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达信吧 关注:679贴子:6,990

回复:为什么说获取“存量用户”能力是未来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当中的商业逻辑是什么?
有谁打车,是想出去兜风,一定是有目的地的,比如去餐厅、去酒店、去电影院。美团点评的优势不在打车APP上,而是在大众点评上找到目的地之后,可以直接打车,用户避免跳到另一个APP上叫车这个麻烦。


IP属地:广东16楼2019-08-03 17:02
回复
    对,仅仅是少了一点麻烦而已,特别微弱的一点优势。
    这才是聪明人啊,瞄准存量市场,寻求哪怕1%的一点稳定优势。
    金矿在存量中,增量也会在存量中发生。


    IP属地:广东17楼2019-08-03 17:02
    回复
      02 互联网的下一个“富矿”在哪里
      很多人说,互联网公司一定是活在增量市场中的,不断发掘新的市场、新的用户,才能活下去、活得好。
      反过来看,凡是被充分开发的存量市场,比如团购、网贷、共享单车市场,只要没有了新的增量,剩下的,就是下坡路。


      IP属地:广东18楼2019-08-03 17:02
      回复
        我听湖畔大学一位校友说过:“什么叫做产品?就是不断创造新的用户,打破旧的生态平衡,建立对己方有利的新观念、新平衡。”
        那么,如何发掘新的增量市场呢?最好在存量市场中发掘。


        IP属地:广东19楼2019-08-03 17:02
        回复
          58集团的CEO姚劲波有一个判断:“中国的服务行业,基本上每一个细分行业,都可以‘重做一遍’。”
          为什么呢?
          比如,光北京就有超过1万个家庭服务公司(诸如搬家、家政、护理等等),而且,很大部分没有与互联网结合。


          IP属地:广东20楼2019-08-03 17:03
          回复
            这种分散、零碎的存量市场,如果被互联网品牌化、连锁化,是不是可以创造新的增量机会呢?
            中国GDP中服务业的比重超过50%,上述机会真的是无穷无尽。
            可是我认为,增量机会不难发掘,就怕踩到了“结构陷阱”。
            什么意思呢?


            IP属地:广东21楼2019-08-03 17:03
            回复
              《博弈论》中有一个故事——拍卖100美元现金,起拍价50美元,价高者得,价低者也不能退出,将输掉与你的出价等额的现金。
              如果没人跟你竞争,你花50美元,买到100美元现金,赚了50美元,这是最好的情况。
              可是一旦有竞争者,不停抬高价格,当价格到了100美元时就无利可图了,但双方不能退出,谁出价低,将输掉与他的出价等额的现金。


              IP属地:广东22楼2019-08-03 17:03
              回复
                即使价格到了101美元,花101美元买100美元现金,显然是亏的,但为了“少亏”,就不能输,就要死扛下去。原先的赚钱游戏,变成了以少亏为目标的游戏,这就是“结构陷阱”。
                不要以为这很可笑,像是在编故事,这种愚蠢的游戏并不少见。


                IP属地:广东23楼2019-08-03 17:03
                回复
                  比如P2P网贷,本来是想解决传统金融领域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可是,很多网贷公司将一个本来很贵的产品,做得更贵。
                  那些网贷公司要使劲打广告、做公关说服用户,获客成本极高;要验证借款人是否信用足够好,是否有能力、有意愿到期还款,风控成本极高;要确保你的吸引力,你的利率要高过一般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或者公募基金)……这都极大拉高了成本代价。


                  IP属地:广东24楼2019-08-03 17:03
                  回复
                    网贷这么难的生意,也只有少数几个巨头可以克服成本结构的障碍。
                    比如共享单车,肯定有一些价值,毕竟有那么多人骑,但问题是,每辆单车就是资产,直到这辆单车报废了,成本还没收回来。这是为了开拓一个增量市场,严重牺牲了资产的成本、效率,很难持续下去。


                    IP属地:广东25楼2019-08-03 17:04
                    回复
                      所以,开发增量市场,从0到1往往是很难的,要兼顾很多因素。
                      哪怕是从1到N,除了“用户体验”要优化,“成本结构”的优化空间更是一个超级变量,关系这个生意的长期可持续性。


                      IP属地:广东26楼2019-08-03 17:04
                      回复
                        03 “渗透力”是未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我曾去日本参访,在东京都市区还好一点,高楼林立,人来人往。
                        可是,你稍微往日本的二线城市看看,街上就明显人声奚落了,小城镇更糟糕,你看到的,几乎都是中老年人,偶尔一些小孩,20几岁30几岁的时尚人群难见踪影。


                        IP属地:广东27楼2019-08-03 17:04
                        回复
                          日本的人口老年化程度已排进世界前三,每年亡故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新生婴儿人数,国内长期消费不振、市场萎靡、通货紧缩,日本公司长期活在残酷的“存量竞争”中。
                          在这种环境下,还有什么样的公司可以活得很好?
                          我看到日本有很多“微小的世界顶尖企业”,他们在细分市场上有特别强的“渗透力”。


                          IP属地:广东28楼2019-08-03 17:04
                          回复
                            举几个例子:
                            根本特殊化学株式会社,这家只有100多人的企业开发制造的夜光涂料、夜光时钟、时钟刻度盘在世界上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00%。瑞士的世界级时钟制造商曾经想要制作“100% 瑞士制造”的时钟,但还是放弃了,因为“夜光刻度盘”无论如何都要从日本进口。


                            IP属地:广东29楼2019-08-03 17:05
                            回复
                              物部工程株式会社,员工不到20人,却能研发制造世界上第一台金属弹簧过滤器,彻底颠覆了过滤行业。这家公司的主力产品MONO MAX过滤器,已广泛应用于环保领域,诸如隧道施工中的污水净化、河川水的净化系统、井水的过滤、食品工厂中的液体食品过滤等各种场合。


                              IP属地:广东30楼2019-08-03 17: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