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环王吧 关注:146,614贴子:2,396,863

回复:随缘更|一个萌新的中洲探索记录|又名关于中洲的胡思乱想合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中洲的日常】
#关于星辰与我
预警:个人色彩强烈,ooc
昨晚突然想起这个话题我还没写过,明明是对我影响这么深的事情,到头来忘了可还行……
所以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与星辰的故事。
『我爱我附加在你身上的所有意义,和我思索这些意义所需的才华,和我获得这些才华所需的时间。 』
——白桦与红霞
我目前对于星辰的认知和理解受托老作品影响极其深远。从前,我认识的星辰是客观的存在,是属于宇宙和文明的宏大之物,是我们的母亲。这个角度下看星辰也能看到浪漫,那是一种大气又深情的浪漫,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的勇气;或是将年轻人的对生活浪漫的渴望附着上去,星辰也成为了对爱意与美好生活期许的象征。
而当我读托老作品时,我深切地感受到这里的星辰是与我之前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他的星辰充满了神话色彩和诗情,崇高却不高傲——即使永远高悬于天空,但也永远与大地上的人们联结在一起。星辰之后的美远非大地上子民的笔墨所能形容,她的力量与喜乐都在于光,在远古时她便点燃光明,后来泰尔佩瑞安的银露她取来制成新星——这是多么美好又崇高的存在,足以让我们惊叹地仰望。可星辰与星辰之后也并不坐视人间的苦难,他们倾听并发出光,寄向黑暗的世界——在最痛苦最黑暗的日子里,这种回应与温柔是多么可贵。
我最一开始曾经带着好奇心囫囵吞枣地读过《精灵宝钻》的前几章。在那种读法下,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描绘精灵苏醒时的那一句“他们永生永世热爱星光”,以及辛葛与美丽安的相遇。我几乎能体会到那种看到无暇之美的惊叹与渴望。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美与真理的象征,或者说,寄托。
此外,还有两个关于星辰的段落我非常喜欢:迈兹洛斯和玛格洛尔仰望在西方闪烁的精灵宝钻,以及山姆在魔多的翳影里看到天穹上那颗纯白的亮星——它们共同体现了永恒的希望——“埃斯泰尔”。“魔影终归只是渺小之物,且会逝去,而在魔影无法触及之处,光明与崇高之美永存”。在我觉得痛苦,情绪低落,失去希望的时候,总是这句话,能让我再坚持一点点。
为什么需要信仰?因为世界上燃烧着痛苦之火。而我们的天性使然,在足以置人于死的苦难下,也总有人想要继续生存和生活。而对我来说,托**下的星辰就是信仰与寄托一样的存在。我想要发出一些光、追逐光的小小执念,也让我想出了绝大部分账号中与星辰有关的ID(“白榆”不仅指一种树,还有星星的意思。古时有诗云: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同样的,“愿星辰指引你前行的路”也是我最真挚的祝福。
当然,若我将来有幸能与看到这里的你们——我的同路人相见,我想,一颗星大概是不足以表达我的喜悦的,所以我会说:我们相见的时刻群星闪耀。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4楼2021-02-13 12:21
收起回复
    和大家就同一个话题讨论可真棒啊!今天的灵感碰撞着实惊艳到了我……希望今后我能写出更多有共鸣的文章
    大家也可以给我提意见建议,或者随笔的主题,也欢迎大家把自己阅托的感想放在这里盖楼!
    和谐有意义的讨论更是大欢迎!!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5楼2021-02-13 13:53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一支唱不完的歌】
      因为是情人节,所以也要有一个特别的主题=v=
      阅历不够不好分析中洲的爱情故事,于是乎就讲讲我和《贝伦与露西恩之歌》的故事吧。当然,吧友们要是对此有什么好的见解也欢迎盖楼哇=v=
      我听的第一个也是最喜欢的版本是Clamavi De Profundis的版本。当时是还没听过多少被唱出来的中洲诗歌的时期,一开始歌词唱段就觉得惊为天人。特别是间奏和其中的女声独唱,简直带我进入了明月夜的尼尔多瑞斯,听到了埃斯加尔都因河的簌簌流水,看到了冬去春来在芳草地上轻舞飞飏的露西恩·缇努维尔……可是当时学校12天放一天假,而对我来说一天是完全没法学会的……后来只能断断续续在电脑课或是放假时记调子,在平时读读歌词这样……
      后来我终于会唱一小段了。我记得,在一个考试日,两场考试间的间隔加上吃晚饭的时间会非常长,我和同学就到操场上散步。那是一个夜空清澈美丽的傍晚,边散步,我边给她唱了我会的那一小段,她说,这首歌确实很适合这样的夜色。
      还有一次,也是一个考试日,也是和一个同学在操场上散步(和上一个不是同一人)。这时我会的稍微多一些了,我又为她唱了这支歌。然后令我非常感动的事发生了——这位同学说,听着歌她真的想到了一个仙女在仙境翩翩起舞的景象。这么美丽的歌谣,确实是能打动人的T T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6楼2021-02-14 13:09
      收起回复
        【同人】
        发个摸鱼XD,这是一颗金色的星星=v=
        我想特别提一下的构思是其中用了很多蓝色。这是因为我觉得星星和他的长辈们不太一样,我想要表达一种特别的感觉。不过其实也有一点小小的私心啦,主要是我觉得芬熊,小熊,星星他们最后的结局很像……都是同样英勇孤绝地面对至深的黑暗与无法战胜的敌手。所以……
        另外就是受了那句“山海之间莫非王土”的影响。我真的非常喜欢这一句的翻译,雄浑又辽阔,气势真的是瞬间出来了。除此之外,我画的时候还想到了星星和努门诺尔的那一段友谊,所以不自觉地想体现一些这种“氛围”?
        最后……觉得小星星果然如星火太太所说的那样,颇有芬威三大支子孙的风范,目光长远,英勇且有号召力,乌鸦嘴……(x)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7楼2021-02-15 00:19
        回复
          【碎碎念】
          不是更新,只是今天突然又读懂了一点文字,发现它或许可以用来描述我这个贴子的性质。就此记录一下吧,或许会有用处。
          “我不是很有捷才,不能出口成章地生产流丽的文字,可是如果有静思的空间,也能琢磨出点有价值的思维结晶。这一天长一片叶子,笨拙的欣喜,是我敝帚自珍的人生乐趣。”——黎戈《各自爱》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8楼2021-02-15 18:12
          收起回复
            【同人】
            多松尼安的归霞。
            在我印象中,多松尼安和希斯路姆一样,一贯都是冷色调的——蓝、绿、青绿,似乎唯有明亮的太阳为群山抹上朝霞与晚霞,或是任林间鲜红橘黄的莓果点缀其间,才能展现出一丝妩丽与明媚。
            但是昨天我看的一部纪录片电影改变了我的看法。其中有一组长城的画面。同样是群山,同样是历史中的守卫之地,同样在寻常就有着清冽的气质,但在加了一层粉色的滤镜后居然有了温柔又苍凉的感觉——就连寡淡的天光也不显得无精打采。于是我也尝试了粉色作为体现氛围的调色。
            毕竟,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或许安格罗德和艾格诺尔在巡山(不是)时偶尔也能见到这样的多松尼安。那时,他们或许也会思考自己的使命与命运,在偶尔温柔的群山中获得安慰。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0楼2021-02-17 00:42
            收起回复
              【公告】
              楼主最近就要开学了虽说说暂时在家上网课,但也绝对不会特别闲……寒假没看几眼专业课,所以最近要恶补一下(x)再加上最近灵感有些匮乏,日更大概是做不到了还希望大家谅解(但我保证有新想法就会抽时间更新的!)
              当然,各位有什么随感也可以直接在这里盖楼,意见建议也是大欢迎!愿众神护佑我们在世间的旅程!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1楼2021-02-18 11:28
              收起回复
                【碎碎念】
                虽说我个人更喜欢分析文本的情节、人物形象、故事整体的精神和内涵和它们的意义,但最近看大家讨论各种设定上的细节也有感而发=v=
                对准确的要求大概不是别的,而是人们对这个世界的爱。
                (其实这话原本是我针对自然科学的严谨说的,不过或许在很多情况下也同样适用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2楼2021-02-20 23:5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同人】
                  既然被顶上来了就放两张老图吧(捂脸)
                  分别是林顿和刚多林。
                  林顿的话我是希望表现出第二纪元难得的和平中精灵国度的繁荣;而环抱山脉的光影则是受了那句“沐浴着玫瑰色的晨曦”的启发
                  (这就开始动用存货了么orz)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4楼2021-02-22 21:49
                  收起回复
                    【随感】
                    首发于2021年1月15日傍晚
                    今天放一条好久以前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6楼2021-02-24 23:07
                    收起回复
                      【随感】
                      首先祝大家三月愉快~
                      最近一直在温习从前喜欢过的歌,刚刚点进了网易云官方的“时光雷达”歌单,温习了Oonagh姐姐的这首Aulë und Yavanna——这大概是我听的第一首Oonagh的中洲歌曲,于是不禁想起一些当初阅读时的感动来了大概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犹记得当时我还在陆陆续续地补《宝钻》,古老的纪元让我着迷——爱努的大乐章,天地之初、万物之始的劳作展现出的宏大壮美,双圣树中蕴藏的太初的真理之光,永世热爱星辰的美丽种族,“寿数何其短暂,舍命又何其慨然”的英勇人类……那些摇曳多姿的传奇与神话啊,在那段灰暗而了无趣味的日子里,以希望、英勇与诗情浇灌着我渴望生机的心灵。
                      我还记得涅娜。她在我悲伤的日子里,用泪水教会我“怀着希望恒久忍耐”。托老则通过描绘她,告诉我怜悯的力量——“给灵魂带来力量,将悲伤化为智慧”——看到这话我就有了希冀,因我也渴望解脱悲伤。正如那句话所说的——“世界上燃烧着痛苦之火,英雄啊,请你像乌云覆盖,降下甘露之雨,平息那些置人于死的苦难吧”。这甘霖是什么?现在我以为,是怜悯的眼泪。
                      我也记得辛葛与美丽安,记得贝伦与露西恩,记得古时那如日中天和如同春晓的美,记得南埃尔莫斯高大森幽的树木,记得那句“他们钟爱的露西恩也芳踪不再”,那些纯粹而美丽的爱拨动着我心灵的琴弦,“从那段黑暗的日子里流传至今的故事,大多讲述了悲伤与毁灭,但仍有一些在涕泣中存有欢笑,于死亡阴影下存有恒久的光明”——此乃希望之所在。
                      但我也曾为英雄或美人的际遇而深深悲伤。我没有哭泣,但我久久地翻看着史书页沉默,就好像明亮的阳光也无力融化极地的冰雪。纳恩-伊-希因-胡林——在“目睹”了那么多命运棋局的悲伤之后,我听到了精灵们为胡林的子女们唱的悼歌,我看到那座高高的石碑……我看到史书写到涅诺尔——“但她不在那里,也始终无人知道,冰冷的泰格林河水将她带去了何方”,这一句不直接抒写悲惨,可是似乎却比之前的任何语句都震撼人心——它仿佛在说,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你还在期待什么呢?——可是,你把美好的事物撕碎了,却把碎片抛进了流水。
                      而我又怎能忘记英雄们的荣光?费艾诺绝不愧于“Master of Words”之名的演说、在血与火的阴影下长笑无悔的身影,芬国昐初次进入米斯林的万丈光芒、以寒星为剑、以烈火为魂的最后战斗,芬罗德为人类弹的一曲竖琴、他掷冠而去的毅然与决绝,胡林在无尽的眼泪中与命运抗争的形象,埃雅仁迪尔以群星与苍穹为归宿的远航……英雄们在故事中出场又退场,时光在书页中匆匆而过,然而不会逝去的是他们永远光辉的形象——他们的风骨将永被传唱。
                      如今我听到这首歌,昂扬的旋律,赞美诗式的咏唱,仿佛让我回到了当年为这些悲伤、美丽与荣光惊叹的时刻。当时的记忆与感情就如潮水般涌来——我用这些美丽的传说填满我的晨曦和黄昏,再用一日日的晨曦与黄昏填满我的沙漏——这大抵就是年少时的热情与力量。现在我虽仍享有永夏,但还是衷心期望,在我驶向中洲、驶向传奇、驶向热爱与理想的航船之上,欧幽莱瑞也能如它的名字那样,保有永恒夏天般的长青与芬芳。
                      最后,引一段梁宗岱先生用歌德《迷娘曲》翻译《橘颂》的诗歌来略微表达我的心情吧:
                      你可知道,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黯绿的密叶中映着桔橙金黄,
                      骀荡的和风起自蔚蓝的天上,
                      还有那长春幽静和月桂轩昂——
                      你可知道吗?
                          那方啊,就是那方,
                      我心爱的人儿,我要与你同往!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7楼2021-03-01 22:25
                      收起回复
                        【随感】
                        #由一首歌引出的感慨
                        今晚突然想起好久没听中土民谣电台了,遂温习。但是当我循环到Adele McAllister的那首Havens时,我再一次被打动了。
                        ——没错,这不是我第一次为这首歌而感动。之前扫歌的时候就意外发现,这一首曾经为我忽视的歌,有一种难得的清澈与温情。而今天,这种感动并非只是心灵上的,我听着,似乎是从肋骨下端,突然升腾起一种“物理上的震撼”——它穿过心脏,瞬间四散开来,似乎是抵达了以上各处,却又转瞬即逝,我甚至无法言说——如“泉声咽危石”,如“哽在喉头的吻”。
                        歌词是以弗罗多的口吻写的,是灰港一别时弗罗多的解释,和给山姆的安慰与赠语[1]。Adele的唱法,(我认为)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风浪与磨难过后,那平静又温暖的、深情的诉说。她时而停顿,正是离别之际的恋恋不舍和无语噎凝;而她流丽的唱段,则是一种坚定和安慰——你的故事仍未完,而你退场时,归宿自会到来。这让我想起了“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而交代完这些后,弗罗多的牵挂或许也已了结,所以他踏上了那条航船,再不归返。
                        而这难道不也是各位传承者们的故事吗?山姆接过了红皮书,接下了写下故事的笔。弗罗多最后的一席话又何尝不是一种托付与告慰?——“故事还在继续。伟大的故事难道从来不会完结吗?”“不,那些故事从来不会完结。不过故事里的人来来去去:他们出场,等扮演的部分结束后就会退场。”“而传奇本无穷尽,故也永不终结。”——为何不会终结,或许还有一个原因——那些以爱为动力以生命为尺度的传承。
                        托老逝去了,而如今小托爷爷也航去了维林诺——可是大家也都记得前不久束书要出新的消息,这是传承。我们阅读它们,我们填补它们,我们分析它们,我们谈论它们,这也是传承。普希金说:“我的心灵将越出我的骨灰,在庄严的七弦琴上逃过腐烂。”或许这难以与普希金的才情作比,然而我仍然希望在他们、我们之后,也仍有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那个美丽的世界笔耕不辍,让中洲的荣光与梦想就这样星火相传生生不息。
                        "If they ever tell my story,
                        "Let them say I walked with giants.
                        "Men rise and fall like the winter wheat,
                        "But these names will never die. "
                        这样我们或许也可安息。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9楼2021-03-03 23:51
                        收起回复
                          【摘抄&碎碎念】
                          #“黑夜给了黑夜的人一道光”
                          上了一天课,然后写作业写到现在,我下次一定尽量少摸鱼(明天起来还要接着写,qwq)
                          最近没有发摘抄是因为最近新增的很多都不是和中洲相关的orz,今天发两张,舒缓一下自己写作业的苦恼心情orz
                          P1是原著中我很喜欢的话(是到成年日那天我用了它当文案的程度!)!也送给大家,共勉!
                          P2是一点点私货权当用此祝愿大家晚安好梦……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0楼2021-03-05 00:49
                          收起回复
                            【同人】
                            大河。
                            我一直想画这条大河。事实上只是因为原著中这样的一个称呼——“歌谣中著名的大河西瑞安”。
                            而类似的表述并非只有这个,在初读《魔戒》时,我就注意到了这样一段话——“他热爱大山,或者说,他曾经热爱对大山的想象—它们在远方传来的故事背景中起伏绵延。但是现在,他被中洲那无法承受的重量压垮了。他渴望坐在一间静室的炉火边,将广阔无垠都关在门外。”
                            大山在传奇和神话中起伏绵延,成为庇护,成为道路,成为征途;而大河在传奇和神话中川流不息,成为家园,成为通道,成为希望——向海,向海,岁月也如同大河流逝西海,再不复归。而当大山崩落,大河融海,第一纪元的传奇也就此终结。
                            因为有它们作为舞台的根基,大地上的生灵才能将生命盛开为生活;而也正因为万物对山河的依眷,它们的意义才不至于虚空。托老的中洲神话为何如此真实而动人,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大概就是,他笔下人物与世界的结合如此亲密,这样,故事便不再飘渺,而是兼有了大地的气质和人的秉性,因而能够感动我们——这些生活在大地上的人。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1楼2021-03-06 16:29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随感】
                              #唱唱反调(?)
                              预警:个人色彩强烈,您可能会觉得我矫情,我对此感到很抱歉,但是这一点我希望您不必告诉我。
                              今天传出LoTR电影有望重映的消息,在各种各样的平台也目睹了许多朋友的惊喜,我也很高兴,毕竟谁不想亲自坐在电影院里,看着那个自己热爱的那个世界,与众多同好一起热泪盈眶呢。然而,再想想,我心中却生出了一点悲切……
                              是的……我在指吧认识了很多朋友,甚至其中,也不乏我心目中的挚友。而与大家交流讨论几乎可以算作我生活中最大的快乐。于我而言,这些时光,这些思想的碰撞,比那些我兴趣全无的专业课要珍贵太多,甚至比我上学期按下烦乱取得的成绩更有价值(当然我不是说这耽误了学习,其实反而能促进学习)。
                              多亏了互联网,我能够与大家有这么一点联系,我每天都会为此感激。我们交流的时间,又常常是夜里,所以大家于我,大概就是晚霞过后的璀璨的群星,慰劳着我的心灵,但当我陷入沉眠,直至朝霞过后,回到世界,就只剩光天化日的现实。史铁生在《记忆与印象》中有这样一段话,曾被我反复吟诵:
                              “时间限制了我们,习惯限制了我们,谣言般的舆论让我们陷于现实,让我们在白昼的魔法中闭目塞听不敢妄为。白昼是一种魔法,一种符咒,让僵死的规则畅行无阻,让实际消磨掉神奇。所有的人都在白昼的魔法之下扮演着紧张、呆板的角色,一切言谈举止,一切思绪与梦想,都仿佛被预设的程序所圈定。
                              “因而我盼望夜晚,盼望黑夜,盼望寂静中自由的到来。
                              “甚至盼望站到死中,去看生。”
                              我也曾试图走出一段白昼给我带来的痛苦,我选择了属于夜晚的事物,那时是期末考试周,我边吃饭边缓慢地刷着六部曲,每天在吧里签到潜水看贴子,甚至还在校园npc上“张榜聘知音”,然而,虽然捱过了那段时间,我的世界却仍如深海般寂静。
                              我知道看我贴的吧友们,有一些也是这样的情况。……我无意传播悲伤,这或许只是我适应这种孤独时无可避免的摩擦……而我认为,我欣赏了美,那很好,但若有人与我共享这美,那这美便注定独一无二且真挚高尚。正如“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是苏轼与参寥子共享的独一无二的美,无法复制。因为这美不仅是自然与人的共鸣,更是二人情谊与灵魂的传递与共振。
                              再说回主题。虽然在电影院会有同好们坐在那里,虽然在那里或可抛开现实再感受一遍纯真的热爱与信仰,但是,但是,这无穷的人们,谁同我有关?(无意冒犯鲁迅先生,只是因为这句的表达太好)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6楼2021-03-09 21:43
                              收起回复