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吾绘卷吧 关注:254,517贴子:4,689,476

回复:【沙雕太学】老君骑牛去 然山御剑来!——太吾武功起源:然山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5.蚨母从子剑
然山秘五品剑法
来源:《鬼谷子》
然山特效更新变得贼有意思的剑法,又名“降智剑”,“不在我之下剑”。
根据游戏中的说明,其来源为《鬼谷子.第三 内揵》:“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之从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这篇内容主要讲的是君臣之间的关系,大意是:运用以上方法,臣子就可以做到出入自由,亲疏有别,离就有道,或被征召,或被怀念。就像青蚨任其子出入洞穴,来往之时不留间隙,没有痕迹,也就没有人能够阻止。蚨母:一种昆虫。据说其母性甚强,母子分离必会再聚,用青蚨母子血各涂钱上,涂母血的钱或涂子血的钱用后会飞回,有“青蚨还钱”之说。朕:迹象。陶弘景注:“内揵之臣,委曲从君,以自结固,无有间隙,亦由是也。”
游戏中取字面的出入无间之意,引导对手的命中在不知不觉间降低。


IP属地:湖南60楼2019-11-16 20:54
回复
    6.太宝九华剑
    然山派极四品剑法
    来源:《云笈七签》
    《云笈七签》是北宋张君房在编成《大宋天宫宝藏》后,又择其他认为的精要万余条编著而成。内容多以上清派为主。
    九华,指日月之精华。《云笈七签》卷八:“上清真人呼日月为太宝九华”。


    IP属地:湖南61楼2019-11-16 21:32
    回复
      7.阴阳逆剑
      然山超三品剑法
      来源:名称化用现实存在的剑法,说明套用《小窗幽记》
      以前号称古塚之耻的剑法,特效更新后得以翻身。
      武当太乙铁松派,传有子午交宫连环剑,因其剑法奇崛,每每出人意料,号称错倒阴阳。游戏中武当派功法有错倒阴阳拂尘,不过茄子没有直接选用这门剑法,而是将剑法特色化用到了然山三品剑法中。阴阳逆剑在皮影人手中是拿剑尖指自己,用剑柄刺敌的,真是错倒得不能再错倒了。

      剑法说明中的“以曲为伸,用晦而明”出自明代陈继儒(一说陆绍珩)的小品文集《小窗幽记》卷一集醒: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意思是:一个人的做人宁可装得笨拙一点不可显得太聪明,宁可收敛一点不可锋芒毕露,宁可随和一点不可太自命清高,宁可退缩一点不可太积极前进。
      突破简单直白:从逆阳到逆阴,反正全世界都在逆行呗~


      IP属地:湖南62楼2019-11-16 21:44
      回复
        8.太始剑气
        然山绝二品剑法
        来源:《易纬》、《道法会元》
        综合考虑太始剑气是全游戏中期内伤剑的牌面之一。
        茄子涉猎之广,知识储备之厚令人叹为观止。我从来没想过有单机游戏能让我吧自己的藏书、资料掏个底儿掉,这还是在我有所涉足的知识领域内。
        《易纬》各书今本均为辑佚,残缺不全。在《四库全书》中也只作为易类书籍的附录有收录,今人有关于本书的著作连买都不好买。《道法会元》体量极大,全书二百六十八卷,全是各个道士的文汇辑录。“太始剑气”看似普通的功法名称和说明,竟然来源是这两部……
        《易纬.乾凿录》有记:“太始者,形之始也”。《道法会元》六十七卷有引用《万法通论》:“太始者,阴阳交合,混而为一,自一而生形,虽有形而未有质,是曰太始”。太始一词最早见于《列子》,在道家哲学中代表有形无质,非感官可见,开天辟地前的原始宇宙状态。

        (汉武帝是第一个用太始作为年号的皇帝)
        游戏中太始剑气正练无视守御,逆练无视护甲的特性正是有形而未有质具体体现。太始剑气的突破穴位也属于十二正经,游戏中将突破写为奇经八脉。
        另,先天五太为:太易 、太初 、太始 、太素 、太极 。


        IP属地:湖南64楼2019-11-16 22:36
        收起回复
          9.万化十四剑
          然山派神一品剑法
          来源:《云笈七签》、《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鬼谷子》、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
          太吾绘卷内伤剑门面之一。以前版本然山剑法大断层,直到万化一剑横空而来,放眼望去唯武当无极剑式尚能一比。无数剑仙的毕业剑法,青琅主的终极原罪。
          同为万化,笔者未将万化十四剑的来源同然山绝技万化各归一样归于《黄帝阴符经》。因自然山摧破特效实装后,万化十四剑的特效“天地万化”是可以找到直接的出处和解释的:
          《云笈七签》与《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均有直接提及:玄、元、始三气合生九气,“九气列正,日月星宿,阴阳五行,人民品物,并受生成。天地万化,自非三元所育,九气所导,莫能生也。”天地万化,超于三元之外,不在九气之中。
          概因见花是花、见海是海,法天象地,我即为海,花亦为我。天地万物自在一化,何求所生?何处能育?
          万化十四剑的“十四”源于《鬼谷子》,《鬼谷子》内篇共有十四篇,后两篇已不存于世。然山一脉多出鬼谷,当家剑法在这个不起眼的数字上依然体现了茄子对整体功法设计的细节打磨。
          “见花是花…”之语出自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我是个俗气至顶的人,见山是山,见海是海,见花便是花。唯独见了你,云海开始翻涌…”也许这是茄子的情怀吧,夹杂的一点点私货到然山神一才抖露出来。
          皮影小人是游戏特色,笔者脑补之下的万化十四剑大概这样:






          IP属地:湖南65楼2019-11-16 23:14
          收起回复
            歇会儿,后面然山的摧破将会挑一些有原型和内涵的符咒、几个不好理解的指法聊一聊


            IP属地:湖南66楼2019-11-16 23:16
            回复
              =========然山摧破.指=========
              1.钩钳指
              然山中八品指法
              来源:见游戏内说明 茄子自报家门


              IP属地:湖南70楼2019-11-17 18:00
              回复
                2.五言五态手
                然山上七品指法
                来源:《鬼谷子》、《黄帝内经》
                在摧破特效实装之前,然山五言五态手被网友戏称为“五言按摩手”……
                其实这个说法从某种意义上还真不算错(没想到吧?)。
                《鬼谷子.权篇》有云:“故曰:辞言五:曰病、曰怨、曰忧、曰怒、曰喜。……”这一篇章涉及与人辩论部分,这里的意思是说与人辩论需要注意五种情况:病、怨、忧、怒、喜。

                五态,出自《黄帝内经》的《灵枢》,你猜对了,百花内功“内经灵枢篇”就是这个。《黄帝内经》把人的性格、人格划分为五种类型,称为“五态人”,即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
                因此游戏中突破五言五态手是从五味杂陈到不乱不虚,取人的心情、心态、性格方面的含义。


                IP属地:湖南71楼2019-11-17 18:12
                回复
                  3.持枢式
                  然山奇六品指法
                  来源:鬼谷子
                  《鬼谷子》持枢篇有云: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逆之者,虽成必败。故人君亦有天枢,生、养、成、藏④,亦复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虽盛必衰。此天道,人君之大纲也。
                  本篇主要讲人们要遵循天道,顺应自然。原文很好理解,这里就不赘言翻译了。

                  (户枢:门轴,也指门栓)
                  枢,可以理解为事物发展的关键,天之北辰,谓之天枢;门之运转者,谓之户枢。持枢,即掌握事物发展的关键。游戏中的突破直接取原文,从春生夏长到秋收冬藏。


                  IP属地:湖南72楼2019-11-17 18:27
                  回复
                    4.离合指
                    然山秘五品指法
                    来源:《鬼谷子》
                    《鬼谷子.抵巇(音西)》中有言:“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抵巇,弥补不足、堵塞漏洞。现代人多写作“第四抵戏”,笔者不敢苟同。
                    这句话的意思是世间万物都有自身的法则和规律,任何事情或聚或离,皆有其内在原因。有些事发生在身边却不被察觉,有些事距离很遥远却能知道。
                    抵巇一篇相当有意思,鬼谷在此篇中并没有站在最高统治者的立场上,教导人们如何为臣。而是站在更公正、更高一层的社会整体上,直言如果国家腐朽不堪,那就直接推翻它。因此历来饱受批评。但如果从今人角度来看,竟然已经接近了现代zz思想。
                    离合本意就有或聚或散、符合与不符合,接近与不接近的本意。这里如直接用其字面意思也是恰当的。


                    IP属地:湖南73楼2019-11-17 19:10
                    回复
                      5.大阴阳纵横手
                      然山极四品指法
                      来源:合纵连横
                      游戏中的说明即来源。取何总连横之意。然山作为出世门派,源于鬼谷一脉,自然带有几分纵横家的色彩。


                      IP属地:湖南74楼2019-11-17 19:22
                      回复
                        6.天地元一指
                        然山派超三品指法
                        来源:道教教义名词,《抱朴子》
                        元一,是道教的名词,指元气、本源。葛洪的《抱朴子·畅玄》有:“胞胎元一,范铸两仪”。刘劭的《人物志·九徵》:“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以为质”。
                        另外元一也指少女没来大姨妈之前的初始气机。女丹认为少女来大姨妈之前,有一点初经在体内,是先天的元炁。具体修炼这里就不赘言,因其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说, 是十分不科学、反人类的。

                        (图为安徽宿州某地产,疑似然山仙师所建)


                        IP属地:湖南75楼2019-11-17 19:45
                        回复
                          ==========然山摧破.符咒===========
                          然山符咒是太吾绘卷中非常有意思的奇门之一,这里不妨多聊一聊。
                          符箓,是是道教法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有学者将道教分为“丹鼎”、“符箓”两派。这一说法虽流传很广,也算有其正确之处。游戏中同为道教的武当,功法多源于丹道一派,而符咒则是然山独有。
                          传统中的符箓,既有治病之法,也有驱鬼镇邪之用。在道教斋醮法事中,符箓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工具。符箓术是道教正一道的主要修习方术,从古至今流有符箓三宗(三山符箓)的说法,即为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龙虎山天师道三派。


                          IP属地:湖南76楼2019-11-19 06:34
                          回复
                            1.跌打梅山咒
                            然山下九品符咒
                            来源:化用现实存在的梅山咒法
                            梅山咒,是梅山文化的特色之一。梅山派又叫“三元教”,现在多认为其属于道教闾山派。闾山教最早源于闽越故地的原始宗教,不断吸收与融合道教派系中净明、灵宝等派,逐渐形成一个以福建为中心向外发展的一个派系,是中国道教的重要流派之一。
                            梅山教的源自南方巫术,多有莁盅色彩。念咒请神是梅山派法事的特色。现在流传的风水咒法等方面也多有梅山咒法。

                            (图为梅山派的翻坛打庙请神咒)
                            跌打咒就笔者了解来说,并非梅山咒的内容。这种游戏中“令人跌倒”的说法倒是在一些民间术法中偶有耳闻,其形式、方法多类似各地流传的鲁班术、江湖金门之类的术法,迷信色彩颇多。用于诅咒老年人常常摔跤……
                            太吾绘卷中然山本身就是个大杂烩,下九品符咒融合梅山咒法+民间术法,也是符合然山的门派特色的。


                            IP属地:湖南77楼2019-11-19 06:47
                            回复
                              2.五雷招来咒
                              然山奇六品符咒
                              来源:现实存在的道教咒法,茅山法术
                              我知道你们想看什么,这是流传的五雷咒(之一,好险找到图了,GIF发了动不了,我差点自己捏一个拍照……)。

                              道教各个流派均有雷咒流传,以茅山雷咒最为知名。雷咒是道教中驱鬼、打鬼的重要术法,一般来说此咒威力甚大,不推荐初入门者练习。游戏说明中“五雷三千将,雷流八蛮兵,火光烧世界,邪魔化灰尘”之语也正是雷法咒语的一部分。咒语全文为:“五雷三千将,雷流八蛮兵,火光烧世界,邪魔化灰尘。大神大退,小神小退,若还不退,五雷打退。”不难看出雷咒是道教中比较强横的咒法。
                              上图中的手式,属于雷咒中的“阳雷”,多用于打鬼。驱鬼的雷咒一般是用右手所发(男性,女性相反)。一些流派中这手势属于五雷咒中的“妖雷咒”,这里就不过多拓展了。
                              【重要】
                              1.口诀多有错讹,但相差不算太大。
                              2.戊不朝真,戊日不可习练!!!请注意不光是明戊日,还有暗戊日。
                              3.虽口诀有错讹,我也没有点名手势与口诀的要点,但依然请注意模仿、习练时绝不可对人!!!
                              4.看官如有兴趣,不妨先习练金光掌诀,也有说金光咒之类的,别上来就整雷咒。口诀之类网上依然多有错讹,但大体没有什么坏处。其他笔者不作任何保证。
                              5.以上都是胡说八道,胡说八道,胡说八道!!!


                              IP属地:湖南79楼2019-11-19 07:1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