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吧 关注:56,219贴子:1,175,684
  • 3回复贴,共1

脱离南京划入杭州 是高淳超越腾飞的捷径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脱离南京划入杭州 是高淳超越腾飞的捷径
南京对高淳一向是拿去的多、给予的少。有点什么政策和资金一般也轮不到高淳。既然处于南京的偏远角落,还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么索性就脱离南京。
这么些年来,为什么我们高淳发展得不尽如人意?
有人说是底子薄,有人说是政策资金扶持不够,也有人说产业结构不好,更有人说是民众意识没有觉醒。其实,这些说法都是GP。答案是-----经济发展中与南京周边地区同质化现象严重制约了高淳经济腾飞。这么多年来,我们高淳硬往南京身边靠,明知道是行不通的牛角尖还硬往里挤,明知道向北没有出路还要血泪北伐。
这么多年来,我们眼看着苏南地区浙北地区把我们甩得越来越远,我们跟着南京后面吃的亏还不够吗?我们不能总是被南京牵着鼻子走,甚至连我们的吴语也将被淮化了,痛定思痛后我们需要走自己的路,哪怕拄着拐杖跌跌撞撞,也要跳开南京都市圈。这样,我们会豁然开朗,向西向东都能错位互补,产业结构会更加合理;向南,接壤安徽衔接杭州都市圈,打通南来北往的通道,那样我们才有可能成为地区的桥头堡,而不是一直既在形式的南京的杂毛尾巴。
杭州无论是产业布局还是经济实力都好于南京,他们也需要辐射过程中的梯度承接。宣州正在融入杭州,我们也得主动衔接,行政上划入那是气话也笑谈,但我们可以在经济与产业文化上衔接起来。之于杭州,我们向南。向南后我们高淳就是浙江经济与产业经济进入江苏与安徽的桥头堡,由我们来辐射和反哺南京,才能更好地提升我们高淳的地位与区域优势,这是我们高淳未来腾飞与超越的捷径,也是决策者们需要考量的关键症结。


1楼2010-02-07 21:06回复
    也许是习惯成自然,也许是见怪不怪。我们高淳人无论是在谈论经济还是在谈论文化,都开口闭口离不开前缀南京了,这太可怕了。但更可怕的是大家还浑然不自觉不自知。为什么我们高淳就得心甘情愿地做南京的附属物且被可有可无?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经营自身,成为桥头堡来引领南京?觉醒吧,起来吧,高淳人!我们掉转身形,向南,向南。


    3楼2010-02-07 21:21
    回复
      我很奇怪南京方面对于宁杭铁路以及宁杭复线的规划,放着经济产业错位互补、具有相互借力提升优势的南京--高淳--广德--安吉--余杭--杭州线不走,偏偏要走什么宣州线和宜兴线,宁可让交通线反复叠加,也不愿去规划多一些实际效用。与其那样,还美其名曰个啥复线,叫重线不就得了。怕不是为了千秋基业考虑,不是为了人民福址着想,而是图省钱图省力,图不用省际交涉,整一副懒散思维。


      6楼2010-02-07 22:47
      收起回复
        民众不能听之任之,不能麻木不仁,要学会造势,来引导和左右规划。
        好在有网络与民众信息渠道可以反馈,这条线也许有改动的可能。
        联系溧水、高淳、郎溪、广德、安吉、余杭的涉及民众以及民间团体。绝不能忽视这个可能造福子孙的机会,否则都是罪人。


        9楼2010-02-07 22: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