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吧 关注:16,777贴子:171,241

回复:张君成羊疾病知识普及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破伤风
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创伤性、人畜共患的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运动神经中枢反射兴奋性增高和持续性肌肉痉挛为特征,通过伤口感染。有时背腰僵硬及四肢不灵活,牙关紧闭,吞咽困难,吊腹,耳立尾直,瘤胃膨气,瞬膜外露等。


IP属地:山东60楼2019-11-10 22:14
回复
    (1)预防
    ①预防创伤 外科去势及其手术时一定彻底消毒,除去饲料与畜舍内外的尖锐异物。
    ②预防注射 精制破伤风类毒素1毫升,皮下注射(幼羊减半),3周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一年,第二年再注射一次免疫期4年。
    ③破伤风抗毒素 有外伤或手术前进行注射,每次5000单位肌肉或皮下注射。


    IP属地:山东63楼2019-12-13 22:0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治疗 :
      要尽早发现和及时治疗。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护理、创伤处理和药物治疗三个方面。
      ①加强护理 患羊放暗室内,注意保温、安静,避免刺激。下咽无困难时,让其吃饱饮足。咽下障碍时要人工补充营养。
      ②局部外科处理 对外伤进行扩创,除去坏死组织,用3%双氧水或0.1%高锰酸钾水冲洗后涂5%碘酊。


      IP属地:山东64楼2019-12-16 18:10
      回复
        ③药物治疗
        破伤风抗毒素:成年羊每次20一30万单位,加5%葡萄糖液1000毫升静脉注射。
        镇静解痉:25%硫酸镁3~5毫升或氯丙嗪10一25毫克肌肉注射。 青霉素100一20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一5天。
        中药可用防风散:防风30一60克、羌活30~60克、天麻15一45克、胆南星15一30克、炒僵蚕15一30克、川15一45克、细辛6-15克、全蝎12一20克、姜白芷15~40克、红花15一40克、姜半夏15一20克、蝉蜕15一40克,水煎候温灌服,每天一剂,连用三剂并用黄酒200毫升为引。根据需要可对症治疗,如强心、补液、解毒和加强营养等 综合措施。


        IP属地:山东65楼2019-12-18 22:58
        回复
          鼻蝇虫
          羊鼻蝇虫病是由羊鼻蝇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颅窦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IP属地:山东67楼2019-12-25 20:38
          回复
            1、成虫:大小约25~30毫米,头大,额显著凸出,侧额区有许多袋形凹陷,由每个凹陷处发出毛一根。喙退化,不咬动物,也不能摄食。触角短,触角芒基部甚粗壮,远端纤细无力,两角触的距离小于触角第三节的直径,触角芒无毛。脚短,翅小透明,第四纵脉与第三纵脉会合,第一后室封闭,中胸背板的横缝完整,胸毛付缺,但有长毛。腺部颇粗大,腹片宽大,腹部短。体表呈灰色,但有不整齐而又能闪光的灰点。
            羊鼻蝇成虫一般在2~4月开始出现,尤以夏季最为活跃,一般在冬季停业繁殖,其寿命一般为3~6天,最多也不超过20天。成虫羽化后,1~3天就可以进行交配,晚上和清晨常爬在屋角或一些阴暗的地方,待天亮后,特别是中午天气炎热的时候,常围绕羊群飞翔,在羊的鼻孔周围产生幼虫。羊非常害怕这种蝇虫,一听到它的飞翔声或看到它飞翔,就狂奔乱跑,常以鼻抵地或者把鼻抵在别的羊身上,以躲避其侵袭。


            IP属地:山东68楼2019-12-27 23:11
            回复
               2、幼虫:初期幼虫约长1~5毫米,成长后约长25~32毫米,幼虫粗壮,背拱起,腹扁平,前端不太细,第三龄幼虫有一对强大而弯曲的黑色口钩,各节的腹面有无数小刺,背面没有。前端气门不显著或付缺,后端由许多小孔的小板组成一对D形气门。
              羊鼻蝇幼虫由成虫产生在羊鼻孔周围后,逐渐向鼻孔内爬行,一直爬到头骨额腔中,也有极个别的爬到气管、支气管、眼、耳等组织器官管道中。附着于粘膜上,逐渐发育,在鼻腔,额窦内发育至第三期幼虫。第三期幼虫成熟后又逐渐移向鼻孔,当羊只打喷嚏时喷出于地上,并钻入泥土中。根据气候的不同,经1~2月左右又由蛹变为鼻蝇成虫。其羊鼻蝇成虫在我区一年一般为1~2个世代。


              IP属地:山东69楼2019-12-28 23:22
              回复
                二、羊鼻蝇虫的危害性
                1、一般危害性:羊在鼻蝇活动季节,因害怕鼻蝇产蛆使羊只精神不安,四处躲避,不能安心在太阳下放牧采食,影响羊只育肥。
                当幼虫进入羊的鼻腔后,幼虫口钩刺入鼻道,口钩与小刺刺激鼻腔,额窦粘膜,引起鼻腔粘膜发炎,患羊常常鼻流粘液,粘液由稀变粘,最后变成脓性,并且呼吸困难。同时由于幼虫腹面有刺,头部有钩,在鼻腔爬行时,刺激患羊常打喷嚏,使羊只吃睡不安,加上鼻腔化脓产物被羊吸收,乃至引起全身衰弱和营养不良,最后使羊只逐渐消瘦:个别的会引起死亡。
                羊鼻蝇虫病常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和羊的剖检资料(在鼻腔及额窦内找到幼虫)来诊断。近20年的时间,笔者对屠宰、病死和其他原因死亡的467只羊只进行羊鼻蝇虫检查,累计查出率达87.6%,绵苹的查出率几乎达100%,尤其是夏末至冬末,查出率则更高,多者在一只绵羊的鼻腔内发现幼虫达64个。


                IP属地:山东71楼2020-01-01 22:39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2、特殊危害性:有极个别幼虫爬行进入羊的气管,支气管,眼,耳,脑等器官管道内引起相应的症状。


                  IP属地:山东72楼2020-01-02 20:39
                  回复
                    2、特殊危害性:有极个别幼虫爬行进入羊的气管,支气管,眼,耳,脑等器官管道内引起相应的症状。


                    IP属地:山东73楼2020-01-02 20:46
                    回复
                      羊鼻蝇虫病的防治
                          1、消灭羊鼻蝇虫比较困难,“防重于治”。在初春的一、二、三月间,可在羊栏周围墙角挖掘蛆蛹加以消灭,平时每天早晨如果在屋角及阴暗处,发现有羊鼻蝇成虫应随时给予灭活。
                          


                      IP属地:山东75楼2020-01-05 22:29
                      回复
                        2、在羊鼻蝇虫病流行季节,用3%来苏儿溶液喷入羊的鼻腔内,其消灭羊鼻蝇幼虫的效果甚佳。笔者分别于春末夏初和秋季以及秋末冬初对农户和养殖场喂养的836只单进行了鼻腔喷射药液消灭羊鼻蝇幼虫。其方法是;将羊只侧卧保定于约20~30°的下坡处,头朝下、尾朝上(防上药液喷入羊只的气管和肺脏内,避免引起异物性肺炎和组织坏死),用一接有直径约5毫米,长约15厘米:前端封闭,并使其前端约5厘米扎有小针眼的小橡皮管的喷雾器,把橡皮管插入羊鼻腔内(插入深度根据羊只的大小而定,最好是在外比试一下,以羊的鼻端到眼凹下2~3厘米处的长度为宜),每个鼻孔内喷入15~20毫升3%来苏儿溶液。喷射药液后单只鼻液增多,喜打喷嚏,往往将杀死的鼻蝇幼虫喷出。驱虫5天后进行驱虫效果检查,驱虫率达90%左右。


                        IP属地:山东76楼2020-01-08 19:15
                        回复
                          根据羊鼻蝇虫的活动季节,驱一次虫只能达到一次的效果,以后鼻蝇成虫活动,羊只照常还可感染。在实际工作中,可视羊鼻蝇虫的活动情况进行鼻腔喷射药液驱虫多次。据笔者的临床经验,以鼻蝇活动的旺季、秋防和鼻蝇活动后期进行三次鼻腔驱除鼻蝇虫为宜。
                              


                          IP属地:山东78楼2020-01-12 23:17
                          回复
                            另外,也可以在羊圈内撒一些石灰,使羊只鼻接触地面,促使羊只打喷嚏,而将鼻蝇幼虫喷出而加以消灭。此法平时养殖户可以根据羊鼻蝇虫对羊只的感染情况随时使用,但此法驱虫效果不高,一般只能使羊只将一部分幼虫喷出。
                            羊鼻蝇虫的防治还处在摸索之中,现在还无法控制和避免羊只重复感染,有些羊只喷射药液后不久就会又感染本病。对羊鼻蝇虫的防治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IP属地:山东80楼2020-01-18 21:5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羊肠毒血症
                              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或"类快疫",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经过的散发性传染病.发病以2--12月龄,膘情较好的绵羊为主,一般呈散发性流行.


                              IP属地:山东81楼2020-01-20 21: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