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2月25日
漏签
0
天
盛唐宫廷吧
关注:
7,462
贴子:
864,805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玩乐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71
回复贴,共
5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盛唐宫廷吧
>0< 加载中...
【百草园】——尚药局草药管理处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行春·怀素
夜想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此处为吾皇陛下皇恩浩荡,恩赐的一处僻静之地,特开辟为尚药局的草药园。
尚药局的医女在此处可以种植各类草药,以扩充尚药局的药物储备量。
送TA礼物
1楼
2009-06-30 22:44
回复
行春·怀素
夜想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尚药局的医女不论是何品级,只要在此种植一种草药,便算完成了一项“部门任务”。
完成后至
【尚药局·功绩阁】——尚药局人员功绩提交处
http://tieba.baidu.com/f?kz=601881584
提交结果。
2楼
2009-06-30 22:59
回复
收起回复
行春·怀素
夜想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格式:
名称:当归
类别:补益药
别名:干归
药用部位:根
药材性状:本品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长15~25cm。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根头(归头)直径1.5~4cm,具环纹,上端圆钝,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及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0.3~lcm,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柴性大、干枯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不可供药用。
栽培要点:耐寒怕旱,喜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栽培;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
产地:甘肃、陕西、四川
采收加工:秋末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及泥土,待水分稍蒸发后,扎把搭棚,以烟火慢慢熏干。
地道沿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云:“当归生陇西川谷。”《本草经集注》云:“今陇西叨阳黑水当归,多肉少枝,气香,名马尾当归,稍难得。西川北部当归,多根枝而细。”《新修本草》云:“今出当州、宕州、翼州、松州,宕州最胜,细叶者蚕头当归,大叶者马尾当归。”《本草图经》云:“当归生陇西川谷,今川蜀、陕西诸郡及江宁府、滁州皆有之,以蜀中者为胜。”《本草纲目》云:“今陕,蜀,秦州,汶州诸处,人多栽莳为货。以秦归头圆尾多色紫气香肥润者,名马尾归,最胜他处。”根据历代本草记载均以陕西出产者质量最佳。与现代当归
主产区(岷县产最大,质量最优。)相一致。另滇西北栽培的当归以个大、体坚实、味香浓、色白肥润等,称之为“云归”
性味归经:温;甘、辛;归肝、心、脾经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熬膏、浸酒;或入丸、散。
禁忌:热盛出血者禁服,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3楼
2009-06-30 23:02
回复
收起回复
行春·怀素
夜想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经常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这种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古人把这种不断运动变化,叫做“生化不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对立统一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万物之纲纪(一切事物都不能违背这个法则而存在),在变化之父母(事物的变化是由事物本身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杀之本始(事物的生成和毁灭都是来自于这个根本法则),神明之府也(这就是自然一切奥妙的所在),故治病必求于本(所以要想治好病,就必须从这个根本问题-阴阳上求得解决)”。阐明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阴阳学说也就成为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围,认为人体生理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也超越不出阴阳这个道理。因此,我们想要掌握疾病的发展过程,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获得满意疗效,就必须探求人体的阴阳变化情况。
五行学说,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规律的说理工具。中医主要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说。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和水运,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长夏、秋、冬的季候循环。六气则是一年四季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运气学说是根据天文历法参数推算年度气候变化和疾病发生规律。
脏腑学说,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经络学说与脏腑学说密切相关。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有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经络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
4楼
2009-06-30 23:03
回复
收起回复
行春·怀素
夜想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具体中草药内容,各位尚药局人员可以在
http://www.pharmnet.com.cn/tcm/zybb/
这里学习摘录。
还望广大尚药局医女能多多研习医术药性。
6楼
2009-06-30 23:05
回复
收起回复
_诗夏
夜想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名称:金银花
类别:清热药
别名:忍冬花、银花、双花、二花、金藤花
药用部位:花蕾
药材性状: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个,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个,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
栽培要点:金银花为忍冬科多年常绿藤本植物灌木,在全国各地都能生长,在零下30℃—40℃不受伤害。
产地:我国南北均产
采收加工:夏初花开放前采摘。干燥。
地道沿革:《本草纲目》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自古以来,金银花常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等症,亦用于风热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症。
性味归经:寒;甘;归肺、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疗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大剂量6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
禁忌:脾胃虚寒及疮疡属阴证者慎服。
7楼
2009-07-03 20:35
回复
收起回复
_诗夏
夜想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名称:人参
类别:补益药
别名:土精、神草、黄参、血参、地精、金井玉阑,孩儿参、棒棰
药用部位:根
药材性状:生晒参: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3~15cm,直径l~2cm。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下部有支根2~3条,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须根上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根茎(芦头)长1~4cm,直径0.3~1.5cm,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香气特异,味微苦、甘。生晒山参:主根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呈人字形、菱形或圆柱形,长2~10cm。表面灰黄色,具纵纹,上端有紧密而深陷的环状横纹,支根多为2条,须根细长,清晰不乱,有明显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疙瘩”。根茎细长,上部具密集的茎痕,不定根较粗,形似枣核。
栽培要点:人参系半阴性植物。喜冷凉湿润的气候,忌强光直射,适宜生长在有一定光照,郁闭的山坡下。栽培于土层深厚,通透性良好,富含腐殖质,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砂壤土中。并搭设荫棚。忌连作。用种子繁殖。
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
采收加工:因人参一般栽种6年左右采收,9~10月采挖。洗净,除去茎叶后加工成生晒参、红参、糖参等。野山参采挖时防止折断支根及须根。但多数都加工成生晒参。
地道沿革:人参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别录》载:“如人形者有神。生上党山谷及辽东。”《本草经集注》云:“上党郡在冀州西南。”《植物名实图考》:“人参,昔以辽东、新罗所产皆不及上党,今以辽东、吉林为贵。”《唐本草》载:“今潞州、平州、泽州、易州、辽州、檀州、箕州、幽州、妫州并出。”《本草纲目》:“今所用者皆辽参。辽参连皮者黄,润色如防风,去皮者坚白如粉。”《药物出产辨》“产奉天省,新开河地方为最好。”以上所载,人参道地主要在吉林、辽东等。均为五加科人参。另人参家种始于明代末年,至今巳有400多年历史。到了30年代,东北园参总产量巳达750多吨。以后产量逐年下降,至建国前夕年产只有50吨。解放后人参产量逐年恢复。到了50年代人参收购量巳达90多吨,至60年代巳达200-300吨。到70年代人参收购量由500吨上升到950吨。80年代生产调整,产量在900吨左右,但由于出口及国内需求增加。造成货源不足,价格上升。出现盲目发展,超计划种植,年收购量一度达到1700-3000吨。造成积压。
性味归经:微温;甘、微苦;归心、肺、脾经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大剂量30g),宜另煎兑入;研末,1-3g;或熬膏、泡酒、入丸、散。
禁忌: 实热证、湿热证及正气不虚者禁服。不宜与茶同服。不宜与藜芦同用。
8楼
2009-07-03 20:41
回复
收起回复
琴·桦尘
旧识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名称:甘草
类别:补益药
别名:美草、密甘、密草、国老、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药用部位:根及根茎
药材性状:甘草:根呈圆柱形,长25~lOO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栽培要点:喜阳光充沛,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宜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用种子或根茎繁殖,但以根茎繁殖生长快。
产地:内蒙古、山西、甘肃
采收加工:春秋两季均可采挖,以秋季产者为佳,体重实,粉性足。春季产者体轻松发糠、粉性小。挖取根部和根茎,趁鲜切去茎基、幼芽、支根及须根,再切成长段晒干。亦有将外面红色栓皮刮去者,称“粉甘草”。
地道沿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草经集注》云:“今出蜀汉中,悉从汶山诸地中来。赤皮断理,看之坚实者,是抱罕草,最佳。抱罕乃西羌地名。”《本草图经》云:“今陕西河东洲郡有之。”《本草品汇精要》云:“山西隆庆州者最胜。”现今甘草主产内蒙古,称“西甘草”东北及河北、山西等产称“东甘草”。
性味归经:平;甘;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外用:适量,煎水洗渍;或研末敷。
禁忌: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
9楼
2009-07-06 16:03
回复
收起回复
琴·桦尘
旧识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名称:白芍
类别:补益药
别名:金芍药、白芍药
药用部位:根
药材性状:本品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长5~18cm,直径1~2.5cm。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
栽培要点: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耐旱、怕涝,以阳光充足、土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最为适宜,忌连作。用种子或分根繁殖。
产地:浙江、安徽、四川
采收加工:夏、秋两季采挖。除去头尾及须根,洗净,刮去外皮,放入沸水中煮至无硬心,赶快捞出放入冷水中浸泡,取出晒干。
地道沿革:芍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本草经集注》云:“今生白山、蒋山、茅山最好。”《本草品汇精要》首次将赤白芍分为专条记述,并以泽州、白山、蒋山、茅山、淮南、海盐、杭越为首地。《药物出产辨》云:“产浙江杭州为杭芍。”与现代白芍道地产区相同。一般也认为杭白芍的质量最佳,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
性味归经:微寒;苦、酸、甘;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大剂量30g);或入丸、散。
禁忌:不宜与藜芦同用。虚寒证不宜单用。
10楼
2009-07-06 16:06
回复
收起回复
琴·桦尘
旧识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
3L 当归
7L 金银花
8L 人参
9L 甘草
10L 白芍
11楼
2009-07-06 16:14
回复
收起回复
李浓露
旧识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前来巡视一番
春妹,干得好啊……继续努力……以后掌门……哦不,我的宝座就是你的了……
14楼
2009-07-11 02:29
回复
收起回复
_诗夏
夜想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名称:板蓝根
类别:清热药
别名:靛青根、蓝靛根、靛根
药用部位:根及叶
药材性状:呈圆柱形,稍扭曲,长10~20cm,直径0.5~1cm。表面淡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皮孔横长。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体实,质略软,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后苦涩。
栽培要点:选肥沃的壤土,前茬收获后翻耕晒地,越深越好,利于根的下伸、顺直、光滑、不分杈。适应性很强,对自然环境和土壤要求不严,耐寒、喜温暖,是深根植物,宜种植在土壤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忌低洼地,易乱根,故雨季注意排水。
产地:河北 陕西 江苏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地道沿革:《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毒。《本草述》:治天行大头热毒。《本草便读》:清热解毒,辟疫,杀虫。《分类草药性》:解诸毒恶疮,散毒去火,捣汁或服或涂。《现代实用中药》:马蓝根为清凉、解热、解毒剂,用于丹毒、产褥热等。《中药志》:清火解毒,凉血止血。治热病发斑,丹毒,咽喉肿痛,大头瘟,及吐血、衄血等症。《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肝炎,腮腺炎。《上海常用中草药》:治感冒发热。《广西中草药》:治乙脑,流感,流脑,咽喉炎,口腔炎,扁桃体炎。
性味归经:寒;苦;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毒发斑,舌降紫暗,痄腮,喉痹,烂堠丹痧,大头瘟疫,痈肿,丹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9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禁忌:脾胃虚寒、无实热火毒者慎服。
15楼
2009-07-11 14:03
回复
收起回复
北堂灵夕
旧识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名称:五味子
类别: 安神药
别名: 山花椒、秤砣子、药五味子
药用部位:果
药材性状:干燥果实略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毫米。外皮鲜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显油润,有不整齐的皱缩。果内柔软,常数个粘连一起;内含种子1~2枚,肾形,棕黄色,有光泽,坚硬,种仁白色。果肉气微弱而特殊,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而苦。以紫红色、粒大、肉厚、有油性及光泽者为佳。主产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地,商品习称"北五味子"
五味子商品中尚有一种"南五味子",又称"西五味子",主要为植物华中五味子(参见"血藤"条)的果实。其果粒较小,红色,皮发抱,肉较薄,品质较差。产四川、湖北、陕西,山西、云南等地。
栽培要点:五味子喜肥喜光,要求疏松、肥沃而湿润的土壤。幼苗期需一定的阴湿环境,开花结果期则要求通风透光。主要用种子繁殖。因种子坚硬,光滑有油层,播前需将种子洗净层积处理。辽宁省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条播每亩播种5千克左右。苗期须搭荫棚。第2年或第3年秋季落叶后定植,至第2年搭支架或依天然树供枝条攀援。每年冬季植株休眠后至春季萌发前进行剪。夏季需防治叶枯病和卷叶虫。定植后3~5年进入旺果期。秋后果实呈紫红色时采摘,晒干或阴干。
产地: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山东
采收加工:秋后果实呈紫红色时采摘,晒干或阴干。
地道沿革:《名医别录》云:“生齐山山谷及代郡。”《本草经集注》谓:“今第一出高丽,多肉而酸甜,次出青州、冀州,味过酸,其核并似猪肾。”《新修本草》载:“其叶似杏而大,蔓生木上,子作房如落葵,大如樱子。一出蒲州及蓝田山中。”《本草图经》曰:“今河东、陕西州郡尤多,而杭越间亦有。春初生苗,引赤登于高木,其长六七尺。叶尖圆似杏叶,三、四月开黄白花,类小莲花。七月成实,如豌豆许大,生青熟红紫。”
性味归经: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肾、肺经
功能主治:益气生津、敛肺滋肾、止泻、涩精、安神,可治久咳虚喘、津少口干、遗精久泻、健忘失眠等症
用法用量:盐分、煎汤皆可,1.5~6g
禁忌:外邪杂病不关肺气者忌
16楼
2009-07-11 15:03
回复
收起回复
_诗夏
夜想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名称:何首乌
类别:补益药
别名:首乌、夜交藤、赤首乌、铁秤砣、红内消、首乌藤,野苗、交藤、交茎、夜合、地精、桃柳籐、赤葛,九真藤、芮草、蛇草、陈知白、马肝石、九真藤、疮帚
药用部位:块根
药材性状: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长6~15cm,直径4~12cm。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皱缩不平,有浅沟,并有横长皮孔及细根痕。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浅黄棕色或浅红棕色,显粉性,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中央木部较大,有的呈木心。气微,味微苦而甘涩。
栽培要点: 何首乌适应性强,野生于灌木丛、丘陵、坡地、林缘或路边土坎上。喜欢温暖气候和湿润的环境条件。耐阴,忌干旱,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湿润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良好。
产地:河南、湖北、广西
采收加工: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
地道沿革:<<本草图经>>上讲:本出顺州南河县,岭外、江南诸州亦有,今处处有之,以西洛、嵩山及南京柘城县者为胜。春生苗,叶叶相对,如山芋而不光泽;其茎蔓延竹木墙壁间,夏秋开黄白花,似葛勒花;结子有棱,似荞麦而细小,才如粟大。秋冬取根,大者如拳,各有五棱瓣,似小甜瓜。此有二种∶赤者雄,白者雌。采时乘湿以布帛拭去土,后用苦竹刀切,米泔浸一宿,曝干。忌铁。以木臼杵捣之。一云∶春采根,秋采花。九蒸九曝,乃可服。此药本名交藤,因何首乌服而得名。何首乌者,顺州南河县人,祖能嗣,本名田儿,生而阉弱,年五十八,无妻子,一日醉卧野中....
性味归经:温;苦、甘、涩;归肝、心、肾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用于瘰疬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血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或熬膏、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涂,或煎水洗。
禁忌:大便便溏及有湿痰者慎服。忌铁器。
17楼
2009-07-12 13:11
回复
收起回复
琴·桦尘
旧识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
3L 当归
7L 金银花
8L 人参
9L 甘草
10L 白芍
12L 连翘
13L 覆盆子
15L 板蓝根
16L 五味子
17L 何首乌
18L 砒霜
19楼
2009-07-22 23:17
回复
收起回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谁能帮帮这位吧友解开摩斯密码
1621890
2
俄方停战条件谁敢同意
1228121
3
莫雷加德被逼退成樊振东2.0
1025864
4
曼联成绩不好拿员工开刀
874827
5
美俄在安理会与乌欧对峙
726726
6
解限机测试仅两日就褒姒
657575
7
国家出手治理农村高额彩礼
589104
8
小行星爽约不撞地球了
431572
9
NIP不敌TES惨遭淘汰
376728
10
曼谷大师赛T1零封DRX
331611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