊的陆路基本是这几条:兰新铁路、312国道、连霍高速。
看一下由东到西沿线的风景:

(中国东部山地,植被把山体全部覆盖)

(黄土高原,可以看到黄河从山地间穿过,这段已经接近兰州)



(兰新铁路,兰州-张掖)

(弱水支流,向北入居延,这个已经过张掖,进入酒泉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