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年三月,诏童贯、蔡京攻辽,败绩。七月,诏刘延庆袭辽。十月,败归,金始轻我。
△宋史卷二二徽宗纪:宣和四年三月“丙子,辽人立燕王淳为帝,金人来约夹攻,命童贯为河北、河东路宣抚使,屯兵于边以应之,且招谕幽、燕。”五月“乙亥,以蔡攸为河北、河东宣抚副使……童贯至雄州,令都统制种师道等分道进兵。癸未,辽人击败前军统制杨可世于兰沟甸……杨可世与辽将萧干战于白沟,败绩。丁亥,辛兴宗败于范村。”六月,“帝闻兵败,惧甚,遂诏班师。”七月“壬午,王黼以耶律淳死,复命童贯、蔡攸治兵,以河阳三城节度使刘延庆为都统制。”十月“甲寅,刘延庆自卢沟河烧营夜遁,众军遂溃,萧干追至涿水上乃还。”
▲五年癸卯,金使李靖来索六州租税及岁币,仍使良嗣同往,许岁币四十万,燕京代税一百万缗。
△宋史卷二二徽宗纪:宣和“五年春正月戊午,金人遣李靖来议所许六州代租钱。己未,遣赵良嗣报聘,求西京等州。”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三:“宣和五年正月乙卯朔,金人李靖、王度剌等来议燕地税赋。”“初四日戊午,李靖等入见于崇政殿。”“初五日己未,李靖等入辞于崇政殿。”“龙图阁直学士、大中大夫赵良嗣,朝散郎、充显谟阁待制周武仲充国信使,马扩充计议使,赍书再往军前,计以银绢代燕地税赋合定议数目。”
大金吊伐录卷一南宋誓书:“缘辽国尚为大金所有,以自来与契丹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疋,并燕京每年所出税利五六分中只算一分,计钱一百万贯文,合值物色,常年搬送南京界首交割……”同卷金回赐誓书与此同。则此处所谓“四十万”,或将绢三十万疋折银计之。
▲六月,降金辽将张觉叛据平州,归我。十一月,金遣斡离不袭平州。
△宋史卷二二徽宗纪:宣和五年六月“丙戌,辽人张觉以平州来附。”十一月,“金人取平州,张觉走燕山,金人索之甚急,命王安中缢杀,函其首送之。”
金史卷一三三张觉传:“张觉亦书作瑴,平州义丰人也。在辽第进士,仕至辽兴军节度副使。太祖定燕京,时立爱以平州降。当时宋人以海上之盟求燕京及西京地,太祖以燕京、涿、易、檀、顺、景、蓟与之。平州自入契丹别为一军,故弗与,而以平州为南京,觉为留守……天辅七年五月……遂据南京叛入于宋,宋人纳之。”
同书卷七四宗望传:“宗望本名斡鲁补,又作斡离不……初,张觉奔宋,入于燕京,宗望责宋人纳叛人,且征军粮……议索张觉及逋亡户口于宋……上召宗望赴阙,而阇母克南京,兵执伪都统张敦固杀之,南京平。”
又同书卷六0交聘表:天辅七年“五月甲寅,南京留守张觉以南京叛入于宋。”十一月庚午,“宗望败张觉于南京城东。”所记皆合。
▲八月,金主阿骨打卒,吴乞买立 即太宗 ,遣使责我纳叛。
△宋史卷二二徽宗纪:宣和五年五月,“金主阿骨打殂,弟吴乞买立。”月份不合。
考金史卷二太祖纪:天辅七年八月“戊申,上崩于部堵泺西行宫,年五十六。”(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八所引金国太祖实录所记与此同。)九月“丙辰,谙班勃极烈即皇帝位。”同书卷三太宗纪亦云:天辅七年“八月乙未,会于浑河北。戊申,太祖崩。”“九月乙卯,葬太祖于宫城西……丙辰,即皇帝位。”则金太祖阿骨打死于是年八月,其弟吴乞买即位于九月,这里统称“八月”,盖连书之故。然宋史将此二事系于“五月”则大误矣。又下文“遣使责我纳叛”,实在张觉叛亡于宋、宗望取平州(时为南京)之时,参见前条,疑此处略有错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