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吧 关注:1,194,592贴子:8,765,172
  • 2回复贴,共1

【诗词】【原创】《你是天明后最初的思念》 个人最满意的自己的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是天明后最初的思念》
我说,你是晨曦中扬着的乐
在朝阳与暮月之间
披着轻纱,抚着流光闪动的茵
我说,你是天明之后的歌
在赤与碧的交界
诉着倾情,诵着不同凡响的心
我看,你是早风吹起的烟
是蛮荒中的倩红,繁华中的翠颜
虹的瑰灿,你不艳羡
霞的霓虹,你不流连
你似现代派中属到主的稳定解决
亦似那小小山庄立于土色的寂野
我看,你是朝阳燃起的焰
又是晨雾淋下的露
冷暖交织出了欢颜
我说,你是晨光驱散夜的迅疾
是从八方来的娉婷与旖旎
是气若幽兰的抚触
是欢的笑,愁的忧,又犹记的清尔之忧
依我看,你是我的清泉,我的无处可寻的倾心
你是春日的丛丛花开
夏日的朵朵青茵
秋日的阵阵清风
冬日的片片飞雪
你是我的祈盼
——那无尽的思念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1-01-03 08:39回复
    我用对音乐方面的理解来答应您吧。当我刚开始练习一首动听的曲子,会觉得它怎么会那么美,那么感人?让人不可控制的想一遍遍地演奏它。但经过数个星期的练习,审美疲劳的侵袭就开始了。我@七海的風nice 会觉得它越来越难听,甚至开始厌烦。但当我恪守住本心,坚持练习了下来(当然很难坚持)就会发现,我对这首曲子的理解比最开始的直觉阶段要深刻的多,那是与曲子灵魂的交流,与作曲家精神的勾通。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1-01-03 13:12
    收起回复
      您的所言极是。
      正如认知社会学的论点一般,我们思考一件事情,思想本已经被打上经验与意识形态的印记,所以思考的结果仍不可算理性结论。如果想做纯粹思考,就应放弃固有知识,放弃经验,放弃集体赋予的形态……
      至于音乐,我们追求的目标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
      任何艺术领域的内行与外行的思考方式都可谓大不相同。赏一幅画,外行认为画的像即是好,可内行人考证调色、笔法、框架、描线等等,再深处讲就是时代背景、抽象意义,甚至哲学、神学。音乐一样,仅仅“好听”同样仅是一面。“好”的曲子绝不仅要好听,更要有丰富的织体、多变的和声,同样需要人性的认识、哲学的思考、政z的理解。有了这些,才能算真正的“好”。好听不如说是最表面的东西。
      再阅一遍您的回复,有了更深的认识。
      您说的哲学理论确实不乏道理,但我又怎能忘却原有的记忆呢?即使忘却了其他,只追求纯粹的美(而我心中的美其实是我上文所说的音乐中的“好”)也仍然会因一遍遍的重复而出现审美疲劳吧。
      至于草木虫鱼鸟兽之音,是自然之美,与人为之美仍是不同的。自然之美体会的是自然之无穷,人为之美体会人为之严谨。所以以自然之心会人文之美亦或以人文之心遇自然之音,恐怕都不可达其终级吧。@七海的風nice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1-01-04 12: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