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吧 关注:8,732贴子:377,802

回复:我的农村生活开始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108楼时所谓的无聊事,此生不复,正是无知者无畏。现在冷静下来想想,所谓成熟?什么是成熟?真正的成熟是进了棺材才能说了。而经验这东西,昨是而今非,未必靠得住。


116楼2020-11-20 00:11
回复
    心情平息后,聊聊这段时间的新鲜事吧,其实新鲜也未必,仅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而已。
    因为发现有朋友关心在农村种植的事,最近有人到我附近租土地,据说是准备种植生姜,外地怎么称呼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做为食品佐料,或者叫老姜吧。
    因为房东的土地也会租出去,所以我避免和租土地的老板接触,至于源由无非是避嫌。因为没有和租地老板(下面皆称老板,专指)接触,所以知道的事都是听说的。
    所说老板号称要租500亩,其中已丢荒的每亩一年150元(前两年不付费),在种植土地每亩200元一年。附近几家亲口说:如果不要他们干活就不租。年龄大的近70岁,年轻的也至少近50岁,他们干活一般100元一天,通常中午一餐由老板提供,但也有例外。听到这一要求时,心中倍感辛酸。


    118楼2020-11-20 20:1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听说是老板为几个人合伙投资,其中一女性为本村嫁出姑娘,约40岁。她曾到过我所租房子,但我在她来之前避到小溪边,然后听到她接电话的“豪迈”声音,其中隐约有一句:12年的茅台酒之类。
      后听到她和东邻对骂之声,
      又一次因躲避不及目睹了尊容,
      再后一次她来房前,看了我的花草,然后说:喂得有鸡没得,抓只来杀?(她是付钱买的意思),我笑笑说田里的鸭子随便抓。而那鸭子是东邻养的。
      听房东说她自称:因其弟生意亏损几十万,她来投资无非是帮其弟而已。又说她在茅台有一家酒厂,又说她在某县有一家公司云云。


      119楼2020-11-20 20:26
      回复
        房东在东邻屋旁有块地,种植金银花,因未管理,荆深棘茂,房东电话和其谈妥后,便有人来用割草机清除荆棘草丛,因房东担心金银花被割掉,于是电话打给女老板,我隐约听到:工人为其侄儿,大学生,无事可做,其叫来锻炼之类,做事不行,交流不行等等。
        这个当侄儿的割了一天,第二天变成2人在割,机器嗡嗡作响,我也没去闲观。后离开路过时,在车上瞄了一眼,发现剩余工作量还很大,因为割倒的荆棘杂草,要么移开,要么烧掉,否则无法种植。而那片地充其量不过2亩。我内心不禁嘀咕这些土地,到真正能够种植时,需耗费多少人工费呢?请其他中老年人来除草,效率如何?总共投资是多少呢?有人统计过吗? 管理成本呢?
        实事上,我考虑的上述问题还在其次。


        120楼2020-11-20 20:38
        回复
          西邻69岁,因老板准其做工,于是房边土地(常年种水稻、油菜,红苕,蔬菜等)尽数出租。听房东说:已种油菜土地的老板也要租,到时适当青苗补偿。当我问具体金额时,房东说大家都没有谈。然后我内心非常疑惑:工人已动工,但合同未签。答应青苗补偿,但金额不谈?这是豪爽还是智商问题?鉴于其来未几天,便与东邻对骂这些行为,及鄙视大学生之言谈,仿佛智商居多。
          叫侄儿来做工,无论亲疏,开多少薪酬呢?对老板而言:偏高,但其工作效率未必可靠;偏低,亲情不许。对兄长而言:不会认为自己的孩子能力不行,在太阳下低头,流作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这是无价的!
          哪怕3000元一个月,这是不能再低的工资,但需要卖出多少生姜?
          这些都无所谓,几年后投资无论成功或失败,这大学生继续干农活?
          而这老板为何没任人为亲,叫其做管理?因为不需要,种几块土地怎么配置管理层?
          现实中很多人其实并不具备关照亲戚之能力,但都有一种俯视神州的心态!


          121楼2020-11-20 20:55
          回复
            中国式合伙,多为乌合,调研规划,分工权利,责任盈亏无非夸夸而已。
            负责销售的会认为其功劳最大,物质过剩时代,这也无可厚非;
            但种植管理的人会这么认为吗?肯定也会认为自己功劳最大,没东西你卖球?
            如果没有具体分工,利润分配,资金追加,风险责任等明确条款,出现问题先是内心不快,再背后指责,直到影响工作开展时,又互相推诿怠工,再公开互撕,最终都会不欢而散。
            除分工责任不明确,中国式合伙最大的问题就是账务混乱。开始都是好朋友,涉及钱财时都不会深入,怕伤及感情,深层次的原因是对财务管理的无知!
            说到底,皆源于合伙人的素质,说白了就是读书少。


            122楼2020-11-20 21:10
            回复
              我虽农民,但未种过地,做为山区,我对种植不太看好,主要原因是无法实现机械化,当前的人工是无比昂贵的,很多少更未考虑到更昂贵的管理成本。
              目前,如果人工多,利润低的生意根本是不可能盈利的,这点基本是不可争议的。
              规模种植,说好听是投资农业,再次也是老板,没有什么可丢人的,只要能赚钱,何必声称提携这个、帮扶那个?个人认为任何职业都值得尊重,关键是你要能成功。


              123楼2020-11-20 21:17
              回复
                我所在地海拔约为1200至1300米,这种地方,我们称为“高山”,以前高山和贫穷差不多是划等号的,我一直不知道原因,相比平坝,他们有木材、药材等资源,还可更多养殖等。现在呆了一段时间终于明白了,原因是好多东西不能种,即使能种,产量是个严重的问题。
                我私下听邻居议论:老板开荒后,今年种洋芋,明年种生姜。然后他们窃笑:哪片地能出个鬼的生姜,哪个山头能种个鬼的洋芋。我想如果老板听到这样的话,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我房子所在是沉积岩,相距厘米的小溪对面是石灰岩,所以我相信邻居们私下的议论,不是说他们懂地质,而是他们经过无数次的尝试,这一点无任何专家学者更有说服力。专门提到这点的原因是:对种植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摸清当地的情况,绝不能连路都摸不清就把土地租到手。


                124楼2020-11-20 21:28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土地哪怕距离公路几百米,都会产生严重的问题:会增加多少人工费?耗费多少时间?
                  搬运种子、肥料,收获作物,如果几亩地,种子肥料几吨,产出几吨,会增加多少人工成本?你以为工人会使出全身力气跑步前进?想多了。这些成本增加都是额外的,并不会包括在耕地、播种、施肥、收获成本里面。毫无疑问的是:如果有二十个工人干活,肯定需要配备一个管理人员,否则工作就算能开展,但不会有很好的效率。而窝一个工就是100元,这需要出售多少洋芋,多少生姜呢?
                  耗费的时间呢?某些农业作物会受季节影响,所以才有抢收抢种之说,某些作物就算早点迟点播种收获不影响,但下雨天肯定影响效率,直接后果就是人工费增加。
                  距离公路的土地还有一个问题,这些小径不是上坡便是下坎,效率不高不说了,安全问题呢?农村做工的以老年人居多,是否应该考虑在内呢?
                  然而:如果土地不成片,东一块,西一块,问题会更多。但如果想要成片,某些不在公路边上的又不得不考虑?这也是本地种地面对的现实问题,恐怕也是农业难以规模发展的原因。


                  125楼2020-11-20 21:46
                  回复
                    在说些无聊话,关于东邻的。
                    东邻在路两旁有多年未耕种的大片土地,茅草丛生,蕨菜连片,掩屋脊之高,藏硕牛之茂,本有意出租,窃闻老板厌其恶名,遂弃。
                    前述房东于东邻屋旁栽金银花之地,盖其地荒久,东邻常年种植南瓜于边沿,藤蔓牵延甚便。东邻与老板相商:留一角与其栽植盆景树桩。老板嘱其与房东协商,婉拒而已。东邻他说与房东:不予租与,他叫其舅子来租其地以种魔芋。房东拒,言其以允老板,不便另改。或恐为东邻与老板谩骂之由矣。
                    东邻失此机会,未知其由。人云:算计者,未尝不失算也。恶名于乡,人皆弃之,获利得鸿毛之轻,失算于泰山之重,诚可笑也。奸诈者,笑他人于前,被笑于人后,未尝不验者。


                    126楼2020-11-20 22:22
                    回复
                      我会继续关注“关于规模种植生姜产业”进展,如果感兴趣的朋友有相关问题,我会多方了解然后作出回应。
                      而我主观谈论的一些人或事,或许是无关紧要的。旁观者当成消遣罢,也许我太在意一些细枝末节了!


                      127楼2020-11-20 22:23
                      收起回复
                        有时和别人闲聊种植养殖,好多人都说现在价格很好,可卖到多少多少,此时,我都不想说了。
                        比如现在的猪价,无论市场上是30元一斤还是25元一斤,实际这个数字对于养殖的人没有太多参考价值。因为:1、它是零售价;2、养殖户出栏时的价格不仅时间空间的影响,并且是批发价。单纯就这两点,都是不能忽视的。
                        ——我常购卖的菜市场,它的任何商品价格都会比其他市场略高,因为它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而相比一公里之外的另一市场,它的价格都略低,因为它存在周边农民自种的农产品自行拿来销售;所以,调查市场价格必须充分全面。
                        ——关于猪肉零售价和批发价的关系,我不知道。但蔬菜的批发价多为零售价的50%,甚至更低,这取决于零售商贩所处的市场位置,他 能否略高于本市其他市场;如果是水果更为严重,特别是不易保存,储藏时间短的水果,有时批发价仅占零售价的30%。而这里的批发价格是指批发市场的价格,据猜测,种植户面对的收购价有时仅占批发价的50-70%,甚至更低,时间、物流,市场供求关系是影响产品收购价格的一大因素。
                        当知道上述事件后,我们有时苦恼于物价的高昂:某些水果太贵(比如任性车厘子),但从网络却看到种植户面临的困境,不仅价低,还卖不掉,这是为什么呢?
                        ——越是经济环境不好,消费能力缩减,零售商的单位时间贩卖量少,价格越高,因为鲜活产品有受时间影响的特殊性;零售速度越慢,种植户的得到的价格越低,甚至不能出售。此时处于中间位置的批发商,如果面临时间错位,亏本出售是止损的唯一办法(不易储存、储存成本渐增等原因),这就不仅拉低收购价,同时拉低零售价,最终导致还未出售产品根本无人收购,零售商受到价格冲击也会出现亏本止损,最终整个产品链崩溃。


                        129楼2020-11-21 19:11
                        收起回复
                          寿光蔬菜,这是响当当的。我曾到相邻的枣庄周边看过,那时,每个村甚至每个村民组都有一个停车场,专门停放大型拖车便于收购蔬菜的,每当货车一到,村里喇叭响起:西红柿(或其他)的拉来卖。于是种植户用人力车、三轮车、拖拉机源源不断的采摘拖来,市场里有妇女专门包装上车。至多48个小时,一大货车便装货完毕连夜出发驶向目的地。而这些货车从来只收购单一品种,今天收购黄瓜,明天的车可能收购东瓜;而农民也专业种植某一品种,比如种西红柿的不会种别的,他弄几个大棚,成天呆在里面拾弄。
                          那时的农民每户虽种得不多,但因为能赚钱,从事农业的人很多,无意就形成规模(导致养鸡的鸡粪供不应求)。而这些货车到了大型批发市场,那里的小货车再次分装到各个相邻县市。我当时非常吃惊市场的消化率,后来一看地图,周边无数个大城市虎视眈眈的杵在那里,于是我明白了寿光为什么成功?
                          若干年前,我曾开货车负责从杭州三里亭批发市场拉蔬菜到诸暨,其实诸暨并不大,但工厂企业啥的,是内地不敢相比的,象东瓜,我们这里种几株,只能喂猪,而当时那个小县级市,几吨东瓜一早上便销售完毕。


                          130楼2020-11-21 19:36
                          收起回复
                            楼上曾提到车厘子,近年来本地发展种植的也比较多。
                            我早先看到包装还是听销售的介绍,都是什么美国呀,巴西呀出产的,我也一直相信,因为贵,很贵,想到那么远的地方运来,付出了多少人的劳动,我怎敢说贵呢?
                            因为好吃,有时去批发市场买,顺便也送人。批发市场的可选择范围也大,弄一箱回来,一家人管饱。
                            当看到听到本地也有人发展种植车厘子时,心里也很高兴,因为任性车厘子的希望出现了。
                            然而有一天,我经过陕西天水时,路边成片的车厘子,一打听,人家栽种近20年了。然后一问价:随便挑,15元一斤。我当时喜从天降,买了20斤。然后开车向前,没走两公里吧,路边的果农少说也有百人聚集在公路边,用三轮车拖的,用背篼装的,用篮子提的,用箩筐挑的,一问价格,我买贵了。套袋的10元、没套袋的8元,不挑5元。
                            我后来终于知道,我以前吃的美国产巴西产的车厘子,都是从陕西天水或中国其他地方收购来的。
                            再后来,我联想到本地发展种植车厘子,这些推销果苗的人难道不知道其他地方已经有点产能过剩了吗?不过,再细思量,种植不赚钱,干脆去卖果树吧?那么,我的家乡人在接触到别人推销车厘子果苗时,他是否会感觉很好,市场上卖50、60元一斤那不会骗人,会不会有大干一番的冲动呢?


                            131楼2020-11-21 20:1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别说车厘子,其实现在的地球上,几乎都面临产能过剩。工业革命,淘汰若干小手工作坊,而现在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等同,让很多人没有能力面对。能赚钱的,都全靠成熟的管理,降低成本而盈利,所以粗放的做法已经无法应对市场。在微薄的利润面前,垄断的产生,激烈的竞争,导致无数人的艰难,所以投资的风险几乎成为不可控,参与人的综合条件更难匹配(这主要指农民或小规模投资农业的人)。这不仅限于农业,几乎囊括所有投资人都面临的处境。


                              132楼2020-11-21 20: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