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5月08日
漏签
0
天
和田籽料吧
关注:
315,207
贴子:
1,062,325
看贴
吧主推荐
游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61
回复贴,共
5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和田籽料吧
>0< 加载中...
回复:
#和田玉#
我也开个知识贴。不定时更新,分享各类关于石头的知识
取消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实籽
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需要鉴定或更详细交流的朋友可以加我畅谈
IP属地:河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72楼
2019-12-24 16:51
回复
收起回复
🇨🇳实籽
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籽料品类里有一种叫——沁料,他的颜色不同于籽料的原生色,也不是籽料的皮色。沁料的颜色是后期形成的,不是先天的。在和田玉籽料形成的过程中,因经过水流的搬运和冲刷,玉料产生裂纹。而水中含有的矿物质铁离子经过氧化,慢慢的在裂纹中沉淀积累,不同于和田玉籽料的有色皮子,在填补上籽料裂纹的同时,矿物质离子沁入至玉石的深处,由外向内逐渐过渡的变浅,且不露白,最后就形成了表面和玉肉部分颜色一致的沁料。
黄沁料就是白玉或者青白料经过上千万年河水冲刷,被水中铁分子浸染而形成。黄沁的定义,沁色比较均匀,表里如一,但是假如一块玉石外部全部被黄皮包裹,全部不漏玉种,我们也不知道这个沁的有多深,是沁透了,还是只是薄薄一层,如果没有漏玉种的情况下很多人是默认黄沁。
红沁,红沁是铁离子沁,铁离子分为三氧化二铁(红色),四氧化三铁(黑色),所以一般红沁伴随的是黑色和红色,而黑色经过把玩后颜色也会变浅,所以可玩性很高。不过红沁的料子一般较少,要么很黑,要么不红。
沁色不等于皮色,由于皮色和沁色成因基本相同,只是程度不同,所以很多玩家容易混淆。皮色和沁色没有特别明显的界线。皮色在表面,多种颜色。沁色往往是单一颜色,少量有两种颜色,沁脏除外。皮色和沁色都有整体和局部之分,不少料子的沁色外面还往往有其他颜色的皮色,为其增色不少。多数沁料的最外层会有比较密实的棕色黑色斑点分布,这正是天然和田玉沁料的鲜明特征。
判断一个沁料或皮色是不是天然需要整体的看,看看是不是从一个绺裂形成的沁或皮,或是由于某部分玉质疏松才绺下了沁和皮,像现在市面上流通的沁料,很多染的,而且染的很深,没有任何沁门,料子也没有松到可以沁的那么深,甚至通体都是黄色或红色的。所以看到通体红、黄的沁料,需多加注意。
也有玩家刚开始可能并不会喜欢沁料,看着很干,而且看起来会有很多小毛病,有小的绺裂,有一些黑点。但当你盘了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这块料子显得油润通透了,颜色也会变的更加亮丽。
好沁料真的不便宜,全是通红,满黄那种一点瑕疵都没有的,全是染的,到手你闻闻染色剂味道还有残留呢。而且好的真的沁料价格破万轻轻松松,不是三五百就能买的到的。
还是那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掉馅饼我劝大家也赶紧找个屋檐躲起来别被馅饼砸到,因为肯定没好事!
IP属地:河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73楼
2019-12-27 00:58
回复
收起回复
陕西中盈鑫泰文化传播
多年
和田
玉之青玉价格经验老师,在线鉴别,快速出手
2025-05-08 13:59
广告
立即查看
广告
立即查看
🇨🇳实籽
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需要鉴定,详谈的朋友可以加我。
IP属地:河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74楼
2019-12-30 10:00
回复
收起回复
🇨🇳实籽
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2020年了,这一年里大家每天都能乐起来就行了!没事偷着乐也行!
IP属地:河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75楼
2020-01-01 01:33
回复
收起回复
🇨🇳实籽
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识别青海料
老坑的青海料质地细腻,可与新疆和田玉山料相媲美,但新坑的质地差些,容易走色泛黄。青海白玉的颜色变化也比较丰富,有灰白、青白、蜡白色。青海料最鲜明的特点就是透,因为它普遍存在硅灰石,这就让它的透明度得到了提高,但也降低了其油脂度。
关于结构,青海料有着独特的砂糖状结构,没有籽料的那种油脂性,但是不能因此断定它的密度不好,打灯来看结构还是比较细腻的,但是这种细腻区别于籽料的细腻,交织度不够,细但是水透。
青海料里经常可以看到水线,这种“水线”、“水露纹”有呈现出脉状、条带状以及团块状等,非常的杂乱,这主要是源于青海白玉中平行排列的透闪石纤维状晶体所造成的。
青海料一般抛高光,抛柔光会显得很干。抛玻璃光,成为所谓的"羊脂玉",整体会有水灵灵的感觉,但不要被表面的假象蒙蔽,把这当成是润性,尤其是青海料做薄后尤为轻薄。青海料在市面上有很多这种比较低端的小件,比较粗糙的批量雕琢工艺,这种料子经把玩后会呈现出略微偏灰暗的缺点。
青海料里的野牛沟料很受玩家的认可,上品的青海料白度、油性、润度都有,如果遇见这种料价格合适,我们也不要轻易错过,玩任何东西我的追求都是顶级,既然这是青海中顶级买个一小块收藏做为样版,何乐而不为之?
总结青海料的特点:一是“干”无油润度,但玉友要当心有的商人把青海料沁入油中,时间一久丑态毕露;二是“白”;三是“透” 大多呈透明状,容易黯淡。
俄白料的特征
对于鉴别市场中的俄白料,大概要掌握以下几点。
俄料,同样也是润度很差,特点是白度很高。死白死白,对就是像死人一样白,很生硬的。一般都做成挂件、手镯,进行抛高亮光打蜡来掩饰缺点。
俄罗斯白玉的特点是质地较粗糙,“白”而不“润”,化不开。将和田白玉与俄罗斯白玉放在一起比较,前者“润”而白得细腻,后者“糙”而白且无神韵;由于俄料结构特点,俄料不好打磨加工,大多情况下反光有班班驳驳的感觉,这也是鉴别的直接方法。
俄料中带酱色糖沁、糖色的较多,很多商家现在为了谋取暴利去掉糖色部分,但色调对于俄糖是永远存在的,把料在自然光下放远一点看,隐隐的糖色便体现出来。再看结构,像一个个小汤团有些大有些小分布在其内部,我们称它为团块云絮状。
俄料由于块度不错,相比新疆料而言,是比较容易出牌型成品的;有些特定的俄料,在侧面使用手工制作的毛孔,足以以假乱真。目前市场上的许多俏色雕件多为俄料,容易与新疆和田玉混淆,但仔细观察也不难发现俄料比和田籽料有玉质略松、略粗、滋润感略差的缺点。
1、俄料略显粉气,瓷性,发干。
2、俄料颜色张扬,白玉白的有些过头。
3、俄料白玉、青白玉、青玉上常常带有些糖色。
4、在俄料中,两种以上颜色的俏雕作品较多。
韩料
现在市场上,大量充斥韩料。韩料顾名思义来自韩国,是一种产於朝鲜半岛南部、春川地区蛇纹岩矿床的一种软玉,大约是在2007下半年左右,韩料大量地进入中国市场,最早主要集中在河南及苏州、扬州等地区。到了2008年下半年,韩料辗转流入至新疆及台湾等地。
韩料百分之九十都泛黄,无论发青或发白的韩料,在强光的照射下都呈现偏黄色,仔细观察可见细小的针状白点。
韩料的光泽没有油脂感,因为花比较大,抛光效果不是很好,显出一种蜡质光泽,但是并不柔和。韩料结构相对较粗,有点儿像“大米粥”。
高白韩料100%,细看结构,结构松散,粥一样的结构很明显,也是高白韩料,经常用来冒充俄料原因。金镶玉百分之99.9都是韩料做的。
IP属地:河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78楼
2020-01-02 09:33
回复
收起回复
🇨🇳实籽
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马上春节了,也没什么时间码字了。需要鉴定,学习分享的朋友,可以加我。头像左下角,你懂的。
IP属地:河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79楼
2020-01-12 15:32
回复
收起回复
🇨🇳实籽
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籽料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有很多观点都在说,籽料是由山料因冰雪消融,经山体风化崩塌而顺水冲入湍急的河流中,再经数百公里河水的搬运冲刷,棱角随之被磨去,最后形成了现在的卵状籽料。这种说法的根据何在呢?根据有四:
1、籽料出产在玉龙喀什河床中,水是搬运摩擦玉石的天然工具。
2、和田玉山料就产在玉龙喀什河源头的冰山上。
3、玉龙喀什河源头山脚下的河床中,确有被水冲刷下来磨去部分棱角的山流水原料。
4、山流水原料再经过200多公里的洪水冲刷琢磨,冲刷到玉龙喀什河平坦的和田市地段,沉积下来,自然就棱角全无,被磨成了卵石状的籽料了。
籽料来源于山料是最主流的“山料-籽料”母子学说。但现在很多观点证明,籽料并不是由山料经洪水冲刷而成的,籽料的原生矿不是山料,本身就是原生矿体。主要的依据有下面几点:
石包玉,只有和田籽料中才有。这种料子表层全是石头,里面是玉,以青白玉为多,很少白玉。如果和田籽料是山料形成,山料崩塌进入河床,经过水洗和沁色,形状由棱角分明到越来越圆润,经过亿万年的冲刷、撞击,留下了玉的精华——籽料,那为什么外部还会有一层石皮呢?“精华”还在包在石皮的里面呢?我们从切开的石包玉来分析,除个别地方串僵外,外层石皮的厚度大体均匀,“皮”与“肉”之间有一个混僵的过度层,很像是在一块完整、圆润的玉外面均匀地包了一层石头皮。玉石头耐磨,多年的河水冲刷中,石头是保护不了里面的玉的,依此道理,形成“玉包石”倒存可能,但我们从没有见过外层全是玉,里面是石头的籽料,这就验证了“和田玉,君子玉,表里如一”的说法。
带僵的籽料,此类籽料一部分是玉,一部分是石头。大自然就如此神奇,本是一块混浊的玉,因为一部分做出了牺牲,成了石僵,玉的部分非常润泽,而且带白僵的玉,玉质也非常白。仔细看看玉与石僵的形状,带玉的一半,往往非常圆润,而且在水滴形的顶端,而带僵的一半,往往棱角分明,非常粗糙,而且在水滴形的底端。应该是质量和密度、较差的部位先被水磨平、磨圆。玉质好的部位后被水磨平。而僵石玉刚好相反,玉面坚韧圆润、石面粗糙多裂。
颜色、质地、形状、性能、甚至皮色大体相同的玉料基本产出在同一段河流中,混淆存在的很少,各个河段或产玉区出产的籽料都有其不同的特点,这与山料的产出分矿坑的原理基本是一致的。如果是高山雪水融化冲下来不可能有如此较为清晰的产状分布。
籽料的分布与产出特点也是不同的,比如20公里这一段有山料,再下面没有玉石,到200公里往和田方向走,这二三十公里河流里面出的籽料就带有白皮,再往下走两百多公里,两百二三十公里,这一段河里面是光白籽,没有皮。再往下面走10公里左右地方出的,这个红皮和前面的红皮又有点不一样。这个皮质有一点麻皮色,当中这个料还带一点青花,这种籽料一定出在这个地方,一看就知道是在那个地方。
火山喷发的依据:
籽料的形状水滴形占多数,符合岩浆在火山喷发后自由落体的原理,为什么越小的籽料越好,因为籽料越小越圆润,籽料越小,意味着在火山喷发时喷得越高、越远,可能在下落过程中就冷却变硬,“锥”态保持得很好。但从大一点的籽料外形来看,虽然也是水滴形,但总会有一个面要圆润饱满一些,这是含透闪石成份的高温熔岩下落过程没有来得及冷却凝固,落到了地面,所以着地面是要平一些,而朝天面相对圆一些、鼓一些,这是籽料的又一大特征。很多有关籽料真假辨别方法的文章中没有说到这一点,有些人造籽料的制造者们往往过于追求完美或是在滚料时图个方便,而忽略了这一特点。还有些牌形籽料,因为熔岩下落过程温度较高,几乎呈液态,一落地,就被摔成薄薄的牌形籽料,这种籽料很多,很合适佩戴,比较贴近人体,这种料形最佳。还有个别的疙瘩形籽料,因为岩浆着地后,地面不平,所以出现了不同规则的料形。但我们从没有见过圆球形,圆柱形,的籽料,因为岩浆自由落体到最后要与地面撞击,无法成形。
籽料里面以透山石为主,但是含有阳起石成份,而山料和山流水都没有阳起石成份,这个观点如果是化验得出的这样的结果,就更证明了籽料不是山上水冲下来的。
籽料,产自两条河,白色籽料,产自玉龙喀什河,青玉、墨玉产自喀拉喀什河。这两条河的古河床上,也可以挖到籽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老坑料”。当然最好的玉,是现在的河床上找到的,而且是这两条河中下游的。在这两条河的源头,有两个死火山口,是否还有更多的火山口,需更多的兴趣爱好者们做具体研究和考证。我认为和田籽料就是熔岩在瞬间喷发后定格的永恒,玉质结构呈纤维交织状,造就了和田玉的坚韧,这是与俄罗斯籽料、中国及世界任何一个地域的玉石所不同的,和田籽料才会有如此独特的价值和艺术魅力
IP属地:河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80楼
2020-01-14 09:52
回复
收起回复
🇨🇳实籽
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年前新包了几个料子,就是盘
IP属地:河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83楼
2020-02-01 17:55
回复(10)
收起回复
北京沃纳艺术策划有限公司
藏品征集-沃纳艺术
2025-05-08 13:59
广告
立即查看
广告
立即查看
🇨🇳实籽
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根据不同的裂纹与分布,可分为“死绺裂”和“活绺裂”这两大类:
死绺裂是指绺裂明显,其裂纹的粗细、长短、深浅程度都不相同,长而深的碰头绺,两边浅而中间深的抱洼绺,玉内部的胎绺等等。这种裂称为“带沁老裂”。带沁老裂一般不会再发展,加之其带有的沁色变化多端,是籽料地绝对特征。
活绺裂指细小的绺裂,主要分布在表面上如甲状的指甲缝中,由表到内是呈鱼鳞片状的裂,一般为方向一致地细致、‘’
裂纹。料子内部的胎绺裂是难以预测的。
绺裂上的颜色特点:由浅至深,裂纹处的颜色比周围的颜色深,渐变性的过度,过渡自然,线状分布,可见明显的色线。在裂纹处一般被氧化物填充。被氧化物填充的裂纹很多都是黑色。
籽料绺裂的颜色分为两种,一种是先有色,后有裂,一种是先有裂,后有色。
先有色后受伤的,断口与颜色之间可以理解为没有什么影响,断口两边颜色合理过渡,自然越过断口,几乎没有变化。测光看颜色,润泽柔和的光感一泻千里,裂的存在压根看不到颜色的中断和变化。
先有伤后长色的,大多数会跟着裂的走向长,致使裂的大小影响色的形状和深浅。裂口的颜色和裂底的颜色,差异不大,并且裂口和裂底颜色是合理过渡进去,大多同时伴生水草纹,裂口锐利的小断层上,大多是和外周同一的颜色附着,半透明地,更多的是比其他地方的颜色更浅一点。如果加色的话,这个地方血糊一片,颜色会过重。
籽料上有个裂,但裂处并没有颜色,或者颜色很浅。第一种情况,退色。自然着色分为二个过程,一是着色,二是退色,裂处的颜色比较谈有二种可能,一种是绺裂在着色后发生的,自然绺裂处无皮色,另一种是绺裂在着色时发生的,因为着色的环境时间短,自然退色的时间长,绺裂处本身就肉松,先退了色。
第二种情况,内裂。籽料的内裂因为在玉石内部,在表面没有裂口,所以也并不会有沁色。
还有一种情况是,是后期加工活在佩戴过程中的磕碰,这样的裂是不会有颜色的。就比如活裂,日常佩戴的磕碰,甚至雕刻中的高频振动,都可能让情况进一步恶化,甚至完全断裂开来。
假皮色的特征:
假籽料大多是用山料加工的,一般无自然绺裂,有的人工小籽料是利用山料中的天然绺裂做成的,这时就要看沁色了。人工作色的给裂处沁色的特征是:边缘颜色深,越往里越浅,这玉天然籽料正好相反,深处颜色深,越往边缘越浅。
第二,人工染色的颜色过于浓艳、呆死、涩滞、漂浮、不自然,裂纹处的颜色沿裂隙呈密集分布,与周围颜色差别不大。
第三:滚筒籽料的皮色都集中在料质疏松干涩或者多棉的地方,色泽集中而浓重,颜色浮在玉石表面片状分布,将裂隙堵住,向外面溢出,那是由于人工着色剂的上色时间毕竟有限,色泽尚浮于表层,看起来十分的轻浮,色泽不自然
人工染色的明显特征是:在绺裂处颜色呈不均匀堆积,或颜色均匀鲜艳但外深内浅,没有渐进过渡迹象,颜色大多在裂口处堆积,没有水草沁、钉子纹。不过现在的技术很高,一定要综合看
IP属地:河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86楼
2020-02-05 17:33
回复(1)
收起回复
🇨🇳实籽
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嗯
IP属地:河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87楼
2020-02-12 15:50
回复
收起回复
🇨🇳实籽
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沁料是籽料中的一大特色,由于周围生长环境中所含矿物质的不同,导致了籽料形成不同颜色的沁色。
沁籽形成:经由水流的搬运冲刷,不管是受到碰撞产生裂纹,还是天生玉质疏松,河水里矿物质经过氧化,慢慢的在裂纹或玉质疏松的地方沉淀积累,不同于籽料的有色皮子,在填补上籽料裂纹的同时,矿物质沁入到玉石的深处,由外向内逐渐过渡的变浅,且不露白,最后就形成了表面和玉肉部分颜色一致的沁料。沁料的颜色是后期形成的,不是先天的。玉质疏松也是这个道理,经由疏松的某一片,或料子整体松。颜色入沁是漫长的过程,时间不够是无法入沁的。如果质地相对紧密而接触矿色时间长那也是存在入沁的可能,而这样的话,也许包在沁皮下的就是质地最好的玉,也就是沁玉的极品。个人认为,红沁、黄沁、墨玉、青花都算是沁料
沁料特性:1.边上必须有有色矿藏色素。2.玉石入沁处必须足够松或有足够接触的时间。为什么沁料里没有羊脂白玉,因为沁料本身就是玉质松才入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顶级的羊脂玉大多为光白籽,即使有皮色也是少量的洒金皮,这也是密度高质地密,矿物质无法入皮的道理。
沁的形状是自然形成的。外源物质突破玉的皮壳,经玉质疏松的地方或玉的绺裂,沿毛细状渗透四处,聚集和停留在透闪石细晶纤维的空隙之间,从而改变了玉原来的色泽。因为沁的形成是沿自然曲折的路径,在漫长的时间内缓缓生成,,它是有规律可循的,沁的形状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1.全钙形:玉质全部钙化,鸡骨白。2.半钙形:深度钙化,但留有"天窗",能见到才老化的原来的玉质。3.满沁形:整件玉器,或包满或沁透,原来玉质不显,灯光下尚能透亮。4.土咬形:钙化强烈的地方形成绺裂自然脱落,留下不规则的界面或蚀孔。5.发散形:沁色由表及里,由点到面,如同色晕慢慢深入玉质内部,没有现成的轨迹,只是顺其自然沿玉质疏松处渗透变质。6.半沁形:玉件一半受沁很重,一半完好。
一般的沁料里面可能是白肉、黄肉、青花、青白、青肉还是糖、脏等,极具有堵性,沁色料打开就意味着赌博,三分靠眼力,七分靠运气。
红沁料是铁离子沁,初中化学:铁离子分为三氧化二铁(红色),四氧化三铁(黑色),所以一般红沁伴随的是黑色和红色。真的红沁籽料的红沁表皮色泽不会一致,会有一层墨玉河沉积的铁离子沁。这层皮大多呈红黑色分布,关键注意的是真的红沁分布是不均匀。经过把玩还能逐渐的变红,因此红沁的可玩性和可变性变就变的比较强
一般沁料都是玉质比较疏松的料子才能沁的比较好,沁料一般密度不会超过3.0。僵是红沁最常见的组成部分。僵的颜色多数以白色为主,少部分会沁成红色。区分真假,就是看僵的颗粒是否每一个颜色都不一致。而且靠近外面的颜色轻,靠近肉的颜色重。
真的沁籽的表皮色泽是不会一致的,且会有一层墨玉河沉积的铁离子沁。这层皮大多呈红黑色分布,关键注意的是真的红沁分布不均匀。
沁籽具有十分自然的色调,表面的皮层部分都有着多层不同的颜色,且每层颜色之间过渡自然,其颜色从外向内是呈由深至浅的过渡关系。多数沁料的最外层会有比较密实的棕色斑点分布,这是天然和田玉沁料的鲜明特征。
玩沁料,一般沁料吸油性好,一盘就容易油光的感觉,但时间长了不盘又会发干,这就是沁料的缺陷,而上等的沁料是里面细腻的白肉,而外面包裹一层淡淡的皮沁,所谓的金包银就是这样,而如果里面白肉沁满黄了(外面大多人说是原生黄,实际也是沁料)只要硬度达到玉一样。
各种各样黄灿灿的料子,大部分都是烤色出来的。多是用青海料、俄料或是韩料。现在韩料越来越少,其实并不是韩料消失了,而是因为韩料比较容易辨识,韩料很多都被当做其它用途了,比如大名鼎鼎的“韩国烧烤”。去黑药水的问世,更是给沁料市场带来了一场灾难。
这样的药水,能把沁料的黑点拔掉,让料子看起来很干净,没有一个黑点,卖相很好!对于追求完美的玩家来说,是一个杀手锏。用去黑药水处理过的料子会变的很干,而且颜色看起来也不太正常。不过造假的技术总是超出我们的认知。这种药水也在换代升级!
分辨的话也没有那么困难。首先看玉质本身,烤色的料子会有缺乏玉性的感觉,其次从颜色、毛孔等其它地方综合来看总能看出端倪。关键是,你没有被它的“完美”所迷惑!
沁料的本真:很多人喜欢沁料,但往往看到裂,看到黑点就不能接受,感觉料子不好。回到沁料本身来说,沁料就是颜色沁入玉质内部很多而形成的,这样就意味着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在沁入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杂质也随之沁入其中,而且沁料是铁元素的沁入导致,如果堆积过多就会有黑点。所以沁料大多数都会有黑点。如果没有的话,也许它就不是沁料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很多时候大自然的东西往往没有假东西好看,很多人之所以吃药就是因为爱捡漏。玩沁料,他也许会发干,但盘盘就好了,也许他有黑点,但那是他的特征。一些新手或是外行玩玉的特点往往是,对品相要求极高,喜欢追求完美。但大自然的产物哪有那么多完
IP属地:河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94楼
2020-02-19 09:11
回复
收起回复
🇨🇳实籽
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图
IP属地:河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95楼
2020-02-19 09:12
回复
收起回复
🇨🇳实籽
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无瑕不成玉”,天然的东西是很少能达到完美的,内部、表面的石棉,石花,色根,沙眼以及杂色是自然形成的,此种瑕疵纯属天然。天然的玉石,瑕点都是自然生成的,我们玩料子追求的也是原生态,喜欢天然的宝贝,就要接受它的瑕疵美。
籽料原石里有一个概念叫“一口气”是对优质籽料玩料的形容。无需雕刻修整,直接上手把玩,籽料中的战斗机。一口气,是跟大开门是一种类似的概念,大开门就是一眼真,而一口气就是一眼好。一口气就是接近完美,而如果差一口气,就显得没有那么尽人意
我个人对一口气料子的形状、完整性、玉质、皮子、玉色要求如下:
形状,浑然天成,无人工修整,玉质,匀、密、细、润,棉、僵、水线,要少,最好没有,无断、无缺、无坑、无裂、无损,可以接受浅、小的带沁老裂,没有更好;皮子,毛孔细腻、自然;颜色必然不能是二上的,玉色,可白、可黑、可青、可黄,但绝对不能是灰的。
了。
籽型
一块料子,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它的外形,籽料的外形各种各样,而对于一口气的籽料,它必须是完整的独籽。料形要饱满、厚实、圆润,把玩起来要得劲。很多籽料是一些断料,在冲刷过程中,发生断裂,之后经过二次天然打磨,形状往往会很不规整,这种籽料从外形上更适合当做做料。所以有的籽料,从各方面都很好,但如果外形很不舒服的话,也谈不上一口气。
瑕疵
既然是一口气,那么它对料子瑕疵的要求就非常高,基本上要没有瑕疵,有的话也只能是一个小小的老裂。如果裂大一点,就差一口气了,而如果有一些比较明显的棉或僵,那就更差了一口气。不能说料子不好,只是对于一口气的要求差了一口气。一口气的籽料肉质要非常干净,很多籽料玉质不干净,这些都难以称作是一口气。很多时候,我们对于瑕疵比较苛刻,一些不明显的瑕疵会在内心放大。比如有时候一条小小的水线就会让玩家纠结很久,即使是雕刻处理后变的很不明显,仍然会让他感觉不舒服。所以一口气的料子就要避免这种比较明显的瑕疵,让你无可挑剔。
玉质
一口气的籽料要求,质地细腻油润,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讲,一口气的籽料要求就是老熟。只有老熟的料子,才能更好的表现出籽料的特性。如果料子生嫩,那么它就差一口气了。
皮色
对于一口气的籽料,有皮色最好,没有皮色,好的光白籽也是可以的。如果是有皮色的话,它可以是红皮、洒金皮或者黑皮,可以是满皮,也可以是聚皮。但皮色一定不能脏乱,皮色一定要美。如果脏乱的皮子影响了它的美观,它就难称为一口气了。
颜色
一口气的籽料,并不是仅仅说的白玉籽料,它可以是青花籽料,也可以是一个青玉小籽,又或者是一个墨玉。对于白玉籽料而言,也不仅仅是指它的白度如何,首先是它白度要好,但并不是越白越好,其实看白度要从玉质的基础上,如果料生,那么料子再白,也会显得很生涩,而且很多时候籽料的白是一种黄白、暖白,白的不刺眼,白的舒服。籽料的白一定不能闷,比如有的籽料发灰、发闷,看起来就很不舒服。就差了那么一大口气。
所以,一口气的籽料就是,要大开门,一眼真,而且各方面都要比较完美,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也是玩家们对心中完美籽料的一种形容,你没有半点疑虑或纠结,一眼就喜欢上了它。
IP属地:河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96楼
2020-02-23 11:45
回复
收起回复
🇨🇳实籽
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说句不中听的话,大家无论干什么都要举一反三,干什么玩什么道理都一样。很多骗术即便你不懂料子,只要你去品,去思考,很容易识破。玩玉何尝不是品味人生呢?冲动的时候冷静三分钟,去思考,去沉淀。
IP属地:河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97楼
2020-02-24 08:07
回复
收起回复
合肥渥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dha藻油哪个牌子好,提高记忆力快?现在很多人不良的生活和饮食规律,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容易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在线自测,马上出结果
2025-05-08 13:59
广告
立即查看
广告
立即查看
🇨🇳实籽
吧主
1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最近好多朋友都迷上了红玉,黄玉,所谓的红玉,黄玉是原生矿而不是由铁离子致色后天形成的红色,黄色或褐色。无论是是山籽母子说,还是火山喷发的理论都不支持红玉,黄玉的产生。昆仑山脉的山料里有红色的,也有黄色的,也就是糖和黄口料,但也没有纯全红或纯全黄原生矿石,都是糖白,糖青,糖黄,褐色,青黄等等矿物伴生。火山喷发说就更不支持料子原生有色的说法,都是后期矿物元素致色说。所以我认为没有什么红玉,黄玉,不过是沁料换了个说法,变的更高大上了而已。
IP属地:河北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103楼
2020-03-02 10:46
回复
收起回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吧友秀出LPL各路选手植物图鉴
2241270
2
B站拿用户CPU当自家分流工具
1894860
3
强势回归!BLG零封AL
1635592
4
是女方太过分还是我太计较?
1465857
5
鸣潮终于放出了卡提希娅的立绘
1112025
6
大巴黎双杀阿森纳晋级欧冠决赛
981000
7
关税战来到转折点了吗?
880072
8
国米4-3巴萨晋级决赛
864446
9
降准降息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774795
10
巴基斯坦已击落6架印度战机
643320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