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不得不提及1941年派克51,他不仅在外观和材质与其他51不同,更是首批生产并上市的51,由于当年生产数量的稀少,再加上玩家们对首版51的痴迷让他成为了51界的宠儿。1941年派克51钢笔以12.5美元的价格在美国市场上开始出售,配套的铅笔采用了旋转出铅的结构,也采用了相同的笔夹,不过没有蓝钻标志,售价大约是钢笔的一半。(详见:首版51详解) 派克51的笔尖有18K金尖、14K金尖、合金尖,从1943年开始印有铭文,从上至下依次印有“PARKER MADE IN USA RU-PL 1944”,其中RU-PL/OS-PL代表着笔尖的材质:RU-PL 即英文RutheniumPlathenium的缩写。 Ruthenium铂系元素中的银灰色金属,由于它极端的坚硬,常作为笔尖的尖端材料使用。大多数现代的尖粒的合金主要由钌组成的。 Plathenium一种铂和钌的合金,通常和微量的一种或更多的其它的铂系金属在一起;大概是现代高度精制的笔尖尖粒材料的首选(最初在1943年由派克开始使用的)。OS—PL 是英文Osmiridium Plathenium的缩写。Osmiridium,一种天然存在的锇和铱的合金,通常和微量的一种或更多的其它的铂系金属在一起,用作笔尖的尖粒。
【首年51详解】 她是暗尖的鼻祖,也是现如今被无数51迷们追逐的对象,同样是真正为书写而生的钢笔,她就是派克-51。她从1939年开始试销,1940年进入预生产,直到1941年才开始满负荷生产并在市场发行销售,1941年生产数量达到6236支。尽管看起来生产数量不少,但历经77年的时间洗礼,历史的沉淀,现存好品已经非常稀少。若按照年份1940年生产的派克51是首年版,但1941年才正式推向市场,所以说1941年为首年51也合乎情理。如果现今能寻到品相完好的早于1941年的派克51,那是相当珍贵的。 第一年的51有些明显的特征,一是:铭文的位置。在笔杆尾帽末端靠近顶珠环的四周,几乎都带有一行印记(PARKER”51” MADE IN U.S.A),但也发现少数的51,在靠近笔握环的笔杆上印有1941年的日期代码(从1942年起,这是51铭文的标准位置);在笔帽顶端靠近顶珠下方笔夹环的位置,几乎都刻有STERLING SILVERMADE IN U.S.A的铭文印记,但同样也发现有少数在笔帽末端箭羽正下方刻有铭文印记。二是:双珠材质。绝大部分第一年的51双珠用的是铝制双珠,而不是有机塑料顶珠;但还是发现了少数51笔杆末端使用铝顶珠和笔帽顶端使用塑料顶珠,这可能是因为二战时期资源紧张,节约成本,利用余下来的铝珠与后期生产的有机塑料宝珠混合使用。三是:上水杆的材质。第一年的51的大部分使用的是铝质上水结构,但也发现少数51使用的是塑料活塞单元上水结构。四是:笔尖不同。第一年的笔尖上面无刻年份,是光面尖。综上来看,首年51并非单纯的靠几个特征就能说明,需要综合来看是否属于首年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